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中的圈
梁亮
在我8岁的那一年,我从工地的脚手架上滚下来,摔伤了头部。从那以后,我只要一爬到高处就感到害怕,眼前总浮现出当年滚落下来的情景,继而感到头晕。后来学校的心理辅导员断定我是患了恐高症,热心地给我做过一系列的测验。但是想尽方法后,见我还是拼命地抓紧栏杆不敢往楼下偷瞧一眼,也只有无奈地摇了摇头。
之后,我只有心安理得地背着恐高症一起生活。但每当看到别人临高远眺的时候,总是会不知不觉地,羡慕之余还带有一丝的无奈和自卑。
不久前的一天,我与女友去野外采集生物标本,以前,她为了获得想要的花草,老是不顾我的劝阻把自己置身险地,还常常向心惊胆战地等在一旁的我得意地挥手。这一次也不例外,当她在河岸旁发现了一束兰花草后,就立刻欢呼着跑了过去。
她一手拉着旁边的一株野藤,一手使劲过去采。突然她惊恐地尖叫一声,脚下的土层塌了下去,那株野藤也被倏地扯下一大截。我惊呆了,跑过去的时候,看到她一晃一晃地被吊在空中。我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感到下面的岩石上翻滚的浪花强烈地刺激着我的头脑,在眼前白茫茫地连成一片,同时觉得有一股巨大引力正将我往下拉。
我的眼前又晃过了当年的一幕,于是,便本能地想后退。女友使劲地抓着野藤,做着徒劳的挣扎。但是她没有呼救,只是惊恐地目光里流露出期盼的神情……我盯着她,拼命地揪着自己的头发,使劲地向河岸边移动着步子。同时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以抑制不断袭来的眩晕和恶心。然后猛地蹲下,攀住身边的一丛荆条,咬着牙尽力探过身去一我的目光刚接触下面湍急的流水,头就轰地一声炸开了,在恍惚中,看到白花花的浪花铺天盖地地迎来……我一咬牙,猛地在荆条上攥,手心一阵钻心的刺痛使我清醒过来。我急忙一把抓住女友的手臂,一边大吼,一边拼命地把她拉了上来......
女友哭着搂住我,吻着我汗淋淋的脸。我抚摸着她的头发,庆幸地向河边望了望。很奇怪,我能清醒地看着下面的流水;我又走近瞧了瞧,依然没有感到眩晕一这时我突然发觉,那几米高的河岸原来并不可怕。
今天,我已经能怡然地站在高楼的天台边欣赏风景,领略登高远眺的惬意。我记得在很久以前,阿拉伯有一个巫师囚禁他的奴隶,只须用法杖在地上画一个圈,因为相传这样的圈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使每一个私自越界的人无一例外地死亡,所以谁也不敢逃走。其实,他只是在那些人的心里设了一个圈。我们也常被这样的圈所囚,当我们咬紧牙关跨过去后再度回首时,就会蓦然地发觉一那个囚禁我们的圈,其实并不存在。
意林札记
我们不能被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束缚住头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某些人的眼里这是经验,往往受到一些人的告诫,最后我们不能突破这种极限,自己被束缚到了这种固定的思维之下,永远不能得到解脱。经验之谈有的时候是正确的,但是有的时候会束缚自己,或许在这种思维的背后别有天地,勇敢的突破思维定式,突破你的思考极限,你就会得到升华,走到生活的另一个天地里,那也许才是你真的要追求的东西。(王颖)
改变博格一生的“停赛”
汪继锋
比约·博格是瑞典著名网球运动员。他在15岁时便因击败新西兰名将而名震网坛,他曾先后6次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并连续5次夺得温布尔登公开赛冠军。
同许多著名运动员一样,博格从小便表现出超凡的运动天赋,他不仅比同龄人跑得快,而且耐力惊人。他热爱所有的体育运动,只要尝试过的项目,他都会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在他9岁时,父亲送给他一把崭新的网球拍,并带他到附近的公园打网球。从第一次挥拍开始,博格便深深地迷上了网球,不久以后,他便打遍家乡无敌手。到12岁的时候,就连许多国家级球手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专家们预言,一颗网坛新星正在升起。
虽然博格具有极高的天贼可是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却并非无可挑剔。例如,他常常求胜心切,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赛场上,他渴望赢取比赛的每一分。一旦事情不尽如人意,比如出现一次不应该的失误,或裁判出错,他都会勃然大怒。要么用球拍猛击网柱,要么满嘴粗话与裁判争吵,有时甚至当场扔掉球拍。由于脾气暴躁,动辄发怒,博格很多时候输掉了原本可以取胜的比赛。
有一次,博格的父亲来到一场大型锦标赛的决赛现场,观看儿子的比赛。比赛刚开始,博格便又开始发脾气了。他在赛场上吼叫着,咒骂着,并且把球拍拍打得“啪啪”响。目睹此情此景,博格的父亲在看台上再也坐不住了。他认为,如果儿子不能及早改掉脾气暴躁的坏毛病,学会在困境中控制自己的情绪,胜不骄,败不馁,那么,他就不会在赛场上走得很远。在比赛的间隙,博格的父亲起身走进球场,大声地向观众宣布:“比赛到此为止。我儿子弃权。”说完便一把夺过博格手中的球拍,严厉地说:“跟我走。”回到家后,父亲把球拍锁进了储藏室,并且语气坚定地对博格说:“球拍要在储藏室中呆6个月。6个月后,你才能重握球拍。”
虽然博格当时只有12岁,但网球却早已成为他生活的全部。要等上6个月才能碰球拍,这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世界上最严厉的惩罚。刚开始的时候,博格整天都坐卧不宁,心烦意乱。他一会儿在心里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打网球了,一会儿又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和父亲说话了。有时候球瘾发作,他真恨不得跑上街去找人痛痛快快地打上一架。
