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4387300000023

第23章 天下大乱(10)

陈胜沉思起来。他很快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略。而且,正是因为简单,秦军想不到楚军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所以不会加强防备,千里奔袭函谷关是完全可行的。

问题是,从哪里再组织一支足以攻破函谷关的大军呢?楚军的主力,现在基本集中在荥阳城下,如果从那里抽调人马的话,李由借机反扑,陈郡就十分危险了。

周文却轻松说道:“给我三万人马就行了。”

他接着解释,南阳是楚国故地,群众基础好。而且宋留已经在那里开展工作,之所以进展不大,是因为老百姓还心存疑虑,对张楚国的信心不足。三万人马大张旗鼓地开去南阳,可以造成十万人马的声势。老百姓见了,势必闻风响应。“集南阳之力而攻函谷,则咸阳可下矣!”

陈胜听了,不住点头。

战局虽然紧张,三万人总是能够抽调出来的。他和蔡赐低声商量了一阵,同意了周文的计划,任命周文为征西大将军,率领张楚大军进攻关中。

周文很快采取了行动。

事情果如周文所料,三万楚军到了南阳郡,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前来投军的人络绎不绝,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半个月之后,西征军抵达函谷关,规模已经扩充至战车千乘,士卒三十万。

秦军对此毫无防备。

当天凌晨,守关将领被惊天动地的杀喊声唤醒,跑到城头一看,只见漫山遍野都是楚军,吓得连说话的声音都颤抖了。

“难道,荥阳已经失守了吗?”

话音未落,关下的周文将手中的宝剑一挥,三十万大军争先恐后,用了不到半日,函谷关便宣告易手。

函谷关号称天下雄关。它就像一张坚硬的壳,数百年如一日地保护着壳内的软体。攻破函谷关后,广袤肥沃而且无险可守的关中平原,便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周文面前了。

又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周文大军抵达了咸阳附近的戏,咸阳城遥遥在望。

*

可笑的是,陈胜起义半年,山东几乎全部丢失,二世却浑然不知。直到周文大军打到咸阳城下,连皇宫里的宦官、宫女都知道楚国人已经入关了,他才如梦初醒。

这一切,乃是拜赵高所赐。

大秦帝国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体系。陈胜在蕲县揭竿而起的时候,陈郡的官员就将这一紧急情况快马加鞭报到了咸阳。此后,各地的急报如雪片一般飞来。可是,奏折一到宫中,便被赵高扣押了下来。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皇上只要吃好玩好就行了,您过得开心,就是万民的福气。国家的事情,自有大臣们去打理,不必操心。”

自打二世即位,赵高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哄着他,让他纵情于声色犬马。

二世本来就贪玩,原来有始皇帝管着,还不显山露水。现在自己做了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再加上赵高这个好老师从中引导,自是将顽劣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先帝英明神武,大臣们不敢胡说八道。现在您青春年少,如果跟那些公卿大夫讨论国家大事,一言不慎,便会被他们看不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接见他们,少听他们说话,也就不会被他们迷惑。要知道,天子称‘朕’,本来就是‘不听’的意思。”

赵高连哄带骗,成功地将二世与群臣隔绝起来。而他自己,成为了二世与朝廷之间唯一的联系人。

不久之后,他就安排女婿阎乐安排当了咸阳县令。

李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山东已经乱成了一乱糟,如果再不妥善处理,大秦帝国就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李斯私心很重,权力欲极强,在二世谋朝篡位的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大秦帝国,他是怀有感情的,甚至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因为大秦帝国就是他心目中最大的粮仓。老鼠对粮仓的深情,天日可鉴!

他和左丞相冯去疾等人在朝堂上议论朝政,扼腕叹息,但是都感到束手无策。

赵高听到了,也跑过去凑热闹,愁眉苦脸地对李斯说:“现在山东大乱,群盗纷起,可皇上还是无动于衷,只知道纵情声色。我早就想劝他了,无奈我只是个宦官,权轻言微,想必说了也没什么用。您就不同了,您是丞相,劝谏皇上是您的职责啊!”

