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词海拾贝(精彩的语言艺术)
5354700000007

第7章 地名拾贝:词语中的沧海桑田(1)

心中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意思是"美丽的、遥远的、神圣的地方"。在藏语里,"香格里拉"即为"心中的日月",英文写作Shangrila。它最早出现于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

该书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地发生暴乱,英国领事康威一行四人乘飞机撤离。途中飞机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持到一个山谷。飞行员临死前说此处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个地方名叫"香格里拉"。一个熟悉英语的老人告诉他们此处是蓝月山谷,是进入"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而他们所看到的山谷前端如金字塔般高耸入云的山峰是充满神奇魔力的卡拉卡尔雪山(即梅里雪山)。后来,老人将他们带到了香格里拉,这里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遵从着"适度"的美德,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书中所描写的香格里拉是一个自然景色和财富的荟萃地,这里人神共融、天地合一、宁静祥和,宛如世外桃源。

《消失的地平线》发表于1933年,当时立即传遍欧洲,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跃居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还荣获了英国"霍桑登文学奖"。次年,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投资二百五十万美元将其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世界。

《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指出: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出英语新词"世外桃源",而詹姆斯·希尔顿的伟大之处在于"在创作中发现了香格里拉"。

1971年,"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它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它在古时称为"天子都",因为其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被认为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黑多山"。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源说不一,其中因黄帝炼丹而名黄山一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还有一种说法,黄山古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改名为黄山。北宋的《黄山图经》解释说:江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有古木灵药,名花异果,瀑水飞泻,汤泉香温,是轩辕黄帝"栖真之地"。唐玄宗崇尚道教,特于"天宝六载(747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

另一种说法,元人赵访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黄山盘踞于崇山之中,中央正色是黄色,而起名黄山。

此外,明、清时,又有黄山即黄檗山一说。康熙八年(1669年)《黄山志》附录《黄山辨》一文称"今乡俗称为黄檗山,山川出黄檗也。曰黄山,省辞也",提出黄山因出产黄檗而得名。

"九华山"江南第一山

九华山,坐落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称,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合称我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唐时诗人李白诗云:"昔在九江山,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杂芙蓉。"借此诗意,山从此更名为"九华山"。

一年初春,九子山上积雪覆盖,李白从秋浦经五溪,直奔青阳,他是应好友韦仲堪之邀,来游九子山的。李白问:"韦处士,你知道九子山的来历吗?"韦仲堪向李白讲了"九子战妖的传说"。李白抬头望去,只见莲花峰耸立入云,云雾飘飘游动,把山峰遮住一半,很快就把山峰吞没了,变成茫茫一片。不一会儿,云消雾散,山峦又显现出来。瞬息万变,景色迷人,看得李白如痴如醉,高兴地说:"不亲临九子,怎知九子山绚丽多姿?这九子山比花还好看,比画还美,你看,多像出水芙蓉!"

韦仲堪听了,深有同感,忙说:"诗仙高见,很像,像极了。"李白说:"芙蓉是花,我想为它改个名字,韦处士意下如何?"韦仲堪求之不得,连忙拱手拜请:"正合我意,请给九子山赐名!"李白说:"改名九华(花)山好不好?"韦仲堪连声赞道:"九华山,好,太好了!"从此九子山就更名为九华山了。

"张家界"的来历

张家界是湖南省内的一处旅游风景胜地,它早先并不叫张家界,而是叫青岩山。那么"张家界"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滥杀功臣,留侯张良想到韩信死前讲的那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为保存性命,他辞官隐匿江湖,沿着赤松子的足迹,来到上古时代舜帝流放兜欢的地方,后又辗转登上了青岩山。此处风景优美,别有一番天地,正是张良所要寻找的"世外仙境"。从此,他就在这里隐居下来,修仙学道,并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为了保护青岩山风水,张良在青岩山南侧植了七棵银杏树。这七棵银杏树长得又高又大,撑在半山腰像七个巨人守护着青岩山。

许多年后,有个叫张万冲的朝廷官员上青岩山游玩,看中了青岩山,便以这七棵银杏树为界,在每棵银杏树上各刻一字,刻了"指挥使张万冲界"七字,霸占了青岩山,害得原来住在青岩山上的张氏后代被迫携儿带女远走他乡,流离失所。

有一天,猎户张家雄进山打猎,看到七棵银杏树都在流着黄水,如泪人一般。张家雄十分惊奇,后来看到树身上的"指挥使张万冲界"七个大字,才恍然大悟,顿时火冒三丈,拔刀将"万冲"二字改为"家雄"。

张家雄的举动惹恼了张万冲,他调来三百亲兵围住青岩山,要捉拿张家雄,并把原来住在山寨的居民赶到银杏树下,声称如果捉不到张家雄,就要拿七个童子的血染红那七个大字。危急时刻,已成仙的张良突然显身,他施法从银杏树干上喷出七股黄水,霎时狂涛巨浪把张万冲和他的三百兵马一齐卷到金鞭溪去了。然后,张良又将手中的拂尘往七棵银杏树上一指,只见树上立刻就出现了"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金灿灿的大字。后人因此山是张良仙人赐名,从此就把青岩山叫作"张家界"。

"日月潭"的浪漫传说

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的天然湖泊,更是国人心中神秘的向往,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每年慕名前来游玩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据说,日月潭这一名称的得来,是因其由不规则的菱形之日谭与细长弧形之月潭构成,故名"日月潭"。不过,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关于月亮和太阳的美丽传说。

传说,从前曹族中有一对非常恩爱勤劳的夫妻,叫作大尖哥及水社姐,这对人人称羡的夫妻平日以种植玉米为生。

有一天,人们照例在田间顶着烈日辛勤耕作,突然地动山摇,太阳不见了踪影,到晚上,连月亮也消失了。天昏地暗,万物凋敝,人们难以生活。

于是,大尖哥和水社姐背着简单的食物去寻找太阳和月亮,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后,他们在一个大水潭边发现了太阳和月亮。原来,竟是两条五彩巨龙卷走了太阳和月亮,并将它们挟持到这个水潭子里把玩。大尖哥夫妻俩又惊又恐,这时,一位白发老婆婆出现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要想夺回太阳和月亮,只有找到藏在阿里山的一把金剪刀和一把金斧头这两件宝物,才能制伏潭中的巨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带着铲子来到了阿里山,他们一寸一寸地朝地底挖下去,终于找到了两件宝物。他们回到潭边,用金斧头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龙,并在白发老婆婆的指点下,用大棕榈树枝重新把太阳和月亮托上天空,天地又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后来,人们便把那个太阳和月亮曾掉落下的水潭称为"日月潭"。从那以后,曹族人每年都会在潭边举行"托球舞",以感念大尖哥和水社姐的义行。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及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的名称的来历也有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