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与阴阳养生之道
4845700000004

第4章 人体结构与天有“四时”(1)

是相应的

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习惯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称之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然而在古代,当时的人们习惯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称之为“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礼记·孔子闭居》)。显然,“天有四时”指的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冬,与人体结构组织亦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相应的。

据相传,有一次,黄帝与岐伯,就谈到了“天有四时,春、秋、冬、夏”与人体结构组织的关系问题。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里。其原文为:

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人体结构组织与春天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是相应的,这是为什么呢?春天或春季,天之阳气开始升发,地之阴气开始发泄,天气的特征是:由寒变暖,冰冻消融,河水开流。而每年一到春季,其人体结构组织,亦随着春天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变化,人体结构组织中的经脉亦相当畅通;换句话说,人体结构组织与春季气候规律性的变化是相应的。所以说在春季,人体结构组织中的人气在经脉。

随着春季气候规律性地变化,人体结构组织也随之相应变化,人体内的气血旺盛,经满气溢,气血流溢,入于孙络,使人体结构组织中的皮肤,能得充实润泽。

长夏,指农历六月。长夏气候规律性的变化,使大地万物生长繁茂;而人体结构组织,亦随之变化,人体结构组织中的经脉、络脉的气血,相对都很充盛,内溢充润于肌肉之中。

秋天或秋季,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天气变化萧飒;而人体结构组织亦随着秋季的变化而变化,使人体结构组织中的腠理开始逐渐闭塞,人体的皮肤亦随之收缩。

冬天或冬季,天气开始逐渐寒冷,是闭藏的季节,而人体结构组织亦随着冬季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在人体内,其气血收敛于内,而着于骨髓,通于“五脏”。

然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太过成为致病邪气的总称)之邪,常常在春、夏、秋、冬“四时”交替的时节侵入人体,所以人们必须懂得根据“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的自然气候规律性的变化来治疗疾病,祛除邪气。邪气被除,人体才不会产生乱气。

一、治病也要顺应四时

现代生活中,谁都可能会生病,生病后就要治病,而治病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就包括针刺即今日称的针灸。针灸亦是需要遵循春、夏、秋、冬的规律性变化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体内所需要的最最重要的两大营养物质“气”和“血”,是属于生命活动最根本的营养物质,人的生命活动就是要靠气、血的推动,否则生命活动就要终止。如果出现针刺或针灸违逆了“天有四时,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性,则人体内的气血就会发生逆乱,因此就会使人发生各种疾病。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就讨论到了这个问题。

有一次,黄帝问岐伯:若针刺违反四时之气的规律,而导致人体内气血逆乱,会使人怎样呢?

岐伯举了些例子,回答说:春季若误刺经脉,就会使人体内所需要的气血向外溢散,会使人感到少气;春季误刺肌肉,就会使人的气血循环发生逆转,使人气上逆;春季若误刺筋骨,就会使人气血留滞于内,使人的腹部胀满。

夏季若误刺经脉,就会使人气血上逆,使人易怒。

秋季若误刺经脉,就会使人气血上逆,让人健忘;若误刺经脉,使人气血散乱于内,使人恶寒、战傈。

冬季若误刺经脉,就会使人气血脱夺,使人目视不明;若误刺经脉,就会使人气血由内向外泄越,使人发病为大痹;若误刺肌肉,就会使人阳气竭绝,让人健忘。

总之,凡是违逆“四时”的自然规律,凡是逆于四时之气的针刺(针灸),都可使人体内的气血逆乱而发生大病。所以说,针刺即针灸的医生,必须懂得要遵循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性,才能进行针刺(针灸);反之,就会使人的气血紊乱相淫为病。

因此,必须指出的是:针刺或针灸,如果不懂得四时经气的所在部位、疾病发生的原因,以从为逆,就会使人体正气逆乱。邪气与精气(正气)相迫,使人发生大病。因此在针刺(针灸)治疗时,必须审察三部九候之脉,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给予适当针刺(针灸)治疗,方可使人体的正气(精气)不乱,精气不致损耗发生逆转而造成种种疾病的发生。

