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5137100000015

第15章 让孩子自动地运用他的头脑,与其用命令法,不如用探问法

如果你命令他,是必定要他去做的。如果他不做,那他下次更加可以不听你的话了。父母要郑重地下达自己的命令,不要随便对孩子发号施令,而且最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用意。

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地指挥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试探着进行。

有一天,一位摄影师要去拍摄大华弹钢琴的情形。刚好那时大华坐的角度不太适于拍摄。摄影师正在束手无策时,大华的母亲立刻对他说:

“大华,你弹弹低音那边好吗?”

大华就侧过身来弹了弹低音的琴键。这正是摄影师所要的角度,于是他立刻拍得了一张很成功的照片。

如果他母亲当时说“弹低音部”的话,一定无法拍到自然的姿势。由于他母亲是优秀的儿童心理学家,所以能巧妙地引出大华的自主自发性。

命令是思想交通的单行道,孩子会服从父母的命令,但不一定能了解,只是反射性地做被吩咐的事情。所以要使孩子自动地运用他的大脑来思考,进而开展活动,就必须像大华的母亲那样,用探问的方法来诱导比较有效。这种做法不会使孩子感到压力,而是促使孩子自动思考与行动的一种有效提示,并且孩子不会产生抵抗心理,相反,会很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的话。

5岁的罗莎总是在妈妈打电话时进行干扰,一会用手摸摸妈妈的头发,一会抓抓电话线,要么就在妈妈怀里钻来钻去。妈妈开始时总是搞不明白罗莎究竟是怎么回事,玩得好好的,一看到妈妈在电话里和别人讲话,就要过来捣乱。其实罗莎的心理很简单,她想让妈妈多花一些时间注意她。她在心里认为,妈妈和别人说那么多话是不应该的,应该时时关注自己才对。这也暴露出妈妈平时对孩子过分注意,而对她讲得道理较少有关。事后,妈妈应将她抱在怀里,亲切又语气坚定地说:“妈妈打电话是在办一件更重要的事。孩子是不能随便打扰的,孩子没有这个权利。”妈妈既耐心又严肃的说教,使罗莎承认了自己的行为不对。同时,妈妈也答应了陪她去公园玩的要求。一场冲突没等激烈爆发,就中止了。从此,罗莎果真不再打扰妈妈做事了。

迈克妈妈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要让孩子们合作,请求与命令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迈克的妈妈一边上班,一边读学位。她总是把丈夫和孩子该干的事情列出一张单子,像下命令一样,贴在冰箱上。可她每天到家发现家人对她很冷淡,该于的活只干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留在那里。有时该丈夫干的丈夫没有干完,有时该孩子做到的孩子也没有做到。迈克妈妈总是不明白家人为什么要这样。他们明明知道,那些是他们该干的事,而且他们有能力去做。

有一次,她要准备第二天的考试,夜里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早晨,她起晚了,赶着去上班,对孩子和丈夫说:“我最近实在太忙,顾不上收拾屋子。今晚有几个同学来,如果你们回来得早,请帮我收拾一下。先谢谢你们了。”她没有写下指令,只留下一个请求。下午,她下班回到家一看,饭做好了,楼下的洗衣机在洗衣服,丈夫在用吸尘器清扫地毯,迈克在认真地收拾自己的房间。迈克妈妈不禁纳闷,为什么他们今天表现这么好。

后来,迈克妈妈终于悟出来一个道理:指挥和要求别人做事容易带来反抗和敌对情绪,而诚恳的请求带来了合作和奉献。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