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商不败的36个秘密
4304600000036

第36章 以名求利:名气就是金钱

借用别人的声威、名望。各行各业的企业,成千上万地在广告上下力气投钱,这是为什么?两个字名气,对他们而言,有了名气就有了-切。

名声和威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资产,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名声和威望都不是很快就能形成的。名高望重,非一日之功。处于逆境的商家,要尽快取信于人的时候,就要借助别人的威望,打着别人的号办事。

1、好名称是销售的催化剂

很多事例表明,对于许多小型企业来说,一个好商品名称是销售最F的催化剂。从这个角度来说,禁忌给新允品乱加一个没有销售前景的名称是十分必要的。

"桃屋株式会社"是日本的一个的小企业,专门生产用海苔制成的一种传统食品。此产品销路一直不很乐观。

有一天,经理休息在家,突然给厂里的讨论会打来了电话。他说:"我想出一个叫"开饭罗"的名字,不知怎么样?"大家一琢磨,都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最后就定了这个名字。原来那天早上,经理正在家中盥洗室里,突然听到他的女儿在喊:"爸爸,开饭啦!"这亲切的喊声使他感到非常温暖,转而又发怔:这不就是个好名字吗?就急急忙忙地给厂里挂了这个电话......不久,印着"开饭罗"大字的"食品"就上市了。产品推出后,果然不同凡响,人们趋之若鹜,销售金额高达80亿日元。这么热销,看来完全是托了好名字的福啊......"

由此可见,厂商给商品起名字必须要慎重,如给开发出的商品随便用个地名既体现不出商品的特性和优点,又不易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所以好的厂家每研制出一种新产品,在销售之前,平均要给它起上300-500、各式各样的名字,然后再从中逐一筛选,反复推敲,选择出最满意的一个,可谓干呼万唤始出来。

从另一面来讲,金利来的成功,也是商品名称促销法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包含商品名称这一不可忽略的因素。曾氏原来给金利来取名"金狮",一位喜欢赌博的朋友却对他说:"金狮的狮,谐音为"输",仔一定不会买。"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商场如赌场,谁会喜欢"输"呢!于是曾宪梓把产品改名"金利来"。因为用金利来送礼意味着好运,所以每年的圣诞节、春节以及父亲节,金利来的销售都能掀起一个小高潮,当售货员问要不要金利来时,图吉利要发财的人们想不买也难。

2、名气帮你把生意做大

在当今世界,创一个品牌,特别是世界级的品牌,不是一件轻而易事情。在这条路上,可以说千难万险,困难重重。一个企业若没有国际、国内市场上打得响的品牌,就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永远落在人家后面。

在激烈的商品市场竞争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一种产品由名不见经的公司生产,销路往往不畅,但一旦冠以著名公司的商标,立即会身,供不应求。很多商家在商战实践中都尝到了品牌商标的甜头。

实上,消费者购买甲种商品而不去买乙种商品,在某种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某个公司、某个品牌的综合印象,这种印象综合了公司历史、规模、产品品种、功能、质量、技术水平、价格以及售后服务诸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公司或产品品牌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和赞许,该公司标志就会具有某种精神功能,给予消费者以某种荣誉、某种感情、某种性格满足。尤其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著名公司的商标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因此,有人说,名牌是企业最能保值和增值的长久资产。厂房、设备只能通过折旧实现其价值,人员也躲不过生老病死的新陈代谢规律,二者都必然经历由新而旧、由盛而衰的过程,而名牌经代代培植、刨新,非但不会衰落,反而会日益兴旺,不断增值。

商标是现代人对商品品牌标识象征的认识符号,而题定招牌,用现代商业术语来说,也就是为自己的公司或商务机构作商业性命名。中国传统的说法是定字号,而用大白话说,也就是为自己的生意取一个名字,实际上也就像为新生儿取名一样。

不能小看了这一取名。而取一个好的名字往往一叫就响,成为金字招牌的基础。因此,一些有眼光的商人都注重如何为自己的商号题名。

他们知道,做生意首先就必须求名,要有名目(也就是字号)别人才知道,要有名气别人才信服。商场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先做名气后赚钱"。在生意场上纵横驰骋,名气总是至关重要的,它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一笔无形的本钱。

如果说金钱、银子、房产是有形的势力,那么,名气与形象则是无的势力。有形与无形之势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引入了先进的CI等经营理念和方法,CI即英文Corporation Identity的缩写,它包括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

