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4737200000005

第5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1)

马云坚信,创业的首要条件是“创业激情”。他说:“从事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领域,最重要的是永远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而阿里巴巴的成功,则为这一论点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1.“云”本布衣

每个人都不会一生下来脸上就写着伟大。在耀眼的光芒放射之前,一定是一段平凡普通的历史。马云更是这样,从少年到大学,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精神对物质的比例是三比一”,被《福布斯》称为“东方拿破仑”的马云似乎一直在实践着拿破仑的这句格言。不气馁,不放弃,在他平凡的成长岁月里,依旧可以找到他对梦想的那份执着。

1964年马云出生在西子湖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个艺术家,爷爷解放前当过保长,在以后10年“文化大革命”岁月中,马云的出身被归为“黑五类”,马云的童年充满了屈辱和辛酸。

通常人们总以为成功人士身上有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有些常人所不及的特质和禀赋。其实马云是个很简单的人。

小时候爱打架,仗义行侠,为朋友两肋插刀,别看他单薄瘦小,打起架来却算得上一条汉子。

小学五年级时,一个家伙又没来由地骂他的爷爷,他立刻蹿上去,用书劈头盖脸狠扫过去。相比马云的小个头,那家伙可高大强壮得多。他反身用双臂绞住马云。虽已透不过气来,但愤怒早已赶跑了惧怕与畏缩,马云在下面一阵乱抓乱扭,反与那家伙缠在一起,摔起跤来。结果,马云的头被狠狠地推到水泥地上,撞开一个洞,里面的骨头都看得见,在医院缝了3针。

马云小时候的功课并不好,数学曾考过一分,但英语特别好。

为了学好英语,马云吃了不少苦,从13岁起,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从小我的英文就很好。小时候学英文,也是蛮艰苦的,大概有8年时间,每天骑自行车到西湖边去,背单词,背课文,不管刮风下雨下雪。每天在杭州饭店,就是现在的香格里拉饭店门口,逮到老外就跟他练口语。”

没考上大学之前,马云真正处于社会的底层。他当过临时工,为印刷厂蹬过板车,是路遥的小说《人生》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马云考大学考了3年,最终才以差本科线6分的成绩,考入杭州师院的专科,仅仅因为那年的英语专业男生学员招不齐,所以才把他升为本科。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谁也说不清英语对马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英语使他了解了世界,结缘互联网。如果没有英语,马云的人生会是另一种模样,更不会有现在强大的阿里巴巴。

顽强,坚忍,抗击打能力强,马云事业的成功是以此三点为支撑点的。

马云侠肝义胆,交游甚广,朋友众多。朋友的帮助是他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

当马云在大学三年级当院学生会主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因一点小错而被取消了研究生考试的资格。这个同学和马云并没有特别深的交往,但是马云深为他痛惜,因为这个同学的专业成绩相当不错。如果他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就意味着要被分同远在农村的家乡,再也不会有专业发展的机会。马云对他说:“OK,我去给你说说。”然后马云就去找班主任,找系领导,找院领导,足足花了两天半时间,终于说服了他们。结果这个同学非常优秀,一下就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从那以后的四五年里,马云再也没有听到他的音信,马云自己也把这件事忘记了。1995年,马云在深圳,突然跑来一个人,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我听朋友说你到了深圳,所以我专门从广州赶来看你。”马云一看,原来就是那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着名的外资公司在广州的总经理。

每当想起这些无心交上的朋友,马云就觉得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的可贵。他无不宽慰地说:“虽然也有被出卖的伤痛,但一颗善良宽容的心,总能交上一大把真诚的朋友。现在不定什么时间,突然没来由地会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

‘喂,马云,现在怎么样?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事我们给你扛着!”’

越是纷繁复杂的地方,越需要简单平和的心。出身低不要紧,资金少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一介布衣里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对事业,对朋友,始终如一。

2.一条道走到黑。未必不好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就是本着这样的一种精神,马云才能不顾舆论的压力、不顾亲朋的反对,毅然投身于商界,展示了一个事业型男人近乎固执的执着。

执着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马云成立海博翻译社后,第一个月,翻译社收入只有700元,可是房租一项就要支出去2000元,没有挣反而赔上了。这时候,有人说马云你可别犯傻了,安安稳稳地当大学老师得了,瞎折腾什么!

