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4322300000028

第28章 育儿篇(2)

是指用母乳喂养孩子,但也喂养少量水或以水为基础的饮料,如水果汁。

全母乳喂养

是指纯母乳喂养或几乎纯母乳喂养。

部分母乳喂养

是指有时给孩子喂养母乳,有时人工喂养,如用奶、粥或其他食品。

目前全球都在提倡母乳喂养,但随着新生儿的发育,还应适时添加辅食,一般于出生4~6个月后可以添加蛋、牛乳、鱼泥、肉泥、水果汁等。

什么是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是指用人工食品喂养孩子,完全没有母乳喂养的喂养方法。如果妈妈没有奶或者因生病而不宜喂奶时,可采用人工喂养,给新生儿喂鲜牛奶或全脂奶粉。

新生儿需要的营养素

相关营养素对新生儿是必不可少的,其摄入程度分别如下:

热能

热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人体对热能的需求是满足基础代谢、活动、生长、消耗、排泄等所需要的总热量。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每日每千克体重需60~80千卡热能;生后第2周,每日每千克体重需81~100千卡热能;生后第3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100~120千卡热能。

蛋白质

足月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3克蛋白质。

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远不能供其需求的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新生儿每天必须足够地摄入这9种氨基酸,摄入程度由宝宝的实际情况决定。

脂肪

每日总需要量占总热量的45%~50%。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75%可被吸收。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稀酸是必需脂肪酸,其中,缺乏亚麻脂酸会导致宝宝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缺乏花生四稀酸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视神经发育。

足月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糖(碳水化合物)12克。母乳与牛奶中的糖全为乳糖。

矿物质

氯化钠,也就是食盐,能提供人体必需的钠。新生儿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吸收营养,从乳汁中摄取钾、钙、磷、锌,因此不易缺乏;镁与钙是相互作用的,当镁缺乏时会影响钙的吸收;如果新生儿缺铁,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

新生儿是否缺乏维生素,要根据产妇在孕期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怀孕期间,母体对维生素的摄入严重不足、胎盘功能低下或发生早产,就可能导致新生儿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所以,要根据新生儿维生素的缺乏程度,及时补充。

不宜哺乳的母亲

如母亲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精神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病症,或体质过于虚弱,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这是因为母亲患有疾病,乳汁成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有病的母亲需要服药,这会导致某些药物通过体内代谢影响乳汁,新生儿吸食后引起药物反应,从而有碍健康。

有精神病的母亲可因精神失常而伤害新生。在哺乳期间,患乳腺炎的母亲应暂停哺乳,因为乳汁中很可能混入大量细菌,新生儿食后可引起细菌感染,重者可造成败血症,如治疗不及时还可危及生命。母亲患重感冒时,细菌或病毒可借喂奶的机会由呼吸道传给新生儿。另外,母亲发烧时乳汁浓缩,可能引起新生儿消化不良。

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母乳中含有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类)、矿物质(无机盐类)及各种维生素,以满足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母乳(特别是初乳)中含有大量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物质,可以增强新生儿抵抗疾病的能力。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来说抗病能力强,很少得病,这是其他任何替代乳品都无法实现的。

母乳含有促进大脑迅速发育的优质蛋白、必需的脂肪酸、乳酸、牛璜酸和DHA,可促进视觉和大脑发育。如果能坚持母乳喂养4~12个月,新生儿就能较长期地得到DHA,这是获得最佳视力所必需的。

母乳中含有帮助消化的消化酶,有利于新生儿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因此,吃母乳的新生儿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湿疹。

母乳喂养可促进新生儿牙齿及面部发育。

母乳喂养能使新生儿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获得身心的满足及安全感,对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十分有益。母乳喂养不仅为孩子提供了物质营养,还提供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

母亲通过哺乳会从与婴儿的密切关系中得到心理安慰。新生儿对乳房的吸吮刺激,能反过来促使母体催产素的分泌,预防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后母亲子宫的收缩和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最方便、经济、卫生、安全。经过母乳喂养的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机会少。

母乳喂养助减肥

母乳喂养不会影响哺乳期女性的体形。一般来说,生育后的体形曲线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这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和家族遗传特征所致,而与哺乳没有任何关系。哺乳所消耗的热能除了大部分来自于饮食外,约有30%的热能由怀孕期体内储存的脂肪提供,因此哺乳反而有利于产后体形恢复。但保持好的体形一定要注意:

产后不可暴饮暴食,应注意饮食搭配,以免产后肥胖;注意哺乳期乳房保健,选择好胸罩把乳房托起,以免乳房松弛。

母乳喂养的准备

孕妇应该在分娩前就决定是否采用母乳喂养新生儿(当然首先要排除不宜哺乳的情况),这样就可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和计划。

过去有人建议妇女可用两个指尖搓动,或用其他物品碾压****,甚至用指甲刷擦洗****,使之变硬,这种方法已不再有人使用了。如****完全扁平,新生儿就不能啜住****,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产妇****凹陷,建议穿着胸罩使****稍为凸起。

