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4919000000012

第12章 第三讲(4)

善思、善惟,其实这几个字里面就已经包含了闻、思、修三慧。谛听是闻所成慧,善思是思所成慧,善惟是修所成慧(就是说逢缘对境的时候,你知道怎么修,你能够记起来,这个是善惟)。善思惟其实就已经包括了思慧和修慧。

“当为汝说”,我现在来为你宣说。

这个是告诉我们闻法的方法。你要听法,要得到法益,一定要先懂得闻法的方法,最低限度要知道两条:一个是集中精力专注而听,是谛听;第二个,闻法以后要思考,要深刻地理解,然后要用之于实践,要在生活之中修行。

菩提道次第上面就说要断三过,修六想。

断三过——器覆、器漏、器不净。好像一个杯子,你把它反过来,再多的甘露倒下去它都装不了;然后虽然没有反过来,但是它底下有个洞,你装再多的甘露都流跑了;还有那个杯子里面本来就有污染的毒药,你甘露倒进去全部变成毒药了,器不净。同样的,我们闻法电是首先要消除傲慢心,要消除散乱心,要消除邪见,我见、我慢都要消除,这样子能够断三过。

修六想——于佛陀作医王想,于佛法作医药想(治我们烦恼病的药),于僧伽作护士想,于生死烦恼作重病想,于自己作病人想,于修法作服药想,这样子保持六想。

儒家也说我们要学习,要成就学问道德,也要“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慎思、明辨,也就是我们此地所说的,闻法以后要思惟,要思考。

这个是佛陀对于文殊菩萨的赞叹。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这个“乐”字其实应该是念乐(yao)字比较正确。

“唯然”,唯就是“是”,然就是“对”。

文殊菩萨听了佛陀的称赞勉励以后,就回答佛陀:“是,对,世尊的教诲我们唯命是从,现在愿您慈悲宣说。我等弟子非常渴望听佛说法,我们喜好佛法,犹如饥饿的人遇到美食一样,犹如口渴的人得到清凉的饮料一样,众生沉沦在生死的苦海之中,能够遇到佛陀说法,能够遇到佛陀慈悲救济,这个是最欣喜、最高兴的事情。”所以“我等乐闻”。

这个“乐”字其实是有三种音——音乐的“乐(yue)”,快乐的“乐(le)”,还有这个“乐(yao)”字,“乐”就是非常渴望听佛说法。我们中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慈的人好像山一样稳重、慈悲、宽厚;有智慧的人好像水一样,网融、随机应变。

第三讲

正宗分

底下就进入正宗分了。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

“殑伽沙”,就是恒河沙,玄奘法师的译本都把恒河沙译为“殑伽沙”。

正宗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也就是如来开示、菩萨弘传、药叉哲护。

第三讲

如来开示

在如来开示里面就先说药师佛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和十二大愿。

正宗分里面,“佛告曼殊室利”——佛陀开示文殊菩萨说:“从此娑婆世界往东,经过好像十条恒河沙一样,无量无边数量的佛世界,有一个世界叫做净琉璃世界。”这个是我们从浅层意思上来讲。

恒河,是印度有名的大河,好像我们中国的黄河一样,河里面的沙又细又多,所以佛陀每次说到极多极多的数量的时候,总是以恒河沙来做比方——每一粒沙代表一尊佛教化的国土,一尊佛教化的国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干世界。

我们不可以单单从外在的距离来理解净琉璃世界,并不是说,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往东,过一个世界、两个世界,十恒河沙数世界,乃至于无量的世界,有一个世界叫做净琉璃世界。因为娑婆世界是生灭的世界,有生有灭的世界。

我们都知道,由生灭的世界往东方推,推两个世界也是生灭世界,推一万个世界也还是生灭世界,你推十万亿个世界,推无量世界都是生灭的世界。那么净琉璃世界是不生不灭的净土世界。

我们要从法理上来理解,“东方”,就代表了生机勃勃。你看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我们从胜义谛上来理解,药师佛彻底地豁破无明障碍,证得最极清净的法界,就称为“净琉璃世界”。

