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哨兵
营区大门左边花台里的树死掉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花台,新来的指导员看了那个花台几次,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趁着春回大地的大好时机,到县郊的苗圃里买了一棵黄桷树。
这棵黄桷树已经有一些年龄了,因为是移栽的,根系被破坏得相当严重,短短的几根根须就像没有刮干净的胡子,无精打采地在树根部糊乱地吊着,粗粗的树干光秃秃的,被锯过的树枝没有一片树叶,短短地支在主干上,很是可怜。
看着这样一棵半死不活的树,战友们心里都不禁打了个问号,这棵树能活下来吗?可指导员不管这些,领着战友们忙了起来。
因为这棵树比较大,原来的花台就略显小了一些,战友们找来锤子、铁铲、锄头等工具,将原来的花台打掉,重新垒一个大一些的花台,让这棵黄桷树有一个更大的成长空间。想毕是以前垒这个花台的时候,用的水泥标号太高,战友们费了牛九二虎之力,锤、敲、挖……甚至用手刨,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把旧花台打掉。一个战友还因为太用劲,手被破碎的磁砖划伤,流了不少血。指导员说,部队修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连一个小小的花台都这样牢固结实,部队里肯定没有豆腐渣工程,说得战友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战友们大半天的努力,又拉来一些新土,终于将黄桷树栽了下去。战友小龙打来半盆水,均匀地浇在花台里,希望这棵树能早日长出新芽,也不负大家伙这么一番辛苦的劳累。
以后的日子,战友们每天出操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花台边,仰起脖子围着花台转转,看看是否发出了新芽。战友小龙每天都会给树浇水,一边浇水还一边念叨,树呀树呀,你快点喝水,喝饱了赶快发芽……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黄桷树始终没有发芽,战友们心里都急了起来,最后渐渐地失去了当初的热情,到树下看是否发新芽的战友越来越少。看到小龙仍在坚持给树浇水,我禁不住问指导员,这棵树会发芽吗?指导员看了看这棵树,肯定地告诉我,一定会发芽的,就在明天。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那棵黄桷树发芽了,发了好多好多绿绿的新芽,不一会儿就长得枝繁叶茂,还长高了好多好多……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花台边去看,刚一抬头,就看到一根小枝的枝头,长出了两片绿绿的嫩芽,我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使劲揉了揉眼,再认真看看,呀!真的发芽了!我禁不住大声地招呼刚起床的战友们,大家快点来看,黄桷树发芽了!听到我的喊声,战友们一窝蜂地从宿舍里涌了出来,有的战友手里还拿着牙刷正刷着牙,满嘴的泡沫。
战友们顺着我的手指,都看到了那两片新芽,个个的脸上全都笑开了花,一朵一朵的。战友们纷纷议论开来,真不容易呀!终于发芽了!真好看!真可爱!还是小龙最棒,每天给树浇水……小龙听到战友们夸他,脸顿时变得绯红。指导员侧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一脸的轻松和欣慰。
黄桷树发出的新芽越来越多,春天慢慢过去,夏天随之而来,黄桷树已经长出了好多好多的叶子,渐渐地茂盛起来,在战友们的精心呵护下,到了秋天,这棵树真的枝繁叶茂了,与大门的自卫哨相映成趣。
冬天来到的时候,老兵们又该退伍了,只是这地处川南长江边的小城,大地仍是一片叶绿枝盛。中队组织战友们照相,大家伙把指导员拉到门口的黄桷树前,纷纷抢着照合影,照了一张又一张,每个人都微微笑着,满脸的自豪。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友们最终都将离开部队,奔向生活和理想的远方,只有这株黄桷树将一直屹立在营区门口,像一名忠诚守卫的哨兵,永远守护这一方土地的平安、和谐。
战士和石榴
中队的石榴成熟了,队长请我有空去尝尝。中队坐落在县城的西北角,紧邻长江,我一跨进中队的大门,就被院子里的石榴吸引住了。透熟的石榴,张扬着成熟的红,拉弯了结实的树枝,诱惑我的馋欲,唇齿生津。
队长摘下一个红而大的石榴给我,才开始见面的寒喧。我一边和队长闲聊,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石榴,水灵灵、红彤彤的石榴籽紧紧地排列在一起,一如战士们整齐的队列。我掰下几粒石榴仔,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清甜的滋水便溢满了整个口腔,硬是安逸!