两个月后,博格逐渐从最初的浮躁中冷静下来,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父亲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主动找他谈心,并且一有机会便带他去观看一些著名网球运动员的比赛,让博格观察和学习他们在赛场内外的言谈举止。通过几个月的教育,博格的言行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遇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暴躁了。
6个月到了,父亲从储藏室中拿出球拍,递给儿子说:“今后,如果我再听到你说一句粗话,再看到你摔一次球拍,我就把它永远拿走。要么你控制脾气,要么我为你控制球拍。”
沉寂了6个月之后,人们又重新在赛场上看到了博格的身影。他的击球依然像以前那样又快、又刁、又准,惟一不同的是,观众再也没有看见他在赛场上使性子、发脾气。在父亲禁止他打球的日子里,博格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一场轻松赛事的第一分,还是重大决赛的最后一分,他的表情和态度都毫无二致。即使是在重大国际赛事中,裁判糟糕地误判边线球,他也能泰然处之。
学会在困境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是博格网球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博格都会由衷地感谢自己的父亲。因为正是父亲的谆谆教导,将他从一个濒于崩溃的抱怨者,转变为一个即使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刻,也能够保持冷静的胜利者。
意林札记
在顺境中能使自己不骄,在逆境中也能把握自己不躁,对运动员来说很重要,对我们每个人同样重要。
孩子如同一株小树,在成长的每一阶段都要适时地为它修枝剪杈,博格如果没有父亲那次六个月的“停赛”,就不会有今天的骄人成绩。(萧萧)
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邓洁明
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从美国西部一个偏僻的山村来到纽约。走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啃着个硬冰凉的面包,他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然而,对于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丹尼尔来说,要想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拒绝了他的求职请求。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时,有一天,他接到一家日用品公司让他前往面试的通知。他兴冲冲地前往面试,但是面对主考官有关各种商品的性能和如何使用的提问,他吞吞吐吐一句话也答不出来。说实话,摆在他眼前的许多东西他从未接触过,有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眼看惟一的机会就要消失,在转身退出主考官办公室的一刹那,丹尼尔有些不甘心地问:“请问阁下,你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主考官彼特微笑着告诉他:“这很简单,我们需要能把仓库里的商品销售出去的人。”
回到住处,回味着主考官的话,丹尼尔突然有了奇妙的感想:不管哪个地方招聘,其实都是在寻找能够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既然如此,何不主动出击,去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想,总有一种帮助是他能够提供的。
不久,在当地一家报纸上,登出了一则颇为奇特的启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谨以我本人的信用作担保,如果你或者贵公司遇到难处,如果你需要得到帮助,而且我也正好有这种能力给予帮助,我一定竭力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让丹尼尔没想到的是这则并不起眼的启事登出后,他接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求租电话和信件。
原本只想找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丹尼尔,这时又有了更有趣味的发现:老约翰为自己的花猫生下小猫照顾不过来而发愁,而凯茜却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吵着要猫咪找不到卖主而着急;北边一所小学急需大量鲜奶,而东边的一处牧场却奶源过量……诸如此类的事情一一呈现在他面前。
丹尼尔将这些情况整理分类,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毫不保留地告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他,也在一家需要市场推广员的公司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久,一些得到他帮助的人给他寄来了汇款,以表谢意。
