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速读
3917800000018

第18章 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3)

莫卧儿帝国

1525年,蒙古贵族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经阿富汗开伯尔山口入侵印度,次年打败德里苏丹伊布拉吉,建立莫卧儿帝国。至17世纪中叶控制了印度大部分领土。1658年,奥朗则布称帝,号称“阿拉穆吉尔”(世界主宰)。即位后,他于1663年东征阿萨密,1666年进剿吉大港葡萄牙海盗,扩大了东部版图;又于1686年和1689年先后征战比加浦尔和高康达,从而使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

奥朗则布是莫卧儿帝国最有才干的君主之一。他以自己的军事和行政管理才能把帝国推向了鼎盛时期。但他又是第一个全面改变阿克巴的宗教宽容政策,由此激起了印度原本就很复杂的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从此反抗莫卧儿帝国的起义接连不断,盛极一时的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在国内多重起义的打击下,莫卧儿帝国面临着不可挽回的衰落命运。对各地起义的东征西讨,耗尽了国家资财,田地荒芜,交通阻隔,城市凋零。1707年3月,89岁的奥朗则布死于阿马德纳加。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并被马拉特人、锡克人强大势力包围的莫卧儿帝国。

奥朗则布死后不久,许多有势力的总督,如奥德的萨达特·阿里、奥里萨的穆西德·库里汗、海得拉巴的尼扎姆·乌里穆拉克,都宣告独立。拉吉普特也恢复了独立。1761年1月,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入侵印度的阿富汗军队打败了占领德里的马拉特军队,使印度失去了惟一可以抵抗西方殖民入侵者的力量。

优势的悄然转移——美国和日本的崛起籀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期(187l—1900年)是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电能的应用和电力工业的发展,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内容。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蒸汽动力而占据统治地位。1820年丹麦的奥特斯发现了电流导线可以使磁针偏转,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揭示出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的可能。德国科学家西门子于1866年发明自激式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发明家格拉姆又进一步改进,制成电流更加均匀的发电机,1882年法国科学家德普勒初步解决了远距离输电问题。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电话机,1878年,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通了世界上第一次长途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在此前后,他还成功地发明了录音器、电车和活动电影机。1895年和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传播实验。20世纪初,这一先进技术被美国引进。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在英国人弗来明制成的二极管的基础上,发明了三极管,使无线电通信工业发展到了电子管时代,电子工业蓬勃兴起。lO年后,美国实现了大西洋越洋长途电话通讯,接着建立电台,普及收音机。

工业动力对工业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反映近代工业水平的主要标志,因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突破的领域。1876年,德国人奥托(1832-1891)根据德罗夏四冲程循环理论,成功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亦称汽油机)。随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1858-1913)经过多年试验,于1897年又制成了大功率的柴油机。1886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经过10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其合作者迈巴赫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研究一种空气冷却的高速汽油发动机。1892年,美国的福特制成了内燃机汽车,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1887年,安装汽油机的小汽船行驶在江河中;1892年,第一台用汽油驱动的拖拉机奔驰在田野上;1903年,一架装有8马力汽油机的飞机把美国的莱特兄弟送上天空;1908年,制成了柴油机推动的潜水艇;1912年,柴油机驱动的远洋货轮下水;1913年,第一台柴油机火车头制成。内燃机的广泛运用,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

化学工业的兴建,既与煤炭综合利用有关,又与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1877年,德国建立了国立化工研究所,在有机结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出现了染料工业、制药工业和香料工业。1886—1900年的14年中,德国6家公司在染料技术上的创造发明(专利)达948项,德国还先后合成了尿素、电石、尼龙、人造丝、DDT、橡胶、除草剂等。化学工业在美国也很发达,1869年,约黑特发明了塑料;1906年,美籍比利时人贝克兰德发明了电木;1916年,美国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采用了“热裂法”,提高了精炼石油的产量。20世纪初,在高分子理论指导下,合成化学工业在许多国家蓬勃兴起。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影响极大。(2)技术发明的自然科学成果含量高。(3)推广运用迅速。这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后的崛起

美国内战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在19世纪的后半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860年,美国工业居世界第4位,到1892年即跃居第1位,工业产量约占欧洲各国生产的总和的1/2。从1880年到1900年,美国开垦的土地面积,超过了英、德、法三国土地面积的总和,再加上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美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增加了2/3。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同样发展着。特别是19世纪最后30年的3次经济危机,更加速了集中的过程。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的普遍形式。美国高度集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结合,形成巨大的金融寡头。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8大金融寡头集团,其中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居于支配地位。一小撮金融寡头通过托拉斯支配着美国经济,控制着美国政治,并对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进行渗透,所以列宁称美国为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