“净琉璃世界”在哪里?“净琉璃世界”也可以说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这个身体里面,我们如果说能够以法界透色身,以色身透法界,当下就是转娑婆为“净琉璃世界”。照而常寂名为“净琉璃世界”;寂而常照就名为清净法身,名为“琉璃光”。

【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前面净琉璃世界是讲依报庄严,这一句是讲正报庄严。从所证成的境来立名为“净琉璃世界”,从能证得的智慧立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所以佛陀的尊号是“药师琉璃光”。

底下是佛陀的十种尊号,去年我们在湘山寺开光的时候讲过了《随念三宝经》,那个上面很详细地讲解了佛的十种尊号,我们这里面就略略地说一说好了。

前面的五种尊号是侧重于自利的,侧重于转五蕴成五智的。

1、“如来”——梵语称为多陀阿伽陀。是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是真身如来,以始党觉本觉,成就究竟觉,是真身如来;乘如实之道来三界垂化有情,是应身如来。

2、“应”——就是应供,应受九法界众生的供养。

3、“正等觉”——就是正遍知。正知是如所有智,遍知是尽所有智,也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圆满成就,称为正遍知,正等觉,能知的智慧的内涵和所知的万事万物的外延完全相等,我们称之为正等觉。

4、“明行圆满”——也译为明行足。明圆满和行圆满:八正道里面正见就是明,明圆满就是慧足;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个七种就是行,行圆满就是福足。所以“明行圆满”就是福慧两足尊。

5、“善逝”——梵语称为修伽陀。“逝”是指什么?“善逝”有些人说不好理解,其实很简单,“逝”,你只要理解“逝”就是人涅槃。小乘的圣者,丢下无边的苦恼众生,自己一个人去入涅槃,是称为逝而不善;大觉的佛陀,不离生死而证菩提,不舍众生而般涅槃,称为“善逝”。出世间有学安乐之道就是“善”,依之修学而获得无学无上的果位就是“逝”。成就佛陀果位的时候,烦恼轮回之中导致的一切痛苦都荡然无存了,所以称之为“善逝”。

这个五种是侧重于自利的。

6、“世间解”——对于器世间,有情世间都能洞察,知道教化众生的因缘。

7、“无上士调御丈夫”——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众生,贪欲很重的难陀,嗔恨心很重的央掘摩罗,愚痴心很重的优楼频罗迦叶和业障很重的周利槃陀伽,这些难调难化的众生,佛陀都能够善巧地教化,让他们成就阿罗汉道,所以尊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

8、“天人师”——一切众生的导师。

9、“佛”——就是觉者和智者。自觉觉他,觉行网满,由始觉觉本觉,成就究竟觉,然后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圆满,称为“佛陀”。

10、“薄伽梵”——就是前面讲的六义,自在、端严、炽盛、吉祥、尊贵、名称,这些称为“薄伽梵”。

这是讲药师如来的十种尊号。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前面讲了药师佛的依报、正报圆满。要成就这个依报和正报圆满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他的本愿。所以佛陀开示说:“文殊师利,彼世尊,这尊佛,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他之所以能够在果地上成就依报、正报的庄严,就是因为他在因地修行六度万行的菩萨道的时候,发了十二大菩提哲愿,令一切有情世出世间都能够所求皆得,所求圆满。”

我们人生之中种种的缺陷都可以修药师法门来弥补,都可以修药师法门来成就圆满相:我们事业上有障碍,要事业圆满,要了解药师法门;身体上有障碍,有病苦,要修药师法门;眷属上有障碍,好像儿女,婚姻很难成就,也要懂得药师法门。事实上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他就在满足我们世间求愿的同时,开启我们内心的智慧。所以药师法门特别殊胜。

新罗国的太贤法师,他作《药师经》注解的时候,就引《阿修罗经》上面来解释药师佛因地的愿力——药师佛什么时候发这些菩提哲愿的呢?《阿修罗经》上说:“琉璃光菩萨遇智胜佛初发总愿”,也就是说琉璃光菩萨是药师佛的因地,他最初发四弘誓愿是在智胜佛所。“宝顶佛所始发别愿”,我们现在学到的十二大愿这个别愿,是在无量劫前琉璃光菩萨遇到宝顶佛的时候,在他前面所发的。