以上有关针刺(针灸)不能违反“天有四时,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来自《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里。其原文为: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岐伯曰:春刺经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著,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傈。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二、误刺“五脏”必亡

针刺或针灸,千万不要违反“天有四时,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如果误刺人体的结构组织,不论哪一部分都不行,尤其不能误刺“五脏”——心、肝、脾、肺、肾。这是为什么呢?不言而喻,一旦误刺“五脏”,就会使人很快死亡。

如果一旦被误刺了心脏,一天内,就会使人死亡;死亡之前,其反应或表现为是“噫气”或其症状为“噫气”。所谓“噫气”即呼气、嘘气。《庄子·齐物论》里云:“夫大块噫气,其日为风。”

如果一旦误刺了肝脏,就会使人在五天内死亡,死亡之前,其反应或表现的症状是多语。

如果一旦被误刺了肺脏,就会使人三天内死亡,死亡之前的反应或表现的症状是咳嗽。

如果一旦被误刺了肾脏,就会使人六天内死亡,死亡之前的反应或表现的症状是打喷嚏和哈欠。

如果一旦被误刺脾脏,就会使人十天内死亡,死亡之前,其反应或表现的症状是如吞咽之状。

也就是说,针刺时,若刺伤人的“五脏”,则必然会导致人死亡,并且根据病人表现出的症候,就可以判断被刺伤的是哪个部位,并且能预测其死亡的日期。

总之,以上所说的误刺“五脏”的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里。其原文为:

帝曰:善。剌“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天有四时”与养生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所以必须了解春、夏、秋、冬和养生保健的关系。说起“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与生活中人们养生保健的关系,可谓是极为密切。

那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们究竟应该怎样养生保健呢?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春天或春季,生活中人们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被风所邪。这是为什么呢?古人云:“故风者,百病之始也。”另外还有“风为百病之长”。因为春天,不论是谁,如果一旦被风所邪,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所谓“风邪”,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属于“六淫”之一。并且因为风属阳邪,所以人体受风邪的部位,多在表、在上,具有游走性,其病性变化较多、较快。一般说,其反应或表现为多见头痛、寒热、汗出、通身游走、疼痛及其肌肤瘙痒等,并且是常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热、风寒、风湿、风燥等。

在这方面,古代早就归纳总结出了这样的宝贵经验,叫做:春天伤于风邪,留而不去,会发生急骤的泄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也称:“夏伤于暑,秋为痃疟。”

秋天或秋季,生活中人们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被秋湿所邪,这是为什么?因为一旦被湿所邪,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湿邪,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属于“六淫”之一。湿邪属阴,其性质重浊而黏腻,容易侵袭经络、肌肤及关节等处,亦可由表人里,遍留于脾胃、三焦及其他内脏等。多因经常坐卧湿地,汗出沾衣、涉水淋雨等引起。秋天被湿邪后,其反应或表现一般多见身重体倦、关节疼痛、胸闷脘胀、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肢体肿胀、小便不利等症状。

在这方面,古人早就总结出这样的宝贵经验,叫做:“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这里说的“洞泄”,按照中医学的解释,主要是指急泻如注。

夏天或夏季,在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不要被暑气所邪,因为夏季炎热,如果被暑气所邪,对身体健康有害。

所谓“暑邪”,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属于“六淫”之一。夏天或夏季,天气炎热,尤其是每年一到杂节气——数伏期间,人们尤其要注意不要被暑气所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一旦被暑气所邪,就会出现身热、多汗、头晕、神疲、烦渴等症。如果暑邪较重,就会内扰心神,可出现神志昏迷。另外暑邪还容易耗气伤阴,所以《黄内经·素问·刺志论》里就有“气虚身热,得之伤暑”之说。