美国工业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工人却遭受日甚一日的剥削。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无产阶级同正在兴起的垄断组织发生冲突,不断卷起罢工运动的新浪潮。1894年,罢工者人数达到75万。20世纪初,罢工具有更广泛的规模,1912—1913年约有200万名工人参加罢工。由于劳联领导人的阻挠,垄断资本家的收买破坏,政府的镇压,加上社会主义政党领导人的错误,罢工运动屡次兴起而又屡遭失败。

美国内战后,两党制进一步确立起来。美国自建国以来,主要致力于国内的发展,对外采取孤立主义。内战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西部的开发,资产阶级要求开辟海外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美国便迫不及待地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业洲和拉丁美洲。

美国内战以后,便开始向亚洲侵略。1866、1867、1871年,美国3次侵犯朝鲜,遭到朝鲜人民的英勇抵抗。1882年,美国军舰又一次进犯朝鲜,打开了朝鲜国门,尔后强逼朝鲜开辟3个商港,获得领事裁判权。1893年,美国在夏威夷发动政变,建立傀儡政权,1898年将这个岛国正式吞并。美国为了夺取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古巴和菲律宾,1898年发动了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后被迫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割让给美国。接着,美国便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美国于1899年宜布“门户开放”政策。这个政策表明:美国谋求依靠其经济实力,挤进列强的势力范围,取得侵华的机会均等。1900年,美国积极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美国对外扩张的重点是拉丁美洲。19世纪80年代,美国打出泛美主义旗帜,企图独占拉丁美洲。20世纪初,罗斯福和塔夫脱对拉丁美洲分别推行“大捧政策”和“金元外交”。“大棒政策”的具体应用是夺取巴拿马运河区。“金元外交”是以援助弱小民族为招牌,通过奴役性贷款对它们实行控制。美国就是采用这样的手段,掌握了圣多明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国的经济命脉。美国加紧对加勒比海的侵略,把这个地区变为美国的“内湖”。

1913年威尔逊上台后,仍然执行侵略拉丁美洲的政策。在1914年和1916年,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内政,曾把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和海地等国置于美国保护之下。

日本的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占全国80%的农民,世世代代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交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徭役。此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这些人的利益相互接近,他们都对幕府的统治不满,特别是政治和军事力量比较强的一些大名和武士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反对幕府的一支主要力量。

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日本人民和以幕府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苦难深重的日本人民对幕府的统治更加不满。内忧外患造成了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1865年至1869年5年中,日本各地发生了400多起暴动和起义事件。1866年,为抗议米价飞涨,城市贫民掀起了大规模的“捣毁暴动”,斗争甚至涉及幕府所在地江户。

那时候,日本西南部的长州、萨胯、土佐、肥前四藩中的下级武士,迅速扩大实力,成为日本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倒幕派的主要政治代表。1867年,倒幕派加紧在宫廷活动,联络一些权贵,争取到年幼的明治天皇的支持,获得讨幕密诏。陷于孤立境地的德川庆喜见势不妙,立即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辞去将军职务,“奉还大政”于天皇,妄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倒幕派,等待时机,卷土重来。1868年初,德川庆喜潜出京都,逃往大阪,集结兵力,伺机反扑。于是,一场内战爆发了。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一带,倒幕军与幕府军相遇,经过几天激战,倒幕派军队大获全胜,德川庆喜逃回江户。5月,大军进逼江户,德川庆喜被迫投降。这样,日本最后一个封建幕府政权被推翻了。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改革。

幕府统治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措施。明治维新内容如下: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全国设3府72县(不久合并为43县),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方面,废除土地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自由。还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积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向西方学习,发展教育等。

这场革命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在这个基础上,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便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迅速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因为破产的独立手工业者都加入了无产阶级队伍,于是社会日益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残酷压榨下,工人阶级被迫起来斗争。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斗争采取了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这是因为当时工人觉悟很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造成灾难的根源不是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机器运动最早发生在英国,当时称作“卢德运动”。

随着工人力量的增强,特别是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在英国,19世纪初就已出现工人的组织,并且争取到工人的结社权利,到处都出现工会组织。工会领导了1825年开始的罢工斗争。

工人阶级还用武装斗争去反击资本家的剥削。在19世纪前半期最著名的工人起义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举行起义,表明法国无产阶级已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分离出来,走上了独立的政治斗争道路。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武装起义,显示了无产阶级的本质。这次起义直截了当地宣布反对私有制的社会。在19世纪前半期的工人运动中,表现出高度觉悟、高度组织的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至1848年,英国工人以争取实现****权为中心的宪章运动持续了十多年,经历了三次高潮,最终失败,但它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是世界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英、法、德三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表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冶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具备了阶级基础;另一方面表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40年代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发现和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自1846年起,马克思与恩格斯越来越认识到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