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当新开张的李济仁诊所正在蒸蒸日上之际,三阳坑当地的原有业医者就不高兴了。理由也很简单,李济仁诊所的兴旺,也使他们的生计受到威胁。但也没有办法阻止病家不奔李济仁诊所而去啊?怎么也得想个办法扭转当前的局面。办法想出来了,比较温和,李济仁诊所不是兴旺吗,但你李济仁是个来历不明的外来户,总得证明你有那个行医资格吧。所以嘛,还是劳驾你小先生回去开个行医证明。看来地方保护主义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也是自古皆然,教都不需要教的,你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总得有个能拿得上台面的东西吧。好在李济仁诊所的医名很快就传了开来,歙南地区的人都知道新近出了个特别能看病的李济仁。所以,当李济仁先生应三阳坑当地的要求回到小川地方去开具行医证明时,小川地方就把他卡了下来。理由也很简单,你是我们这里的人才,怎么跑到外地行医造福啊。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结果,对李老来说是一件好事,他所要者,行医而已,至于在什么地方,不在其考虑也。既然家乡人愿意他在本地行医,也省得跑到外地。于是,三阳坑那个开张不过一年的李济仁诊所就不得不关闭了。但病家舍不得李济仁先生走,极力挽留,而小川地方不给开证明,要留在三阳坑还真不好办。那些经李济仁先生治好的患者挽留未果,就以多馈赠财物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李济仁先生的感激之情。财物的数量还颇为可观,足以偿清李济仁先生早先欠下的债务。
小川地方给李济仁先生提供了行医的方便,但没有合适的场地,只能在一座被废弃的破庙里开办了新的联合诊所。诊所开办后,因李济仁先生医术高明,很快就生意火爆,甚至比在三阳坑时还要好。这大概也与李老有了三阳坑的历练,业务水平更加提高有关。因为太忙了,不得不多找帮手。这时,当年李元善在汪润身老师处的师兄弟,便被请来帮忙,估计早先因张一帖家医术高明而兴的赶定潭热潮,恐怕要在小川这种地方出现了。因为以李老看病之快捷,每天应付百八十号病人应该一点问题没有,到了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这个病人潮就相当可观了。这样一来,小小的小川突然起了一个医学高峰,形成了当地的一个热点。
到了1957年年底,就以李济仁的小川联合诊所兼并了歙县南部街口区的六七家联合诊所,成立了一个大的街口区联合诊所,仍由李济仁先生负责。一家高兴百家愁。李济仁诊所的兴旺,可能搅得其他六七家诊所门庭冷落,所以这种联合,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你李济仁先生断了人家的生计,那就负责为这些人发工资吧。所以,诊所的规模扩张,不代表业务量加大,而只是经济负担加重而已。在此期间,李济仁先生还到省里参加了安徽中医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师资班学习。这种师资班是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事物,传统的中医药要走现代教学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以前没有,就只能便干边学了。因此,当时全国各省的中医学校的这种师资班,就相当于把一些优秀临床医生集中起来探索未来中医药的教学模式。在这种班上,可能都没有老师而只有组织者,前来学习者,也就成了搭建新式中医药教学模式的建设者。李老身处僻远的歙县乡下,能参加到这种全国意义上的创建工作,说明其当时的医名已非同小可。这个学习期限是1955年至1956年,约一年时间。大的街口区联合诊所成立时间不长,李老就调到歙县县人民医院工作,工作的时间还不足半年,就正式调到安徽中医学院参加筹建工作。这里的筹建不是盖房子,仍然是搭建教学模式,具体工作是在内经专业学习班学习,实际上还是便干便学,摸索未来的具体教学中黄帝内经这门课应该怎么上。
有关这个时间,在以往的记载中是有分歧的。一说1958年6月始,至1959年;也有说1958年8月开始,至1959年6月;还有记载为1959年3月起便调到安徽中医学院工作。如果要菜九下个判断,大致应该是这样的:1958年6月,可能就有了调动的动议,而真正的调动筹建,应该是1959年的事。当时的中国有这样两个特色,一是大干快上,一是一平二调。大干快上,决定了这种事或者不应该耗时一年余,当时一个公社都可以办大学,举全省之力办个大学还要筹建个一年半,时间显得过长。而在筹建阶段,李老的人事关系完全可以留在原先的歙县县医院,等到中医学院正式招生开办后,才正式将人事关系调动到安徽中医学院。从此以后,李老开始了自己的主要学术生涯。
考察李老早期事迹,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凡事都赶了个早。首先是立志早。李老上学并不早,但他定下未来的发展方向却比任何人都早,十二三岁就自行决定学医了。行动早,李老凭闯劲自行找到张一帖家拜师成功。得风气之先,医师联合会一成立,李老就取得了会员资格证。创业早成名早,李老行医出人头地时,也不过二十岁的年纪,病人已多到看不过来。进入现代教育序列早,李老是在中国现代中医药教育刚刚启动时就进入到这个系列中,相当于第一批拓荒者。进入领军人物行列早,李老于1965年参加了全国的内经教学研究班学习,性质与此前省里的两次经历差不多,也是干与学相结合,参加者都是在全国范围内的佼佼者,基本上都入选了刚刚评出的国医大师。这一连串的早,决定了李老一生的优势地位。李老的第二个特点是走出去,而且是不停地走。龙蟠凤逸之士嘛,又岂能窝在山坳里过一生。家里给他的人生定位是当一个优秀的篾匠,而素有大志的李元善要飞出山坳坳,走自己的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样的抱负或可和他们血脉流淌着的骄傲自负相一致。从凤逸村走向深渡,从深渡走向定潭,从定潭又走向小川,从小川走向三阳坑,从三阳坑又走回小川,又从小川走向街口走向县里省里。这一连串的走动,与定潭张一帖的家传不甚一致。新安张一帖至此已流传13代,此前的宋人张扩、张杲,亦为歙人,像如此医术高明之士,十几代乃至几十代安居于一隅,没能将医术远播天下,在菜九看来总觉得怪可惜的。前人给李老设定的人生轨迹或者也是要其传承张一帖的医术,但李老并没有严格按照前人的设定方案行事。从各种记载中都没看到李老在定潭工作的经历,那么后来学到绝艺的李济仁,与当年啥都不会的李元善的行为方式倒是一致的:当年李元善从凤逸村头也不回地走了出来,日后大体上得张根桂先生真传的李济仁先生也是头也不回地开始了其走的程序。正是这种不回头的走,一直走成了国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