在我品尝美味的同时,队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石榴的故事。
冷雨,寒风,愁绪,别离,即将退伍的老兵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给中队留一个纪念,可是各执一词,谁的想法都无法服众,讨论一时陷入了僵局,经过短暂的沉默后,一个老兵提出了新的主张:院子里有四个花坛,种四株石榴,石榴的花期长,可以美化环境;石榴又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可供战友们品尝,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这个提意,得到大家一致响应。
老兵们买回四株石榴树,细心种下,嘱咐留队的战友,一定要照看好石榴树,让它们早日开花结果。随后,这些老兵们,留下他们的忠诚与希望,带着对部队和战友的不舍与思念,离开了中队。
那四株石榴树,深棕色的细小树干上,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色,一副弱不禁风,楚楚可怜的样子。留队的战士为了能让它们安全过冬,找来破旧的棉衣,把细小的树干一一包裹起来,担心它们仍然会被冻着,又找来四个大号的黑色塑料袋,为它们罩上。看着全副武装的石榴树,战士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战士们开始了长久的期待,期盼着冬天早日过去,春天赶快来临,石榴树能长出绿色的新芽,最后长高长大。有个战士做梦,梦见吃石榴,流了一枕头的口水,被战友们好一通取笑。
在欢笑与期望中,春天终于如约而至。
战士们除去石榴树的武装,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四株石榴树还是以前的样子,没有任何变化,这可急坏了年轻的战士们。队长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用一种神秘的口气说,等着,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发芽。
于是,在接下来的每一个清早,战士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花坛边,观察石榴树是否发芽,浇水,除草,逮虫……嘴里还不忘念叨,石榴呀,石榴,你们快点发芽吧!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一名早起的战士在其中一株石榴树上,看到了一丝新绿,瞬时,石榴树发芽的惊喜像起床的哨声,响彻整个营区,叫醒了还没有起床的战士,大家纷纷飞奔出宿舍,跑跳到花坛前,欣赏这春天的第一抹新绿。接下来,又有两株石榴长出了新芽。
可是,剩下的最后一株石榴树,像一名顽固份子,坚持着它的深棕色,始终没有发芽。
等到三株石榴树都已全身翠绿,英姿飒爽时,那株没有发芽的石榴对还是不曾有丝毫的动静,通讯员拔出这株石榴树一看,原来树根早已干枯,已经死掉了。看着这株枯死的石榴树,悲伤溢满了每一名战士的心。
调整好心情,战士们打电话,将石榴树发芽的好消息一一告诉了种树的老兵们,只是没有告诉他们,其中一株死掉了。
战士们没有补种石榴树,他们说:石榴树是老兵们留下来的,代表着老兵,是老兵执著的坚守,补种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剩下的那三株石榴树,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拙壮成长,哨兵般挺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兵变成了老兵,老兵又走了……第三年夏天,三株石榴树终于开花了,细长红艳的花,像老兵们注视中队的眼,繁星般闪亮在浓密的绿叶间!
石榴好吃,树难栽。看着满院红色的石榴,我分明看到那些曾经在中队驻守过的每一名老兵,他们都不曾离去,他们仍在这里,忠诚驻守。
列兵何凡
列兵何凡站在正准备午休的班长身旁,迟疑了半天,嗫嚅道:“班长……”
班长看了一眼自己的兵:“嗯!”
何凡犹犹豫豫,又叫了一声:“班--长--”
班长又应了一声:“嗯?”
