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属肝木,夏为心火,季夏为脾土,秋为肺金,冬为肾水。用阴阳五行的原理解释,其排列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春天肝木旺盛,减损肝气,应防过旺涉及脾土;或者增益脾气,以防肝木相克过度,这都是调养肝、脾二脏的方法。所以,春季需要注意“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季需要注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季需要注意“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季需要注意“省咸增苦,以养心气”;而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十八天,皆需要注意:“省甘减咸,以养肾气。”
下面分别说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调“五味”的问题。
春季“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脾是人体的“五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脾的功能是: (1)脾主运化(见《素问·灵兰秘典论》及《类经》张仲常岳注):指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与运行水液的功能。人体气血、津液等均来源于水谷的精微,故称“脾为后天之本。”(2)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若脾气虚不能统血,可见便血、崩漏等病症。(3)脾主肌肉、四肢:指脾能输送饮食化生的营养物质,以充养肌肉、四肢。《素问·痿论》指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又说:“四肢皆禀气于胃,……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4)脾气通过口(见《灵枢·脉度》):指脾与口有内在联系。故有“脾开窍于口”之说。(5)脾的经脉为足太阴经,与足阳明胃经有表里关系。 ,
春季三个月九十天,要在前七十二天的时间里,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需要调“五味”中的酸和甘(甜)。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注意适当少食用一些属于酸性的食物,而适当多增加一些属于甘(甜)性的食物,以养脾气。这样有利于“五脏”之一的脾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避免脾气虚不能统血所致的种种疾病,有利于充养肌肉、四肢,有利于脾正常输送饮食化生的营养物质等。
夏季“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肺属于人体内“五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肺的功能是:(1)肺主气,司呼吸,并有统属一身之气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诸气者,皆属于肺。”(2)通调水道,指体内水液的通畅与调节,有赖于肺气宣散、肃降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3)肺主皮毛,指肺与体表皮毛有密切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4)肺气通于鼻(见《灵枢·脉度》),指鼻与肺有直接联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故有“肺开窍于鼻”之说。(5)肺的经脉为手太阴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有表里关系。
夏季三个月九十天,要在前七十二天的时间里,注意调“五味”中的苦和辛。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适当少食些苦味的食物,而适当多食些属于辛味的食物,以养肺气。这样有利于“五脏”之一的肺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避免水道不通、水液不通畅而致的种种疾病。
秋季“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肝属于人体内“五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肝的功能是:(1)肝藏血,指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人卧血归于肝。”唐代王冰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2)肝主疏泄,指肝气需要疏通畅达。如肝疏泄,可影响脾胃功能,或导致肝气郁结而致病。(3)肝主筋,指筋的运动功能与肝的养筋作用有关。《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滋养)气于筋。”(4)肝气通于目(见《灵枢·脉度》),指肝与目有内在联系。肝气调和,“则目能辨五色”,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5)肝的经脉为足厥阴经,与足少阳胆经有表里关系。
秋季三个月九十天,要在前七十二天的时间里,在日常生活中调“五味”中的辛和酸。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适当少食些“辛味”的食物,而适当多食些属于“酸味”的食物,以养肝气。这样有利于“五脏”之一的肝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避免肝气郁结而致种种疾病,有利于肝气调和,目辨五色,有利于“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滋养)气于筋”等。
冬季“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心属于人体内“五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心的功能是: (1)心主血脉,指心与血脉有密切关系。血液循脉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素问·痿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2)心藏神,神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因此,心的含义中还包括脑的功能。并认为“心主血脉”与“藏神”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灵枢·本神》指出:“心藏脉,脉舍神。”(3)心气通于舌(见《灵枢·脉度》),指心与舌有内在联系,故有“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之说。如心火上炎,可出现舌疮碎痛、糜腐等症。(4)心的经脉为手少阴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有表里关系。
