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468400000158

第158章

第三卷第八章第二节 公共知识,“知道”原来是雾里看花

开心一刻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是道家学派继老子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惠施是当时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还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隐士庄子一生唯一的谈友。庄子在其书中多次提及惠施,二人在一起讨论切磋的问题范围很广、深度极深,其中最有趣的是《庄子?秋水》中一段非常著名的辩论——濠梁鱼乐之辩。

有一次,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河水中的鱼说:“鱼在河水中悠然自得地摇头摆尾,游来游去,是多么快乐哟!”惠施听了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想些什么;你也不是鱼,理所当然的也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再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假定了我是知道鱼的快乐的,你问我怎么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开心学博弈

庄子与惠施的争论充满了逻辑思辨的味道,惠施对庄子的反驳,是基于庄子的“你也不是我”这样的论断,而庄子对惠施的反驳则是基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与不同解答方式。如此智慧的辩论,无怪乎会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其实,在这段经典的辩论中,除了哲思的智慧之外,还包含着博弈论的道理。

他们二人争论的中心,是他人和自己“知道”的事情是否是相同的,也就是关于“公共知识”的认同问题。双方虽然各执一词,却在“子非鱼”、“子非我”、“我非子”的问题上达成了共同的认可,这一点便是属于他们的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逻辑学家刘易斯提出,是指某一个群体的知识。对一个事件来说,如果博弈的所有参与者都了解,并且知道其他参与者也都知道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公共知识。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种公共知识,如女性的年龄不可随便打听、别人的隐私不能提及,甚至是近年来所流行的潜规则等,对于人们的说话、行事都具有相对的指导意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理解他人所谓的“公共知识”。以最常见的表示“OK”的手势而言,不同国家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旅客问一个美国人,机场是否提供行李车服务。美国人做了一个“OK”的手势,表示机场不但有行李车服务,而且是免费的。但美国人的这个手势在日本人看来表示的是“钱”,于是日本人断定机场的行李车服务非常昂贵。而站在旁边的突尼斯人,在看了美国人的手势之后,则认为美国人在暗示日本人“他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偷”。

同一手势,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对美国人而言,他们认为赞同的含义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但对日本人和突尼斯人而言,他们各自的理解与美国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则各有不同。三种都是公共知识,因为群体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人们自认为的“公共知识”有时会如雾里看花般朦胧,而所谓的“公共知识”也可能仅限于某一个特定的群体而已。因此,对于公共知识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最重要的是需要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