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17

第17章 章十七 封狼居胥(五)

太平兴国八年春,时玉门关大战,帝于楼兰大军阵前高呼:楼兰小儿,敢于某一战乎。楼兰将领庞某观帝身体羸弱,越众而出,为帝一剑穿胸而死。西夏冠军大将军霍仁杰赞叹曰:子衿之勇,吾不及也。

——《唐史·高祖本纪》

虽然已是初春,但玉门关的清晨还是格外的冷冽。

晨风绕过厚厚的铠甲,打在唐子衿削瘦的面容上,他却仿佛没有感受到晨风里那刺骨的寒意,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的楼兰大军。

由霍仁杰提议,唐子衿附议的与楼兰决战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走漏任何风声,西夏军团本来还打算在天亮之前完成集结,给楼兰军队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不知道是云威的运气太好,还是楼兰军团气数未尽。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个患上了痢疾的楼兰士兵,起来方便的时候,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刚刚出关的玉门关大军。

这个楼兰士兵倒也尽职尽责,不顾生理上的痛苦,慌忙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汇报了上去。

云威得到西夏大军北出玉门关的消息后,大惊失色。西夏增援大军抵达玉门关这样重大的军情,他居然一无所知。

不过云威不愧为楼兰第一名将,他的第一个想法并不是拿斥候营长官问罪,而是用最快的时间命令大军集结。

所以当玉门关大军来到楼兰军驻地十里开外的时候,已经能看清楚楼兰大军严阵以待,漫天的旌旗迎风飘扬。

虽然楼兰大军在玉门关这座喋血之城外损失了半数的军队,但此时出现在唐子衿视野里的,依旧还有超过七万大军,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披甲带钩的楼兰士兵,黑压压的一大片,看不到尽头。

既然偷袭之事已不可为,霍仁杰便下令大军缓缓的朝着楼兰一方靠近,他不想给楼兰军队留下任何可趁之机。

而在另一边,云威亦是指挥着军队缓缓前行,虽然他对玉门关大军居然主动出关的举动很是不解。

楼兰骑兵甲于天下,这在整个东华大陆已是不争的事实,若是增援玉门关的西夏军队据城死守,那么云威自知凭自己手下的七万余军队,不会再有任何夺取玉门关的机会了,可是李牧老儿居然敢领着大军出关与自己决战,这让云威既兴奋又疑惑。兴奋的是自己再一次有了夺取玉门关的机会,疑惑的是以李牧的性子,不可能如此冒进,唯一的解释就是李牧有恃无恐。

不过就算李牧有备而来,云威也丝毫不惧。开玩笑,在平原上与楼兰骑兵正面对公,即使对方领着十万大军前来,云威的眉头也不会皱一下。短暂的疑惑之后,云威脸上回复了自信的神采,心道此战一定要一句歼击敌军,把把玉门关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双方将领都信心满满,希望一战击溃对方。只是当云威知道此次领军前来的那是冠军大将军霍仁杰之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自信。

在双方相隔之间的距离还有一百步左右的时候,霍仁杰和云威几乎同时抬起了手,命令身后的大军停止前进。

也就在这个时候,云威在玉门关大军正中的位置,看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英俊男子,而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李牧。

虽然云威和霍仁杰在之前便没有交锋过,但如此年轻便能取代李牧的位置,这样的将领在西夏,只有一个人。所以云威在看到这个年轻人的第一眼,就肯定了他的身份。

云威心中的疑惑终于被解开了,原来是霍仁杰这厮到了,怪不得敢领着大军全来和自己决战。霍仁杰名声在外,他云威亦是如此,而且双方并没有正面交锋过,因此云威云威脸上的自信之色并没有消减,反而在他有些疲倦的面庞上却增添了一丝兴奋的红润之色。

交战双方的将领都极为优秀,对“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道理都了然于胸。因此虽然云威迫切的想要取得胜利,但也没有冒失的下令进攻。

对于个独领一支大军的将领来说,熟读兵书固然重要,但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符合的战略战术,以及对敌方将领、军情的了解程度,则是名将与庸将之间最大的区别。古来有许多将领,如楼兰右贤王云震之流,虽然把兵家圣典《孙子兵法》背的滚瓜烂熟,但却不懂得变通之法,充其量也只能算纸上谈兵。

