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4919000000013

第13章 第四讲(1)

以我心念力,如来加持力,

及以法界力,普供养而住。

诸位法师,各位居士: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可以速速地从生死流转之中解脱出来,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药师经》。

昨天我们讲到了序分的通序和别序,然后讲到了正宗分,东方净琉璃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以及它的成因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第一大愿就是生佛平等愿,也讲了药师法门里面,认为导致人生病的四种因素。

怎么知道我们可能会生病呢?怎样能够“上工治未病”(还没有生病之前我们预先看到那个征兆),我们昨天讲过了疾病产生的原因,当然有四大增损、五脏增损和“鬼神”干扰,以及第四种就是业障病。

导致业障病的原因是因为犯戒:前生如果有犯杀生戒,今生也许容易有眼睛和肝脏的毛病;如果是有犯偷盗戒,也许容易有鼻子和肺的毛病。

人的人中其实很重要。

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叫做人中呢?其实人生天地之中,我们这个鼻子是呼吸的,吸人天所提供的气,这个口是吃东西,把地所生的五谷吃进来。所以说天养人于五气,地养人于五谷,分别就是鼻子和口在吸收进来,毋子就代表天,口就代表地,天地之中就是人,所以称之为人中,她是我们人体气机的一个枢纽,如果说生命有危险的时候,掐这个人中应该是能够畅通体内的气,能够有抢救生命的作用。

第四讲

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二愿是称之为身光破暗愿,也叫做开晓事业愿。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解释第二大愿。

首先,第一大愿是侧重于开显法性身,显示众生与诸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所以药师佛发愿说:愿大家和我一样,能够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是讲本体;第二大愿就是由体而起用,重在于从法性而起应化,从法身而起应化身来开晓众生。

药师佛园地为琉璃光菩萨时,在宝顶佛面前就发愿说——愿我未来世中,得成无上大菩提时,身相犹如琉璃宝的光明,“身如琉璃”,犹如琉璃宝一样,身体内外都极为明亮莹微;“净无瑕秽”,净洁得没有丝毫的瑕疵和垢秽;“光明广大”,能够照破众生无明的黑暗;如此功德庄严之身,巍巍不动,如须弥山王一样,所以说清净佛身,善于安住,“身善安住”;“焰网庄严”,佛身的光明炽盛,光光相照,形成一个庄严的焰网、光明网,光明遍照,超过日月的光明;幽冥界的众生都能够蒙到药师佛佛身智光的开晓,随其意乐所好而去作各种各样的事业,“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二个方面我们特别讲,“焰网庄严过于日月”。

这个是讲药师佛身的光明,可以从深浅两个方面来说:

从浅的来说,药师佛放光的时候,住在黑暗世界,一向不见光明,不闻佛名的众生受到药师佛的光明照耀,就能够开晓智慧,做他乐意做的种种事业。就好像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一切众生都从睡梦之中醒来,各做各的事,做工的去做工,读书的去读书,做生意的去做生意,种田的去种田。

从深层来说,药师佛身放琉璃光,开晓众生本具的佛性,帮众生去掉无明的黑暗,使众生的大脑很快能够开发起来。然后大脑智慧开发,按他的兴趣,按他的喜好去做他的事业——科学家就去多搞发明,教育家多培养人才,经济学家多为人类提供指导创造财富的方法,政治家就能够更好地治理国家为人民谋福利,宗教家就能够更好地净化人心。这样子都是可以说药师佛的光明所照,所以才能够做得更好、更圆满。

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上面有说到,佛的化身有三类,其中有一种就是技艺化身,就是佛菩萨可以示现为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等等。你不要以为佛菩萨就只是示现在四众弟子之中,任何人群之中都有佛菩萨的化现,只要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解脱有利,佛菩萨都会示现,然后他可以示现为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你看上古时候发明耕种、纺织,发明文字,发明建筑技术造房屋,乃至于种种的技术,种种的工艺,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个里面都有佛菩萨的化现。所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发生在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之中,从本源上来说都是因为佛菩萨的慈悲心为动力,智慧光明能够成就文明的进步。佛陀不单单是净化众生的心灵,帮助众生提高修养,并且他也示现为各行各业里面的专家,以各种世间的技术和知识来开导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让众生的生活更加便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加明白我们无时无处不在药师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之中,随时随地都在药师佛智慧慈悲光明的护佑之中,所以这个称为“焰网庄严过于日月”。

第三个方面讲“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一大愿是侧重于成就根本智,第二大愿就侧重于开发后得智。药师佛发愿说:希望我的光明超过日月的光明,并且一切众生蒙光普照以后,能够开发大脑的智慧,使他们智慧增长,事业广大!

