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生于隋朝末年,是李渊的次子。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天下纷争四起。定阳王刘武周和突厥结盟,自封可汗,攻占了隋炀帝的汾阳离宫。
那时候,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李世民看见隋朝将亡,产生了夺天下的野心。
现在他又听说刘武周已经占领了汾阳宫,生怕天下被刘武周夺去,十分焦急,因此,李世民赶紧去拜见李渊。
李世民对李渊说:"父亲担任太原留守,而现在却被刘武周占有了汾阳离宫,罪责很大呀!您若不早作打算,大祸就要临头了。"
李渊问:"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李世民说:"平贼保宫是每个隋朝官吏的职责。我们可以召集众将,询问计策,招兵买马,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李渊急忙召集众将,对他们说:"刘武周勾结突厥,号称可汗,强占了天子的离宫,我们无法制止,罪当灭族,你们说怎么办呀?"
将士们惧怕李渊,只好一起请求李渊定夺。
李渊说:"众将士既然这么信任我,我就拿主意了。现在突厥没有退兵,而且又多了一个盗贼,咱们应该招兵买马。"接着,他命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分头赴各地招募兵勇。
为了让百姓参加征兵,李渊秘密命令刘文静伪造隋炀帝的诏书,就说将要东征,朝廷下诏征发太原、西河、雁门几郡的百姓,凡年满二十岁,五十岁以下的男子一律在年底以前到涿郡集合。
刘文静根据李渊的计策,伪造了诏书。不久,太原城内到处都贴满了朝廷下诏东征的告示。百姓们见了告示,群情激愤,哭声和谩骂声不绝于耳。
多年来,隋炀帝杨广对百姓实行****,又几次率大军东征高丽,使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百姓们非常痛恨战争,现在,隋炀帝又下征兵诏书,百姓们自然愤怒不已了。有的百姓说:"东征东征,百姓死清,横竖是死,咱们和朝廷拼了吧!"有的百姓说:"干脆咱们攻进西京,造反吧!"
就在百姓们情绪激昂的时候,晋阳乡长刘世龙对百姓说:"县令刘文静大人、唐二公子,正在招兵买马,他们征兵是去攻打突厥保卫西京,并不是去攻打高丽,大家去不去呀?"
百姓们听了刘世龙的话,就像是黑暗中见到了光明,没有丝毫犹豫,纷纷报名应征。不足十天,前来应征的百姓超过一万人,李渊的实力迅速壮大。
李渊利用百姓痛恨隋炀帝征兵的心理,伪造诏书,起到了征兵的目的,为日后的晋阳起兵做好了准备。
隋朝末年,隋炀帝对百姓施暴政,农民起义在各地此起彼伏,隋朝的统治危在旦夕。那时,太原留守李渊和儿子李世民认为夺取天下的时机已经来了,他们起兵反隋,日夜练兵,秘密部署具体的进攻计划。
后来,李渊打败多路农民起义军,势力大起,在长安称帝,改隋为唐。
李世民善于招揽人才,知人善任,为李渊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叔宝名琼,原本是隋将张须陀的一个部下。在和瓦岗起义军的战役之中,张须陀惨死,秦叔宝归属了瓦岗军首领李密。
李密后来被王世充击败,秦叔宝被俘。王世充封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当时李世民随父起兵,被封为秦王。秦叔宝仰慕李世民英俊有才,和程知节(即程咬金)投靠了李世民,当了马军总督。
秦叔宝三次离开旧主,李世民对他并不起疑心,依然放心任用,最终使秦叔宝死心塌地地报效他,屡创战功,成为开国功臣。
尉迟敬德跟李世民的关系,比秦叔宝复杂得多了。尉迟敬德名恭,原先是刘武周部下的大将,多次和唐军交战,俘获过唐大将李孝基、唐俭等。
在安邑山中,李世民曾经亲自与他打过仗,直至他困守介休城之时,还顽抗到底不肯投降。
李世民派李道宗进城诱降,李道宗劝道:"刘武周起兵时,不称王也不称帝,却接受了突厥的"定杨可汗"的称号。假如他真的成功,中国不就成了突厥的附庸?将军帮助这样的人打天下,对得起祖宗和子孙后代吗?"
尉迟敬德听了不禁汗流浃背,立刻带着他的副将寻相,归属了唐军。
后来李世民带领唐军攻打驻扎在洛阳的王世充,尉迟敬德率军随后。不料副将寻相被王世充收买,背叛了唐军。
唐营左仆射屈突通和兵部尚书殷开山恐尉迟敬德逃脱,将他囚禁起来,准备把他杀死。李世民却把尉迟敬德请进帐内,对他说:"有些人目光短浅,辱没了将军的气节,你不要将此放在心上,我对你是绝不会怀疑的。"
李世民命侍卫捧出一盘金银,说:"将军假如觉得在此不合适,可以到你愿意去的地方,这点薄礼就当是送给将军的路费了,作为我们共事一场的情谊吧!"
尉迟敬德深受感动,发誓永不变心。两天后,尉迟敬德随李世民率五百骑兵出外探哨,被王世充发觉。
王世充带着一万多军兵围住了李世民。这时,尉迟敬德大显神威,力战当初瓦岗军中有名的"飞将"单雄信,将单雄信打落马下,庇护着李世民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