我们看“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含义: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个名号是具足无量功德的,说浅一点就是,“药师”是高情商,“琉璃光”是高健商,“如来”是高智商。

1、这尊佛能够遍治世出世间凡圣的一切身心重病,所以名为“药师”。能够用物药来治病,称为物药之师;能够“明炼方药,普治一切果报之病,乃四洲六欲之师也”,是四大部洲的众生、六欲天的众生,他们的老师,物药之师。

2、“施诸戒、善、禅定法药,治人天身心恶业等病,三界九有之师也”,这是法药师。

3、是无上的药师,“深达万法之源,一真之本,能令权小之流,五住尽(五住烦恼断尽)、二死亡(变易生死、分段生死都断了),三身圆(法身、报身、应身都圆满了)、四智满,乃三乘十地之师也。”这个是说解释“药师”。

“琉璃光”也可以比喻为“三身三智,内外明彻”,所以称为“琉璃光佛”。三身是以法身光明破惑障,以报身光明破业障,以化身光明破报障。要能够转我们的报障成为药师佛的千百亿化身,以化身光明破报障。“善巧观心,发实智光,破人我执;愿行观心,发权智光,破法我执;行处观心,发无碍智光”,破空执。能够人空、法空,并空亦空。

底下是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我们要非常重视这个十二大愿,因为药师佛法门的精髓就在这个愿力里面,所以我们会略略地展开一点讲解十二大愿。

第三讲

正报庄严愿(生佛平等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这个是药师佛因地所发的第一大愿,称为正报庄严愿,也称为生佛平等愿。这个是开发我们的法性身的,从法性上来说是众生与佛平等的。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众生与佛在本体上,在佛性上面是平等的,所以药师佛因地发愿说:“愿我未来世,将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自身的光明可以照耀到无量无数无边的世界,能够令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可以成就佛陀的果位,都可以如我一样,得到三十二种庄严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个是他的第一愿。

2、药师佛这个愿力为什么能够得圆满呢?

因为我们佛法里面所说的谛力颂,“以我心念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养而住。”这里面也是如此,因为“福慧资粮力,诸佛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所求皆圆满。”所以愿力能够得圆满。

a、自力,要集有福报和智慧的资粮,信真愿切,这样子我们能够成就药师琉璃光身。

b、他力,是佛菩萨的悲愿,永远护念众生,光照众生,药师佛的智光永远照耀着我们。

c、法界力,一切法在本体上是缘起性空,是诸法空相的,所以从法的本体上来说,称为******界。******界之中,众生与诸佛是平等的,所以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就称为佛性。佛菩萨也有随感而应的可能,所以就能够灵感,就能够有求皆应。

3、为什么药师佛的身光能够照无量的世界呢?

因为法性身是诸法的真实性,就是法身,而法身是遍法界的。诸佛已经彻底证得了,所以他的智慧光明能够遍一切处来教化众生,具有无量的智慧和慈悲的光明;佛陀依法身的本体起他受用报身来教化地上菩萨,所以佛光是无时不照、无处不照。所以我们就沐浴在药师佛光明的照耀之中。

好像不好理解,事实上也很简单,就是说,药师佛特别注重于世间的资生事业,所以药师佛其实会化现为一些好像科学家,或者其他的一些专家,创造物质文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便利。事实上生活越来越便利,是药师佛智慧的化现。我们现在所用的一切的生活便利,衣食住行上的便利,从究竟意义上来说,都是药师佛光明的照耀。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药师佛为什么能够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呢,我们为什么也就是当下在药师佛智慧光明的照耀之中呢?原因就在此地。

都能够成就“三十二相”,好像足安平相、足千辐轮相,还有手长过膝相……乃至于第三十二的顶成肉髻相(无见顶相),这些是三十二相。

4、1932年的时候,戴季陶很信佛,当时就迎请在内地的九世****大师,在南京的宝华山建有药师****,也是按照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发了十二种愿。

第一种愿即是:遵行世尊本愿,政本优生,教重安养,使一切人民身心美善,相好端严。

身美心善,心很善,当然外在的身就美,相好庄严。你看药师佛的愿力是加持我们能够成就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事实上,我们现在还是业障相、烦恼相、病苦相,这个从相上面也就可以知道。

我们大家一起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