据此,丹尼尔灵机一动,辞了职,注册了自己的信息公司,业务越做越大,他很快成为纽约最年轻的百万富翁之一。
意林札记
一个山村的年轻人凭借自己善于思考的大脑却成为了当时纽约最年轻的百万富翁。他的成功告诉人们:幸运从来不会主动光顾你,要靠自己去寻找。有时候,给别人帮助的同时,其实也为自己创造了最好的成功机会。(蔚蓝)
回头看看佚名
芮妮·齐薇格是好莱坞顶级的当红女星。
初入行时,整整4年,芮妮·齐薇格只是在一些电视电影中客串一些小角色,直到1996年,在卡梅隆·克罗执导的影片《甜心先生》中,她与汤姆·克鲁斯合作主演,因在片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楚楚可怜的痴女形象而一炮走红。
在这之后两年,芮妮·齐薇格虽然也偶有新作推出,但在演技上却没有突破。可当时活在周围人吹捧之中的她却没有什么感觉。
有一天,芮妮·齐薇格又去一个朋友家参加一绅士名媛聚集的舞会。她身着盛装,打扮得非常漂亮,照照镜子,她得意非凡。到朋友家时,客人来得不多,芮妮·齐薇格便上楼欣赏女主人的插花艺术。当她欣赏过插花,拖着曳地长裙款款下楼时,很多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她。她心里很得意,她知道自己风姿绰约。可很快她就发觉人们的眼神不对劲儿,同时她听见自己身后有点动静,回头一看,她的轻纱做的裙摆上竟挂着一个有着几枚尖锐铜针的小铅块。这是一小块残缺的花插座,是用来固定花枝位置的,更糟糕的是,这个破插座的铜针上还缠上了一根线,线又带着一枝枯萎的花,这个长长的“队伍”正随着她的步履在楼梯上颠簸!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引人注目的原因。
这次舞会后,芮妮·齐薇格变得十分低调。之后,在与不添·罗夫、梅丽·史翠普等好莱坞大牌明星合作时,她抓住机会学习,表演功力大进,最终凭借在《急救爱情狂》一片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2000年全球喜剧和音乐类最佳女主角奖,再度成为好莱坞顶级的当红女星。
回忆起那次舞会,芮妮·齐薇格总是说:“那天以后,每当我觉得不可一世时,总会回头看看,看后面有没有花插座。”
无论你自我感觉多么良好,无论你现在多么春风得意,回头看看,或许就能清楚地看见人生的一些瑕疵,这种发现,能使人反省、清醒。所以,不管有多少荣耀、金钱、名誉、赞美包围着你,你也不要忘了回头看看,这样你就不会忘乎所以了,常回头看看,会反思的人,才更知道前面的路应该怎么走。
意林札记
未雨绸缪,固乃聪明之举,亡羊补牢,也不失明智之为。古人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一个人只关注前方的路,却忽视了身后的脚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回头看,就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回头看,就无从改进。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经常回头看看。(方英卉)
从“心”出发崔鹤同
美国的吉姆·史都瓦从小患“少年黄斑变性”,在17岁时被医生断言“视力将逐渐消失,终至失明。”
后来,吉姆凭借坚强的毅力,进入了欧若·罗伯特乔大学就读,当时他只剩下一点点视力了。为了赶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吉姆必须每天熬夜到半夜三四点,可是这对只剩下一点视力、而且视力还在快速流失中的吉姆来说,真是太痛苦了。所以,吉姆在上了10天课后,就决定放弃大学新鲜的生活,休学了。
离校前,他去看望给他上了两次课的教授保罗博士。保罗博士对他说:“你内心深处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休学以后,吉姆到一个建筑工地当了工人。他负责铲混凝土。因这是“剩下微弱视力”的他惟一能做的事。两三个月后,一个阴冷、刮着强风的冬晨,吉姆站在壕沟里,用水桶不住地将积水往外舀。天气转晴,就可以开始将混凝土倒进沟里了。
吉姆的手又湿又凉,浑身冻得打颤,饥寒交迫。此时,工寮的门突然打开,一个老工人向吉姆走来,劝他说:“我们刚才讨论过了,我们希望你离开这里!”
“啊,为什么?”吉姆惊愕地问:“我做错了什么吗?”
老工人说:“是的,我们都知道,你非常努力,但是吉姆,我们来这里是因为我们没有一技之长,也没地方可去。你跟我们不一样,如果你不离开这里,有一天,也会无路可走。但你该有更大的成就,所以,我们决定让你离开这里,你一生不应该只呆在这工地上!”
老工人这席话深深地震撼了吉姆,“是的,我难道只能一辈子当铲土工人吗?”他的心被敲醒了。他含着泪水,谢过工寮里的工人。他兴奋地打电话给保罗博士:“我决定复学,我决定要重回学校读书!”后来,吉姆发愤图强,以“心理学”和“社会学”双学位从大学毕业,并获学校最高荣誉奖。29岁时吉姆双目失明,但他因发明了帮助视障朋友“看”电视的方法而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奖一“艾美奖”和美国“十大杰出青年杰西奖”。目前,他是“教育电视网”的创办人,该电视台在北美有一千多家有线系统加入,收视户高达二千五百多万户。
人生没有绝境,即使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时,只要坚定信念、不妄自菲薄,从“心”出发,坚持不懈,愈挫愈勇,就一定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意林札记
吉姆的成就让每一个正常人感到汗颜,作为一个残疾人尚且坚持不懈,愈挫愈勇,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