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华遗梦
4454500000016

第16章 章十六 封狼居胥(四)

映入眼帘的场景让霍仁杰的心不断的往下沉,无法想像这座天下雄关居然衰败成这幅模样。

其实,在霍仁杰从玉门关南城门进来的时候,心中便生起了一股不安。玉门关这样的边塞重镇,设置军镇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防范楼兰人的入侵,但南边也不至于松懈到无人看守城门的地步吧。

可是在他率军赶来到的时候,玉门关南城门居然没有一兵一卒,城门就这般的大开着。原本他的第一个反应是玉门关已经被楼兰人占领了,现在给他摆了一道空城计。

但军情紧急,他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于是便冒险进了城,进城之后才发现这座昔日里极为繁华的边境大城,此时竟如此的冷清,心下一紧,便策马朝着北城门急速的赶去。

玉门关城楼上,三三两两的守军们也不顾地面上的血腥,就这么靠着城墙坐了下来,眼睛里充满疲惫和悲伤。

经历了这场为时七天的大战,玉门关军镇的三万守军,能活下来的只剩下一千余人,很多多次并肩作战的袍泽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永远都不会再醒来,就长眠在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

李牧感受到了城楼上弥漫着的悲伤,心里微微抽搐。这场大战,虽然击退了楼兰人疯狂的进攻,但玉门关军镇也名存实亡了。这支军队戍守边疆多年,作为最高长官的李牧对它充满了最真挚的情感,如今……唉,心中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整齐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了,似乎感觉到前方那支军队中散发出的肃杀之气,李牧和唐子衿都不自觉的站直了身体,静静的等待着……

片刻之后,在一片战马的嘶鸣声中,霍仁杰统帅的五万大军终于出现在了玉门关的北城门之下。

李牧和唐子衿缓缓的走下了城楼,云震犹豫了一下,眼中带着畏惧之色,无奈的跟在二人身后。

“李牧拜见冠军侯。”

“末将唐子衿,拜见冠军大将军。”

“楼兰云震,见过冠军大将军。”

三个声音在同时在霍仁杰的耳中响了起来。只见霍仁杰从战马上跳了下来,快步的走的走了过来,目光在三人身上迅速的扫过,只是在看李牧和唐子衿的时候,眼中充满了赞赏的神色,而看到云震时,那双锐利的眼眸里则闪过了淡淡的疑惑。

“诸位不必多礼,军情情急,烦请李将军带路,我们到营中细说”说罢朝着李牧拱了拱手。

李牧不再多言,领着霍仁杰朝着玉门关军镇大营走去。

唐子衿今日是第一次见到霍仁杰,而且天色渐黑,并没有看清这位威震楼兰的冠军大将军的面容,可让他感觉奇怪的是,明明素昧平生,何以心里却生起了一股淡淡的好感。

待来到军镇主营之中后,李牧麾下诸将也都闻讯赶了过来。对于坐在主位上的霍仁杰,诸将心中并没有生气任何不满的情绪,反而在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到一股子狂热的崇拜。

借着营帐里的烛光,唐子衿终于看清楚霍仁杰的面容。这个少年成名的将军约莫二十三四岁,英俊的脸庞上流露出浓浓的风霜之色,一身深灰色的铠甲覆在身上,仿佛是长安城里最著名的裁缝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把看似普通的宝剑,随意的跨在腰间,如果如今不是在主营主位上看到他,唐子衿绝对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竟是让楼兰人闻风丧胆的冠军大将军。

待众人都坐了下来之后,霍仁杰开口说道,“李将军,烦请将玉门关的情形说与仁杰。”他的声音不大,语气谦和,让人听来如沐春风,但那双黝黑的眼眸里闪动着的锐利光芒,却让在场的众人生不出半分轻视之心。

坐在霍仁杰下手的李牧站起身来,把玉门关近日来的情形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李牧乃是西夏云麾将军,与冠军大将军同列正三品,原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拘礼,但霍仁杰除了军职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冠军侯。西夏自立国以来,勇冠三军,荣膺冠军大将军的名将不在少数,而能够集冠军大将军和冠军侯于一身的,只有霍仁杰一人,故而李牧的言辞礼仪极为慎重。

李牧在讲述中,语气虽然极为沉重,但却只是把客观情形说了出来,并没有附加任何个人的感受或是评论。

听完李牧的话后,霍仁杰那深邃的眼眸里闪过一缕精光。

“据李将军所言,玉门关军镇遭此重创,几乎全军覆没,但楼兰也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军队,决战的时机已经到了,待我大军休整一夜,明日出城,一举歼灭城外的楼兰残军。”

