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菜九段师友集
5287200000010

第10章 国医大师李济仁6

李老告诉我,当时他毛遂自荐到张家拜师,张根桂先生问他看过哪些书,还特意问了本草和《内经》两本书。而这两本书,他准备的滚瓜烂熟,当场就可以背诵,因此老师特别满意。告诉他;药书不厌千回读,熟读心思理自知。这个道理李元善也懂,学而不思则罔嘛。总之,张师对他非常满意,就决定收他为徒了。难道事情就这么简单?非也非也。收李元善为徒,只是解决了李元善的问题,对张家自己的问题毫无帮助。而张家自己的问题不解决,又如何能轮得到解决素不相识的李元善的问题呢?不过在问话顺序上,还真有可能是先考察学问,后考察家世呢。

从龙蟠寺凤逸村来的李元善,年轻时是个绝对帅哥,人又机敏聪颖,一通百通,真正是良材美质,可不正是有龙蟠凤逸之姿的龙蟠凤逸之士吗?就在张根桂先生一家为女儿舜华今后该如何择偶而犯难的时候,上天派来了李元善,张家的难题一下子就变得好办了。而在李元善来说,一个毫无家庭背景的人,能与当地行医十几代的张家联姻,那是何等的好事?正是秀才当状元——哪有什么不愿意的。李元善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家境不好,又长年在外面学习,大概此前还没有提亲,突然间,仰慕已久的张一帖家要把女儿许配给自己,估计当时就能答应下来,连回家禀报一下的程序都省掉了。这是个双赢的好事,张家得佳婿得佳徒,李元善得良师得佳偶。大概还有这样的君子协定,即未来李元善的第一个儿子姓张,其余随便。按说李元善到张家为婿为徒属于招亲性质,其后嗣应该都随张姓。但张根桂先生一代名医,阅人多矣,看出李元善非常人也,典型的龙蟠凤逸之士,所以在这种问题上也不能让他太吃亏。

因为年代久远,这类事情可能永远码不清,上述这些推断,应该是符合当时的情境的。不论怎么样,李元善在张家有了一席之地,就开始进一步医学深造了,跟舜华先生一起学习了。这下来的两三年时间,李元善在张家过上了非常惬意的日子,而师母舜华先生则因为家里增加了人丁而增加了劳动量。六十多年后,师母对这种情况还颇有微辞,她对菜九说:“他(指李老)快活呕,我妈妈喜欢他,什么事都不要他做。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子,特别惯他。”在旧时代,徒弟住在师父家,那可是什么都要干的,估计李元善以前在汪老师家就没少干事。但在张家,仗着根桂先生与太太的庇护,居然什么事都不用做,也是一件大福气。只不过苦了舜华先生,比元善还要小三岁,却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难怪她要气不顺。气不顺怎么办,就在学习上压他一头。整天忙碌个不停的舜华要在学习上压过元善,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元善龙蟠凤逸之士,聪颖过人,一点就透,想占他上风谈何容易。但师母舜华先生应该也是天生异禀,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十一二岁就成了一个大家庭的顶梁柱。关于当时学习的形式,师母告我,她父亲根桂先生经常说一些病案,然后要元善与舜华各下诊断并开具处方。菜九特意问及,一般情况下,谁的正确率高。这时师母的老脸上漾起了顽皮的得意之色,手一举说,是我。李老当时就坐在一边,没有吭气,看来情况属实。看来当年李元善在张家,暗地里也没少被这个小师妹使坏。其实这也很正常,我这么忙你这么快活,学习还不如我,不给你使点坏,也太便宜你了。如今这对老师兄妹相知相交共同生活60多年,金婚也过了好几年,而当年的这些恶作剧,正是生活中的原动力啊,回味起来,当有返老还童之功。

就这样,李元善在与师妹的磕磕碰碰中,在根桂先生处学了三年,加上以前所学,其学习时间长达六年,以他的天资,应该是学有所成了,基本上掌握了张一帖的家传绝学了。学有所成的李元善当然要大展鸿图,从此开始闯荡江湖,让他的所学为社会造福了。身负高明医术的李元善在行走江湖之时,就改名为李济仁了。这个名字与此前的李元善也是密切相关的。仁是善的延续,善是仁的根基,善与仁的衔接,靠的就是高明的医术。善的个人属性强,仁的社会属性强。善多的是个人操守,重在独善其身;仁则多在施惠回报社会,重在兼济天下矣。善为仁心,医为仁术,仁心合之于仁术,可以济世矣。从社会分工来看,医为普通一技,多数从业人员,以之糊口而已。但古来为大医者,多以此道拯溺救焚、济世惠民。因此,医虽俗技,其中有大道存焉。有关这一点,张一帖家的十几代传统是遵行的最好的。这些年来,菜九翻阅古代大医著作甚夥,感慨最多的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医,往往也是经济条件非常一般化的。非其术不足以致利也,实乃其仁心无暇及此也。验之于张一帖家世,这种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张一帖家居定潭十几代,成年累月患者盈门,如果以当今社会的行情,恐怕其富庶程度当钜亿累万。而在张氏医门,不过中等人家而已。何以至此?对于看不起病的病家,张家不但不收其诊费药费,常常还要周济一点米粮,于是乎,原本应该产生效益的看病,反而变成有所支出的行善,这一进一出,就与致富无缘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李元善改名李济仁,或者是根桂先生的意思。因为李元善当时出师,要离开根桂先生,去闯天下,根桂先生要他记住,其所学的本事是用来济世的,而不是用来获利的。

