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4158600000041

第41章 从脉的搏动说起(1)

1.脉的搏动及其脉名

凡是正常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脉搏与心脏其心跳频率是一致的。例如:健康成年人,在安静时,其每分钟跳动的频率,平均为70~75次。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意思,在本书里《从人体有“三阴经”、“三阳经”,并且是有分有合说起》的文章里,已经说过,这里自然就不必重复。

然而,这里要说的是:脉的搏动,其内容亦是比较繁多的,但是其中主要的脉搏的跳动,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其脉名都叫什么名?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的脉搏或曰人的脉跳动的情形,亦是比较繁多复杂的,但是其中毕竟是有主要的。这里仅就其脉主要的跳动的情形,及其脉名说一说。

脉的搏动,或曰跳动,凡是属于:微显有力的情形,这种脉被称之为“钩脉”;凡是属于:与前者相反,是:微显无力的情形,这种脉被叫做“毛脉”;而凡是属于:搏动时,其特征是:急劲有力的情形,这种脉被称作为“弦脉”;而凡是属于:搏动时,与前者相同虽有力,但不同的是轻,取不得的情形,这种脉,被叫做:“石脉”,还有就是其脉搏动力量是平缓的,凡是属于这种情形的,就叫做:“溜脉”。

其实,若用《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2.将脉联系实际说明问题

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离不开生活中的夫妻阴阳和;而阴阳和,势必会出现相应的反映或曰其表现,用古人习惯的用语来说,就是叫做“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这话的内容意思说,尺中之脉搏击,阳气勃发之象,则是与寸口脉迥然有异,凡是属于出现这种脉搏的情形,则就是属于女性的妊娠脉,或者换句话说,就叫做女子有喜了,怀了孕——妊娠。若是用古人习惯的用语来说,就是叫做“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社会生活实践中,其疾病繁多复杂,不言而喻,其中当然亦包括“肠澼病”在内;而这种疾病,通过中医先生的摸脉,是可以摸出来的,为什么呢?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因为阴脉与阳脉俱虚,凡是属于这种脉,一般说来是患有大便血沫的肠澼病,这种脉极为不好,为死症。

若是用古人的语言来说,就是叫做:“阴阳虚肠澼死”。

人们有时候,由于劳累,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就会出汗,是正常的;但是,人正在出汗,中医先生通过摸脉,亦能摸得出来。

因为阳脉出现于阴,主汗出。若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阳加于阴谓之汗”。对此,《类经》六卷第二十九注,亦作了认识性的解释,指出:“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加于阴,阴气泄矣,故阴脉多阳者多汗。”

人们的疾病,确实有各种各样,繁多复杂,其中有的人会发生内崩失血病。若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叫做“阴虚阳搏谓之崩。”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阴虚阳搏谓之崩。其实所谓“崩”,指出血多而急,势如山崩(比喻)。对此,《类经》六卷第二十九注,作了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因为:“阴虚者,沉取不足。阳搏者,浮取有余,阳实阴虚,故为内崩失血之症。”对于这种疾病,中医先生通过摸脉,是可以诊断出来的。

因为其脉象沉取不足而浮取有余,为内崩失血之证。

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通过中医诊脉,如果是:属三阴的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极为不好,因为会使人在二十天的夜半时死亡;用古人的习惯用语来说,就是叫做“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

通过中医先生诊脉,如果是属二阴足阴肾与手少阴心之脉,俱搏于指下,亦是极为不好,因为会使人十三天的傍时死亡,用古的话来说,就是叫做“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

通过中医先生诊脉,不论是谁,凡是属于这样的脉象,就是:属一阴的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俱搏击指下;过十天的清晨时死亡。若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其内容意思说,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通过中医先生诊脉,凡是:属三阳的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而且鼓动明显的,三天就要死。

通过中医先生诊脉,凡是:三阴三阳之脉,俱搏于指下,并且是心腹胀满已极,不得隐曲,五天就要死亡。用古人的语言来说,就是叫做“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

“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其内容意思说,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是谁,通过中医先生诊脉,凡是:属二阳的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之脉,俱搏于指下,患温热病的,为不治的死证,不过十天就要死亡。

总而言之,以上例举社会生活实践中,其许多疾病中的十个例子,所说的一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里,归纳概括出的精确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3.切脉能知道病症和部位

切诊,属于中医治病,其诊断的方法之一。包括脉诊和触诊。主要是按病人的脉象和触摸肌肤、胸腹、胁肋等部位有无异常情况。

所以,中医将按病人的脉象,习惯称之为“诊脉”、“切脉”,或者俗称“摸脉”等。

中医看病,高明的中医老先生,可以做到:通过切脉就能够知道病的部位和什么疾病。

黄帝和岐伯经常坐在一起,研究医学的时候,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先介绍“人迎”和“寸口”

所谓“人迎”,是指人的颈部结喉两侧足阳明经(脉)所过脉动之处,叫做“人迎”;而所谓“寸口”,是指人的腕部手太阳经(脉)所过脉动之处。就是说“人迎”和“寸口,其二者却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皆属于中医看病或曰治病,首先要进行诊脉或曰摸脉,而“人迎”和“寸口”二者,都是中医先生要摸脉的地方。

先从“人迎”脉说起。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中医看病摸脉的两个部位,不论“人迎”还是“寸口”,一般说来,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迎”和“寸口”脉的搏动,都是比较平稳的,既不盛也不衰;例如:如果是盛,盛到什么程度?就能知道其疾病的部位和什么病呢?并且不论是“人迎”还是“寸口”脉,都是相同的,或曰是共同的。

