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军营的魂
一个微风拂面的春末上午,张麟独自一个人回到离开了五年多的老连队,连队的一切还是一如他当兵时那样亲切,山还是那座山,树那还是些树,营房还是那些营房,军营的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只是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早已变得陌生。
征得哨兵同意后,张麟快步径直向炊事班走去。炊事班和食堂、厨房在同一幢平房里,张麟刚走到平房外,就听到里面传出一个战士的喊声:“去帮我看看火,火太旺了,饭都快糊掉了,赶紧压小一点。”随着话音的落下,一个列兵飞快地跑了出来。列兵看到门前站着身穿便装的张麟,不由得愣了愣,来不及询问,随即向炉灶跑去。
列兵铲了一铲煤向炉膛里送,动作虽然很熟练,但压火的功夫还不是很到家,张麟看着列兵,就像看到了新兵时的自己一样,他走过去,对列兵说:“我来帮你压火吧!”列兵疑惑地将煤铲递给张麟,张麟接过煤铲,只两三下,就将火压了下去。引得列兵啧啧称赞。
刚才那个声音再次从厨房里传了出来:“好了,火小了。小剑,这次你动作倒是很快嘛,一下子就将火压小了,再晚一会儿饭就糊了……”
列兵赶紧大声喊道:“班长,不是我压的。”
很快,从厨房里走出来一个一级士官,应该是列兵的班长。看着班长和小剑疑惑的表情,张麟作了自我介绍:说自己曾经也是这个连队的,也是炊事班的一个兵。听完张麟的介绍,班长也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盛情邀请张麟到炊事班去坐坐。
进屋后,小剑随手将门掩上,张麟下意识回过头,门后几行清晰的字出现在张麟眼前:
张麟、李金成、舒贵平,我们是01年入伍的独立连的战士,我们在炊事班战斗了两年,今天我们将离开这个永生难忘的连队,希望我们回来的时候还能看到更多的战友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是张麟和另外两名同年入伍的战友,在他们退伍离开军营时刻下的留言,他们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回连队时,能看到他们曾经在这里留下的印迹。令张麟万万想不到的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5年多,而那几行字还留在门上,字迹还是一如初刻时一样清晰,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模糊。张麟进近再细细地看了看,那些字好像还被反反复复的刻划过。
看着遥远而熟悉的字迹,张麟的眼睛微微红了起来,更令张麟吃惊的是,在那几行字的下面,还清晰地刻着二十多个他并不认识的名字:“刘某某、陈某某,04年的炊事兵;谢某某、王某某、李某某,05年的炊事兵......”张麟突然明白了过来,那些他并不认识的名字,是他们退伍后,后来退伍的战友以同样的方式刻下的,用同样的方式留下了他们在连队里的印记。
“张老兵,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第一行字应该是你和你的战友在离开部队的时候刻下的吧?”班长问张麟。张麟赶紧眨了眨眼,不想让他看出自己已经红通通的双眼:“是的,那天我们三个战友在离开的时候,我提意刻下的这行字,因为我知道,我是四川人,还能有机会回老连队来看看,而我另外两位战友,他们一个是河南的,一个是云南的,这一走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看看我们的连队了,我只想等我回来的时候,看到这行字,就像看到他们还在我身边一样,还能感觉到我们曾经一起生活的日子其实就在眼前。但我没想到还有那么多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战友也都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张老兵,谢谢你为我们留下了这么珍贵的礼物!”张麟吃惊的看着这位班长,很是不解。班长继续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自从有了这门板上的字,在炊事班工作过的战友们在退伍的时候,都会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一批又一批,一个又一个,几年下来,这门板的名字就增加到了这二十多个。战友们都想在连队里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张麟他们三位老兵的这一举动,让大家有了这样一个方式,所有,张麟他们刻的字就成了留给后来的战友们最珍贵的礼物!他们都怕这些字迹将来变模糊,所以每次在留下自己名字的同时,都会把前面的字再重新刻一次……
班长最后说道:“我相信,等你下次再回来的时候,这里也会有我和小剑的名字。”
听完班长的诉说,看着门板上清晰的字迹,张麟的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难怪经过了五年多的时间,门板上的字迹还是那么清晰,它不仅仅刻在了炊事班的门板上,更深深地刻在了每一名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士兵心里。
那刻在门板上的名字,分明就是每一个退伍老兵留在军营里的魂,永远在军营驻守!