事业既包括出世间解脱的事业,也包括世问的种种事业。药师佛的法门是讲人世的事业成就,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在人世的事业成就之中也就能够开显本具的性德,事业要开发,然后办事业来度化众生,所以非常善巧方便。有后得智,有种种的技术和事业,然后再以这些技术和事业来接引众生就方便多了,这也是我们共同学习药师法门的本怀。

不是说让大家知道怎样单纯地去养生,或者是求长寿,或者只是说学习一些保健的方法,事实上是要通过让我们身体转化的同时,就能够得到药师佛愿力的加被,能够开发根本智,开发本具的佛性。所以学后得智的同时,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忘记根本智。

也不是说目的就在于教大家通过这个相看自己将来身体上面会有什么病,不单单是这个,而事实上通过修习药师法门,能够转凡夫的业障相为圣者的解脱相。相相离相,成就福慧庄严相,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心心印心,印在菩提心,能够开显我们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如妙心。

菩提心我们讲过多次了,从根本上来说,菩提即心,心即菩提,不生不灭的真心就是菩提。我们要成就,归根结蒂就是要成就不生不灭的佛果位,归根结蒂就是开显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所以说菩提即心,心即菩提,心心印心印在菩提心。

并且药师佛的愿力非常特别:你看其他的好像阿弥陀佛,他是引导众生成就后世乐,将来临命终时可以往生极乐净土去。药师佛是让我们能够成就现世的事业,现生都很网满,所以药师法门也就好像华严法门一样,《华严经》里面讲华藏世界,讲佛的境界,华严富贵,不是穷得要命,一贫如洗。药师法门也是如此,让我们每个人修此法门都能够得到相好庄严、事业顺利、幸福圆满。

不要一学佛就说“金钱是毒蛇,夫妻儿女是冤家”,开口闭口都是这样说。我们药师法门就说,要能够成就广大的世间的事业,财富自在,并且在福慧增长的同时就能够成就解脱。并且世间的事业圆满成就是福慧增长的表现,所以说财富增长是福报,你懂得恰当地用钱就是智慧,事实上福慧在其中。所以药师法门说,金钱并不会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我们对于金钱的这种贪求心、执著心。药师法门电说,不要一学佛,你就变成孤家寡人,与社会大众格格不入;修药师法门就是要能够成就我们眷属广大圆满,转世间的夫妻儿女为菩提眷属。

第四个方面,1932年戴季陶在邀请九世****大师做的药师****上,就是依据药师佛这个第二大愿发愿说:“第二遵行世尊本愿,培植德本,发扬慧力,使一切人民本力充实,光辉普照。”

第四讲

智慧资生愿(无尽资生愿)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奠令众生有所乏少。】

这是智慧资生愿,也称为无尽资生愿。第三愿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物质文明建设,第四大愿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从六个方面来讲这个第三大愿。

第三愿和第四愿称为导人大乘愿,第五愿称为得戒清净愿,所以大家可以在这个三愿的底下,标三个字就可以知道他的意思了——第三愿是讲慧,第四愿是讲定,第五愿就是讲戒,事实上就是告诉我们戒、定、慧。

前面你看药师佛已经讲了,他成佛的时候要帮助众生开显不生不灭的法身,这是第一愿,然后由法身本体要起妙用,要能够“作诸事业”,这个都是依灭谛来发的愿。这个十二大愿,我们可以用苦、集、灭、道,四谛把它包含起来:

一、二愿是属于灭谛,依灭谛而发的愿。

三、四、五愿都是依据道谛而发的愿。我们要成就佛的法身、报身和应身,怎样才能成就呢?归根结蒂就是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你把这个提纲知道了,后面他的愿力详细讲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有一个完整的网络。道谛如果广泛地来说,就是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都是道谛;如果简略地来说,就是三十七道品;再进一步浓缩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后面的六、七、八愿是缘苦谛来发的愿。

我们看第三大愿,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要维持生命,必须要有足够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要有所受用物不乏少。所以药师佛在因地发愿说:愿我未来世中得证无上菩提时,不但要使众生获得谋生的知识和做事的能力,这个是第二愿。承这个第二愿接着发过来,而且要以无量无边的广大智慧和微妙的方便,来生产多量的受用物资,令一切众生凡有所需都能够得满足,得到受用无尽,无有乏少,并且让一切众生都能够过着富足、安乐、丰衣足食的生活,绝不会让众生在物质供应上面有所乏少,发生你有我无的现象。所以这个是从第二个方面,我们来略说第三大愿的内容,是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个方面,我们特别地来阐释“智慧方便”四个字。

“方便之自体即智慧,智慧之妙用即方便”。可以说事实上,佛,他的一切法门都可以用“智慧方便”四个字包含起来,以智慧成就法身,以方便成就色身。这个是智慧方便。

“无方便无以显智慧之深广”,你没有方便法门,那么智慧无形无相,他的深广难以显发出来;“无智慧无以起方便之巧妙”,要有非常好的善巧方便,让众生很容易地就能够学会技能,就能够生活便利,这个是需要,他里面是有内在的智慧在支持,所以“无智慧无以起方便之巧妙”。