冬季三个月九十天,要在前七十二天的时间里,在日常生活中调“五味”中的咸和苦。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适当多食些“苦”性的食物,“以养心气”。这样有利于“五脏”之一的心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避免心气不足或心火上炎而致的舌疮碎痛、糜腐等症的出现。
每季最后十八曰“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肾属于人体内“五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肾的功能是:(1)肾藏精(见《灵枢·本神》),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命之本。(2)肾主水液,指肾有主持水液调节和排泄废液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3)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能生养骨髓,《素问·痿论》指出:“肾主身之骨髓。” (4)肾,其华在发(见《素问·六节藏象论》),发的化生,虽与血有密切关系,又与肾脏精气的盛衰有关。(5)肾主纳气,肺虽司呼吸,但肾有纳气的作用。如肾虚而致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6)肾气通于耳(见《灵枢·脉度》),指肾与耳有内在联系。肾气充足,“则耳能闻五音”。此外,又有“肾司二便”及“肾开窍于二阴”之说。(7)肾的经脉为足阴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有表里关系。
一年四季,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最后十八日,人们需要注意调“五味”,适当少食些甘味的食物,以养肾气。这样有利于“五脏”之一的肾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避免由于肾脏精气的衰竭而致的种种疾病。
三、阴阳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自然界中的天,不仅是“天有四时,春、夏、秋、冬”(《礼记·孔子闲居》),而且还有“四时阴阳”。其“四时”,不言而喻,当然就是指春、夏、秋、冬的一年“四季”。按照阴阳说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一年四季,亦分阴阳,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而阴阳之气自然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循环往复,故被称之为“四时阴阳”。
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扩展到人类社会亦是一样,亦是离不开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其阴阳规律性的变化。因此,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养生保健,亦是离不开四时阴阳,亦就是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春夏之时,蓄养阳气;秋冬之时,蓄养阴气。这是因为春夏外界阳盛,自然界中的万物,皆处于发育生长旺盛的时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不发育,逆夏气则太阳会使万物不长。对人来说,亦是如此。春夏养阳,人体才能与自然界中的万物发育生长之势相适应。而秋冬外界阴盛,自然界中的万物,处于收获闭藏的时期,逆秋气就会使太阳不收,逆冬气则少阴就会不藏。人体亦是如此。因此秋冬养阴,方能与秋冬规律性的变化相适应。所以说,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注意和讲究养生,就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只有这样,才益于延年益寿,益于身体健康。
2.阴阳不能违逆
“四时”春、夏、秋、冬阴阳的变化,是自然界中万物生命之本,所以说从古至今,从今往后,仍然如此,不能违逆。
万物是有生命的,其中当然也包括高级动物——人。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都不能违逆“四时”“春、夏、秋、冬”的变化,并且只有遵循阴阳规律性的变化,才有利于人们延年益寿。否则,违逆“四时”“春、夏、秋、冬”阴阳变化的规律,不仅不利于延年益寿,而且会给人们造成灾害或者发生疾病。
有关这个问题,《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归纳概括出了相当符合科学的一些认识和道理。
其基本内容是说:今日社会生活中,已经逐渐形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是喜欢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为春、夏、秋、冬,并简称之为“四季”;可是古时候,人们的生活习惯,喜欢称之为“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并且认识到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之本。所以,《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指出:社会生活中,人们注意在春夏季节保养好人体内所需要的“阳气”(营养物质),是适应或符合春夏发育生长自然规律的需要;人们注意在秋冬季节保养好人体内所需要的“阴气”(营养物质),是适应或符合秋冬收获闭藏自然规律的需要。总之,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有顺从和遵循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才能符合其生命发育生长的根本规律。人与万物一样,在发育、生长、收获、闭藏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运动发展。所以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如果违逆四时阴阳的根本规律,就会戕伐生命,破坏真元之气。因此说阴阳四时是万物生命的始终,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和遵循它就会使人不生重病,这就是养生之道。
其实,以上所说的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来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其原文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3.阴阳的重要性
自然界中的阴阳,它与别的事物一样,亦有它的重要性,《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概括出了相当符合科学的解释,指出:凡是顺从或遵循四时阴阳的规律,就能够生存;违逆了它,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乖乱。相反,如果背道而行,就会使其机体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所以古人云:圣人不等病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其疾病发生之前,并且是不等到乱事发生才去治疗。如果乱子已经形成了,再去治疗,那就晚了。这就好有一比,如同渴了要喝水,才去挖井;或者战乱已经发生了,才急急忙忙去制造兵器,不言而喻,自然是晚了。