战友金成
李金成是和我同年入伍的河南兵,长得不高,但挺壮实。我在入伍以前曾听别人说河南人的名声不太好,心眼很坏,于是便处处关注这个河南籍战友,想看看河南人到底坏在什么地方。然而,在和金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金成并不像传闻中的河南人有着种种的狡猾和奸诈,反倒是一位挺实在,很可爱的战友。
新兵连进行队列训练,班长给我们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反复讲清要领,训练便开始了。班长围着我们站好的队列一边转一边喊着口令,我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样单调枯燥的动作。冬天的寒风夹着晶莹的雪花,呼呼地刮过来,把我们的脸和手冻得红彤彤的。正当大家又冷又累的时候,不知道金成是冻的还是故意的,居然抬错了腿,我们抬起左腿时,他却抬起了右腿。班长刚好转到排头的位置,顺着队列看过来,觉得不对劲,便急忙喊道:李金成,你怎么把两条腿都抬起来了?战友们一听,不对呀,金成怎么可能会把两条腿都抬起来了呢?那他岂不是腾空了吗?横眼一看,才知道原来是金成抬错了腿,正好与右边战友抬起的左腿贴在了一起,从侧面看过去就像他把两条腿都抬起来了一样。想到班长的话,因为在训练,战友们都硬憋住没有笑。这时候,班长反应过来,明白自己刚才的话说错了,忍不住先笑了,我们乘机收住腿也跟着班长笑,欢乐的笑声把寒冷顿时驱赶得无影无踪。金成摸着自己的后脑勺,眨巴着眼睛迷惑地望着大家,没想通自己怎么可能把两条腿都抬起来,那自己不是飞起来了吗?见大家都笑他,金成思考了老半天,才明白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憨憨地跟着大家笑起来,嘿嘿嘿、嘿嘿嘿嘿……
新兵下连后,我和金成分到了一个班。一次野外拉练,我们来到一条小河边。看着灰头土脸的队伍,连长下令原地休息一会儿。战友们都跑到小河边掬起清洌的河水洗脸上的灰和汗。大家嬉水的时候,金成抓到了一只在小河边游荡的小乌龟,金成和我正玩弄得兴起时,集合的哨声响了。把小乌龟放哪儿呀?金成红着脸焦急地问我。我想了想,让他把小乌龟放进裤兜,然后一起跑进了队列。班长点名的时候看到金成的裤兜一动一动的,问金成是怎么回事。金成的脸刷一下子急红了,紧张地回答道:报告小乌龟,我抓到一只班长。话音一落,刚集合好的队列一下子乐散了架,大家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痛了肚子,有的笑得甚至滚到了地上。班长的眼睛刹时给气绿了,由于金成的话确实太有意思,片刻过后,班长忍不住也捂着肚子笑了起来。金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红着脸赶紧给班长道歉,却由于大伙都在笑,他反而越说越说不清,只好红着脸站着不再吭声。连长跑过来了解到这个情况,也跟着乐起来,为了活跃拉练的紧张气氛,连长把这事当作笑话讲给全连的战友听,结果使出发的时间推迟了整整三分钟。
就这样在开心快乐而又紧凑的气氛中,两年的军营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我和金成也结成了挚友。一天晚上,是我和金成的哨,我俩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在哨位上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聊到了退伍的话题上,退伍意味着我和金成将要分开,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些伤感地问金成退伍以后有什么打算。金成说回去以后准备先学一门技术,然后再找一份工作,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也不枉费这两年的军营锻炼。
退伍的那天晚上,我和金成紧紧地抱在一起哭得昏天黑地,不管连长和班长怎么劝说也分不开我俩。最后还是金成先止住了眼泪,牢牢地握着我的手说,等他回去工作稳定了,就到四川来看我,我拼命的点头,说也要去河南看他。然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各自回乡的列车。
前几天,接到金成的电话,说这个月底要来四川看我。我心里一阵狂喜,哈哈,又能见到好战友金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