霍仁杰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加重语气或是提高音量,“一举迁灭楼兰残军”如此狂妄的一句话,却被他说的如此风轻云淡,就好像是饿了要吃饭,渴了得喝水这般理所当然。

帐中的诸将眼中闪过激动的神色,没有任何人会质疑霍仁杰这个看似有些贪功冒进的决定,只因为说话的是冠军大将军,仅此而已。

坐在最下手的唐子衿,虽然面色平静,但心中的震撼之情却不下于在场的任何一个将军。只用了一句话,就能让众将齐心,士气大振,霍仁杰果然人如其名,真乃当世人杰。

深谙用兵之道的李牧,也知道经过七日血战,楼兰军伤亡过半,士气低迷,如今己方增援大军已到,正是决战的大好时机。但他的内心更倾向于据称死守,慢慢耗死楼兰军队,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己方的伤亡,于是便对霍仁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冠军侯所言,末将十分赞同,趁着我军新到气势如虹,而敌军连日鏖战士气衰败之时,与敌军决一死战,我军的胜算确实极大。但李某还是认为,若据称死守,我军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乃万全之策。”

霍仁杰看了看李牧,脸上的赞赏之色溢于言表,“李将军不愧是我西夏防守第一的名将,以三万孤军抵挡楼兰十五万虎狼之师,使楼兰军团伤亡过半却不得寸进,仁杰自问不如将军多矣。”

“冠军侯谬赞了,李某惭愧,坐拥三万大军,据玉门关这等天下雄关,今日却险些被楼兰人破关而入,要不是在最后时刻,子衿冒险把楼兰降军引上城楼协助防守,恐怕侯爷赶来之时,玉门关已经易主了。”李牧声音十分沉重,只是在说到唐子衿的时候,那灰败的脸上才浮现出几分光彩。

霍仁杰的目光随着李牧的声音,缓缓的移到了坐在最下首的唐子衿身上,朝着这个身材消瘦、面色苍白的少年温和的一笑,“你就是那个在万军之中,一剑削敌将赵括首级的昭武校尉唐子衿吧。”

虽然语气里带着疑问,但霍仁杰却十分肯定。方才在城楼下第一次看到这个少年,他就被少年身上那浓烈的杀气所震慑,只有那种见惯了生死,被鲜血浸淫多年的人,才能散发出这样浓烈的杀气,可这少年看上去却仅有十五六岁的年纪,不说这少年与剑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从那股现在虽然被他可以收敛,却依旧如有若无的杀气中,他就可以肯定这个少年必是唐子衿无疑。

霍仁杰虽然少年成名,勇冠三军,不知道有多少次是从死人堆里爬回来的,但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也没有唐子衿这种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辉煌战绩。想到这些,霍仁杰看唐子衿的眼神越发柔和。

唐子衿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地位显赫,战功彪炳的大将军会把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放在心上,心头有一股暖流缓缓的淌过。

只见唐子衿站起身来,挺直了身子,对着霍仁杰行了一礼,不卑不亢的说到:“末将正是唐子衿。”

看着唐子衿从容的表情,霍仁杰对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越发欣赏,一个奇异的想法突然出现在霍仁杰的心头,勇冠三军而能宠辱不惊,假于时日,此子必将立于万众之上。

“唐校尉,对于这场战争,本将军想听听你的看法。”

听到霍仁杰忽略了在场的诸将,直接问自己的看法,唐子衿有些意外。他一直都把自己当做一个小人物,最大的梦想就是杀光楼兰人,洗清那些畜生欠自己的血债,根本不会想到,无论李牧还是霍仁杰,对他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

“回禀大将军,子衿以认为,我军应与楼兰大军决战,一战摧毁左贤王军团”,唐子衿摒弃杂念,平静的说到。

霍仁杰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那锐利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唐子衿的身上,带着几分期许。

“李将军的据称死守的战术虽然是完全之策,但我西夏如今四周强敌窥伺,南晋近几年虽然衰弱,但不可不防,若大将军离开日久,空南方生变,所以我军只能速战速决,并且要一举消灭左贤王军团,然后大将军携大圣之威南下,方可压制东周南晋那两颗蠢蠢欲动的心。”看着霍仁杰期许的目光,唐子衿一股脑的把自己想法尽数说了出来。

“哈哈哈哈”,霍仁杰大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个温文尔雅的将军,竟然也有如此狂放的一面。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唐子衿也,传令下去,大军明日出关,与楼兰人决一死战。”这一次,霍仁杰的声音里没有了征询,有的只是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