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5137100000014

第14章 如果必须接受孩子的要求,最起码一星期后再满足他

必须接受孩子的要求时,最好给孩子设定一个时间期限。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克己之心及爱惜东西的好习惯。

朝思暮想而又等待了很久的东西,一旦拥有就会格外珍惜;相反,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珍惜。

记得小时候,如果父母买一个心爱的玩具送我,我一定把它当成宝贝,很小心地收藏着。反观现在的小孩就不同了,刚开始时,往往因新奇而爱不释手,但大部分很快便厌倦而抛开不管。如此,为孩子购买东西的父母自然会觉得可惜。追究原因,其中之一是父母立刻满足孩子的欲求造成的。

根据心理学的说法,某一欲求的满足度与等待实现的心理程度成比例。好不容易得来的喜悦和立刻到手的喜悦,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买玩具给孩子时亦同。若是孩子一要求买火车头或布娃娃就马上买下,孩子获得的满足感会降低,也不会产生珍惜的心理。同时,也无法培养出“忍耐”这种品质,而这种品质对孩子将来的成功非常关键。

我们小时候要求母亲买玩具,都需等到生日或特殊日子。等拿到了玩具,最起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

某著名大学教授曾以“母亲的礼物”为题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回忆幼年时光。他的父亲也在文坛享有盛名,家里每天都有文人墨客进出,而他母亲则为待客煞费苦心。他记得向母亲要求购买玩具时,母亲总是说:“圣诞节再买。”而他母亲从不食言,在圣诞节前夕,一定会带着他到院子里,告诉他礼物就用线绑在树上。到了他上小学后,母亲不再把礼物绑在树上,而是放在枕头旁。

他对母亲的行为、亲情及获得礼物的喜悦,在长大成人后仍无法忘怀。同时,他对母亲苦心培养和教导他克己之心,也表示深深的感谢。

日本著名棒球选手王贞治,也有同样类似的经验。即使在年收入超过亿元的现在,他仍不忘小时候想要电动火车头的往事。他回忆说,无论怎样要求母亲,最后还是失望。可是当一星期后他的生日时,母亲把礼物交到他手上时的温柔和关怀以及带给他的喜悦,至今仍历历在目。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适当给予,而决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否则,会增加孩子的欲望,一旦父母无法满足,就会无休止地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