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情感的故事
5125800000003

第3章 人为何要爱(3)

问题是,坦率和公开的利己主义的受害者正是利己主义者本人。诚实是很好的品质,抛弃战前世界的虚情假意也是件好事,但抛弃虚情假意并不意味着像年轻人那样扼杀所有同情和深挚的感情。年轻人故意玩弄同情和感情:"亲爱的宝贝儿,你今晚真漂亮!我崇拜你!"紧接着便会发出厉声恶语。或者年轻的妻子会对丈夫说:"我英俊的爱人,你这样抱着我,我感到太幸福了,你真是我最完美的爱人儿!给我调一杯鸡尾酒好吗,我的天使?我需要点够劲的刺激,我的光明天使!"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好快活,弹击着感情和同情的键盘,"着迷"、"温柔"、"崇拜"、"幸福"等夸张的词语,实际上却什么感受也没有,顶多不过是从这种孩子气的游戏中寻找乐趣。"陕活地、仅仅为了快活地说着那些最最迷人的甜言蜜语真是太美妙、太动听了,就像八音盒发出的动人的丁当声。

如果有人指责他们不爱人类,他们会感到极其义愤。例如,英国年轻人会非常滑稽而做作地自称热爱英国:"除了我心爱的菲利普,我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英国,我们宝贵的英国。我和菲利普随时准备为英国而奉献出生命。"此刻的英国并没有面临什么需要他们奉献生命的危险,所以他们安全得很。如果你委婉地问他们:"那么你认力英国意味着什么呢?"他们会热情洋溢地回答说:"意味着我们民族的伟大传统,和祖国这一伟大概念。"——意思暖昧而富于弹性。

他们叫嚷着:"我愿为自由事业奉献一切。我和荷普即便是躺在甜蜜的婚床上也会因国人和自己受到侵犯而流泪。但现在我们已冷静得多了,决心冷静地为自由奋斗到底。"这一冷静的奋斗包括再喝一杯鸡尾酒和给一个完全没有责任感的人写~封激情洋溢的信。然后一切都结束了,自由被遗忘了。接下来也许该轮到为宗教奋斗了,或对葬礼仪式上的某个用语突发一场狂热的争辩。

这些便是今天的先进的青年。我承认烟火还在闪烁的时候是很有趣的,但一旦烟火熄灭了——它们不会持续多久的,靠鸡尾酒刺激也不行——难熬的时刻便到来了,灰暗的日子就会出现。对于先进的青年来说是没有温暖的白天和宁静的黑夜的,有的只是令人兴奋的烟火和灰暗的空虚。那就再来些烟火吧!让别人去拥有可怕的真理好了,那实在太累人了。

在现代青年生活的灰暗的间隙里冒出了一个极其阴霾的事实,对这一事实不仅旁观者清,而且这些青年本身也非常清楚,即:他们是空虚的,他们什么人、什么事都不关心,就连他们那么致力于寻求的乐趣也不关心。当然,这个秘密是不可揭穿的。"亲爱的天使,别像个讨厌的白蚂蚁一样顶真了,随便玩玩嘛,美国的天使,别说那些没劲的老掉牙的话。讲些好听有趣的事儿。要不,嗯,就让我们当真严肃起来,谈谈布尔什维主义或金融界上层。做个光明天使,让我们好好乐一乐。你呀,你真是我最心爱的宝贝!"事实上,年轻人已开始害怕自己的空虚了。将东西扔出窗外的确非常有趣,但当你把一切都扔出去了,在硬地板上坐了两三天后,你的骨头开始作疼了,你就会怀念那些旧家具,包括那最丑陋的维多利亚式马尾毛沙发。

我认为这至少是年轻女性酌感觉。把一切都扔出窗外后,她们被自己空荡荡的生活之屋吓坏了。她们的菲利普们和彼得们没有任何搬进些新家具的意思,除了一只鸡尾酒摇杯,或许还有一台收音机。别的地方就让它空着吧。

但女人却开始感到不安了。女人不喜欢空虚感,她们不愿感到自己不信仰任何东西也不代表任何东西。即便世上最愚蠢一的女人也有需要认真过待的事物:外表,衣着,房子等。如果她不太蠢的话,她就会要求更多的东西。她本能地感到自己应当成就某种事业,自己的生活应当代表某种理想。女人经常会因男人不能"单纯地生活"却要求生活有目的而恼怒,却不知她们自己也许就是男人需要生活目的的真正原因。我发现,女人对生活的意义、理想和目的要求往往甚于男人。女人自己也许会坚决否认这一点,那当然是因为给她们的生活提供这一"目的"是男人的事儿。然而,男人可以做一个浪子,没有生活目标,但依然很快活。女人就不行了。极少、极少有女人能感到自己是处于生活的伟大目标"之外"而依然很快活。但我确信,许多男人会欣然像浪子一样漂泊而去,如果有地方可漂泊的话。

