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代嫁之红兰
3932900000013

第13章 收尸(8)

巡抚眼睛一亮,示意一旁奉茶的丫环来取。我轻轻将瓷瓶交到丫环手中,那丫环也是极其小心地捧着匣子躬身走到巡抚面前。

巡抚小心取出一只转着仔细看了一会儿,面上略显失望地放回匣中,声音也跟着冷厉了几分。

“这并不是‘栖凤瓷瓶’!”

“大人可曾见过‘栖凤瓷瓶’?”

我略讶异,抬头看向巡抚。如果他已经见过那对绝世珍品,还会不会上当?

“本官只是听闻,尚不曾亲见。”

我闻言浅浅而笑,心中大定。他没有见过,这样一来,我成功的机会可就增加了许多!我暗暗深吸一下,稳住心绪,缓缓地道:“传闻中的‘栖凤瓷瓶’胎体极薄,晶莹剔透,瓶身上所绘之‘梧桐夜雨’更是栩栩如生,一世难求。可传言与事实毕竟是有些出入的。”

“哦?”巡抚听我如是说,略显意外,又复看了一眼那对瓷瓶,示意丫环将匣子放到桌面上。

我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心中不由紧张,可表面上还得装作不动声色,尽量笑得自然一些,掩饰下心中的紧张,佯作平静地说道:“常言道:财不露白。‘栖凤瓷瓶’乃夫家家传数代的至宝,自然不会轻易示人。但总会有慕名之人前来一求眼福,且来求之人或为达官显贵,或为至亲好友,情义难却,又不能不给他们看。后来夫家祖上便想出了一个李代桃僵的办法,花高价请匠人做了一对模样相似,瓷胎也极薄的瓷瓶,上绘‘梧桐夜雨’图。此后但凡有人来求,便将此瓶拿出。外人见瓶上所绘图案,误以为‘栖凤瓷瓶’得名于那瓶上所绘之图,也就信以为真了。久而久之,世人便都以为那对瓷瓶便是‘栖凤瓷瓶’,而真正的‘栖凤瓷瓶’却没有人认得了。”

“那真正的‘栖凤瓷瓶’是何模样?”

巡抚听到我这番说词,先是有些意外,继而又平静下来,想来也是觉得我说得有些道理。

“大人眼前这对便是。”

我垂下眼睑,不再看他。

“大胆刁妇,你欺本官无知么?栖凤瓷瓶上绘‘梧桐夜雨’图,取意‘凤栖梧桐’。你这瓷瓶通体洁白,空无一物,世面上随处可见,如此浅显易辨,你还真是不知死活了么?”

巡抚陡然一声厉呵,我和刘申俱是一震。

“大人恕罪……”

刘申在我身后,慌忙磕头赔罪。我怕刘申说出实话,打乱我的计划,忙抢着道:“大人,民妇纵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鱼目混珠,欺骗大人!”

“那你凭什么说这对瓷瓶是‘栖凤瓷瓶’?”

巡抚恕气地指着桌上的瓷瓶,但我能感觉到他并非完全不信,知道事情尚有转机。身后的刘申心惊胆颤,暗暗拉了一下我的衣角。我回头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复看向堂上的巡抚,镇定比无,朗声道:“民妇说它是‘栖凤瓷瓶’自是有民妇的道理,而且这对‘栖凤瓷瓶’也绝计假不了。只是于大人而言,只要这对瓶是真的便足够了,至于它缘何谓之‘栖凤’,大人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我故意卖一个关子,引那巡抚上钩。

“却是为何?”

巡抚的怒色收敛了不少,我和刘申俱暗松一口气。

“大人,民妇能不能起来回话?”

我指了指自己的膝盖,跪得太久,已经开始吃不消了,他高高在上,我也不比谁卑微。已经调起了他的味口,我也就有些个儿有持无恐起来。

巡抚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起来吧。”

“谢大人。”我站起身来,伸手揉了一下发痛的膝盖。

“说吧,你凭什么说这对瓷瓶是‘栖凤瓷瓶’?”

“那就要问大人缘何想要它了。如果大人是自己留着,民妇便告知大人,如果大人是准备送予他人,民妇还是不要告诉大人的好,免得大人知道了,反而惹来无端的祸事。”

“这是为何?”

巡抚神色一异。

我轻笑道:“这么说来,大人是准备将这对瓶转赠他人的啰。”

巡抚也不答话,看了我一会儿,反笑道:“小小妇人,胆色可嘉。你怕是无法自圆其说,故弄玄虚吧?”

“小妇人有没有说谎,大人只须将将那瓷瓶取来对着光往里看看便知。”

我胸有成竹地回笑,对他的试探根本不放在心上。

巡抚依言,取了瓶对着光,从瓶口往里瞧了一会儿,放下瓶,惊讶地望着我,道:“里面是什么?”

“名为‘栖凤’的原因。”

“快说!”巡抚一听竟然有些急切地催促起来。

我看了看四下的一从仆人,佯作为难,也不说话。

其实厅中也没有多少仆人,除了刘申外,只有两个奉茶丫环和那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

巡抚会意,挥挥手,让一众人都退出去,我也顺势让刘申退了出去。

待众人离开,我才缓缓走到巡抚身边,低声对他言道:“这瓶中所藏,据说是一份藏宝图,而那笔宝藏的位置便在栖凤山,故而此瓶唤作‘栖凤瓷瓶’。”

“此话当真?”

巡抚的脸色变了又变,一时阴晴不定。

“当然是真的!只是大人得此瓶也是要转送他人的,无缘得取宝藏了。”

我佯作惋惜,眼角的余光偷偷瞧了一下那巡抚。他乍喜还忧的样子让我窃喜不已。他果是要将此瓶送人,那我只要下足功夫,不让他瞧出破绽就好。

“若不是大人这次如此大动干戈,民妇也不会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大人你想想,那张锦文情愿自己的双亲惨死,暴尸长街,也不愿交出这对瓶,可想而知这对瓶对他而言是何其地宝贵?如果仅仅是因为做工精湛,一世难求,谁会为了这样一对瓶连命都不要?民妇也是在家翁出事前一天晚上,偷听到他与婆母说话才知道的。据说还是一笔价值连成的宝藏呢。”我尽量夸大其词。

“那你又为何肯拿了此瓶献给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