想了很久,何凡终于开了口:“班长,真的好累呀!”
班长看着面容有几分憔悴的何凡,心疼地说:“好好休息吧!”
……
何凡每次穿着厚实的战斗服,抱着沉重的消防水带训练完毕,从战斗服里都倒出半杯水来,新兵们底子薄,大多都吃不消。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和平时期,火场就是战场,为了火场上少流血,平时就得多流汗。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灭火的时候,怎么去赢得战斗?班长对他们的训练依旧很严格。每次听着班长的教导,何凡心里都不服气,觉得班长说的都是些空话、套话,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却又指不出错在哪里,也只能稀里糊涂地接受了。
何凡在当兵之前,一直都渴望入伍后能扛着钢枪,威威武武地把国报。没想到,入伍后却被分到了消防部队,手里虽然还是有枪,却换成了水枪。为此,何凡很是失落,有时候训练也就不是很积极。
何凡他们所在的城市,气候比较湿润,发生火灾的时候很少,新兵们下中队都大半年了,也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都是些小火灾,何凡他们去了之后很快就能将火扑灭。但正是在这些日常的训练和扑灭火灾的锻炼中,何凡的体力和灭火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消防中队除了负责灭火,还经常帮助市民干取钥匙、摘马蜂窝等一些小事。何凡心里就想不明白了,有些事,市民们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为什么老要找他们帮忙。班长就经常教育他们,消防人的职责就是有警必接,有灾必救,为人民服务不分大事、小事……
刺耳的警铃声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又响了起来。何凡跟着中队的战友们开着消防车,很快就到达了位于市郊的着火点。这是一栋很破旧的房屋,上面还雕着龙、画着凤,何凡看到那些凤凰,全都着了火,随着噼噼叭叭的爆裂声,在火中艰难的扭动着身体。战士们抱着水枪,向着大火不断地扫射。
虽然这栋房子周围没有别的建筑,但由于全是木结构,耐火等级低,着火面比较广,战士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艰难地将火扑灭了。但是,火情侦察员在侦察完火情后,发现还有一处余火,在房屋的最深处,水枪在外面对它毫无用处,水射不到那里,只能人进到屋里面,才能将那处余火扑灭。指挥员接受了班长和何凡的请命,派他们进到房屋里面,将余火一举扑灭。
班长和何凡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弓着身子,班长抱着水枪,走在前面,何凡跟着后面负责帮班长拖水带。木头烧焦经水浇过后产生的的阵阵烟尘,将他们紧紧地围了起来。他们艰难地进到了房屋里面,班长对着最后的余火恨恨地扫射过去。
何凡眯着眼睛盯着前面,班长抱着水枪,面对火魔毫无惧色,英勇地将嚣张的火魔都一一消灭,觉得班长就像英雄一样,心里忍不住佩服起班长来。自己虽然成了一名消防战士,没有能扛上钢枪,但水枪也一样能报效祖国,为国家和社会减少损失,保一方平安。想到这些,何凡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一种特别想将班长手里的水枪抢过来,亲自去将那些可恶的大火扑灭的冲动。
这栋古老的房屋被大火烧,猛水浇,在骤热骤冷中,经受不住火与水的双重攻击,在余火扑灭的那一刹那,何凡看到一根木柱向着正关掉水枪的班长砸来。何凡毫不犹豫地一把推开班长,紧接着,木柱就重重地砸到了何凡的背上,将他压倒在了地上。回过神来的班长赶紧将木柱移开,并用对讲机通知外面的战友进来增援,战友们小心翼翼地将何凡背出了房子。所幸那根柱子早已被白蚁啃食得差不多了,没将何凡伤得很重。
趴在单架上的何凡,扭过头看着火灭后的老房子,一阵阵的清烟从废墟上升起,像极了一只只浴火重生后的凤凰,舞动着翅膀,向着更高更远的天空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