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4322300000018

第18章 妊娠篇(18)

科学研究发现:胎儿特别喜欢听爸爸的讲话声,在准爸爸的唱歌声和抚摸下,能用近乎“陶醉”的轻轻摇晃的动作来表示他的满意心情。婴儿出生后哭闹时,妈妈往往不能使其安静下来,而爸爸却可以通过唱婴儿熟悉的歌曲和抚摸动作,使其尽快安静下来或入睡。这大概与胎儿不喜欢高、尖、细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会造成胎动增加),而喜欢低沉、宽厚的声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一项极为有益的建议:请准爸爸向胎儿讲话,创造那种与出生后的婴儿建立亲切、深厚的感情的先决条件。

准爸爸对胎儿讲话,这首先是父爱的一种具体表现,胎儿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不仅有母爱,而且还有父爱的温暖,这对于胎儿的感情发育有莫大的好处。

父亲抚摸胎儿并同他说话,这对做母亲的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这种欢乐创造了孕育、养育、教育孩子的最好气氛。

语言胎教

语言是孕妇和准爸爸与胎儿交流的最直接手段。有关研究发现,一般在怀孕7~8个月的时候,胎儿意识萌芽。此时胎儿的神经管道发育已经基本达到新生儿的水平,当他的大脑捕捉到外界刺激时,就会让它穿过神经管道,将这种外界刺激传达到身体各部。这时孕妇和准爸爸用文明、礼貌的优美语言,有目的地与胎儿进行交流,使胎儿感受最初的语言刺激的方法,就称为语言胎教。

经医学研究和胎教实践表明,语言胎教可促进胎儿语言能力的良好发育。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加强母子之间和父子之间的交流。而且试验表明,准爸爸低沉的声音更能增加胎儿的愉悦感和安全感,所以如果准爸爸经常对胎儿进行语言胎教,会使胎儿的心情更加愉快。

实施语言胎教时,任何开心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胎教语言。可以事先给胎儿取一个小名,并在胎教时一再重复,增强其记忆;可以向胎儿表述大自然的优美风景以及父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科普知识作为话题,如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是“宝宝,早上好!”打开窗户时说:“太阳升起来了”;可以选一则读起来感到特别愉快的诗歌、童谣、故事等绘声绘色地读给胎儿听。

和胎儿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胎儿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这对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话可从怀孕3~4个月时开始,每天定时刺激胎儿,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分钟足够。对话的内容不限,可以问候,可以聊天,可以讲故事,以简单、轻松、明快为原则。

早晨起床前轻抚腹部,说声“早上好,宝宝”。打开窗户告诉胎儿:“哦,天气真好!”洗脸、刷牙、梳头、换衣服时,都可以不厌其烦地向胎儿解说。吃早餐时先深呼吸几次,问:“闻到了吗?宝宝,这是牛奶啊!”散步时,可以把眼前的景色生动地讲解给胎儿:“瞧,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多美啊!”淋浴时随着冲洗的动作轻柔地介绍:“听,这是流水声,妈妈洗澡啦。”就寝前,可以由准爸爸隔着孕妇的腹壁轻轻地抚摸其中的胎儿,同时实施对话:“哦,小宝宝,爸爸来啦,起来活动活动吧。对啦,小手伸出来,小脚丫在哪儿呢?让爸爸摸一摸。啊,会蹬腿了,再来一个……再见!”最好每次都以相同的词句开头和结尾,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强化,效果比较好。

随着怀孕的进展,每天还可适当增加对话次数,可以围绕父母的生活内容,依次教给胎儿周围的每一种新鲜事物,把看到的、感觉到的东西仔细说给胎儿,把美好的感觉反复传授给胎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胎儿还没有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知道谈话的内容,只知道声音的波长和频率,而且,他并不是完全用耳朵听,而是用他的大脑来感觉,接受着母体的感情。所以在与胎儿对话时,孕妇要使自己的精神和全身的肌肉放松,精力集中,呼吸顺畅,排除杂念,心中只想着腹中的宝宝,把胎儿当成一个站在自己面前的活生生的孩子,娓娓道来,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给胎儿讲故事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生活在母亲子宫里的胎儿是个能听、能看、能感觉的小生命。母亲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都能通过某种途径巧妙地转化为教育因子,直接作用于胎儿。所以作为母亲,应不失时机地加紧与胎儿之间的交流,对他施以良性刺激,以丰富胎儿的精神世界。给胎儿讲故事就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胎教内容。这是因为讲故事时,母亲把腹内的胎儿当成一个大孩子,通过语言神经的振动将亲切的语言传递给胎儿,使胎儿不断接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文化氛围中发育成长。

胎教故事可分两种:一种是由母亲任意发挥,讲随意编就的故事;一种是读故事书,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内容宜短且轻快和谐。较易引起恐惧和伤感,以及使人感到压抑的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就不宜选用。

