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4322300000058

第58章 育儿篇(32)

所谓弱视就是指宝宝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视力检查1.0)而又检查不出有其他影响视力的疾病,配戴眼镜视力也不能矫正。有少部分同时伴有斜视(常称斜眼),比较容易被发现;但大多数儿童因外观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而常被忽视。儿童斜视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儿童中的弱视约占4%。我国有3亿儿童,估计有1200万弱视儿童在等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弱视,有在婴幼儿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如多病、头部外伤或因某种原因长期包扎了眼睛而引起了弱视,但大多数是由斜视、远视、近视、散光引起的弱视。

如何早期发现弱视

应对方法

(1)如果宝宝害“红眼病”、长眼屎、流眼泪,眼内进沙子磨得睁不开,应早到医院诊治。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演变为弱视。

(2)可以采用散瞳验光配镜、传统健眼遮盖疗法、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红胶片遮盖法等治疗方法。

(3)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这是因为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对幼儿的眼睛不利,严重的会损伤幼儿的视力。幼儿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精神长时间地集中与兴奋会使大脑的负担过重,对大脑发育不利。

视力功能缺陷

症状及病因

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东西,是因为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这些透明的屈光系统能将光线集中起来,然后在感光的视网膜上聚集成象,由视神经将这些冲动再传导到大脑皮层枕部视区,经过视中枢的分析加工处理后成影的结果。如果眼的透明组织(如角膜、晶状体等)发生混浊,视网膜、视神经有毛病,影响了光线的进入及传导;或大脑出现问题,眼睛看不清甚至看不见东西了,这种功能通常用“视力”来表示。

科学研究证明,小儿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初生后到1岁之间,用现代手段检测发现生后6个月的宝宝视力即与正常人相似。临床大量调查的结果也证明70%~80%的3岁宝宝视力已达到1.0(正常视力)。新生儿在出生后仅有光感,表现为无目的性的眼球运动,以后会迅速发育。

通过一些简单的观测方法可以发现患儿的视觉有缺陷:手或其他物体突然出现在宝宝眼睛的近前时不引起瞬目(眨眼)反射;对小玩具无兴趣,没有追随或去捕拿的表现;当一只眼被遮挡时,如引起宝宝的反感哭闹或用手去撕扯遮盖物,说明未被遮盖眼的视力极差;眼睛偏斜;看东西时头面向某个方向转。

以上这些观测虽较粗略,但它能尽早地提示人们警惕婴幼儿期的视觉发育异常,发现后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治疗造成孩子的终身遗憾。

精神病

症状和病因

(1)遗传因素。通过家族患病情况调查、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突破性进展,已证实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儿童孤独症、癫痫与某些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国外已有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第六对染色体和躁郁症患者第11对染色体短臂发展异常的基因片段。临床上发现如父母均有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率高达40%~68%,而一般人低于10%。所以,优生是避免一些严重精神病的重要方法,有精神病家族史的育龄男女在生育孩子之前最好去咨询一下有关专家。

(2)理化、生物性因素。全身性的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中毒、外伤、癌瘤、缺氧、营养缺乏、代谢障碍、内分泌异常及血管与变性疾病等,以及高温中暑、放射线损伤均可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脑的正常结构与机能,引起精神障碍。

(3)社会心理因素。儿童常见的社会心理压力主要是亲子关系异常、生离死别、学业受挫、重病伤残、同学关系紧张、遭受歧视、侮辱、冤屈等。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性因素一样,可以改变机体代谢水平,引起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改变机体免疫系统机能,改变大脑皮层与内脏的生理机能,成为致病因素。

应对方法

目前预防儿童精神病,主要采用心理防卫机制,其主要因素有:

(1)素质因素。包括气质特征,性格特点等心理素质,如敏感、脆弱与内向性格在外界致病因素的冲击下易患精神障碍;还包括体力、精力、损伤恢复能力等躯体素质,如体弱、躯体耐受性差的个体对精神病的易感性较高。

(2)机体当前的机能状态。此项本身并不是发病原因,但不良的机能状态可削弱心理防卫能力,促使精神疾病的发生。如饥饿、过度疲劳、睡眠缺乏、酗酒、儿童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机能状态、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等。

总之,儿童精神疾病是心理防卫能力和外界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所以要采取综合防御措施。

情绪障碍

症状及病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易受内外因素影响而变化。可能因某些生活上不愉快的事或其他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破裂、学习负担过重等)的影响而产生情绪障碍,其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所以,目前倾向于使用“情绪障碍”一词来代替“儿童神经症”。而且儿童神经症与成人神经症有很大区别,混为一谈是不合适的。因此,国内外学者均主张改变过去的分类法,而将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病称为情绪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的常见类型有:

(1)分离性焦虑症。

(2)恐怖症。

(3)强迫症。

(4)神经性抑郁症。

(5)癔病。

但几种临床类型不易绝对分开,常有重叠。

儿童情绪障碍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的易感性。儿童的气质特征和性格特点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幼儿时期胆怯、敏感或有过分依赖特点的儿童易患情绪障碍。有的学者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同时患病率较高,即使分开抚养仍表现出这一倾向。临床发现父母患有精神病,孩子极易发生儿童焦虑症。

(2)家庭因素。儿童尚未成熟,未能独立,所以,对环境尤其家庭环境依赖性强。对家庭的依赖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心理上的需要,需要父母的抚爱和支持,使他们得到安全感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环境。无疑,家庭结构的缺陷、父母离婚以及养育方式不当以及对儿童过分保护或过分苛求等都是影响儿童正常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儿童情绪障碍的主要原因。

(3)社会心理因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的过高期望,职业父母工作忙碌,家庭物质条件日益优裕而忽视儿童的心理需要。亲子间缺乏沟通和理解,管教方式易走极端,要么溺爱要么苛求,导致亲子关系不良,进一步导致儿童社会适应不良或恐惧、退缩、自卑不安和抑郁,一旦遭遇精神紧张就容易产生情绪障碍。

(4)躯体因素和生理、心理发育不良。躯体过度紧张疲劳,患躯体疾病后的衰弱状态,生活不规律,幼年时期遭受精神创伤等都可产生情绪障碍。

应对方法

实际上,患病因素是综合起作用的,只是有些因素更为突出而已。父母面对婴幼儿情绪障碍时应及时与婴幼儿沟通交流,既要满足其适当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其心理需要,让其具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孤独症

症状及病因

儿童孤独症是起源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以极度孤独、对别人缺乏情感受应、言语障碍、运动刻板和对环境反应奇特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症最早由Kanner报道,起病年龄大多在幼儿期,命名为幼儿孤独症。后来学者发现也有3岁以后起病者,故又称儿童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

本症多见于男孩,目前病因不明,与遗传、代谢、围产期损伤或神经心理学障碍等有关。

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1)社会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极度孤独,难与周围人交流感情,对环境缺乏兴趣,父母离开时也无所谓,抱他、亲他无高兴的表示,对人面无表情,眼不对视,但对有些无生命的物质表示出特殊的依恋(抱着砖头睡觉等)。

(2)言语交流障碍。约半数患儿有言语缺陷、会完全缄默或不能用手势表示交往。部分患儿可有模仿言语、代词颠倒(以“你”代替“我”),文法结构混乱、言语缺乏意义等。

(3)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对儿童喜欢的玩具不感兴趣,对锅盖、瓶盖等物品着迷。常有弹手指、拍手、摇摆身体、脚尖走路或其他奇特姿势。有时表现为多动、易怒、抓破皮肤、咬手和睡眠障碍。

(4)感觉异常。对外界刺激近似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周围亲人叫他常无反应,甚至像个聋哑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发怒时易攻击他人。

(5)渴望维持原样不变。生活中固定刻板地坚持同一模式,如坐的位置、东西放的地方、日常生活内容的顺序都必须保持原样不变,否则就哭闹或反抗。

(6)智能障碍。孤独症外貌无明显呆滞,但基本适应行为能力明显落后,自身防卫功能减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以中、重度低下占多数。极少数显示特殊能力,特别是在音乐、计算和机械记忆方面能力超常,即所谓的“白痴学者”。

应对方法

此病目前在我国有增多趋势病程,呈慢性,预后不佳。因此,积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治疗以教育训练为主,如基本生活习惯、自助能力、言语训练、运动技能学习。利用奖惩方法和情感交流(拥抱疗法)等手段改善和提高患儿的社交和适应能力,同时要帮助父母掌握照管和训练的方法。药物治疗以促进脑功能为主,如脑复康、脑活素、γ—氨酷酸等。近年来有人试用纳屈酮(阿片阻滞剂)治疗,每日30~50毫克,取得一定疗效。其他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利他林、******等)、氟******及小量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氯丙嗪、舒必利等。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躁狂症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一种类型,顾名思义是以情绪高涨、兴奋、狂躁为主要特点,常与抑郁状态交替出现,有时抑郁表现轻微而短暂不易被觉察,而突出表现为躁狂。

躁狂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情绪高涨。表现为喜悦、欢笑、精神爽快、自我感觉良好,但情感体验肤浅,有时表现易激怒,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

