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4322300000057

第57章 育儿篇(31)

(3)给予助消化、养胃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和丸、消乳丸、小儿至宝锭、多酶片等。如出现呕吐、腹泻时可酌情进行输液,加用庆大霉素或黄连素等。

蛲虫病

症状及病因

有些宝宝常常觉得****痒,要用手去搔抓,晚上经常睡不好觉,不时咬牙、说梦话,平时胃口不好,还渐渐消瘦。这时,家长就得留意,宝宝是不是得了蛲虫病。

蛲虫很小,像缝衣线大小,乳白色,半透明状,长约1厘米,寄生于人的小肠下段和大肠里,寿命为20~30天。雄虫在交配后立即死去,雌虫大多数在夜间宝宝睡熟时爬出****,在****周围、会阴部产卵。一条虫可以产卵1万个以上,雌虫产卵后也会死去。

蛲虫多时,白天也可以从****爬出来。宝宝****瘙痒难忍,就是因为蛲虫爬出来,刺激了****黏膜的缘故。晚上睡不好觉、咬牙、说梦话等,也是这个原因。有些女孩还会因为蛲虫爬进尿道里而出现遗尿、尿道炎(排尿频、尿急、尿痛)等病症。

蛲虫的生命过程很短,本来应该不难治愈。可是,由于宝宝在****瘙痒时用手去搔抓,把虫卵沾在手指上和指甲缝里,如果吃饭前不洗手或平时有吮手指、咬指甲等坏习惯的话,就会将虫卵吃下去,导致难以彻底治愈。

从上述过程中,不难看出,如果能够防止最初感染和后来的自身重复感染的,就算不服驱虫药也能自行痊愈。

应对方法

(1)为了避免自身重复感染,要经常给孩子剪指甲,督促宝宝饭前洗手、便后洗手、不咬指甲、不吮手指,做到被褥勤洗晒、衣服勤换洗。

(2)扫床和扫地前要洒水,以免尘土飞扬,虫卵随尘土飞落到玩具、食具、饭菜等上面,被宝宝吃进肚子里。

(3)宝宝睡觉前,要换下开裆裤或包上手指,以免夜间手指污染。

(4)早晨起床后,要让宝宝先洗手,然后才能拿食物。

尿道感染(脓尿、肾盂炎、 肾盂炎所引起的肾炎、膀胱炎)

症状及病因

肾脏或膀胱的感染,可引起强烈的病状和高热。但是有时,孩子完全没有异样,只在常例检查小便时才发觉。较大的儿童会在小便时感觉发烫或略痛。多数例子,都没有直接的泌尿器症状。尿道感染易发生于小女孩,尤其2岁以下的,这需要快速的医药治疗,而且容易治愈。

应对方法

当宝宝有不明理由的发热时,应检查小便。虽然可能是感冒和喉痛所引起的发热,但热度稽延几天不退,也应检查小便。因为身体其他部分的感染,常会蔓延到泌尿系统,使热度不退。

尿里的脓如果很多,可以使尿变得混浊。但脓很少,便不能用肉眼辨认。反之,正常小孩的尿也可能混浊,尤其在着凉时,这是由于尿中所含的盐类增多的缘故。所以不能从尿的外表看出是否有尿道感染。

如果感染长时间不好,或又发生二次感染,整个泌尿系统就应该来一次彻底的特殊检查。

泌尿器官先天畸形的儿童,较易发生尿道感染。故如有任何一点迹象显示儿童的泌尿器畸形时,便应该加以矫正,免得肾脏发生永久性的损害。

为慎重起见,如儿童患过尿道感染,虽然现在看上去是好了,最好能在1个月或2个月后,到医院做小便复查,以保证没有复发。

女孩尿中有脓

症状及病因

女孩的尿中有脓,常常缘于****的感染,虽然感染很轻,并无炎症现象和分泌物可见。因此,如在尿样中发现了脓,在未作进一步研究前,不可断定是尿道感染。要作正确的诊断,第一步是先得到“不玷污”的尿样。

应对方法

可以将她的****分开,先用湿棉,再用干棉将****口抹净吸干,然后让她小便。如解出的尿仍带脓,医师便要通一条导尿管(小橡皮管)进膀胱,直接取尿样进一步做检查。

急性肾炎

症状及病因

急性肾炎属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多发生在学龄儿童,尤以5~6岁儿童多见。急性肾炎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因此,发病前2~3周患儿常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或皮肤脓疱疮。

宝宝患肾炎时,其突出的症状是眼睑浮肿、小便量少、颜色发红(血尿),或如洗肉水样或如浓茶色。重者也可出现高血压、抽风(称高血压脑病)、急性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这些对病儿常是致命的威胁。小儿以轻症肾炎多见,近年来重症病例已非常少见。怀疑宝宝患肾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将通过给孩子化验尿(可见红细胞、蛋白和管型)而确诊。