讲故事时,母亲应采取一个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精力要集中,吐字要清楚,声音要和缓,既要避免高声尖气地喊叫,又要防止平淡乏味的读书,应以极大的兴趣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给胎儿朗读一些轻快活泼的儿歌、诗歌、散文以及顺口溜等。

求知胎教

怀孕后,许多孕妇变得很懒惰,不爱动脑,这是胎教实践的一大忌。

如果怀孕的母亲既不思考也不学习,胎儿也会深受感染,变得懒惰起来。而倘若母亲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则可使胎儿不断接受刺激,促进大脑神经和细胞的发育。

因此,孕妇要从自己做起,勤于动脑,勇于探索,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事物通过视觉和听觉传递给胎儿。要拥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不断探索新的问题。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请教有关专家,弄清原因。总之,孕妇要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胎儿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胎儿识字

教腹内胎儿识字也是求知胎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孕妇集中精力,促使认真地观察、详细地了解和不断地学习,这会对腹内的胎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胎儿识字首先要制作一些卡片。把数字和一些笔画简单、容易记忆的字制成颜色鲜艳的卡片,卡片的底色与卡片上的字分别采用对比度鲜明的不同颜色,如黑和白、红和绿等,总之应鲜艳醒目,使人一目了然。其次,训练时孕妇应精力集中,全神贯注,两眼平视卡片上的文字,一边念,一边用手沿着字的轮廓反复描画。每天定时抽出一些时间进行,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久而久之,将有助于胎儿条件反射的形成,对启迪胎儿的智慧有益。

美学胎教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把美的信息传递给胎儿的过程就叫做美学胎教。美学胎教是母亲与胎儿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净化胎教氛围的必要手段。

美学胎教是通过母亲对美的感受来实现的,具体地说,对胎儿的美育就是音美、色美和形美的信号输入。

大自然的色彩和风貌对促进胎儿大脑细胞和神经的发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孕妇可在工作之余,欣赏具有美感的绘画、书法、雕塑以及戏剧、舞蹈、影视文艺等作品,接受美的艺术熏陶,并尽可能多地到风景优美的公园及郊外领略大自然的美,把内心的感受描述给腹内的胎儿。

进行美育之前,孕妇首先应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和良好的修养,具有内在美。其次要多穿色调淡雅、舒适得体的孕期装束,使腹内的生命也深受感染,获得无比愉快的审美情趣。

意想胎教

许多孕妇在家中的墙壁上都悬挂一些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婴幼儿照片,天天看几回,这对缓解孕妇的紧张心情,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般来说,孕妇可以把自己的想象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传达给腹中的宝宝,并且要持之以恒。还可以和丈夫一起描绘自己所希望的婴儿的模样,这样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通过意想来影响胎儿。

孕妇还可以预先设计制作胎儿出生后的用品,买些玩具等。也可以拿手缝制,在一针一线的缝制中培养孕妇同腹中胎儿的感情。

孕妇及丈夫在为未来的宝宝准备日常用品的同时,精神上能够得以充实,时间也会过得快起来。

性格胎教

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然而,“人之初”的心理体验为日后的性格形成打下了基础。

母亲的子宫是胎儿的第一个环境,小生命在这个环境里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这里充满和谐、温暖、慈爱的气氛,那么胎儿幼小的心灵将受到同化,意识到等待自己的那个世界是美好的,进而逐步形成了热爱生活、果断自信、活泼外向等优良性格的基础。反之,倘若夫妻生活不和谐,不美满,甚至充满了敌意和怨恨,或者孕妇不喜爱这个孩子,从心理上排斥、厌烦胎儿,那么胎儿就会痛苦地体验到这种冷漠、仇视的氛围,随之形成孤寂、自卑、多疑、怯懦、内向等性格基础。显然,这对胎儿的未来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未来的父母应把握这一特点,尽力为胎儿创造一个充满温暖、慈爱、优美的生活环境,使他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以便形成良好的性格。

气功胎教

气功胎教的原理是通过孕妇练气功获得良好的身心修养,进而影响胎儿的智力和体力发育。

这就要求年轻夫妇在怀孕前就要练习气功,提高生殖细胞的质量,促进受精卵的优化。

受孕后,孕妇应继续练功,以调整体内血流,分散心中的烦恼,并将夫妻双方对未来小宝宝的愿望,如希望宝宝聪明伶俐、活泼健壮、容貌姣好等转化为意念,在练气功时加入这些信号,以心声来呼唤胎儿,从而达到优化胎儿的目的。同时通过气功,还可以净化母体的内环境,使孕妇保持自然、宁静、愉快的心境,从而使胎儿受到相应的熏陶和感染。但是,进行气功胎教一定要有气功师的指点,决不要盲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