书城传记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5443600000005

第5章 从小经受磨炼(1)

也做过报童

家庭的变故,使沃尔特·迪士尼更快地成长起来,为了这个家,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付出一些努力。虽然年岁还小,他的责任心已经很强了。那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一种自发的精神。他知道,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必须要学会承担责任,一个人只有清楚责任的分量,才能懂得生命的意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条法律:凡年满14岁的孩子,必须身体力行为父母分担家务,诸如洗碗、擦地、剪草坪等。

搬到堪萨斯后,父亲伊莱亚斯的身体状况更加糟糕,再也无法干一些体力活了,于是,他找到了一个与《时代早报》合作的机会,得到了送报权,每天要发700个订户,可以得到三美分的报酬。

此时,沃尔特和露丝为了分担家里的困难,主动帮助父亲送报。卖报的大部分收入也都维持家用了。每天早晨他们3点半就要起床,跑到送报车那里领取报纸,然后送到订报人的家中,之后再去上学,放学后还要接着送晚报。

沃尔特的送报经历一直持续了6年的时间,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中断。送报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尤其是碰到雪天的时候。有一次下雪天,沃尔特去送报,差点被雪埋了。对于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这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每天的睡眠都很少,常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但他硬是坚持下来了。他知道,要战胜眼前的困难,就必须要有毅力,要能吃苦。一个害怕困难、害怕吃苦的人,还能做什么大事呢?

伊莱亚斯的身体逐渐变坏了,而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其他的一些报童送完报后总会获得一些报酬,但沃尔特和露丝几乎没有一分零用钱。在伊莱亚斯看来,孩子们吃他的、住他的,义务劳动是应该的。终于,19岁的罗伊在高中毕业后因为实在受不了父亲的这种****和脾气,也学着两个哥哥的做法,偷偷地离开了家里,到堪萨斯威廉叔叔的农场工作了。

罗伊走后,沃尔特成了家里最大的孩子,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能是三个儿子的出走给伊莱亚斯的打击太大了,他变得更加****,脾气也更大了。稍有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大声责骂沃尔特,有时甚至还会体罚他。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伊莱亚斯不但脾气古怪,易躁易怒,还过分节俭,有时宁愿步行几公里的路程,也不会乘坐电车。对于这样蛮不讲理的父亲,小沃尔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幸运的是,痛苦和艰难总会过去的,不管遭受怎样的苦难,都应该相信它会过去的,总有苦尽甘来的时候,总会在苦难中找到一些乐趣。

虽然工作繁重,但小沃尔特还是找到了让自己娱乐的方式。此时的他喜欢上了马戏。市里来了马戏团时,他就带着露丝跟着马戏团大街小巷地逛。马戏团走后,他就将他的伙伴都叫来,组建自己的马戏团,模仿着马戏团用彩色的飘带将小货车装扮成一个彩车。一次,妹妹露丝出麻疹,他就拿来一些自己画的画,然后将一组画快速地翻阅,让画中的人物感觉好像是动起来一样,妹妹看到后非常开心。或许这就是沃尔特第一次制作动画的尝试。当时,沃尔特只有10岁。

沃尔特还喜欢魔术,总是能给家人带来很多快乐。一天,家里的门铃响了,弗劳拉打开门,看到一位穿着体面的妇人。两个人在门口交谈了一会儿,弗劳拉觉得这位妇人的声音很熟,而且穿的衣服也很眼熟,但想不起来是谁。之后,她仔细打量了一番,大笑起来。原来,是沃尔特穿上了她的衣服,戴上假发装扮出来的。沃尔特给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快乐。

为了维持生计,伊莱亚斯决定再次生产黄油出售,认为这是赚钱的路子。弗劳拉将黄油装在桶里,然后挨家挨户地去卖。为了能卖出更多的黄油,她经常到富裕人家的住宅区去叫卖,那里有很多沃尔特的同学,同学们有时会讽刺他、挖苦他,当时所受的羞辱和无奈,沃尔特很长时间都忘不了。

“没有出息的怪学生”

现在有很多人用学习成绩的好坏衡量一个孩子会不会成才,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书本知识的确很重要,但在成才的道路上,这并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能力、个性、特长等。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比较突出;而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并不能说明他的创意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不行。

沃尔特所在的本顿拉丁语学校是一所八年制学校。虽然母亲弗劳拉在功课上总是尽量给他帮助,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他坚持每天早晚送报,能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学校的老师们也总是向弗劳拉反应说,沃尔特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打瞌睡,常常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从这一方面来说,沃尔特也不喜欢按照学校的常规模式去学习,而是喜欢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他从不认真去做作业,很多时间他都喜欢在公用图书馆中读马克·吐温的书,或许是马克·吐温的童年和他在密苏里生活的那段经历非常相似的缘故吧。此外,他对阿尔杰·霍拉肖的成功故事和汤姆·斯威夫特的历险记也非常着迷。史蒂文森、斯考特和狄更斯的小说同样深深地吸引着他。这些都是最顶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给了少年沃尔特极大的影响。