宝宝若得了急性肾炎,轻者可在家治疗,重症病儿则应住院治疗。

应对方法

(1)急性期应让患儿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和肾脏的负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1~2周待浮肿消退,尿量增加,血压下降后可在室内或户外散步。但1~2个月内应限制活动量,病后3个月若尿化验基本正常可正常生活,但应避免剧烈活动。

(2)在疾病早期宜给低盐或无盐饭,并适当限制饮水量,鼓励孩子多食水果。

(3)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脉搏、血压、尿量和小便颜色。急性期可适当用降压药、利尿药并肌肉注射青霉素,连续7~10天。

肾病综合征

症状及病因

肾病综合征也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本病和肾炎完全不同,其病因尚不清楚,故通常称为肾病综合征,本病的突出特点为“三高一低”。

(1)高度浮肿。有不少患儿两眼睑肿得发亮,睁不开眼,男孩子****肿胀,甚至破溃渗水,腹部也肿胀,可有大量积水。

(2)高胆固醇。给孩子验血时可见胆固醇明显升高。

(3)高蛋白尿。病儿尿蛋白比肾炎病儿尿的蛋白明显增多。急性期常见尿少现象,但很少出现血尿。

(4)“一低”是指血浆蛋白降低。

小儿肾病多为原发性,少数患儿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基础上。也有的为先天性肾病,此多见于小婴儿。

应对方法

一旦得了肾病综合征,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时间用药。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为强的松,急性期应让患儿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尤其是****水肿破溃时,更要加强护理,保持局部干燥,用无菌棉球吸净渗液,用棉垫将****托起,以防感染。

饮食以无盐或少盐为主,浮肿消退后,可逐渐增加食盐的摄入,并给予高蛋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瘦肉等。

癫痫

症状及病因

癫痫(俗称羊角风)是一种发生于较大的儿童、既不发热也没有其他疾病而时发时愈的抽筋。其真正病因,至今还不明确。癫痫又分两类:“大癫痫”,患者一时晕倒,知觉意识全失,筋肉抽搐;“小癫痫”,患者并不晕倒,不过发呆,眼睛发直。

应对方法

一切癫痫病,都应该请医师治疗研究。虽然这种病是慢性的、时发时愈,但难于根治。现在已有几种药品,略有益处,或可减少患病次数。此外,还有其他不常见的痉挛疾病,名目繁多,恕不枚举。

当患儿因癫痫而发生抽筋现象,应该赶快找医师。医师未治以前,可不必太惊慌,因无论是有热度、没有热度的痉挛,都不需急救。有热度的,用上述擦酒精的方法,可以减少热度。若抽筋过了,医师还没有到,儿童醒过来,进半粒阿司匹林也可。这可以降低热度,避免立刻再发。此病很少有发烧过了一天以后,才发生抽筋的;脑子似乎对于热度,有了习惯性。

流脑

症状及病因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多在冬春两季发生和流行,而且10岁以下孩子最容易被传染。

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患儿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当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菌随唾沫飞到空气中,被健康儿吸入呼吸道后,若机体抵抗力低或细菌毒力很强时,病菌就会侵入血液,引起脑脊髓膜发炎。

在流行季节,若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公园、电影院、庙会等地方,健康儿都有被病菌侵害的危险。所以,家长要保护好孩子,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以防传染流脑。

流脑是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对机体的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年龄、机体抵抗力、细菌的毒力以及临床的类型。

大多数患儿患普通型流脑,只要能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能很快治愈。但有少数暴发型流脑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变化快,患儿常常在发病当天或几小时内死亡。尤其2岁以下小孩,多表现为突然高热、抽风、淤点或淤斑遍及全身、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口唇及手足指趾端紫绀、脉搏微弱等循环衰竭表现。有些孩子有反复抽风、昏迷、颅内压力增高或脑疝等症状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有可能遗留下各种神经瘫痪、耳聋、失明等后遗症。

应对方法

(1)当遇到宝宝突然高热、呕吐,尤其有喷射性呕吐时,家长应当注意摸摸宝宝前囟门是不是膨隆,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送医院确诊治疗,切勿耽搁。

(2)搞好居室内外卫生,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3)在流脑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外出串门或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不要去患儿家串门。

(4)发现患儿要及时报告当地防疫机构,及时让患儿住院隔离治疗。

(5)与患儿密切接触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磺胺嘧啶进行预防。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措施是认真做好“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具体做法是,每年在发病季节前1个月,在当地保健科或卫生院给宝宝接种流脑疫苗。

婴儿期交流障碍

症状及病因

婴儿期是宝宝学习、交流的开端,一般来说,宝宝在2个月时就开始用眼、耳、鼻等器官进行学习和交流。如果婴儿的眼、耳、发音器官、大脑神经等有某种缺陷,就会妨碍他的学习和交流,造成他的交流障碍。

据临床资料统计,在现阶段大约有5%的婴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障碍。

临床上,婴儿交流障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性交流障碍,二是表达性交流障碍。所谓接受性交流障碍指的是成人与婴儿进行交流时,婴儿不能够接受交流。例如2个月的宝宝会用眼睛看玩具,当成年人拿着玩具在他眼前晃动时,他显示出高兴的样子,并可随玩具的移动而转动眼睛或扭转头部。如果2个月的婴儿在与成年人交流过程中毫无反应,眼睛不随玩具转动,就说明宝宝存在接受性交流障碍。