当然,这个改名还有意图使社会上的人忘记那个少年李元善,记住医师李济仁的目的。但这种意图是否能见效,还要走着瞧。事实上,并不是改了个名字,事业就会顺畅,李老的起步阶段还是颇费周折的。从家庭从学堂走向社会,社会并不会天然地给你提供一个立足点,这个立足点的获取,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获取立足点,求得社会承认,实际上就是今天让全国上下最为焦虑不已的就业问题。看来中国的就业问题并不始于今日,只是以今日为甚。尤其是作为传统行业,不可能有任何空白点的,中国特色嘛,从来都是人满为患的。李济仁先生师从张一帖,应该是名师出高徒了,但他到了自己老家的家门口,仍然没有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怎么办?李济仁先生在小川这个地方先是借钱与人合伙开了个药店,边卖药边行医。但李济仁先生当时可能太年轻了,兼之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原理,即使你把名字改成李济仁,在家门口又有谁不知道你就是原来的那个李元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中医,会有什么生意?所以李老的第一个从业经历并不出彩。但在此期间,李老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这个收获即考取了医师联合会的资格证,像今天的校徽一样,发了个牌牌,可以别在胸前。

大概在小川干了一年左右,李济仁先生的事业还毫无起色,这样耗下去,实在不是个事。怎么办?只能向外发展一条路。李济仁先生经过一定的调查后,经远房亲戚介绍,到离家较远的三阳坑寻求发展。三阳坑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跟小川大小差不多的小集镇,就在那个狭小的地面,居然已有四家药铺,其中三家已自备了坐堂医生,而唯一没有配备医生的,就只有“长春堂”药店,而“长春堂”药店的老板恰好也懂医,只是这个老板因为胆小,从来没敢给人看病,那么其药铺的生意肯定比不了另外三家。所以李济仁就在这个药铺得到了机会。“长春堂”药店老板看年轻的李济仁胸前佩戴医师联合会的徽章,感到非常新奇,当地还没有人具备这种资格呢,不由得灵机一动,如果此人精通医术,何不让其加盟,以提高本药铺的生意。老板自己懂医,便对李济仁当场面试,他让李济仁替自己把脉,来测试这个年轻医生的医道究竟如何。这种事对李济仁来说真是小菜一碟,一下子就把个脉象讲了个头头是道,并把老板的身体状况与应该如何调理解析的非常到位,测试的结果远远超过老板的心理预期,于是当场拍板,接受李济仁为“长春堂”药店的合伙人,并将“长春堂”药店更名为李济仁诊所。李济仁先生当时只有二十岁,作为行医者当然是太年轻了,他便对外声称三十岁。李济仁诊所开张时间不长,就陆续有病人上门求诊。李济仁得张一帖真传,在治病过程中,把张氏的辨证精、出手准、用药狠诸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开具的药方,往往只需要短短几天就大见成效。尤其是在看好了几个疑难杂症后,声誉鹊起,病家口口相传,诊所的业务顿时火爆异常。

以今天中医之地位,较之于李老开业之事迹,实在令人汗颜。时下的中医被人诟病久矣,废除中医之言时有耳闻。其中的原因,业医者要负绝大责任。因为中医疗效欠稳定,逐渐沦为医疗界的配角,人们只将其作为一种治疗的补充,看一些慢性病,主要用来调理,这种状况实在是愧对祖先。中医并非不能看大病,像赶定潭的徽州乡亲,完全是冲着张家能救人性命的绝技而不舍昼夜奔赴之;李济仁先生当年如果不是仅用几副药就拿下几个旁人治不好的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扬名立万。因此,凡是能传名久远的医道,其核心技术总离不开能看大病看重病看濒于绝命之病。定潭张家只须一帖药就能起死回生,年轻的李济仁也只几付药就能治愈疑难杂症,表明其真正掌握了中医治病的精髓,所以才有药到病除的疗效。反观今天的多数中医,常常开些不着边际的方,下些不温不火的量,欲其能医好人亦难也。当然,这种情况其实并非始于今日,自古就有有病不医、常得中医之说。班固在《汉书》中如是记。班固为什么要传递这样的传说呢?因为据他的长期观察,非常会看病能看好病的医生只占一小部分,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从来看不好病,可能还有一大部分有时能把人看好,有时能把人看死。而得病不看,无非是要么就自愈,要么就不治而死,岂不是与碰上中等水平的医生没什么两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为医而精于业者实在是少之又少,且自古而然。其实这种情况又何止限于医家,各行各业莫不如此,什么行业不是三脚猫、万金油占主流,你一旦超越了万金油,免不了还要受这些人的闲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