可是,马云满不在乎。他的特点就是认准一件事就坚持到底。

当他最初的合伙人因为翻译社赚钱不多而动摇的时候,马云却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满世界地去卖小商品,包括卖小工艺品、卖花、卖书、卖衣服,他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的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马云用最原始的方式维持翻译社的运转。凭着这股不怕吃亏、不怕吃苦的“傻”劲,马云的海博翻译社终于活了下来,并逐渐成为杭州最大的一家翻译社。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正业”,在做这些事的同时,马云还是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在大学工作的这6年中,马云干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工作,别的老师一个礼拜上8节课,他上24节课,晚上还要走基督教青年会的夜校教英语。由于英语好,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免费导游。由于马云的热情和勤恳,他被评为学校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而且被破格提升为“讲师”,校领导还许诺将来让他当外办主任,无比灿烂的前程在等着马云。

经历就是财富。也许,马云正是在卖小商品、推销药品的实践中,开始了对现在叫做电子商务的东西的朦胧渴望。而认准一条路就坚持到最后的精神是他实现渴望的主要原因。

如今,在国内互联网圈内,马云经常带着一队人马在广州、深圳和东莞“巡回演出”。每每在马云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听众席中会掌声不断,由于慕名而来的人太多,不少听众一直站着欣赏马云的好口才。

其实,马云的这两下子主要是当年教书的时候练出来的,别看他上台前从来不备草稿,可时常是一开口就收不住,慷慨激昂,没有一个半点讲不完,这完全得益于在大学教书时候的历练。

和其他网络同行的客户大多是10多岁的网民、网友不同,阿里巴巴的客户几乎全部是创业中的网商。因此,现在每次遇到自己的客户,马云不是和大家讨论如何“打怪”和“练级”、互动娱乐,而是探讨如何创办、经营企业。

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要干一番事业,首先要想好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这样才能摆脱各种诱惑,照着这个理想一路走下去;其次,你要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选择具有长远空间的业务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3.最苦莫过北漂时

似乎上帝在成全一个人之前,必先考验一个人。北漂的那段日子里,穷困、压抑、愤怒、困惑、迷茫、无助……总之所有和失落有关的词汇都可以加诸于马云身上。但是,他没有倒下,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北京是每一个男人都梦想的地方。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是56个民族14亿人民都心驰神往的地方。

还是在马云开始做黄页的时候,就感到杭州这个城市太小了,既不是全国的信息中心,也不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他们到外省市发展业务时,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根本不买杭州小公司的账,马云便渐渐萌生了将公司总部迁往北京的念头。

1995年12月,马云第一次北上,是只身赴京的。在北京他得到一个叫钱锋的朋友的帮助。钱锋外号“钱大爷”,其实当时还不到30岁,他开始在四通公司干,后来自己出来做BP机生意。为了帮马云,“钱大爷”放下了自己的生意,开着一辆捷达车,全天候陪同马云,那真是舍命陪君子。

从此在寒风凛凛的北京街头,在各个部委的大楼前,在几大媒体的大门前,多了两个永远是脚步匆匆的人。小个是马云,肩上背着一个笔记本电脑;高个是钱锋,手里老是握着把汽车钥匙。

那时的北京还没人知道中国黄页,更无人知晓马云。

为了在北京造势,马云首先想把从杭州带来的资料拿到北京一家媒体上发表。在当时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北京的媒体还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互联网。当时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的态度还不明朗。有关网络高速公路的争论也刚刚开始。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否则将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必须加快发展互联网,否则中国将被数字鸿沟挡在信息时代之外。政府没表态的事,媒体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马云最后还是通过一个报社的司机找到了一位《中国贸易报》的副总编辑。几天之后,《中国贸易报》记者江勇写的5000字长文《走近马云》,发表在《中国贸易报》上,这是北京媒体第一次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

马云后来又拜访国家信息中心和《经济日报》信息部,结果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这时,马云认识了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工作的杭州老乡樊馨蔓。樊馨蔓非常仗义,虽然她听不懂马云的网络模式,但却被他的热情打动了。她对马云说:“马云啊,你的后果自负,跟我没关系,只要是合法的。但我可以记录你的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做的是‘生活空间’,这个节目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你有理想很好,我们可以记录你实现理想的过程,但是结局你是要自己收场的。你这个牛吹出去了,万一你是胡闹,或者最后结果证明你是典型的胡思乱想,我们也无非记录了一个善于幻想的人的一段经历。”

