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50

第50章 章十 回归(终)

赵顺风走后,唐子衿原本陷入悲伤不能自已的心情完全被震撼所取代。

看着赵顺风飘然远去的背影,唐子衿不断的回味着方才他所说的话。或许只有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饱经世间沧桑的人,方能随口说出“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这么一语成箴的话吧。

唐子衿在七岁时惨遭灭门之祸,后来这些年一直跟随着普文,立志在有生之年要报了这血海深仇。

这个信念在一直深深的埋在他的心底,从未动摇过。直到那一天,在三危山下遇到了那个美好的女孩,然后事情的发展就和吟游诗人口中那俗套的爱情故事一般,立志复仇的王子却爱山了敌国的公主。唯一的不同只是在他们的故事里,云诗兰是公主,唐子衿却不是王子。

然后,唐子衿心中坚持了七八年之久的信念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在云诗兰舍身救下他之后,他心中的郁结更是无以复加。

复仇,是他心中唯一坚持的执着,或者说是责任。然而,在遇到普文之后,他才明白,生命中除了仇恨,还有一种要恩情的东西;遇到云诗兰,他又懂得什么是爱。

所以,他的心里十分矛盾。从喀什与云诗兰分别之后,他一直在想象着那率领大军攻入喀什的那一天,手刃她的父亲之后,他又该以何种姿态去面对她。

先前在父亲母亲以及恩师普文的坟前,他大吼出了那一句“这他妈都是命啊。”这句怒吼似乎是对命运的抗争,但又像是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就在这个时候,那一句关于命运的话语如惊雷般传到了他的耳中,或许当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人生之路就此而改变。

“是啊,在我们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总是把所有的一切步行都归结于命运,却总是忽略了命运是由命和运共同组成的。”

“赵先生,受教了,”就在赵顺风的背影即将消失在小院门口的时候,唐子衿诚挚的说道,随后便朝着这个背影深深的鞠了一躬。

赵顺风的身形忽然顿了一下,转身微笑着对唐子衿说道,“小子,若是以后西夏没有你的立足之地,就来南晋找我。”

唐子衿低头沉吟了便刻,说道,“难道先生你真的是稷下学宫的人?”可是当他抬起头后才发现,赵顺风的背影已经消失了。

唐子衿无奈的叹息一声,拿起了酒坛,对着三座坟茔露出了一个明媚的笑容,“父亲母亲、师父,我明白了。

有风从小院的门口吹了进来,坟茔上的杂草随风摇曳着,心境通明的唐子衿仿佛看到了三张慈祥的脸正对着他微笑。

翌日清晨,唐子衿和周志收拾好行囊,便来到军营向张平辞行。

张平的脸上露出了几分不舍的神色,倒不是因为他们的交情有多么深厚,而是这样两个人才不能留在定襄帮他,他感到十分惋惜。

“周大哥,子衿,不知道你们今后有何打算?”张平人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周志大大咧咧的回答道,“子衿已经平安回来,大将军交代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我自然要回去大将军帐下复命。”

周志的回答并没有出乎张平的意料,他转过脸来,希冀的看着唐子衿。

唐子衿大概也猜到了张平的想法,笑了笑说道,“昨夜多谢张将军的款待,本来定襄是我的故乡,留在这里是我的愿望,但我有些事情必须去长安一趟,待我回来后在与将军并肩作战。”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张平也不再挽留,爽朗的一笑,“子衿,既然你要去长安,那么我就不再留你,祝你在鹿鸣宴上一举夺魁,为我定襄军争光添彩。”

“鹿鸣宴是怎么回事?”唐子衿回长安只是因为昨晚和赵顺风的谈话,让他发现了许多谜团,偏偏这些谜团只能在剑冢找到答案,没想到今日说出来,张平却扯到了什么鹿鸣宴,于是便问道。

张平有些惊讶于唐子衿的反应,怪异的问道,“难道你去长安城不是为了参加今天秋天举行的鹿鸣宴?”

张平的问话让唐子衿一时摸不着头脑,脸上的表情十分疑惑。

张平很震惊,唐子衿居然真的不知道鹿鸣宴。不过转念一想他也就释然了,唐子衿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定襄,不知道长安城还有鹿鸣宴这回事也不奇怪。

“子衿,这些事情等你回到玉门关,李将军会和你细说的,”张平双手抱拳,接着说道,“那就祝周大哥和子衿一路顺风了。”

唐子衿也不再多问,和周志同时跳上了战马,朝着张平抱了抱拳,便挥起马鞭绝尘而去。

定襄城距离玉门关只有三百余里,如今玉门关和定襄尽在西夏守军的控制之中,沿途并不会有任何阻碍,即便率领大军行进,也只需两三日便可到达。

唐子衿和周志两人快马疾行,比行军的速度要快上许多,因此在日落时分便已经能遥遥看见玉门关那巍峨的城墙了。

“老子总算是回来了,”周志看着玉门关仰天大笑。一边笑着,一边飞快的挥舞这马鞭朝着玉门关奔去。

唐子衿虽然落后了一段距离,但马速却没有减慢,一会功夫,两人便来到了成楼下。

几个守城的士兵本来还想对两人进行检查,但看到唐子衿的面容后,便立刻放行。

唐子衿虽然隶属定襄守军,这些年来在玉门关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在去年的大战中,他单剑斩杀数位楼兰大将的事迹早已在玉门关传遍,很多士兵更是亲眼目睹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姿。

本来玉门关守军例行检查就是为了防止楼兰的奸细混进来,但是见到唐子衿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后,这几个士兵根本不可能把他**细这个词联系到一起,于是便直接放行。

在去年的大战中,玉门关的守军虽然被打残了,但是楼兰人始终没能攻进城里,百姓们也并未受到太大的波及。只是和大战时的紧张肃穆相比,此时的玉门关多了几分烟火气,一派平安喜乐的情景。

唐子衿的嘴角露出了一缕笑容,他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为何会那般选择。身为军人,长年征战沙场,不就是为了这百姓们能过上平安喜乐的日子么?

心结渐去,似乎连脚上的步伐都轻快了许多,牵着战马的唐子衿和周志,很快便来到了玉门关的军营外。

唐子衿还未开口,门口的士兵便兴奋的跑向了李牧的营帐。

“子衿,看来我在玉门关也算小有名声了,城门口的士兵看到我直接放行,军营门口的士兵看到我直接便去通报了,”周志洋洋自得的说道。

唐子衿无语的看了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一眼,保持着沉默。

恰在这时,那个先前去通报的士兵从营帐中走了出来,看都不看周志一眼,直接来到唐子衿面前说道,“唐校尉,李将军请您进去。”

“那我呢?难道李将军没有请我进去,”周志恼怒的问道。

那士兵轻蔑的一笑,说道,“你是哪位?李将军并没有说让闲杂人等进去。”

周志听完心里那个火呀,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闲杂人等了,如果眼神可以杀人,这个士兵早就死了好几回了。眼看周志就要爆发了,唐子衿轻笑一声,说道,“多谢了,这是我的随从,还请兄弟通融一下,让他也进去。”

“哦,原来是唐校尉的随从啊,末将失礼了,两位请进吧。”这个士兵说完还对着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就在说话的几个呼吸之间,周志的脸色已经变了数变,但看着唐子衿已经径直走了进去,也不好对这个士兵发火,于是也一声不吭的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