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成为痿厥病。《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曾说道:“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病。”这里说的“痿厥”,属于中医学的一种病名,即因气机不顺而致肢体痿弱的一种病症。

冬天或冬季,生活中人们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被寒所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旦被寒所邪,对身体健康有害。

所谓“寒邪”,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属于“六淫”之一。冬天或冬季,特别是每年一到杂节气——数九寒天季节,也就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生活中人们尤其要注意不要被寒气所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论是谁,一旦被寒气所邪,其反应或表现,一般说来,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和脉浮紧等症状;如果是寒邪人里,其反应或表现,一般说来,可见呕吐、泄泻、脘腹疼痛等症状。

在这方面,古人相当早就已经归纳总结出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叫做:冬伤于寒邪,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在《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曾讲道:“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总之,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人们应该十分注意顺应节气,春天不要被风邪;夏天不要被暑邪;秋天不要被湿邪;冬天不要被寒邪;这样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利,还可以延年益寿。

上面所说的这些内容均来自《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其原文为: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痃疟。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按照阴阳科学的解释来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并且阴阳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变化,故称之为“天有四时阴阳”。

春夏养阳

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现实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人们要想养生保健只能与春夏属阳这一规律相适应,要春夏养阳。这样做更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延年益寿,有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

既然春夏养阳,更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延年益寿,有利于人们的幸福生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怎样养阳呢?

其实,养阳也不难。因为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气”,或曰属于阳性的营养物质,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来源于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中的各种各样、繁多复杂的食物中。而这些繁多复杂的食物,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都离不开“五味”——酸、苦、辛、甘、咸,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酸、甜、苦、辣、咸。

然而,主食和副食,尽管其食物繁多复杂,凡是属于味辛、甘(甜)性质的食物,人口入胃,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在人体内都会转化为阳性的营养物质。

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副食中,有哪些是属于阳性的食物呢?请见本书第一章第五节“阴阳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秋冬养阴

按照阴阳科学的解释来说,秋冬属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都得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说到养生保健,亦不例外。秋冬季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尤其要适合“秋冬养阴”这一规律,这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幸福生活的一种客观要求。

那么,既然秋冬养阴有利于人们健康长寿,有利于人们延年益寿,有利于人们幸福生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秋冬养阴”呢?

其实,说能也并不难。因为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气”,或曰属于性的营养物质,与属“阳”的营养物质一样,亦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在繁多复杂的食物中,凡是属于味酸、苦味的食物,人口人胃,经过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即可转化为阴性营养物质。

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副食中究竟有哪些食物是属阴性的食物呢?请见本书第一章第五节“阴阳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阴、阳在人体内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人体所需要的阴和阳两大营养物质,二者谁都离不开谁,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中医学的解释,叫做:“阴是藏精于内不断扶持阳气的;而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尤其是“阳”,在人体内非常重要,如果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充足,尽管有虚邪贼风等,亦侵袭不了身体。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气,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可谓极为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既能养神,使人神清气爽;又能养筋,使人体的诸筋柔韧。

阳气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有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其内容就是说:人身的阳气——营养物质,如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这是为什么?因为假若阳气(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失调、不正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使人减损寿命或者夭折;这就好像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为天上的太阳之光普照大地而体现出来的;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能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各种各样的外邪的作用。

阴阳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阴阳文化的内涵,不言而喻,其中当然包括阴阳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内。那么,人体究竟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个问题,应该是社会生活中人们非常想了解和知道的问题。

一、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在社会生活中,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和维生素,而无机盐则又包括:钙、磷、铁、碘、镁、纳,及氯、钾、铜、钴、氟、锰、锌、钼、铬、硅、硒等;维生素则又分为: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烟碱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生活素(维生素H)、叶酸、胆碱、泛酸、维生素C、维生素D等。

然而,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自古代开始,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归纳概括说来,基本上属于阴和阳两大营养物质。

1.阴和阳两大营养物质,皆来源于主食和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