母乳喂养的步骤

清洁妈妈的双手及乳房

用肥皂仔细清洗妈妈的双手,然后以干净的脱脂棉浸在温水中,擦拭****及****,由于酒精会伤害****,所以不可使用。

采取较轻松的姿势喂儿

刚开始新生儿和妈妈都尚未习惯,所以抱姿比较生硬,甚至有些妈妈过于紧张地抱住新生儿,使新生儿因痛苦而无法吸奶。所以希望哺乳的妈妈,应以轻松的姿势拥抱新生儿,哺乳时,可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让婴儿的头部枕在自己一只手腕的内侧,轻松弯下上半身,让新生儿坐在自己膝上。

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房

以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夹住****外侧,把新生儿的口转向乳房,再把****放进新生儿的口中。此时千万不可用乳房堵住新生儿的鼻子,有时即使将****放入新生儿的口中,新生儿仍无法顺利吸吮,所以应该把整个****放进新生儿的口中。

新生儿的吸吮力非常微弱,如果妈妈的乳房过于坚挺,新生儿就无法吸吮到奶水,这时候可预先挤压乳房,使****部分变得柔软。

最多只能延续30分钟

新生儿吸乳10~15分钟后,如果还想再吸,可将其反抱,让其吸吮另一侧。

如果新生儿睡着了,可轻拍脸颊,将其唤醒,再重新吸吮。新生儿如果无意吃奶,就不必勉强,哺乳时间最长限度为30分钟,过了这个时间就应中断哺乳。

让新生儿打嗝儿

吸乳完毕后,妈妈可用脱脂棉或纱布沾温水,擦拭他的嘴和自己的乳房。以清洁的毛巾抵住乳房,然后扣上前胸的衣服,抱起婴儿,把新生儿的头放在肩上,轻抚他的背或轻轻拍打,使其吐出吸乳时所吸进的空气。如果无法吐出空气,可将新生儿扛在自己的肩上,帮助吐气。打嗝后,再抱10分钟,然后再放在床上,让其睡觉。如果乳房还留有乳汁,可用手或吸奶器仔细压挤或吸引,然后覆上一层清洁的毛巾,这些动作都必须等新生儿打完嗝,沉沉睡去后再进行。

产后可立即开奶

产后或剖宫产后,待医护人员处理好脐带和羊水后,便可立即让新生儿吸吮****。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乳汁分泌,还可以加深母婴感情。

早开奶有很多好处,因为乳汁分泌是受神经支配和多种内分泌激素调节的,新生儿的吸吮对****的刺激会通过感觉神经传导到妈妈的神经中枢,然后再通过传导神经向下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催乳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泌乳。

母乳喂养不足的判断方法

母乳喂养不足虽然是非常罕见的,但仍有可能出现,其判断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妈妈感觉乳房空;宝宝吃奶时间长,用力吸吮却听不到连续的吞咽声,有时突然放开****啼哭不止;宝宝睡不香甜,常吃完奶不久就哭闹,来回转头寻找****;宝宝大小便次数少,量少;体重不增加或增长缓慢。

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

妈妈体内乳量不足,如果妈妈工作太多、太累和体力消耗太大的话,乳量会减少。乳汁的供应是可能恢复的,但要经过几星期才能完全恢复乳汁的分泌量,期间妈妈必须给婴儿补充奶瓶喂养(人工喂养)。

保证母乳充足的方法

让新生儿频繁吸吮****

这可增加对****的刺激,这是乳汁分泌的动力。乳汁越吸越多,而且边吸边分泌。

排空乳房

每次喂奶时,应将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吸另一侧,两侧乳房都要吸空。若婴儿吃不完,应该用吸奶器将剩余的奶吸出来、吸空。这样两侧乳房才能得到多次刺激,促使乳汁分泌增多。

妈妈要保持愉快情绪

愉快的情绪可促进乳汁分泌,忧虑情绪能抑制乳汁分泌,因此妈妈要保证愉快的精神和充分的睡眠。

妈妈应注意膳食营养

膳食要多样化,搭配合理,严防偏食、挑食,避免带刺激性的食物和烟酒。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瘦肉、鱼类和豆制品及含钙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这样乳汁营养才会全面。

妈妈应多喝汤

妈妈每天多喝些含高蛋白质的汤水,如鸡汤、排骨汤等,以确保奶水质量。

禁服避孕药

在分娩后5个月内避免服用避孕药物,因为它会减少乳汁供应。

新生儿的喂养次数

最初一两个月时,只要按需哺乳就可以,即宝宝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此后可以根据宝宝的睡眠习惯,白天每2~3小时哺喂一次;晚上可3~4小时哺喂一次;也可以尝试晚上停喂一次,一天内共喂6~7次。四五个月后,哺喂可以减少到每日5次,每次哺乳15~20分钟,以宝宝吃饱为准。但妈妈要做到每次哺喂让宝宝至少吸空一侧乳房,否则会使泌乳量逐渐减少。不过,妈妈并不用拘泥于上述做法,可根据宝宝的实际食量适当调整。

