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4158600000042

第42章 从脉的搏动说起(2)

看是这样的颜色:只要不是“色青如死草,枯暗无华”,而是色青如翠鸟的羽毛。这里说所谓“翠鸟”,属于鸟类中的一种鸟,也叫做翡翠鸟,俗称“翠鸟”,它的羽色青而明润,所以说,不论是谁,如果面色或曰脸色,或曰气色,较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成了像翠鸟的羽毛一样:色青而明润,可断言没有事儿,是主生的。面色红,只要不是红如凝血,断言:没有事儿,看面色是怎样红?红如鸡冠的,有色有泽,主生。面色黄,看怎样黄,只要不是黄如枳实,没有事儿!黄如蟹腹的,是主生的表现。人的面色白,看怎样白?只要不是白如枯骨,没有事儿;面色自如猪脂有色有泽的,是主生存的。人的面色黑,看是怎样黑?只要不是黑烟灰以的,没有事儿!黑如乌鸦的毛羽,黑而光润,是主生存的。

人体内的“五脏”的强弱,亦反映或曰表现人的脸面的颜色上或曰气色上。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五脏”中的心有生机,或曰比较强健,会使人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就像似薄绢裹着朱砂。尤其是年轻人,“五脏”中的肺有生机,或曰比较强健,会使人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就像似细白的薄绢裹着粉红色的丝绸。尤其是年轻人,“五脏”中的肝有生机,或曰比较强健,会使人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就像似细白的薄绢裹着天青色的丝绸。尤其是年轻人,“五脏”中的脾有生机,或曰比较强盛,会使人的面色或曰脸色或曰气色,就像似细白的薄绢裹着栝蒌实的果实一样的色正黄。尤其是年轻人,“五脏”中的肾有生机,或曰比较强盛,会使人的面色或曰脸色或气色,就像似细白的薄绢裹着紫色的丝绸,尤其是年轻人。

以上说的就是人体内的“五脏”,不论是哪一脏,只要是强盛,就会使人的面色或曰脸色或曰气色,就会是比较好的!这就是“五脏”生机的强盛,而显露于外——面色或曰脸色或曰气色的荣华。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这么多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第十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虾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5.诊治疾病的大法内容

中医诊治疾病有大法。其内容是什么呢?

有一次,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就讨论到了这个问题。

开始,是黄帝先向岐伯提问说:朕愿意听您说一说关于诊治疾病的大法,或者换句话说,朕很想听您说说有关诊治疾病的重要道理。

岐伯回答说:“治病最重要的是不要诊错色脉;能准确地掌握对色脉的诊断,在实际应用时而不惑乱,这就是治病的大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将色脉的逆从诊察颠倒,或曰给诊断错了,势必治起病来,亦随之亦就势必倒行逆施,这样,自然就会是使其诊治不能与病情吻合。如果用之治病,就会使其病人必亡其神。这里,亦可打个比喻:用之于治国,则必失其国。所以,作为一位中医先生来说,必须去掉陈旧的知识,接受新的医疗技术,使自己能够达到像“真人”一样的水平。

黄帝与岐伯二人讨论,黄帝说:我已经听夫子(对岐伯的一种尊称)讲过了关于治病的主要道理或曰大法,夫子说是离不开色(指观察面色)脉(诊脉),这些道理或曰大法,朕已经知道了。

岐伯听了,对黄帝说:治病的主要道理,或曰大法,可以总的归纳概括为一。黄帝立刻问道:什么叫做归纳概括为一呢?岐伯回答说:这个归纳概括为一,指的就是一个“神”,医生可以通过问诊得之。

黄帝说:怎样问法?

岐伯回答说:关闭门窗,医生要精神贯注,密切注视病人,反复多询问几次病情,顺从病人的志意,使其精神情志皆舒畅,使患者能够尽情叙述,医生能够诊察到其真实的病情,并且能够观察到患者的其真的神气的存亡。总的说:患者凡是神气旺盛的,病的预后良好;凡是神气丧失的,预后则多不良。

黄帝听了,说:好!

其实,上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

6.色脉有说道

中医治病或曰看病,中医先生首先要进行诊脉,或曰切脉,同时认真观察患病者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简称之为气色)。因为色脉,确实都有一定的说道。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疾病患者,其面五色的变化,出现于上下左右,应分别诊察其主病之深浅顺逆。

其具体的情形,如下:

①色浅的病,一般说病亦轻浅,用汤液治之,或曰用汤药(中药)治疗,使其病十天就可治愈。

②色深的病,一般说来病亦较重;虽然是这样,但是汤药(中药)治疗,使其病二十天就可以治好。

③若比较色深——色深重的病,当然病亦深重,需要用醪酒治之。所谓“醪酒”,就是指:用五谷酿成的浊酒。为什么用这种酒治呢?因为需要用醪酒以运行其营卫,通调其经脉,尽管病深重,但用醪酒进行治理,一般说来,约一百天左右就能治愈。