马云在北京的上门推销,在各大部委和各大媒体中的高层公关,都以失败而告终。马云不仅没有签下一个合同,没搞到一条信息,甚至没有拿到一份订单。

马云在走访《人民日报》时,当时一些工程院院士认为网络不符合中国国情,信息高速公路离中国太遥远。马云愤慨激昂地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搭上的是末班车,错过了就很难再有机会了,对于处于劣势的我们来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听完马云的讲课后深受启发并认为政府上网是一种必需。第二天范敬宜就给中央打报告,申请《人民日报》上网。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人民日报》上网工程启动了。马云为了拿下这个工程,把中国黄页最好的工程师调到北京,为《人民日报》精心制作了好几个主页。毫无疑问,在制作网页方面,中国黄页当时的技术是国内最好的,但《人民日报》主管工程的人还是把这个项目给了别人。

马云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唯一的安慰是《人民日报》为他报销了杭州到北京的往来路费。

数日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马云在长安俱乐部的雷吉尔餐厅搞了个新闻发布会,有30多位报界老总和地产商参加。新闻发布会开始后,黄页的工程师们摆上电脑,当场演示从电话线上下载的中国黄页的页面,马云激情演讲了一小时,从网络应用到网络前景,但莅会的老总和记者们似乎只听懂了三分。

还是那句话,马云太超前了。中国黄页生不逢时。

《书生马云》专题片的最后一幕是,马云疲惫地坐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望着车窗外的街灯,一脸茫然,神色凝重,喃喃地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得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在北京再也不会如此落魄!”

1995年底,正是杨致远的雅虎起飞之时,也正是贝索斯的亚马逊诞生之时。假设马云的北上成功,假设马云顺利地把新闻、财经、文化、体育装进中国黄页,中国黄页会不会成为中国雅虎,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门户网站?果真如此,中国门户网站的诞生就无须等到1998年,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就得重新改写,中美网络产业的差距就会大大缩短。

但果真如此,马云的阿里巴巴呢?马云的B2B呢?中国的电子商务呢?

历史会选择人生,人生却很难选择历史,你只有跟时代的步调相协调,才能大展宏图,太快或太慢,都会出问题。因此,1995年底马云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互联网,也没有做好准备接受马云这位中国互联网的先驱!

现在的马云具备了承受一切打击的能力,哪怕是全世界都站到对立面都无所畏惧。可是,每当回想起当年布满血丝的双眼和四处奔波的背影,心里难免会有一阵阵的酸楚,难道这就是历史送给拓荒者的礼物吗?

4.泪别黄页,再战不休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他早有心理准备,自下海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艰险的征程。头破血流是难免的,即使身陷绝境,他也必须承担。

在1995年的时候就做起了中国黄页,你不得不佩服马云超前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这是绝对的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第一个出发,所以走在了前面。

页的开创作用和示范效益是巨大的。

到了1995年年底,马云遇到了第一个竞争对手——“中国之窗”,这个网站的背景是中科院。中国之窗给中国黄页造成的威胁并不大。

但是,中国市场上拷贝跟进的速度是惊人的。到了1996年初,几乎一夜之间冒出了好几家堪称强大的竞争对手:“东方网景”、“亚信”、“西湖网联”……新生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骤然激烈起来。

当时田溯宁实力雄厚的亚信差点成了中国黄页的死敌,幸好田溯宁发现在网站业务这块自己的优势并不比中国黄页大,于是转向光纤铺设和网络工程建设。田溯宁几年后成了中国网通的掌门人。

西湖网联就不同了。这是家门口的对手,而且两家实力悬殊太大:当时西湖网联是拥有3亿多资本的国企,而中国黄页的注册资本只有10万元。西湖网联从中国黄页的成功中看见了互联网市场的前景,于是开始全力抢占这块市场。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不公平竞争。西湖网联财大气粗,中国黄页势单力薄;西湖网联有政府背景,中国黄页只有民间身份;西湖网联垄断着网络技术平台,中国黄页只能依靠海外服务器。

在杭州老百姓眼里,西湖网联是正规军,中国黄页是游击队。正规军打败游击队是没有问题的。但竞争的结果却是中国黄页占了上风。连杭州市政府都承认,中国黄页做得比西湖网联好。

马云北上失败,把新闻、体育、文化装进中国黄页的计划泡汤,把中国黄页变成中国雅虎的壮志落空,也使得把中国黄页总部放在北京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

1996年初,黄页一度发不出工资。好在马云启动的代理制很快有了成效。纺织进出口行业的广告代理签单,10万元打进黄页账号,解了黄页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