牛奶的缺点

容易发生污染

人工喂养常易被细菌所污染,尤其是当奶瓶不是每次使用后都煮沸消毒时。细菌在人工喂养食物中生长迅速,即使牛奶尚未变酸,对宝宝也是有害的。

容易发生宝宝感染

由于牛奶中不含预防感染的白细胞和抗体,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较易得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缺乏维生素

牛奶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缺铁

牛奶中的铁,不像母乳中的铁那样能被宝宝完全吸收。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盐分过多

牛奶由于含钠过多,有时可致高钠血症(血液中盐分过多)和痉挛,尤其当宝宝患腹泻时,情况更严重。

钙、磷过多

牛奶中过多的钙和磷,可致宝宝手足抽搐,即肌肉的痉挛性收缩。

不适当的脂肪

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母乳中高,而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是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牛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不足,同时也缺少宝宝大脑发育所需的胆固醇。脱脂奶粉因不含脂肪,故能量不够。

不适当的蛋白质

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酪蛋白,它含有一种不易被未发育成熟的肾排泄的氨基酸混合物。保健人员有时让妈妈用水稀释牛奶以降低蛋白质浓度,但是,稀释的牛奶又不能满足宝宝大脑发育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胱氨酸、牛磺酸的供应要求。

消化不良和便秘

由于牛奶不含消化脂肪的脂肪酶,同时酪蛋白易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块,所以牛奶较难被宝宝消化。正因为牛奶的消化过程缓慢,因而它充盈在宝宝胃内的时间较母乳长,所以宝宝不会很快出现饥饿感。牛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硬,容易便秘。

过敏

较早采用牛奶喂养的宝宝,会出现较多的过敏问题,如哮喘和湿疹。

吸吮问题

奶瓶喂养的宝宝可能会拒绝吸吮母亲的****,易出现****错觉而导致母乳喂养的失败。

喂奶工具的配置及消毒

配置

(1)奶瓶。奶瓶是喂奶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新生儿的健康,爸爸妈妈要在他每次吃奶前后将奶瓶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具体步骤和做法是:先将奶瓶冲净,然后分别洗奶嘴和瓶身,用一把小刷子把残余物刷净。将奶嘴翻转过来,看看吸孔有没有堵塞。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给奶瓶和奶嘴消毒。

(2)奶锅。奶锅不宜过大,以每次能煮1.5千克的牛奶为宜,材质应选不锈钢的为佳。煮奶前,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消毒,包括手柄。

消毒

(1)煮沸消毒法。将奶瓶和其他喂奶的工具放入锅中,使工具完全浸在水中,然后煮沸10~15分钟。

(2)消毒剂消毒。将奶瓶和其他喂奶的工具放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加水淹过,放入消毒剂(固体或液体均可),浸泡30~40分钟后清洗干净。

(3)蒸汽消毒机消毒。这是一种电动设备,只需加入水就可产生足够的蒸汽来为奶瓶消毒,大约需要10分钟。

(4)微波消毒装置。消毒大约需要5分钟。但使用前必须先确定奶瓶和其他工具可以用微波消毒。

科学选择配方奶

配方奶是营养学家根据母乳的营养成分,重新调整搭配奶粉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除去了部分矿物盐的含量,加入适量的营养素,包括各种必需的维生素、乳糖、精炼植物油等物质。

在选择奶粉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配方奶;包装要完好无损,不透气;包装袋上要注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最好是用钢印打出的,没有涂改;品质好的奶粉,外观应是微黄色粉末,颗粒均匀一致,没有结块,闻之有清香味,用温开水冲调后,溶解完全,静止后没有沉淀物,奶粉和水无分层现象。

配方奶的调配

准备好调配所需要的一切工具:奶瓶、奶嘴、杯子、塑料刀、配方奶粉罐中的有刻度的勺子、漏斗、水壶等。

将适量的经冷却处理的沸水(每次调配完几瓶配方奶后,就将暖瓶灌满)倒入经过消毒的奶瓶中。

用带刻度的勺子取精确分量的配方奶粉,使奶粉的表面与勺子齐平。

将奶粉倒入水中,盖上奶瓶的瓶盖,充分晃动瓶身,直到奶粉全部溶解。

鲜牛奶不适合新生儿饮用

刚出生的宝宝不适合饮用鲜牛奶。虽然鲜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质,是很好的乳品,而且鲜牛奶中还含有充足的蛋白质,比母乳高出约3倍。但鲜牛奶中的蛋白质有80%是酪蛋白,酪蛋白在胃中遇到酸性胃液后,很容易结成较大的乳凝块。此外,鲜牛奶还含有大量钙质,也会使酪蛋白沉淀,不易被消化吸收。

新生儿消化吸收功能原本比较弱,很难消化鲜牛奶,因此,鲜牛奶不是新生儿的首选。

喂配方奶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