霍仁杰和云威在之前楼兰与西夏的战争中,阴差阳错的没有相逢过,但两人都是名声显赫之辈,故而对彼此的了解都极为透彻,如今两军对垒,想要突出奇兵,已经没有可能了,既然兵法中所有的策略都失去了意义,那么便唯有正面对攻,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垮为止。

云威看着眼前的玉门关大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看着军容整齐的楼兰大军,唐子衿轻轻的拍了一下马背,来到霍仁杰身旁,平静的说道:“请将军允许末将出战。”

对于唐子衿主动请战,霍仁杰并不意外,温和的一笑,“子衿之勇,本将十分佩服,今日既然主动请缨,本将哪有不准的道理。”

得到霍仁杰首肯之后的唐子衿,唐子衿骑着战马越众而出,对着不远处的楼兰大军高声喊道:“楼兰小儿们,谁敢出阵与某一战。”

听到唐子衿如此嚣张的吼声,楼兰军中一片哗然。几个性情暴戾的将领登时大怒,心想怎能让眼前这个看上去连毛都没长齐的黄口小儿,灭了我堂堂大楼兰无敌军团的威风,于是纷纷向云威请战。

唐子衿为人低调,声名不显,很多楼兰的将领并不认识他,但云威却知道眼前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曾在万军之中取了赵括的首级,故而在选择以唐子衿对战人选的时候十分慎重。

云威心里很清楚,眼前请战的几个楼兰将领皆是右贤王云震麾下的,平日性情暴戾、志大才疏,今次可能是看着这个少年不但年纪小,而且身材削瘦,以为是软柿子好捏,才急于立功匆忙请战的,要是让他们上去和眼前这个叫嚣三军的少年对战,那赵括的悲剧估计又要再一次上演了。

于是云威不再理会眼前这几个请战的将领,把目光停在了自己的心腹大将余成华的身上。

感受到云威的目光,余成华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光芒,心中十分得意,毕竟自己才是左贤王的心腹,那些云震麾下的人统统都得靠边站。

就在余成华正准备策马而出,迎战唐子衿的时候,右贤王麾下的几个将领似乎是受了极大的委屈,其中右贤王第三师团长官庞信愤怒的说道:“王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就因为云震投敌,让王爷对我等这般的不信任,对付眼前这个西夏小丑,我庞信足矣,何必劳烦余将军出马。”

庞信说完,也不待云威下令,策马便朝着阵中的唐子衿冲来。

事已至此,云威再来阻止已来不及了,心头十分恼怒,心道庞信这蠢货,本王只是不想你送死而已,没想到……

倒不是云威在意庞信的死活,只是两军对垒,第一阵的胜负对双方来说极为重要,若是第一阵便败了,对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不过既然庞信已经冲了上去,那云威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祈祷,希望这厮能够多撑几个回合,别步了赵括的后尘。

当看到场中交战的局势时,云威终于明白自己想的太多了……

只一招,庞信的便被轻轻闪过了长矛的唐子衿,一剑穿胸而过,一击毙命。

从战马上跌下来的庞信,目光已经涣散,他至死都不明白,为何这个看上去脸上带着病态苍白的少年,能一剑取了自己的性命。

唐子衿一招制敌,不仅深深的震撼了对面的楼兰军团,也震撼了身后的西夏诸将。很多将领对唐子衿一招取赵括首级的事迹只是耳闻,心中并没有多少信服,直到方才他一剑便取了敌将性命,这些悍将们终于明白盛名之下无虚士,当然唐子衿的声名并不显赫。

就连西夏大军的统帅霍仁杰,眼中也闪过了一抹异色,心中赞叹不已。今日唐子衿主动请战的时候,他也存着试一试这个少年的心态,没想到一试之下,才发现这个少年勇猛如斯。

云威此时心头巨震,眼中露出一抹疯狂的杀意,如此年纪便勇冠三军,假以时日,西夏势必又会出现一个冠军大将军。今日定要这少年殒命当场,否则后患无穷。

看到云威眼中的杀意,唐子衿毫不在意,反而把手中那血淋淋的剑指向了云威,似乎是在说,“小爷就这么狂,你来要我啊。”

云威脸上的神情变了数遍,这是侮辱,对大楼兰赤裸裸的侮辱,于是转脸对身边的余成华做了个必杀的手势。

对于余成华的勇武,云威是相当的自信,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把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提拔到师团长的高位。

看着余成华绝尘而去的身影,云威铁青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缕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