李斯这个老政客,这时候又犯了糊涂,说:“我也想啊,可我没机会见皇上,怎么劝呢?”

“那好办,待我来安排。”

赵高果然安排了几次,专挑二世抱着美人玩乐的时候,派人去找李斯,说:“皇上现在有空。”李斯赶紧穿戴整齐,急急忙忙跑到宫里去觐见。话还没说上一句,二世便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这样搞了几次之后,二世对李斯产生了反感。

他皱着眉头说:“丞相该不会是故意踩着这个点来扫朕的兴吧?”

赵高点点头:“看来是这样。”

于是李斯失去了进宫面圣的资格。

可是,即便赵高控制得再严,二世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一天,他绕开赵高,将朝廷里三十几位博士统统召集起来,问道:“朕听说楚地有守边的士卒造反,攻下了蕲县,控制了陈郡,你们说该怎么办?”

“绝对不能容忍,请皇上赶紧派兵去剿灭他们。”博士们都这样说。

二世脸憋得通红,一副将要发作的样子。

待诏博士叔孙通赶紧上前奏道:“陛下千万不要听他们胡说。现在天下一家,山东的兵器都已经全部收缴,又有各级官吏为陛下镇守各地,有谁敢造反?那不过是些鼠摸狗盗之徒罢了,何足挂齿?”

二世的脸色立马由阴转晴,连连说好,还赏了叔孙通二十匹布和一套新衣裳。

叔孙通退下来后,同僚们都骂他没节操,无下限,简直有辱斯文。

特别说明一下,叔孙通曾受业于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博士们骂他有辱斯文,是有出处的。

“你们知道些啥?”叔孙通满不在乎地说,“今天咱们都差点掉进虎口出不来了,多亏我救了你们……”

自此之后,二世就彻底抓瞎了。

章邯的反攻

谁都不相信咸阳能够顶得住周文一次猛攻。

二世召开了上台以来第一次御前会议,问群臣有什么办法,群臣默不做声。

周文大军有三十万之多,士气高涨。而咸阳的守备部队不过两万,萎靡不振。这种情况下,就算白起再世,王翦复活,蒙恬回魂,恐怕也束手无策。

“国家养你们这些文武大臣,难道就是吃饭的吗?”二世终于发火,拍着龙椅骂道。

群臣还是低着头,谁也不愿意站出来说一句话——不是因为惭愧,而是知道跟眼前这位主人无法沟通。

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难道就这样完了吗?李斯内心哀叹,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时候,听见一个声音说:“皇上,臣愿意出战。”

声音不大,但是像风吹过水面,立马引起了波澜。大伙的目光全被吸引过去了。

说话的是章邯,大秦帝国的少府。

少府也是九卿之一,专职管理皇家的山林湖泽、手工作坊和基建项目。骊山皇陵和阿房宫的建设,便是由章邯负责经办。

照现在的说法,章邯就是个大包工头。

“臣有办法击退反贼。” 章邯奏道。

话音刚落,满朝嗡嗡。少府本是文宫,章邯更无作战经验,他能有什么办法啊?

如果他们知道城外三十万楚军的首领周文不过一介占卜士,或许能够减少些许惊奇。

赵高清了清嗓子,示意章邯说下去。

“反贼已经到了城外,等待各地发兵勤王已经不现实了。所幸修建骊山陵墓,还有七十万名囚徒。请皇上下令赦免这些囚徒,给他们放发兵器,臣可带领他们击退反贼。”

李斯差点脱口而出:当年牧野之战,商纣王不也是动员了七十万名奴隶去对抗周武王吗?结果怎么样?

但他马上想到,拿商纣王比喻二世是不合适的,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此事万万不可。”冯去疾强烈反对,“给囚徒发放武器,万一他们倒戈一击呢?七十万囚徒加上三十万反贼,那可是一百万敌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