(2)思维活动异常。表现为话多、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财力,甚至认为自己的主见是独创性的,学习、能力是最好的,是最有前途的,认为家里有钱,为此大摆阔气,挥霍钱财。稍大的儿童(一般是青春期前后)常有思维联想加快,意念飘浮,出现音联意联(即正常的言语常被外来的某些语音或事情所干扰,很容易接着别人的话音或周围事物的意思去侃侃而谈),注意力不集中,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

(3)行为控制能力差,表现为冲动兴奋。顽皮、好吵闹打斗、惹是生非、恶作剧、举止轻浮、乱花钱、爱管闲事、寻求冒险、终日忙乱不知疲劳,严重者可出现越轨行为。

(4)其他表现。一般有食欲下降或增多。体重减轻,睡眠减少的现象。少数可出现幻听或与情绪相协调的妄想(一种不现实的,但病人坚信不移的错误想法)。

出现这些表现应及早到精神病医院去诊治。因为兴奋狂躁对儿童的身体消耗过大,易导致脱水或衰竭;另一方面,行为易冲动,可出现伤人或自伤,造成严重后果。

应对方法

(1)药物治疗。首选碳酸锂,一般为每日30毫克/千克体重,从小剂量开始,出现疗效后不再增加剂量,应保持血锂浓度在0.6~1.2毫摩尔/升之间。若已达到治疗剂量持续2周仍无效,或出现严重毒性反应,应停药或换用其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锂盐治疗起效较慢,初期可用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治疗。目前有人试用卡马西平、丙戌酸钠等治疗,但疗效尚不肯定。

(2)心理治疗。主要是解除儿童的心理负担,改变患儿的价值观念,增强自信,调解与周围小朋友的关系。

(3)环境治疗。首先告诉患儿父母关于孩子病的性质,要求父母给予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治疗和康复环境。对病情较重者应及时住院,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焦虑症

症状及病因

儿童焦虑症是指在儿童时期,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过于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甚至无缘无故或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惶恐不安、担心害怕、哭闹不止、过度烦躁。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以学龄儿童为多,男女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此病根据发生原因和症状特征主要分为3种类型:

(1)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龄前期儿童。当与亲人分离时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反复担心亲人可能遭受意外,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复返,因而表现出过分地烦躁或惊恐不安,不断要求待在家里,不愿意离开亲人,不愿意上幼儿园或上学校。如勉强送去,表现出哭闹、挣扎,并有躯体不适,如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闷等,病程可持续数年。

(2)过度焦虑反应。表现出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不切实际的烦恼。如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怕黑暗、惧孤独,常因小事影响情绪,表现出惴惴不安、焦虑烦恼。本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较多,病前性格为胆小、多虑、缺乏自信心,对事物反应敏感,同时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状。

(3)社交性焦虑(又称回避性障碍或社交敏感性障碍)。每当与人接触或谈话时就会紧张、害怕、局促不安。当幼儿接触陌生人或到一个新的环境后,就会出现持久而过分的紧张不安、烦躁焦虑的情绪,甚至采取回避行为。此类患儿恐惧上幼儿园、怕见老师和同学。若父母强行送去,由于焦虑心情,常常孤独一人站在墙角里,表现出社交和适应方面的困难。

儿童焦虑症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需要积极的防治。为此,要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使儿童在良好家庭环境中成长;要给予足够的母爱,但不应溺爱,也不过分苛求孩子;逐渐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使情绪、情感能够健康地发展。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查明原因,解除心理刺激因素,改善教育方法或改善环境,给予孩子适度的爱。

(2)对严重焦虑症儿童可辅以抗焦虑药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待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恐怖症

症状及病因

儿童恐怖症亦称儿童期恐怖性障碍,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中一般客观事物和情景表现出过分的恐惧,而且持续的强烈恐怖情绪超过了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然对患儿进行劝慰解释,仍不能消除恐惧,以至表现出回避、退缩,因而影响儿童的日常活动。恐惧发作时,可伴有心悸、出汗、脸色苍白、尿频、瞳孔散大等症状。

(1)对某种事物的恐怖。多数儿童患恐怖症前精神均受到过一定的刺激,造成心理应激反应,这种非适应性行为,可以通过强化(言语或恐怖情景再现等)而固定下来。恐怖内容有:黑暗、动物、昆虫、细菌、疾病、死亡、火光、高空、广场、刀剪、孤独、社交、学校、亲人分离等,这种恐怖会异常的强烈而持久,并伴有焦虑不安。

(2)回避行为。患儿对恐怖对象产生回避行为。有的儿童不但对实物或现场感到恐怖、回避,对图片或描述的语言也会产生恐惧和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