凡是大于平时脉的搏动——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盛四倍;或者换句话说,凡是其脉的搏动大于平时:一盛、二盛、三盛、四盛,人就有疾病了,分别能反映出其疾病和患的是什么疾病。

例如:人迎脉大于平时一倍,或曰一盛,病在少阳。

而所谓“病在少阳”,实际上就是少阳病。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属《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其主要脉证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人迎脉大于平时二倍或曰二盛,病在太阳。所谓“病在太阳”,实际上就是太阳病。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属《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见于外感病初期,通常称为表证。主要脉证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太阳病如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的名中风(伤风),无汗、恶寒、脉浮紧的名伤寒。若外邪在表不解,随经入府,可成蓄水与蓄血等症。

人迎脉大于平时三倍或曰三盛,病在阳明,实际上就是阳明病。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属《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有经证、府证之分:热邪亢盛,见壮热、汗多、烦渴、脉洪大或洪数等症,称为阳明经证;燥尿热结,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便秘、脉沉实等证,称阳明府证。

人迎脉大于平时四倍或曰四盛以上,为阳气太过,阴无以通,是为格阳。那么,何谓“格阳”?《类经》六卷第二十二注作了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四盛已上者,以阳脉盛极而阴无以通,故日格阳。”其实,“格”,为阻隔之意。

上面说的“人迎”脉,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中医看病,诊断或曰摸脉,切“人迎”脉的搏动,一般说来,很少见到了。现在中医看病,诊脉或曰摸脉,一般说来,都是诊“寸口”脉的部位。

下面介绍“寸口”脉。

寸口脉大于平时一倍或曰一盛,病在厥阴。而所谓“厥阴”,实际上就是指厥阴病。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厥阴病,则是属《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主要为消渴、胸脘部疼痛的热,并且其反映或曰其表现为:饥而不欲食;就是食了,则吐蛔和时厥(逆冷)时热(发烧)等。可以说是:寒热错杂证。

寸口脉,大于平时二倍或曰二盛,病在少阴。而所谓“少阴”,实际上是指少阴病。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少阴病,则是属《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其病者的反映或曰其表现为:嗜睡、恶寒蜷卧、四肢逆冷,下利清稀,甚则汗出亡阳等。当然,亦有阴虚阳亢而见心中烦、不得卧、咽痛、口燥等症。

寸口脉,大于平时三倍或曰三盛,病在太阴。而所谓“太阴”,实际上是指太阴病。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太阴病则属《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病患者,其反映或曰其表现:主要脉证为呕吐、下利、腹满时痛、食不下、口不渴,甚至会出现盛过而使脉缓或弱等。

寸口脉,大于平时四倍或曰盛四以上,为阴气太过,阳无以交,是为关阴。那么,何谓“关阴”?《类经》六卷第二十二注作了符合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四盛已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阳无以交,故日关阴。”其实,“关”,为闭塞之意。

所谓“关”、“格”,《类经》六卷第二十注,亦云:“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日关。阳气大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日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日关格。”

寸口脉大于平时四倍以上或曰四盛以上,为阴阳气俱盛,不得相荣,是为关格,关格之脉盈盛太过,标志着阴阳极亢,不再能够达于天地阴阳精气平调的生理状态,到了这种精形的时候,病就已经非常严重了,一般说来,患者就会很快死去。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篇第九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4.看面色可判断病症和“五脏”的强健

人是有了疾病,其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都会起变化的,有轻有重,脸的颜色起变化,亦是有各种各样的反映,或曰其表现,例如:脸色发白、发青、发暗,等等。凡是大病一场,脸色变得不正常,可以说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大病痊愈了,脸色亦会随之渐渐变化好了,是肯定的。

但是,人的面色或曰脸色的变化,或曰其反映或曰其表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五色”情形,可就是极为不好!

①凡是属于像古人的用语所说的其面色或曰脸“色见青如草兹者死”。内容意思,古人将面色或曰脸色极为不好,比喻成像“草兹”,这里说的所谓人的面色脸的颜色像“草兹”,主要是指像死草的颜色,其色的特征很明显,青而枯暗。对此,古学者张志聪亦作了认识性的解释,指出:所谓“兹草者,死草之色。”那么,植物中有没有“兹”草呢?有。“兹,蓐草也。”(《尔雅·释器》)

总之,不论是谁,凡是面色或曰脸的颜色,出现了青如死草,枯暗无华的,为死症。

②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像古人给比喻的“枳实”,不好。

植物中的“枳实”的果实入药:性微寒、味苦酸,功能破气消积,主治食积、胸腹气滞胀痛、便秘等症。但其颜色里黄不润泽。所以,古人将凡是属于面色或曰脸色或曰气色的变化,非常不好的反映或曰表现,给比喻像枳实的颜色——黑色不淮泽,极为不好!为什么呢?为死症;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凡是“黄如枳实者死”。

③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黑如烟灰,无光泽,不好!为什么呢?用古人的用语来说,就是叫做凡是面色“黑如焰者死”;炲(台):煤烟的尘灰。

④社会生活实践中,不论谁,凡是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脸的气色,发生了变化,变化得像红如凝血的情形,极为不好!为什么呢?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叫做凡是面色“赤如衃血者死”;所谓“衃(丕)血”:就是指凝血。对此,唐医学家王冰也作了认识性的解释,指出:“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⑤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发生了变化,变化得像白如枯骨,极为不好!为什么呢?用古人的话来说,叫做凡是面色“白如枯骨者死”。

以上所说的,不论是谁,凡是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化成了像上面所说的五种不同的面色或曰脸色,或曰气色,都是非常不好的,都是死症的反映或曰其表现。

人的面色或曰脸的颜色,或曰气色,尽管是有色青、色白、色黄、色黑、色红,但是,仍有很大区别的。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