以上所说的有关阴阳的重要性,其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其原文为: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治,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四、阴阳的关系问题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和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好有一比: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保卫,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因为营养物质阴和阳在人体内的作用有所不同,所以二者之间就存在个关系问题。
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将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阴和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阴阳平衡,无所偏胜,自然界中的邪气就不会侵害人体,身体就不会受到伤害。
对于这个问题,《黄帝内经》中做了解释说明: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和阳,二者间的关系是:阴是藏精于内不断扶持阳气的;阳是护卫于外,使身体固密的,其功能是抗御外邪的侵入,使人不至于遭到伤害。
如果处理不好阴和阳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会使人体的血脉流动急促;若再受了热邪,阳气更盛,就会使人出现狂症。
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之气不调和,随之就会使人“九窍”不通。
社会生活实践中,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就能将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调节好,处理好,能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人体的筋脉调和、骨髓坚固、气血顺畅无阻。这样就会使人内外调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邪气就不能侵害人体,耳聪目明,使人体的各个功能都能正常运行。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关于“阴”和“阳”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来自《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其原文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五、天地阴阳与人体相通
人类社会,人们皆离不开天地和阴阳。既然是这样,不言而喻,自然界中的天地和阴阳就与人体是相通的。
天地和阴阳,用古人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不仅是与“九州”兖、青、徐、扬、荆、豫、雍等九州相通,而且与人体亦是相通的,如与“九窍”是相通的。所谓“九窍”,则又区分为“七阳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一;“二阴窍”——前阴(小便)、后阴(****)。
再例如,与人体的十二节是相通的。所谓“十二节”,就是指两腕、两肘、两肩、两髀、两膝、两踝。
还有,人与天气、地气、运气亦是相通的。
1.古人的认识和解释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天地和阴阳与人体是相通的问题,《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第三”里已经做出解释,指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实际上离不开阴阳。天地之间,其“六合”——东、西、南、北四方及其上下,合称为“六合”,及其大如“九州”,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等,都与天地之气相通;而天气,则又衍生“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变化规律;而阴阳之气,则又依盛衰的消长分为三;而这里说的所谓“三”,《类经》十三卷第五注释云:“阴阳盛衰,少太有三,其气三也。”哪“三气”呢?唐代医学家王冰注解云:“三,谓天气、地气、运气也。”
总的来说,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如果是违背天地、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其邪气就会伤害身体。所以说,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应该顺从和遵循自然界中的天地、阴阳、五行的规律,这样才会使人的寿命得以延续,这是根本。
上面所说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其原文为: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2.顺应还是违逆天地阴阳
自然界中的天地和阴阳,其规律性的变化,人们只能顺应、顺从和遵循,而不能违背、违反和违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顺从了自然规律,对人的健康有益;违逆了,对人的健康有害。
对于这个问题,《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归纳概括出相当符合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具体内容是:天气的变化,不言而喻,其中当然亦包括苍天之气,其清净,人的精神就会相应地调和或平和;人顺应和顺从天气的变化,就会使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固密;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虚邪贼风的侵袭,但亦不能加害于人,因为抵抗力强。总而言之,这就是人适应“春、夏、秋、冬”阴阳规律性变化的结果。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如果违逆了、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变化,那么就会使身体上的“九窍”不通,就会使人体的肌肉壅塞,就会使其身体的卫气涣散而不能固密。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没有适应或曰顺从自然界中的天地和阴阳的变化规律,就会出现或产生自伤,使其固密身体的营养物质阳气受到削弱。
以上所说的有关顺从或者违逆自然界中的天地和阴阳变化规律的内容,来自《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其原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