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望诊一学就会
5061400000003

第3章 望神——精气神是健康的

望神就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功能状态。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乃指人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望神应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一种功能状态,是五脏所生之外荣。望神可以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情轻重与预后。

神与形是密切相关的,形神不可分离。因此,结合形体观察神的盛衰,是望神的基本原则。

神与情志也密不可分。情志包括喜悦、愤怒、忧郁、思虑、悲哀、恐惧、惊乱、焦急等。情志的活动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观察神志,可以了解脏腑功能的强弱和气血的盛衰。

神与形体

形神兼备

外形健壮,肌肉坚实,身材匀称,面色红润有光泽,目光明亮有神,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毛发润泽光亮,动作灵活,反应敏捷。

提示其人脏腑充实,功能健全,气血旺盛,不易为邪气所伤,即使生病,也易于治疗。

形盛神惫

形体充盛,骨骼粗壮,但精神萎靡,目光黯淡无神,面容憔悴无华,表情淡漠,动作缓慢,反应迟钝,语言低微,动则气短。

提示患者正气已衰,邪气较盛,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亦不太好。

形羸神充

久病患者,形体羸弱,肌肉瘦削,语言清亮有力,呼吸气粗有声,目光有神,精神尚佳,或呈异常亢奋状态。

提示患者阴血亏损,邪气充盛,其病亦属逆证,治疗难度较大,预后有时欠佳。

形神俱衰

形态消瘦羸弱,精神萎靡,面容憔悴,表情淡漠,毛发干枯,目光黯淡无神,言语低微,懒于动作。

提示患者阴阳气血俱虚,而且病程较久,预后不良。

神机

神机指生命活动的表现和机转,提示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察神之要,首在神机。

延伸辨证

神机旺盛

神机旺盛的人,精力充沛,形体健壮,目光有神,表情丰富,动作灵活,反应敏捷,生机勃勃。

神机衰微

神机衰微的人,形羸体弱,精神萎靡,目光黯淡,表情呆滞,动作迟缓,步履蹒跚,反应迟钝,甚则神昏嗜睡,极度消瘦,形羸色败。

神机旺盛说明人的阴阳气血尚充,邪气不甚,脏腑功能无严重损伤。神机衰微提示人的邪气较重,正气耗伤明显,脏腑功能亦处于严重低下衰退状态。

神光

神光即精神,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气的强弱。

延伸辨证

神光充足

神光充足的人,神志不乱,精神饱满,语音有力,呼吸平稳,思路清晰,反应敏捷。

延伸辨证

神光不足

神光不足的人,精神萎靡,语音低微,表情淡漠。

嗜卧,懒于动作,甚则神志不清,喃喃独语。

神光充足提示人的气血未衰,脏腑充盛,邪气不甚,病情较轻。神光不足提示人的气血耗损,脏腑功能衰退,邪气较甚,病情严重。

神采

神采主要指颜面、皮肤、头发、目光等有无光彩。

神采是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的反映。

延伸辨证

神采飞扬

神采飞扬的人,面色红润光泽,两目清灵,奕奕有神,毛发润泽发亮,面部表情丰富,神情欢愉,皮肤润泽,富有弹性。

神衰无采神衰无采的人,面容憔悴,目光黯淡无神,毛发枯萎晦暗,表情呆滞,精神萎靡,肌肤干枯皱褶。

望神之法

得神

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在病中,则虽病而正气未伤,是病轻的表现,预后良好。

得神多表现为精神饱满,目光灵活,反应灵敏,语言清晰,面色润泽,呼吸平稳,脉象和缓有力。

病中得神提示人的正气尚未虚损,邪气亦不甚严重,病情较轻,预后良好。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根据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

少神

少神也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与失神状态只是程度上的区别。少神介于有神和无神之间,常见于虚证患者,所以较为多见。

少神多表现为精神不振,健忘困倦,声低懒言,怠惰乏力,动作迟缓等。少神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

少神提示人的正气亏虚。少神是轻度失神的表现,常见于虚证患者,是正气不足的缘故。治疗时应益气养血、健脾补肾。

失神

失神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病至此,已属重笃,预后不良。

失神多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言语低微,面色无华,肌肉瘦削,或二便失禁。

失神提示人的正气已虚,脏腑功能衰退,邪气较甚,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治疗时应扶正祛邪,根据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

延伸辨证

精亏神衰失神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志不清。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属病重。

邪盛神乱失神高热烦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挟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属病重。

假神

假神俗称“回光返照”,是垂危患者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并非佳兆。

假神多表现为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然响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本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假神提示人的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治疗时应回阳固脱。

假神之所以出现,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阳虚无所依附而外越,以致暴露出一时“好转”

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决的表现,古人将其比作“残灯复明”。

假神与病情好转的区别——假神的出现比较突然,其“好转”与整个病情不相符,只是局部的和暂时的,病情很快恶化。由无神转为有神,是整个病情的好转,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治疗时应清热开窍,行气化痰,活血化瘀。

治疗时应补肾健脾,疏肝开窍。

延伸辨证

神乱

神志异常,精神错乱,妄作妄动,胡言乱语,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毁物伤人。

神乱多见于癫狂等精神疾病,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头部外伤、火热邪气侵袭等有关,多为火热、痰热、气滞、血瘀等所致。

