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与阴阳养生之道
4845700000005

第5章 人体结构与天有“四时”(2)

其实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和阳,皆来源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的主食和副食。

所谓主食,就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各种各样的粮食,或曰“五谷杂粮”。所谓副食,就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各种各样的肉类(亦包括水产品在内)、菜蔬、水果、禽蛋等。

然而,主食和副食,尽管其食物繁多复杂,但是皆被“五味”统一,也就是说皆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用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话来说,叫做:“五味,酸、苦、辛、咸、甘也。”

总而言之,社会生活实践中,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不论“春、夏、秋、冬”,可以说年年如此。人们食用的主食也好,副食也好,皆未离开天为阳地为阴——其大地所生;天为父地为母——其大地之母所生的主食和副食。繁多复杂的食物,皆没有离开“五味”。所以,我国著名的《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篇第九里,高度归纳概括为:天为父地为母,其“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其实,对这个问题,唐代著名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在他撰写的《千金食治》(即是《备急千金要方》)里,也已经做了明确的解释。他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凡是属于“味辛、甘”,入口入胃,经过消化后,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凡是属于“酸、苦”性的食物,人口人胃,经过消化后,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用孙思邈的话来说,就叫做“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

那么日常生活中,各种繁多复杂的食物,究竟有哪些是属于“味辛、甘”性质的食物,又有哪些是属于“味酸、苦”性质的食物呢?

酸性食物

番茄、木瓜、马齿苋、醋、赤小豆、蜂乳、柑、橄榄、柠檬、杏、梨、枇杷、橙子、桃、山楂、椰子瓤、石榴、乌梅、荔枝、橘、柚、卡亡果、李子、葡萄、鳟鱼、猫肉、香橼、佛手。

苦性食物

苦瓜、苦菜、大头菜、香椿、淡豆豉、公英、槐花、香橼、佛手、薤白、慈菇、酒、醋、荷叶、茶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李仁、海藻、猪肝。

辛性食物

生姜、葱、芥菜、香菜、自萝卜、洋葱、芥子、油菜籽、香花菜、油菜、萝卜子、大蒜、青蒿、大头菜、芋头、芹菜、韭子、肉桂、辣椒、茴香、韭菜、薤菜、香橼、陈皮、佛手、酒。

甘性食物

莙达菜、莲藕、茄子、蕹菜、番茄、茭白、蕨菜、白萝卜、冬瓜子、丝瓜、竹笋、香花菜、藕节、土豆、菠菜、荠菜、黄花菜、南瓜、洋白菜、扁豆、豌豆、胡萝卜、白菜、瓠瓜、冬瓜、冬瓜皮、黄瓜、豇豆、肉桂、豆腐、黑大豆、绿豆、黄豆、薏仁、蚕豆、刀豆、荞麦、高粱、粳米、糯米、玉米、小米、陈仓米、大麦、小麦、木耳、蘑菇、白薯、蜂蜜、白木耳、牛奶、羊乳、甘蔗、柿子、苹果、荸荠、百合、落花生、白砂糖、白果、陈皮、桃仁、西瓜、西瓜皮、甜瓜、菱角、香蕉、椰子瓤、罗汉果、樱桃、桑葚、黑芝蔴、榛子、栗子、大枣、无花果、酸枣仁、莲子、胡桃子、龙眼肉、百合、黄鱼、泥鳅、鲳鱼、青鱼、鳙鱼、鲢鱼、鳗鲡鱼、鳆鱼、龟肉、鳖肉、塘风鱼、鲤鱼、鲫鱼、田螺、鳝鱼、虾、海马、蚶、酒、猪肺、猪肠、猪皮、猪肝、猪肚、羊肉、鹿肉、猫肉、鸡肉、鹅肉、蛏肉、牛肉、白鸭肉、紫河车、雀、鸽蛋、猪心、鹌鹑、鹑蛋、熊掌、火腿、鸭蛋、燕窝、枸杞子、榧子、南瓜子、芡实、香蕈。

咸性食物

苋菜、大酱、食盐、大米、大麦、紫菜、海蜇、海藻、海带、蟹、海参、田螺、猪肉、猪髓、猪肾、猪蹄、猪血、猪心、鳆鱼、淡菜、火腿、熊掌、蛏肉、龟肉、白鸭肉、狗肉、鸽蛋、紫河车。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离不开“五谷”