④凡是面色枯槁无神,面容瘦削的,其反映或曰表现出患者是:神气已去,不可治也,一般说来,一百天后死亡。

⑤凡是属于以下两种情形的:脉短而气欲绝的,为中虚阳脱,必死。温热病,而已经精血虚甚的,为阴竭,亦必死。

以上所说的有关色脉有说道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玉版论要篇第十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诊察患病者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等),其面色见于上下左右,应分别诊察其主病的浅深逆顺。一般说来,色向上移行的为逆;向下移行的为顺。

但是,女性和男性是有不同的:女子色见于右侧的为逆,见于左侧的为顺;而男子和女子相反,男子色见于左侧的为逆,见于右侧的为顺。

其色变更常道,反顺为逆,男子色见于右,是为重阳,重阳者死。女子色见于左,是为重阴,重阴者死。

总之,对这种阴阳相反的病,应衡量其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调和阴阳平衡了,疾病是可以医治好的。

以上所说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玉版论要篇第十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坦》事也,《揆度》事也。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诊脉来说,亦是有一定的说道,例如:

凡是脉来搏击于指下,为邪盛正虚之象,其所主或为痹证,或为足不能行,或为寒,或为热。

凡是属于无胃气的孤脉,主阳气耗损;搏动无力的虚脉,主阴血被伤。

凡是见弧脉者,病精为逆,预后多不良;见虚脉者,病情为从或曰为顺,预后多良好,这里说的所谓预后,就是预计以后会是良好的。

从中医科学的认识上的要求来说,提倡中医大夫要运用《奇恒》的诊法,应从诊察手太阴经之寸口脉人手。

中医大夫应该明确有这样的认识:如见已所不胜的脉象,病情为逆,预计以后多为不良;见已所胜的脉象,病情为从或曰为顺,预后多为良好。

作为中医大夫来说,亦应该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八方风”在一年四时——春、秋、冬、夏,各有其所盛旺之时,并且是年年皆如此:终而复始。

假如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其自然气候失常,就无法使中医大夫能够按照正常的规律来判断了。

其实,《揆度》、《奇恒》等论述的最基本的要领,说来大体上就有这么一些。

上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玉版论要篇第十五里,归纳概括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日逆,逆则死;行所胜日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7.诊脉的方法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作为中医先生应该了解认识和懂得:诊脉的好方法和长脉、短脉等不同脉象的反映或曰其表现,是相当重要的。

黄帝和岐伯商讨医学的时候,有一次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向岐伯提问题,说: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指出,作为中医先生来说,首先必须要握掌好这么两条:

一条叫做: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因为一般说来,这个时候,人还没有进行劳事,人体的阴气(或曰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尚未被扰动;而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气,亦尚未耗散;其饮食亦未曾进过胃肠,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其气血也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脉象的真实情况。

一条叫做:切脉或曰诊脉与观察患者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简称之为气色)要密切相结合;或者换句话说,中医大夫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要精心注意观察患者目之精明(或曰眼神如何?);其精神的神气如何;诊察面的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身体)的盛衰;诊脉与观五色二者相互参合比较,就能判断出病患者的是吉是凶。

当然,高明的中医,一诊察是什么脉象,就会知道病患者症状,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其具体的脉象和脉象反映的症状是什么,作为中医大夫来说,应该了解认识和懂得这样一些重要的内容:

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都是一样的:人体的脉是血液会聚的所在。

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

按照人体的上部、下部来说:凡是属于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凡是属于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症。

凡是属于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

凡是属于脉来大而急速如泉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并且有危险;凡是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其实,上面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

8.人面离不开五色

人们的面色,或曰人脸的颜色,基本上有“五色”,有哪“五色”呢?有:赤色(俗称“红色”)、白色、青色、黄色、黑色。而“五色”中的不论哪一颜色,凡是属于正常的颜色,都能够反映或曰都能够表现出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是强健的。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作为中医先生或曰中医在夫来说,应该具有符合中医科学的这样的一些认识:

①精明见于目。其内容意思说,或者用俗话来说,叫做:看一个人,精明不精明,从他的眼睛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人的眼睛,首先是反映或曰表现出人精明不精明的窗口。

②五色现于面,其内容意思说,或者用俗话来说,叫做:看一个人,其脸色或曰气色非常好!说明是这个人的内脏相当强健,或者叫做是这个人内脏的精气(人体或曰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充足,并且运行吸收相当正常)所表现出来的荣华(或曰“光华”)。

人面色或曰脸的颜色——“五色”的正常状态,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其具体的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

①赤色或者俗称的红色,可打个比喻:应该像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像赭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

②白色,也可打个比喻:应该好像似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像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

③青色,可打这样的比喻:应该像似青而明润如壁玉一般;不应该像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

④黄色,可比喻:应该像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像黄土那样,枯暗无华。

⑤黑色,可比喻:应该像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像地苍那样,枯暗如尘;这里说的所谓“地苍”,是形容色青黑晦暗而无光泽。对此,《类经》六卷第三十注,亦注释云:“地之苍黑,枯暗如尘。”

⑥假如,面“五色”不是正常的状态,人体内的“五脏”,反映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五色”,这是反映或曰表现出人的真气外脱的现象;不好!说明人的寿命也就不长了。

中医大夫应该了解和认识到:目之精明是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等等;如若是长短不明,黑白不清,这是反映或曰表现出了人的精气衰竭的现象。

上面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长短。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