沃尔特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创造力。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创造力就是发明、做实验、成长、冒险、破坏规则、犯错误以及种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没有创造力,就不会有进步。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而是一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沃尔特的创造力首先表现在美术上,他在学校中最感兴趣的课程就是美术课。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们画一盆花,沃尔特并没有按照常规的画法去画,而是将花画成了脸,叶子画成了手,静态的花被赋予了人物的动感,反映出了小沃尔特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也许是因为长期的苦难生活,在苦中作乐的日子里,他的创造力被大大地激发了,为了摆脱厄运就要发愤图强,调动起全身心的潜在能力去创作,从而有所成就。

在今天看来,沃尔特所画的这幅画的确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是在当时却不被他的美术老师欣赏。沃尔特不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被老师训斥了一顿。

在老师的眼中,沃尔特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这个被老师责骂为“没有出息的怪学生”,把兴趣越来越集中在绘画上了。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而且有着独特的见解。很快,他开始喜欢漫画了,最先是仿照一本杂志上的漫画来画。后来,只要是看到漫画,他都模仿一遍,而且还独自创作。一次,他在理发店排队理发,看到理发人的姿态各异,便画了一张画。老板看到后,认为很生动,便将这幅画挂在店门口招揽生意。为此,他还和沃尔特达成一项协议,沃尔特每周给他画一张画,然后店老板免费给他理发。沃尔特高兴地答应了。

儿童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但很多儿童在大人的错误教导下,听其言,观其行,许多事情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要那样做,只是因为大家都如此,自己也就如此了。

实际上,这种做法会严重束缚儿童的创造力,扼杀他们创新的勇气。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标新立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忽视社会准则,做一个另类的人,只不过是要我们敢于不同寻常,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当初完全按照老师的那种模式去做,相信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伟大的动画大师沃尔特的出现,更不会有迪士尼乐园的出现。

神奇的卡通片

11岁时,小沃尔特终于结交了第一个外面的朋友——华特·佩佛。华特和沃尔特一样,对绘画也非常感兴趣,因为志趣相投,没多久两个人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沃尔特经常到华特家玩。这是个殷实之家,父亲慈祥、爱笑,待人友善,乐观豁达,每次见到沃尔特都非常热情。正是在华特家,沃尔特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华特的父亲喜欢去剧院看戏,更喜欢看韦伯和费尔兹用荷兰方言写成的喜剧,他经常在家中背诵剧里的台词。正是通过华特和他的父亲,沃尔特渐渐地接触到了歌舞和动画世界,并且为之痴迷。

伊莱亚斯得知儿子对这些东西发生兴趣,非常气愤,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太轻佻了,而且也浪费时间,对于改善家里的状况没有丝毫的益处,于是禁止沃尔特再去接触。但是沃尔特始终坚持着,为了避免被父亲责骂,他每次都是偷偷地去剧院。

他就这样坚持下去,他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后会改变他的人生,但他就是喜欢这些东西,不停地去研究、观察,对他所看到的每一部动画片都抱着极大的兴趣。也许就是这份坚持,成就了他作为一代动画大师的伟大人生。

华特的父亲非常善于引导孩子们,沃尔特和华特经常会模仿马戏中那些杂耍表演和歌曲,还模仿剧院中演员的逗笑镜头。华特的父亲认真地指导,两个孩子的表演技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为此,他俩还到学校去给同学们表演。他俩曾经演了一部《照相馆中的欢乐》,一时间成为同学们热议的话题。在这部剧中,沃尔特扮演滑稽的摄影师,他让同学们站在照相机跟前摆好姿势准备照相,但是在即将照的时候,照相机中却突然喷出一股水来,结果弄得同学们浑身都是水,大家都被逗笑了。然后,沃尔特还会将自己画的卡通画拿出来给大家看,这些幽默的卡通画让大家禁不住捧腹大笑。

沃尔特读五年级时,学校在林肯纪念日那天举行了一场活动,沃尔特的表演再一次折服众人。他将父亲的大礼帽用硬纸板和鞋油改造成烟囱状戴在头上,然后穿上父亲在教堂执事时穿的燕尾服,下颌上贴上假胡子,在脸上画上皱纹,装扮成林肯的样子进行表演。校长很欣赏他,让他到各个班级去背诵林肯在葛底斯堡的着名演讲。沃尔特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名人。

沃尔特最喜欢的演员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卓别林在沃尔特的好莱坞职业生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对卓别林的表演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怀着极大的热情来模仿卓别林的表情、手势和情绪等,凭着天赋、热爱和努力,他的模仿越来越逼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