女人无法忍受空虚和没有目标的感觉,但男人却可能真正喜欢这种感觉。男人能够从纯粹的虚无中感到真正的自豪和满足:"我缺乏感情,这世界上除了我自己,我不关心任何人或事。但我关心我自己,没有别人我也能活。我要取得成功,不管采取什么手段。虽然我是弱小的,但我比别人聪明、有心计。我必须为自己建造起防卫设施,用壕沟把自己围起来,那样我就安全了。我可以坐在自己的玻璃塔里,什么也不接触也不为任何事物所动,但却透过我的自我的玻璃墙来行使我的力量和意志。"这大体上便足男人接受了真正的利己主义和虚无后的状态。他为这一状态而自豪,因为在纯粹的情感荒漠中他依然能实现自己的野心,满足自己取得自私的成功的愿望。

我怀疑女人能不能有同样的感受。最利己主义的女人不是一团爱,就是一团恨,始终如此。而真正的男性利己主义者却.既不爱又不恨。他是空心的,只在表面上才富于感情,而这些感"睛正是他始终试图逃避的。在内心深处他一无所感。当他一无所感的时候,他便为自我而洋洋得意,知道自己安全了。他的确安全了,在防御工事里,在玻璃塔里。

但我怀疑女人甚至不会理解男人所处的这种状态。她们错将空虚当成了深沉。她们将真正什么感情也没有的利己主义者假装出来的冷静当成了力量。她们把坚定的利己主义者修建的防御工事,那不可渗透的玻璃塔设想为掩盖真正的、自信的男子汉的幕布。她们狂热地扑到防御工事上,想把它们拆毁来发现真正的男子汉,却不知本没有真正的男子汉,防御工事保卫的只是虚无和利己主义,而不是一个人。

然而,年轻人已开始怀疑。年轻女性开始对防御工事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她们害怕会遇到利己主义者那彻底的虚无,因而宁可不去寻找什么男子汉。空洞和虚无令女人害怕。她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虚无主义者。但男人却能。当一切感情都死去了,一切交往都中断了,一切东西都被扔出窗外而窗子已封上了以后,男人便能从随之产生的绝对虚无状态中得到莫大的满足。

女人追求自由,追求到的却是令最勇敢的心灵也畏惧的空洞和虚无。女人于是转向自己的同性寻找爱,但那种爱却不会长久。那种爱不可能长久。而空虚感却永远、永远地笼罩着她彳门的。心灵。

人类之爱已成过去,遗留给我们的是一大段空白。宇宙意识乜已化为一片虚无。利己主义者为自己空虚的胜利而窃笑。现在女人怎么办呢?既然她们已将所有感情的家具扔出窗外,生活之屋——女性永恒的归宿——已空荡荡如坟墓,那么亲爱的被遗弃的女性该怎么办呢?

爱在人生中的地位

罗素

大多数社会对于爱的普遍态度,奇怪地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爱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重要题材;另一方面,大多数严肃的社会学家对爱完全加以抹杀,而且不把它看做是经济或政治改革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事情之一。我不认为这种态度足正确的。我把爱看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且我认为凡是以不必要为理由干涉爱的自由发展的制度都是不好的。

如果我们正确地使用爱这个词,那么很清楚,它并不是指两性间的一切关系,而只是指包含着很深的感情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一种关系。爱可以达到任何一种强烈的程度。像《忧伤和孤独》中所表达的那种感情是和无数男女的经验一致的。对爱的感情赋予艺术表达能力是很少的,但感情本身,至少在欧洲,却不是这样。爱的感情在某些社会中比另外一些社会中更普遍。我认为这并不是由于人的本性,而是在于他们的习惯和制度。在中国,爱的感情是稀罕的,而且它在历史上是作为那些沉湎于罪恶的婢妾制度的坏皇帝的本性:传统的中国文化反对~切强烈的感情,而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应保持理智的支配地位。在这方面类似于我们西方18世纪初。但是,我们后来经历了浪漫主义运动、法国大革命和大战,所以知道在人类生活中理性的地位并不像安妮女王①朝代所希望的那么重要。而理性本身在创立心理分析学说时已变成叛逆。在现代生活中,三种主要的理性之外活动是宗教、战争和爱;所有这些都在理性之外,但爱却不是反理性的。这就是说,一个有理性的人可以合乎理性地享有爱的存在。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在前几章中已讨论过,在当代世界中,宗教和爱发生了一种对立。我并不认为这种对立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之间所以发生对立只是由于基督教不像其他宗教,它扎根于禁欲主义之上。

