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518600000144

第144章

黛玉已不介意,淡然一笑。

黛玉一行人走出院子后,西宁王少王爷从小径上转出,双目炯炯,眺望着黛玉走去的方向,若有所思,脸上一片朦胧。

黛玉回到别院,不再抗拒饭菜,顺从地吃了按水溶的交待做的早饭,虽然她依然没有胃口,她不想让水溶回来看到她一副病容,她要水溶看到一如往常。

虽然心中还是惦念着水溶,心却有了承担,坚强了许多。

晚上紫鹃回来,已办好了绣坊之事,笑对黛玉说道:“那苏娘也是苏州人氏呢,听说与姑娘是同是苏州,很愿意交给我们。办手续时,看到我们林姓,她说道,她这一生最敬的是十几年前苏州林大人的娘子,她一身才气与风华,谁也比不上她,她家的女儿才是最娇贵的。”

黛玉嫣然一笑,紫鹃问道:“她说的莫不就是我们林家。”

黛玉笑道:“她说的是我娘。你一说,我方想起,她原是我家的绣娘,这么久了,我都忘了她。”

紫鹃笑道:“早知如此,不如让她少算些银钱。”

黛玉伸葱指点她,笑道:“你竟越来越精明了,小心人家背后咒你。”

紫鹃也一笑道:“我也就是这么一说,总不能让人家白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

说笑间,雪雁已布好饭菜,几人围桌而坐,有说有笑吃起晚饭。

吃罢饭,水棠飞身出门,去了贾府找史湘云交待绣坊之事。黛玉便守在窗前,凝望窗外月色如水,但等带来佳音的信鸽飞来。

一点点白色渐近,渐大,落在了窗外,印菊出门,双手捧它进来。

黛玉凑近一看,果然看到了两个纸卷,一眼便认出水溶的那一张,先捏在了手心里。黛玉一笑,另一张定是卫若兰的,今晚止桥宛该能睡得安稳,吃得香甜。黛玉原样取下来,交给印菊,印菊出院交给了止桥宛。

一切停当,黛玉靠在床上看书,紫鹃低头做活,她执针的手却久久没有刺下去。她正想着日里与轩洛相处之情。轩洛少与她言语,只默默看着她,牵她的手下车,走在街上,轩洛走在前,她走在后,走到人多处,轩洛缓步等她,也不回身,用身躯挡住行人窥视她的视线。紫鹃只顾想着,他到底是何心意?不知不觉中一针刺下去,手上一痛,才惊觉,举手指到眼前来看,竟冒出了血珠。

黛玉瞥她一眼道:“紫鹃,要把你的手扎透不成。”

紫鹃面一红,方专心去绣,而紫鹃不知,自这日起,她连梦中都是面露微笑。

次日,止桥宛出了院子,约着黛玉在园中散步。

雪已停了,空气中有着凉意,万物在寒风中瑟缩着,小径两侧堆起了白雪堆。止桥宛围着大红斗篷,在园中踏雪跑着,娇笑着,显得天真烂漫。黛玉看着她的跑动的身影,听着她欢快的笑声,知她愁眉已展,心也仿佛轻松起来。

原来昨晚止桥宛接到了卫若兰的信,愁容顿消,开心不已。也写了回信,交与印菊。

二人渐渐出了内园,转出小径,走在游廊内,迎头看见三人立在不远处,再要避时已来不及。

那三人正是水沁与两位男子,其中一位黛玉认得是水沁夫君东平王少王爷,另一位却不相识。止桥宛盈盈上前问讯,此时黛玉已避不得,只得款款走来,与三人见礼。

但见水沁面上泪痕尤在,推开东平王少王爷的手道:“若不是林妹妹来了,我才不饶过你。”

东平王少王爷陪笑道:“娘子不气就好,千万莫气坏了身子。”

说着上前来拥着水沁,陪着万分小心,水沁方展开笑容嗔道:“罢了,我就信了你和西宁少王爷在一起,不过没有下一次。”

东平王少王爷呼出一口气道:“娘子终于笑了。”

痴看着水沁一脸娇痴,心里说不出的柔情蜜意。

原来昨夜东平王少王爷与西宁王少王爷接到水溶密报,暗中布下局,忙了一夜未归,却不能与水沁实言相告,只得拉了西宁王少王爷做证。自水溶走后,那西宁少王爷与东平少王爷每日都到王府,与北静王老王爷商议城外之事,为水溶与南安少王爷做好接应。

而西宁少王爷与止桥宛自幼相识,知道止桥宛一腔心思在水溶身上,也知道止桥宛爹娘的心思,如今听到皇上下旨为水溶与听溪公主赐婚,他料到柔弱的止桥宛必要伤心欲绝,他母妃也牵挂着止桥宛,因而他才几次去止桥宛房中探问,却都遇上闺房中另有其人,而不得与止桥宛细问。

对止桥宛房中那名女子,他不免好奇,莫不就是那听溪公主林姑娘?京城中的王孙公子俱知水溶性格奇特,见解奇特,看人先取内心,再取貌,难有女子入了他的眼,竟对林姑娘心动,究竟这林姑娘奇在何处?是怎样心胜似貌的绝世佳人?