宝宝表现出的接受性交流障碍除视觉接受障碍之外,最常见的是听力和语言接受障碍。父母经常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尽管宝宝不懂父母说话的含义,但宝宝知道他们正在与自己交流。有听力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宝宝,不会接受父母的语言交流,这样对父母说的话会缺乏明显的反应,既无高兴反应,也无反抗哭闹反应。发育正常、无交流障碍的宝宝,一般非常喜欢与他人交流,他们可以明显接受来自父母或其他人的交流信号,并完成交流过程。

表达性交流障碍比接受性交流障碍容易发现,表现为宝宝可以接受交流,但无法或因某种原因不能与交流者进行反交流,即不能表达交流。例如几个月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与成人进行语言交流时,也会通过“呀呀、吗吗、嗒嗒”等发声来表达交流的意思。如果宝宝存在发音器官缺陷,如先天性唇腭裂、声门血管瘤、脑性瘫痪等,宝宝就不能通过发声来表达交流,也就是说存在着表达性交流障碍。

应对方法

一般来说,宝宝与外界最重要的交流是语言交流。小儿的语言环境和接受语言刺激对他日后的交流技能有很大的影响。医学研究发现,在缺乏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宝宝,会表现出严重的语言交流障碍。如果父母经常与宝宝交流,就可以帮助宝宝提高交流技能,可见,年轻的父母要善于与宝宝交流。在与宝宝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存在交流障碍。一般认为,如果宝宝到了1周岁还不会用发声的方法与父母交流,那么多半存在耳聋等其他交流障碍。此时应带他去儿童保健所进行检查,便能尽早发现婴儿交流障碍的原因,使他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原发性脊柱侧凸畸形

症状和病因

脊柱侧凸畸形,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脊柱侧弯。原发的含义是指儿童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使脊柱向偏离纵轴中线的方向生长。

正常情况下,脊柱的全长是由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和4~5个尾椎互相联结组成。可以简单地把组成脊柱的每块小骨,即椎体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一块高约3~4厘米的圆锥形骨块,借助椎间软骨及纤维环和与其相邻的上下椎体互相连接。其后部又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一个空心骨环,后面是一个向后隆起的骨突,医学上把它称之为棘突。

当脊柱发生骨折时,会引起伤者肢体瘫痪,其道理就是因为骨折片直接刺伤了椎管内的脊髓神经。同样道理,当脊柱发生严重畸形时,脊髓神经也可受到牵拉和挤压,所以严重的侧凸畸形患者也可同时伴发肢体瘫痪。

对已发展成严重畸形的患者,尽管目前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矫正,但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而且手术难度较大,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脊柱侧凸畸形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从医学上找到明确病因的,如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或其他脊柱疾病引起的侧凸畸形;另一类的病因至今还不够明确,也就是原发性脊椎侧凸畸形。

原发性脊柱侧凸和姿势不正引起的侧凸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侧凸程度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加重,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就无法控制其进行性发展,最后可导致脊柱严重畸形。而后者可以通过矫正坐姿得以纠正。

目前,对原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尚没有一致公认的结论,但大多认为腰背部双侧肌力不平衡是主要因素,而且此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一般来说,这种畸形可自3岁出现,但往往在5~6岁或更大年龄时才被发现。因为轻度侧凸患者没有异常的感觉和症状,很难引起父母和患儿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逐年发展,结果畸形越来越重。发展到晚期阶段,不仅患儿的心肺功能受到影响,而且还可能由于脊髓神经受到牵拉和挤压而导致肢体瘫痪,如不给予及时治疗可造成终生残疾甚至死亡。

这些棘突依次自上而下排列在人体背侧中线上,若用色笔在脊背上将各个棘突点出来,就可把它们连成一线。如果这条连线是一条垂直线,而且是不偏不倚地位于背部正中,就表明脊柱没有侧凸。相反,各棘突的连线呈S形,并偏离了背部中线,就说明脊柱已发生了侧凸。

(2)采用重锤测量法进行验证。测量时可用长约1米左右的线绳,一端系以铅锤,另一端用手按放于头背部中线上,使铅锤自然下垂。如果铅垂通过臀沟,表明没有侧凸;反之如铅锤远离臀沟,则表明已有侧凸存在。

应对方法

对此类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在侧凸的凹面上,放置一根金属棒,利用金属棒的支撑作用将侧凸畸形的脊柱撑直并给予固定。

在脊柱撑直过程中,随着脊柱被拉直,脊髓神经也会从弯曲状态下被撑直。为避免在矫形过程中脊髓遭到过度牵拉而导致病人瘫痪,在进行这类手术时采用测定皮质诱发电位来监护脊髓神经的方法。这种科学的监护方法,不仅能使脊柱畸形得到最大程度的矫正,而且也能避免脊髓因过度牵拉受到损伤。

弱视

症状及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