但是,在现代世界中?爱有着比宗教更危险的敌人,这就是对工作和经济上取得胜利的信仰。一般说来,尤其在美国,人们认为一个人不应允许爱去干涉他的事业,而且谁干涉了谁就是傻瓜。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像在一切有关人类的问题上一样,需要一种平衡。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完全为了爱而牺牲事业可能是件可悲但又英勇的事,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完全为了事业而牺牲爱,虽然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却决不是一件英勇的事。然而在一个普遍为搜括钱财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中,这种情况是会发生,而且必然会发生的。例加以今天一个典型的商人生活来说(特别在美国情况更是如此),从他成年起,他就把自己全部美好的思想和精力献身于经济方面的成功之上;其余一切事不过是不重要的娱乐。年轻时,他经常以嫖妓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结婚后,他的兴趣和他的妻子的兴趣完全不同,因此,他决不能真正同他的妻子有亲密关系。他晚上回到家中时,已因为办了一天公而感到疲倦;他早晨起床时,他的妻子却还没有醒来;星期天他玩高尔夫球,因为为了赚钱,他需要锻炼身体。在他看来,他妻子的兴趣似乎只适合于女性,虽然他赞成,但他并不想同她共同享受。

像对婚后的爱他没有时间一样,对于非法的爱他也没有时间,虽然有时因他忙于事业而远离家时,他也可能偶然地进一次妓院。他妻子也许在性的方面对他冷淡,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他没有时间向她求爱。他下意识地感到不满意,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他解决不满意的出路主要就是工作,此外也有些别的不太合意的方式,例如,观看职业性拳击比赛或迫害激进党人时得到的那种虐待狂式的满足。他妻子同样地感到不满足,只好在低劣的文学作品中去寻找出路,并且靠蹂躏所有生活得宽仁和自由的人来维持自己的德行。

这样下去,夫妇双方性的方面不满意就变为对人类的厌恶,尽管他们仍然罩上为公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标准的假面具。这种不幸的情况大都是由于对性的需要抱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圣保罗明确认为结婚的惟一需要是****的好机会,这种观点基本上受基督教道德家的说教所鼓励。他们对性的厌恶使他们看不到性生活的所有比较美好的方面,其结果是使那些在年轻时就受过他们教诲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就看不到他们自己最伟大的能力。爱不仅是住交的欲望。它是避免孤寂的主要方式,因为孤寂是大多数男女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会碰到的。大多数人因这冷漠的世界和人类可能有的残酷而引起深深的恐怖;其次,也会有一种需要求爱的欲望,但是,这种爱常常因男人粗暴的、鲁莽的或强横的行为以及女人唠唠叨叨地咒骂而被遮掩了。

只有相互之间热烈的爱达到持久之时这种感觉才可能结束;爱能打开自我的坚壁,生出一个新的合二而一的生命。自然并不是创造孤立的人类,因为人除非靠他人的帮助,否则不能满足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有教养的人如果没有爱,也不能满足他们性的本能。一个人除非他的整个生命,包括精神的和生理的参与这种关系,否则他的本能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那些从不了解两性之间幸福的爱所引起的亲密感情和热烈的友谊的人,是失去生活赋予人的最美好的东西;当他们无意识地(假定不是有意识地)感觉到这一点时,其结果是失望使他们走上妒忌、压制和冷酷的道路。因此,给予爱以应有的地位,这是社会学家的责任,因为如果失却了这种经验,那么人们无论在精神上或身体上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不能在其他人中间感受到这种真诚的热情。而没有这种热情,他们的社会活动必定是有害的。

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具备适当的条件,都会在生活的某个阶段中感受到这种热烈的爱。但是,如果没有经验,那就难以区分热烈的爱和单纯的****。特别是在有教养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子,她们受的教育是决不能同男人接吻,除非你爱这个男人。如果一个女孩子要保持贞节直至结婚,那她常常很容易被一时的和浅薄的性的吸引所迷;而一个具有性的经验的女人就很容易把它同真正的爱区别开来。无可怀疑,通常造成不幸婚姻关系的原因同这方面很有关系。而且即使男女双方有了爱情,也可能由于认为这一方或那一方有什么问题,而使爱情玻裂。当然,这种怀疑可能是有根据的。例如,巴涅尔①确实犯了私通罪,他因此而推延了满足爱尔兰的希望许多年。即使这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它也会同样玷污爱的名声,因为所有能造成善的爱,它必然是自由的、慷慨的、无拘无束的和诚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