今日西宁王少王爷与东宁少王爷办完公事,东宁少王爷拉他袖子求他同回北府,西宁王少王爷暗笑他果然俱内。只得应了这差事,京城之内谁不知道东平王少王爷夫妻情深,只有一样,十二分的俱内。其实水沁也并不是无礼取闹之人,二人俱都是太在意对方,生怕小小的误会影响了夫妻感情,而且水沁略任性的小性反而是夫妻间的情趣,能让对方感受到彼此的真心。当然,事关大局时,水沁还是通情理,有礼有让的。

这二人言好情和,方转身来与西宁王少王爷、黛玉等人说话,西宁王少王爷也转身来看止桥宛与黛玉,却见他身子一顿,双目烁烁,定在黛玉身上,错不开眼。只见面前女子一身青色斗篷,紧裹着纤细腰身,有着弱不胜衣的娇弱与如水的轻柔,面如芙蓉,目中含露,透着灵性,眉尖似蹙非蹙间凝着淡淡的轻愁,一身的优雅娴静,如诗如画,简直无法形容。

她身上透出的冰清玉洁,竟让人心生怜惜,却无丝毫杂念。

西宁王少王爷瞬间的失态,黛玉心中生出了气恼,低头侧身避开他的凝视,一甩衣袖走开去。水沁咳了声,西宁王少王爷方回神,躬身施一礼道:“与姑娘见礼。”

水沁窥到黛玉的避让与从容,暗道:她矜持有礼,心中生恼却不失风度。

止桥宛笑靥如花,对黛玉道:“林姐姐,这位是西宁少王爷方之屏。方公子,你得施大礼,她是听溪公主。”

西宁王少王爷重新礼过,施大礼道:“原来是公主殿下。”

心中生憾,恨不早相逢,她已是水溶的未婚妻。

林黛玉微微一福还礼。

黛玉但觉兴致全失,西宁王少王爷的失神,忽然让她想到东平郡主的话,而她情愿她的容颜只对水溶一人。

于是对水沁等人再一礼道:“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说罢转身,头也不回走开。

却听到身后吴公子轻声问道:“宛妹,你还好吧?”还是那句,止桥宛却已听明白,他想问的是皇上已为水溶赐婚,她止桥宛有没有伤心难过?

止桥宛轻笑道:“你看林姐姐与表哥是不是天生一对?”

水沁、东平少王爷及西宁少王爷都惊异地看着她,她若无其事,竟没有丝毫悲伤之态,而刚刚飘然离去的林姑娘竟有何魅力,让止桥宛不怨,与她相处融洽?

随后几日,黛玉果然在王府里,便能看到西宁王少王爷的身影,避之不及时,黛玉礼节性地与他相对,言语之中,发现他满腹诗书,是胸有经纬之人,并无浮夸之气,便对他生出了平常心,对他的排斥渐渐淡了。

只是黛玉却从不他单独相处,而这西宁王少王爷来时,必有水沁与东平王少王爷同在,或有止桥宛相陪,变成了寻常往来,他便与黛玉论诗词,或是展纸作画,黛玉虽淡淡的,西宁王少王爷并不在意。有水沁等人同在,黛玉不好薄待于他。

那西宁少王爷在黛玉面前再无出神之态,言笑自若,只有在众人不在意时,才对黛玉流露出倾慕之情。他也注意到在他们无意中提到水溶时,黛玉面上浮现的若有若无的甜美笑容,凝神倾听的娇姿,令西宁少王爷心上憾意更重。也许,这样远远望着,默默守护,也是一种幸福。

水沁却在品着黛玉的举止,见黛玉对西宁少王爷有礼有敬却保持着距离,不由点头。

不能怪水沁处处观察黛玉,水溶是她的亲弟弟,她怎能不去维护弟弟。她尊重水溶的选择,也知道水溶眼光非浅,但总要自己亲自辨识了黛玉人品才是。

而此时水沁独自躺在花园摇椅上中闭目养神,想着心事。

水溶临行前,一再嘱咐她与母妃,多加问候,一切要让黛玉随心意,如在她自已家中。

那林黛玉情有几重,值水溶倾心尽情?

她自然极心痛她的弟弟,她知道他们姐弟都是用情至深之人,心用在一人身上,是收不回的。可林姑娘是否如他弟弟般一腔深情,矢志不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