①五谷

人体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和副食,即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的食物。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不仅说到了人体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离不开“五谷”,而且还归纳概括出相当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并且以“五谷”为例子,阐述了“五谷”人口人胃,经过消化后,转化成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②五谷中的阴阳营养物质是怎样营养全身的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离不开“五谷”。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解释,五谷入胃,其所化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营养物质——阴阳)输散到“五脏”的肝脏,然后再由肝脏继续将精微之气(阴阳营养物质)进行营养或滋养于筋。

“五谷杂粮”,入口入胃,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为人体所需要的阴阳营养物质,亦就是说将有一部分精微之气(营养物质阴阳)注入于“五脏”中的心脏,再由心脏将精微之气(阴阳营养物质)营养或滋养于血脉。

人体内的气血(精微营养物质)运行或畅行在经脉之中,而到达“五脏”中的肺脏,而肺又将精微营养物质——气血,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将精微营养物质输送到皮毛。

而人体的皮毛和经脉的精气(营养物质)汇合后,则又不断地畅流于脉,脉中精微(营养物质)之气,通过或经过不断变化,周流于“五脏六腑”,周流于全身。

总之,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人体内其气血阴阳营养物质的平衡。

那么,人体内气血阴阴营养物质的平衡,则主要表现在其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营养物质),上行输送于“五脏”中的脾,经脾对精微(营养物质)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如此则水精(营养物质)四布,外而布散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适应于春、夏、秋、冬寒暑的变化和“五脏”——心、肝、脾、肺、肾营养物质的不断变化,能够揆测变化规律,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里,对上述问题就有叙述。其原文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二、“五味”与阴阳营养物质的关系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都需要掌握一些关于“五味”阴阳营养物质的有关知识,人们了解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科普知识,对于日常的养生保健,是大有好处的。下面就举些例子。

例一: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食物中的“五味”——酸、苦、辛、咸、甘则是各有所入。亦就是说,不论主食、副食,各种各样的食物,入口入胃后,经过消后化,则各有所入。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其“五味”则各归其所喜入的脏腑,酸味则人肝,辛味则人肺,苦味则人心,咸味则人肾,甜(甘)味则人脾;这就是“五味”各随其所喜人“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突出特征。

这样说,有何依据?其依据就是:《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其原文为: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例二:

人体内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尽管都离不开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及各种食物中的“五味”——酸、甜、苦、辣、咸,然而,按照中医学的理论来解释,食物中的“五味”则还有各自的禁忌。

其“五味”——酸、苦、辛、咸、甘,则各自有所禁忌。其具体内容表现在:

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学者吴昆作了恰到好处符合中医学的解释。他指出:“辛阳也,气亦阳也,同气相求,故辛走气。辛主发散,气弱者食之,则气益耗空,故在所禁。”亦就是说,不论是谁,凡患有气血病的病人,生活中需要十分注意:禁多食辛味。

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

这是为什么呢?古书《灵柩》“五味论”里,作了恰到好处、相当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解释。他指出:“血与咸相得则凝。”或者换句话说,因成人血分,血滞不畅者,多食咸则更易使血凝涩而不流畅。

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

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学者吴昆指出:“苦阴也,骨亦阴也,气同则人,故苦走骨。骨得苦则阴益甚,骨重而难举矣。”

甘味(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

这是为什么呢?甘味人脾而走肉,甘能滞中而壅气,若湿肿者,多食甘则尤易肿满。

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酸入肝而走筋,酸主收缩,故筋病不宜多食酸。

上面所说的,就是属于“五味”的禁忌,这样说,有何依据?其依据就是《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其原文为: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成走血,血病无多食成;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例三:

人体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尽管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但是,“五味”中不论是哪一味,都不能多食,多食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多食咸味,就会使人血脉凝涩不畅,随之就会使人颜面色泽发生不好的变化。多食苦味,则就会使人皮枯槁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则会使人筋脉劲急而爪甲枯干。多食酸味,则会使人肌肉粗厚皱缩而唇揭难看。多食甜味,则会使人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

尽管人们要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离不开“五味”的,但是不论哪一味,食用都不能过分、过多、过量,如果食用不当,将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总之,“五脏”中的心,欲得苦味;肺欲得辛味;肝欲得酸味;脾欲得甘味;肾欲得咸味。总而言之,这表明食物中的“五味”,则分别与“五脏”之气是相对应、相适应的。