例如,公司的品牌和商誉。别具一格、独具魅力的公司形象,有助于公司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赢得竞争优势,促进公司发展。

我国的台湾地区较早地导入了CI战略。CI设计权威林磐耸先生把CI定义为:将公司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公司周边的关系或者团体(包括公司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公司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这个定义和日本的CI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名气、形象的良好,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财源。良好的形象就是万两黄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所说的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包括用户)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整体评价。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公司带来具有更多利润的无形资产。但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企业对其形象内涵的理解及在形象开发的侧重点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早期的企业一般还是把良好的形象押在外部形象的单项指标上。例如,如何靠优质产品打开销路,如何靠优质服务取信用户等等。但作为明天的成功商家,它将更加重视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相结合的整体塑造。这中间,体现每个企业的各个层次都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则是连接外部形象的纽带。

在这一点上,一百多年前的胡雪岩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比我们现代许多企业家们认识得更清楚。

按照胡雪岩的看法,步人商界,"第一步先要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源就会滚滚而至。"正因为如此,胡雪岩才不放过任何一次能够扬名气的机会。在他的阜康钱庄刚刚开张,胡雪岩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它的名气做出来。

生意场上,求名实为了求利。胡雪岩在阜康钱庄开张之初时通过认购户部官票,树立了钱庄的良好形象,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名声扬起、实利落怀的效果。

无论任何时代,一个商号有了名气,客户会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而只要有了名气,就能真正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自我形象真正树立起来了,生意自然也就好做了,黄金也自然来了,生意自然也慢慢做大了。

3.动听的商标易于进入市场

商标策略代表了一种商品的质量、信誉、知名度,人们选购商品,往往先看商标。对于出口商品,商标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

如果将出口商品在中国市场使用的中文商标直接音译或意译成外文,有可能造成误会,闹出笑话,从而影响出口量。例如"芳草"牌牙膏在内销量空前。但是投放国际市场后却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间津。后来调了原因,才知道问题出在商标译名上。"芳草"出口时商标是用汉语拼音音译成英语的.即是"FANCCAO"。而FANG在英文中是"蛇的毒""的意思,这么人望而生畏的商标,当然把人都吓跑了。

选择出口商标一定要根据外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下面举例说明:

借用国外的名牌商标,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是上上策。有的企业想出一个好办法:与国外的企业联合销售,挂他们的名牌商标,然后分一部分利给他们,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灵验。例如,新加坡的家电产品是借用荷兰"菲利普"商标来销售的;南朝鲜的电子产品是借日本的"日立"、"松下"、"东芝""及美国的""舍尔维尼亚",等名牌商标来销售的。利用国外著名商标来销售自己的产品,除了能促进产品的销售外,还可以避免进口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选择一个受进口国人们喜爱的洋名商标,也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台湾坤南公司生产"坤南"商标网球拍,当出口美国时,就取了一个具有美国特色的商标名Kennex(肯尼克斯)。这个产品后来畅销欧美。后坤南网球拍到香港推销时,商标采用了音译中文名字"肯尼士",这个译音颇具洋味,以至许多人误认为是欧美名牌商品,在香港赢得了市场。

在选择出口产品商标时,要做到入乡随俗。各国的历史地理、传统化、风俗习惯都相去甚远,同一个商标图案、色彩的含义,在各国会产生不同的意思,有时甚至意义相反。例如很多商品都以熊猫为商标,可是******教的国家却禁止熊猫牌商品进口,原因是熊猫的形象是禁物。如在东南亚黄色被视为高贵的颜色,皇室的御用物常常用黄色的,可是这种颜色在信仰****和基督教的国家里却被视作死亡的象征。可见,择出口产品的商标时务必要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果用们忌讳的东西作商标,势必会使销售失败。

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在选择出口产品的商标时是很有策略的。例如们的产品进入我国时,选择了适合中国民情的商标名称"雪碧""雪"在夏季给人未尝先凉的效果。可是,可口可乐的英文商标是prite",意为"妖精"。"妖精"在西方并无贬意,但是中国文化中对妖精是深恶痛绝的,如果以"妖精"为商标,中国人就会敬而远之。可口可乐公司深知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另选商标,打开了中国市场。

以上举例的出口产品商标都是根据进口国的实际情况另选的。其实对有些出口产品的商标也可以采用意译或音译的策略,只要能适合进口国的特色就行。此外,在选择出口产品商标时还要注意译文不要太长,尽量简短、易记、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