延伸辨证

神呆

神情呆滞,精神恍惚,沉默寡言,多静少动,状如木偶,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语音低怯,或喃喃独语,言语重复错乱,举止行为失常。

神呆多见于癫病、痴呆等患者,与情志不遂、思虑过度、惊恐刺激、久病耗损、老年体衰、先天禀赋薄弱、肝肾不足及头部外伤等有关,常为痰湿、气滞、血瘀、气血亏损等所致。

肾虚嗜睡,治疗时应补肾益精;阳虚湿困嗜睡,治疗时应助脾化湿。

治疗时应清热开窍,化痰活血,平肝潜阳。

延伸辨证

神昏

又称“昏愦”。神志模糊,不省人事,甚至昏睡不醒,呼之不应。

神昏多见于中风、热病、热入血室等,病情较严重。其病因与热邪侵袭、阴虚阳亢、气血上逆、闭塞心窍等有关,多为热入心包或痰热、痰湿闭窍或肝肾阴虚、瘀血乘心、腑热积滞所致。

延伸辨证

嗜睡

又称“但欲寐”。精神萎靡,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喜静少动,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有些病人还可伴面色无华、蜷缩不语。

嗜睡多见于久病、大病之中,或老年肾精肾气大衰之时,与精气虚衰、痰浊蒙闭有关,主要为阴阳俱衰、湿浊内蕴、阴盛阳虚等所致。

淡漠

神情淡漠,面色无华,目光黯淡,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言语低微,少言寡语,喜静恶动,有时可伴举止行为失常、神情呆滞、语音错乱、被动体位等表现。

淡漠多见于癫病、痴呆或脏腑阴阳气血严重虚损的患者,与情志刺激、久病耗损、头部外伤等有关,多为痰湿、血瘀、气滞、气血阴阳虚损等所致。

延伸辨证

躁扰

神情不安,急躁易怒,坐卧不宁;或见面赤气粗,身热苔黄;或有面色白,颧赤如妆;或见形体消瘦,舌红而小,舌苔剥脱。

躁扰既可见于急性热病,也可见于内伤杂病过程之中,多与邪气扰乱心神有关,常为火热、阴虚、痰热、血瘀、虚阳外越等所致。

治疗时应清心涤痰,滋水降火。

治疗时应清肝泻肝,清热化痰降逆。

延伸辨证

喜笑不休

既无喜乐之事,又非高兴之时,而患者神志异常,喜笑不休。病人或伴面赤舌红,口舌生疮;或见形体消瘦,颧赤少苔;或表现狂躁妄言,急躁好动,口角流涎。

喜笑不休多见于癫狂病人,或为火热,或为痰热,或属肾水亏虚、心火上浮,或为心气神乱、涣散不收。

延伸辨证

怒骂呼叫

轻则急躁易怒,动辄大发雷霆;重则神志异常,怒骂呼叫,不能自制。

怒骂呼叫多见于狂证,多属火热、痰热和气血逆乱等。

治疗时应益气养血、补益心脾。酌情选用归脾汤、人参养荣丸一类方药。

治疗时应疏肝益肺,助脾养心。

延伸辨证

忧愁不解

虽无忧虑之事,患者却神情忧郁,满脸愁容,心事重重,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终日心不在焉,唉声叹气。

忧愁不解常与心情不畅、忧愁气结有关,多为气滞、气虚。

延伸辨证

思虑过度

终日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即便琐碎小事,亦反复考虑,思虑绵绵,饮食睡眠无得安时,患者面容憔悴,面色萎黄。

思虑过度多与精神过度刺激、长期思考过度有关,多为气血两虚、气机郁滞。

治疗时应健脾行气,化痰开窍。

治疗时应补肺养心,益气养血。

延伸辨证

喜哭善悲

面容憔悴,神情悲哀,虽无哀痛之事,却常悲伤欲哭,眼泪汪汪,难以自制,语音低怯,短气叹息。

喜哭善悲多与脏气虚损和过度的心理创伤有关,多为气虚、血虚。

延伸辨证

终日歌吟

神志异常,表情呆滞,终日歌吟,东游西荡,不能自持,衣履不整,不知自理,面垢萎黄。

终日歌吟的病位与脾、心两脏有关,多为痰湿气滞。

治疗时应益心养肝,清化痰热,镇定安神。

治疗时应补肾养心,益气养血,温胆化痰。

延伸辨证

担心恐惧

虽无恐惧之事,亦无违法乱纪行为,但恐惧异常,胆小不安,神色慌张,行为鬼祟,如人将捕之,甚则终日需人陪伴,不能独处。

担心恐惧多与脏气虚损、思虑过度、恐吓惊吓等因素有关,多为气虚、精虚、血虚、痰湿等所致。

延伸辨证

惊惕不安

心神不安,神色慌张,坐卧不宁,面色无华,遇事易惊。

惊惕不安多由久病耗损、脏气亏虚或大惊卒恐等强烈精神刺激所致,多属气虚、血虚、痰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