那么,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其依据就是《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第十”。其原文为:

是故多食成,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成,此五味之合“五脏”之气也。

例四:

过食“五味”比多食“五味”还有害。“五味”中不论哪一味,都不能食得过分,食得太多。过食“五味”,比多食“五味”还不好,更不利于身体健康。

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中医学的理论进行解释,过食酸,就会使人肝气淫溢而亢盛,从而导致脾气的衰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酸人肝,适量的酸味可以养肝,但是太过,或过分,会使人肝气淫溢亢盛。肝在五行属木,木盛则克土;脾属土,若肝强脾弱,日久将导致脾气绝。对此,《类经》十三卷第五法做了解释:“津同,溢也。酸人肝,过于酸则肝气溢,酸从木化,木实则克土,故脾气乃绝。”

过食咸,会使人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学者张志聪认为:“过食咸则伤肾,故骨气劳伤。水邪盛则伤土,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故心气抑郁也。”

不仅如此,《类经》十三卷第五注亦作了解释,指出:“咸入肾,肾主骨,过于咸则伤肾,故大骨气劳。劳,剧也,咸走血,血伤故肌肉短缩;咸从水化,水盛则克火,故心气抑。”

过食甜味(甘味),会使人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去平衡。这是为什么呢?对此,《类经》十三卷第五注指出:“甘人脾,过于甘则滞缓上焦,故心气喘满。甘从土化,土胜则水病,故黑色见于外,而肾气不衡于内。衡,平也。”

过食苦味,会使人脾气过燥而不濡润,从而使人的胃气壅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苦味属火,适量则因火生土,而助脾;但过之,就会使人脾气受损,燥而不润。脾虽然喜燥,但过之就会损伤其机能,不能正常地运化胃中津液,致使其胃气呆滞而呈胀满。

过食辛味,就会使人筋脉败坏,发生弛纵,从而使人精神受损。这是为什么呢?对此,《类经》第五注指出:“沮,坏也。弛,纵也。央,殃同。辛入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日乃央。”

所以,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但是需要十分注意的是:应该谨慎地调和“五味”,才会使人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并且只有这样才会使人骨气强健有力。所以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只有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实行,才能身强体壮。

其实,上面所说的内容,来自《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其原文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例五:

人体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水、火、味等,其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说,人们应该对水、火、味等有一些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有益于人们的养生保健,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主要可以归纳概括这样一些问题:

一方面,人体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离不开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又离不开水、火、味。而水、火、味,以它们的性质来区分:水属阴,火属阳;以饮食药物的气味来区分:气属阴,味属阳。饮食“五味”——酸、甜、苦、辣、咸,可滋养身体,身体进一步产生元气,饮食中的气,可以温煦****(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气化转为元气(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亦就是说,****吸收着饮食中的气(营养物质),身体取养于饮食中的味;元气的气化功能将食物的精华转变成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而滋养了身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谁,如果饮食不节,就会使其体内缺乏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味”就会伤其身体,会使其气(营养物质)伤精(神),使其****(营养物质)转化为元气,而元气可因饮食中五味的失调而受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即:饮食中的味属阴,饮食人口入胃,经过消化吸收后,将饮食中的糟粕由下窍(****)排出;气属阳,轻清阳气(营养物质)开发于窍(阳气出上窍,如从口、鼻呼出的气)。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食物中的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作用,味薄的仅能通利;气薄的有发散的功能,气厚的则可助阻生热。

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应该懂得这样一些原理,即:阳火亢盛,能使元气衰弱;阳火平和,能使元气旺盛。因为阳过亢会消蚀元气,而元气则须依赖平和的阳火温煦。也就是说,亢盛的阳火可以耗散元气。就气味而言,辛甘则具有发散的作用,属阳;酸苦则具有涌泄的作用,属阴。

总之,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其原文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例六:

人体所需要的两大营养物质——阴和阳,也没有离开四季与“五味”。那么,生活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应该如何调养“五味”才有益于人们健康长寿呢?在这方面,唐代著名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食治》里,归纳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调“五味”的宝贵经验,至今在生活中仍然值得人们借鉴和参考。

其原文为: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成,以养肾气。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确应该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搭配,合理调“五味”,这样对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有益而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