“智慧方便”,就是佛陀十种尊号里面的“正遍知”,正知就是智慧,遍知就是方便。

所以我们看这个愿力,就可以看到如来的十种尊号怎么成就的:第一大愿是成就十种尊号里面的“如来”,开显法身;第二大愿是成就十种尊号里面的“应供”,由体而起用,所以“作诸事业”,应受九法界众生的供养;第三大愿就是成就“正遍知”,就是“智慧方便”。

《瑜伽师地论》上面说:“菩萨学法,当于五明处求”。《瑜伽师地论》,梵文的说法就是瑜伽师,就是与法相应的修行者;他修行的次第称为“地论”,是弥勒菩萨的开示,就说内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这个菩萨的五明之学。我们要知道,内明是佛学,是开显智慧的;其他的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这个四明其实都是属于方便,都是济世利人的方便妙用。

第四个方面,智慧和方便是一体的,智慧圆明,一定能够起方便妙用,来随机说法。方便妙用,一定要以智慧为本体,否则就是有用,而不是妙用;方便里面缺少智慧,它可以有用,但不是妙用。这种智慧是指解脱的大智慧。好像我们今天科学很昌明,在衣、食、住、行上面所享受的种种的物质都很丰富、很便利,但是我们内心之中并不快乐。因为这些方便之中缺少真实智慧,所以越方便就越刺激人的欲望,人类就更加起贪嗔痴的争夺,世界的不太平就由此而起。所以我们学习药师佛的大智慧,学习有利于一切众生幸福安康的种种的技能来造福大众,好像世间的贤人也说:“谋利当谋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如果我们内在有智慧,外显为方便,这样子来利益众生是最适合的方法。并且要能够广泛地学菩萨五明之学,永远都不知足。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学习要不知足,这三个方面做到,就能够实践药师佛的第三大愿,才能够帮助众生解除因为物质缺乏而引起的痛苦和罪恶,在满足无量众生外在物质生活丰富的需求这个同时,又能够巧妙地开显众生内在的智慧。

第五个方面,药师****戴季陶他们的发愿文就说:“第三遵行世尊本愿,广行四摄,勤修六度,使一切人民自他方便,万事成宜。世尊第三本愿,如实成就。”戴季陶他们在宝华山建药师****所造的十二大愿,跟我们现在都还是比较相应,比较实用的。

第六个方面,药师法门里面讲了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如法修行,能够永不历三恶道苦。因为内心不起贪、嗔、痴,因为药师法门本来就是圆满我们外在的一切世间的求愿,而又能够开显我们的智慧,所以内心不起贪、嗔、痴,自然就永不历三恶道苦了。

第二种方便是闻名脱离魔的干扰。患癌症的人,他体内有一种叫做“堆惕鬼”,修药师法门就能够排除“鬼神”的干扰,病就容易好。

第三种方便是闻名解脱众苦,乃至成就菩提。

第四种方便是闻名离种种的恶缘,能够转恶缘为善缘。

修药师法门就能够四缘成就,所以修行容易圆满。首先是亲因缘,开显本具的佛性;然后是所缘缘,我们的目标是圆满成佛;等无间缘就是,因为修药师法门很方便,她能够等无间,能够不间断,能够精进,因为她就在我们的呼吸、饮食和睡眠之中来修,我们的呼吸是不会断的,所以我们修行药师法门也不会断,所以非常方便,在生活中间修,所以能够连续不断,并且人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饮食、呼吸、睡眠,就在此地来成就等无间缘;并且能够成就增上缘,修药师法门,外在的资生物质容易得到,容易网满,世间的求愿容易成功,所以顺缘、增上缘也能具足。成就四缘,所以我们解脱的心法容易成就。

第五种方便是,闻名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后面的经文里面有讲到,八大菩萨来接引。

第六种方便是,闻名,如有犯戒,戒体还得清净。这个愿力里面就讲到了,第五大愿里面就是得戒清净愿。

第七种方便是闻名不会遭遇意外的死亡,不会横死。经里面有讲到说九种横死,我们修药师法门都能够免离,不会做短命鬼,一切的病苦都可以消除。

第八种方便就是陀罗尼法。在《药师七佛经》里面有讲到五个咒,我们本经就讲了一个药师灌顶真言。

这是我们从六个方面来讲第三大愿。

第四讲

导入大乘愿(安立大道愿)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这个是导人大乘愿,也可以称为安立大道愿,也可以称为建设精神文明愿。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讨论药师佛的第四大愿:

一、第四大愿是成就“明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