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记载,当时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道,即所谓“广州通海夷道”,这大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在秦汉时期就早已存在,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海上交通路线,当时海船载运各种丝绸进行各国贸易,是为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与南海两条起航线。
中国南方是南岛人种的发源地,他们拥有优秀的航海经验和冒险精神,足迹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史前时代起即开始了向远洋迁徙,马达加斯加、夏威夷、新西兰均有分布,其文化间接影响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发展很快。当时番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地区已经拥有相当规模、技术水平很高的造船业。先秦南和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的海上交往,又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太仓港是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国家将其定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运输港,也是江苏外贸第一大港。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不仅拉开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序幕,也为太仓港近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太仓港目前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0多个,吞吐能力1.25亿吨、4百多万标箱,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达160多条。它还是长江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长江内河沿线接靠船舶吨位最大吃水最深的港口,还是全国第一个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和“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扩大试运行港口。
太仓港的发展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扶持,也不离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拉动和积淀。总结,郑和船队下西洋成功的原因与以下方面分不开。首先是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中国古代罗盘,火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永乐帝明成祖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其次是离不开江苏、福建等地方提供的支持。还有就是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以及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今日,太仓港已渐成规模,经济地位越发重要,在“共建新丝路”的战略下,太仓港或将重现郑和下西洋时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