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春秋战国那时候儿
3917100000034

第34章 春秋战国的奇人异士(1)

1战国四君子

孟尝君

孟尝君是齐相田婴的儿子,名叫田文,在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爵位,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手腕也荣登相位,他的门客很多,不过他都以礼相待,也因为这些门客,让他做了许多正确的选择,甚至捡回来一条命。

狡兔三窟

孟尝君是齐相田婴的儿子,名叫田文,在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爵位,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手腕也荣登相位,他的门客很多,不过他都以礼相待,也因为这些门客,让他做了许多正确的选择,甚至捡回来一条命。

孟尝君是个交际能手,在国际上很有些威望,但他为人却不高傲,对于来投奔他的人,他都一概收留,不要小瞧了这一些门客,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门客,那可不是养着聊天的,在关键时刻真能帮大忙。

有一个叫冯谖的人,家境十分贫困,他听说孟尝君为人豪爽,对门下食客毫不吝啬,便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得知后向身边的人打听这个他,当然了,孟尝君也要知道这些人都会什么,不然什么样的无赖都能混进来了。而身边的人说他没有过人的品质,也没有特殊的才能,而孟尝君听后却不以为然,不是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他坚持让冯谖来当自己的门客。左右的人都认为孟尝君是出于同情心才收留的冯谖,所以在冯谖来后,那些个下人都只用粗茶淡饭招待他。

不过这个冯谖却不满足,向孟尝君先后提出几次要求,分别是吃的要好,出门要有车,还得能养家,孟尝君都一一满足了他,反正他家大业大,这些还不成问题。几天后,冯谖弹着剑唱歌:“长剑归来兮,食无鱼。”手下人就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后就知道这小子是在嫌生活水平不过高,便说:“既然这样,那就用中客的标准来招待他。”须知这孟尝君招待门客有三种标准,上等吃肉,中等吃鱼,下等吃菜。

冯谖吃上了鱼,照理也该高兴才是,可是没过几天,他就又弹剑唱歌:“长剑归来兮,出无车!”孟尝君听说后,没有意见,又满足了他,并且用上等食客的标准来招待他。可过了几天,冯谖依旧唱:“长剑归来兮,不能养家!”身边的人听后,就认为他这个人太过贪婪,孟尝君都这样对他了,已经很够意思了,可他还是不满足,就将这事儿添油加醋的告知孟尝君。

孟尝君知道后,并没有表示什么,而是亲自找到冯谖,问道:“你有亲人么?”冯谖说道:“我有一个年迈的母亲。”孟尝君很有同情心,他听后,就派人去安顿了他的母亲,从此以后,冯谖再也没有唱歌,因为他明白,是时候该报答了。

孟尝君门下的门客不少,他也渐渐忘记了冯谖这个人。他的封地是在薛地,到了收税的季节,就想派个懂财务的人去收税,冯谖知道,主动请求前去。孟尝君想也该是他回报的时候,就答应下来,冯谖临走前问孟尝君:“我需要买些什么回来么?”孟尝君并不在意地随口说道:“你自己决定吧!”

冯谖做事非常果断,他到了薛地,让当地的官员把欠债的百姓都叫来,然后对大家说道:“我是奉孟尝君的旨意前来,这些是大家的债券,孟尝君让我烧了这些!”说完就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百姓对孟尝君是感恩戴德。回来以后,孟尝君当然不高兴了,我让你收税,你把债券都烧了,这是什么事啊!

但冯谖却说道:“您现在也不缺钱,单就缺一个义,所以我就给你带回了义。孟尝君听后不以为意,这义能当饭吃么?没有这些债券,我拿什么养活你们?但事已至此,他也没说什么,不悦地打发了冯谖。

做完后,冯谖回到临淄去见孟尝君,孟尝君看他这么快就回来,疑惑地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税都收完了么?”冯谖点头称是,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回来,冯谖神秘的一笑,对孟尝君说道:“我看你什么也不缺,就缺少一个义字,所以我就为你买了义。”

孟尝君不解,只听冯谖继续说道:“现在您有薛地,可是却不关爱百姓,索取利益,我假托您的名义将债券都烧了,百姓很是高兴。”这么多钱就因他一句话全没了,孟尝君当然不高兴了,可是事已至此,他也不能再说什么,便打发了冯谖。他暗自憋闷气。到口的天鹅肉丢了,任谁也不会高兴。

一年以后,齐湣王当政,他不想让权高势大的孟尝君继续为相,便委婉地对孟尝君说了此事,孟尝君也是个明白人,就他回到了薛地。薛地的百姓看到他回来,纷纷出门,夹道欢迎。孟尝君这时才知道冯谖的用心良苦,对他说道:“先生为我买的义,我现在总算是看到了。”

冯谖笑着说道:“狡兔三窟,才能免于一死,现在您只有一窟,还不能高枕无忧,我还要再帮您造两窟”,孟尝君尝到了甜头,对他很信任,就点头同意。

冯谖坐车来到魏国,对魏惠王说道:“现在孟尝君被齐湣王逐回薛地,他可是个能人,谁要是哪个诸侯要是能得到他,一定能让国家富强起来!”魏惠王也听说孟尝君这个人厉害,就将宰相封为上将军,把相位空着以等待孟尝君。并派使者带着重金三次去请孟尝君,孟尝君听从了冯谖的建议,坚决不去。这就是冯谖故意做的假象,让齐湣王知道孟尝君是个香饽饽,哪个国家都想要。

当然,齐湣王也果真按着他的想法去做了,数次去请孟尝君,这样大的事情,齐湣王怎会不知,当他听说后,生怕孟尝君去了魏国,立即派人去请孟尝君,并且还带着黄金千斤和齐湣王的一封请罪信,孟尝君再次听从冯谖的劝告,请来了先王的祭器,在薛地立起宗庙,然后才回到临淄为相。这样做就是提高了孟尝君的地位,要是哪天齐湣王后悔罢免他,他可以用先王压着齐湣王。

狡兔三窟,薛地、魏国、齐湣王,到此就算建成了。

关于此事,我有些想法,有时做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要把话说绝,把事做绝,这样对人对己都不好,不过有时候想要做大事,就不能有太多的后路去考虑。说到这里,可能有些矛盾,不过我想应该是没有矛盾的。做大事不留后路,是在一些事上,不成功则成仁,只有部分人适合如此做法,而且是性格决定的。两种生活态度,大家可以自己进行思考,到底适合哪一种。不过在一些不是原则上的事情,还是要收敛点,锋芒毕露也不好,刺猬的一面是尖刺,而另一面却是柔软的。这时,三窟才算挖成,孟尝君已无后顾之忧。

鸡鸣狗盗

孟尝君从不计较门客的出身,所以很多自认为有才的人都纷纷前往,他门下之人有很多都是奇人异士,更有外国来的罪犯。这里面不乏有鸡鸣狗盗之徒,可是孟尝君依然善待他们,别看他们的技能不光彩,关键的时候还真能派上用场。。

秦昭王听说孟尝君十分贤良,想请他到秦国为相,第一次的时候,苏秦劝说孟尝君不要去,孟尝君听了苏秦的建议,可是当昭王第二次请他入秦时,苏秦已经离去了,没有人还能劝得了他,他一直都想去秦国,便他带着门下食客去了秦国。

孟尝君是齐国人,在秦国没有心腹,秦人自然会排挤他,有人趁机就在昭王面前说道:“这孟尝君是齐国人,又曾在齐国为相,是地道的齐国人,要是来了咱们这,肯定会先考虑齐国,后考虑秦国,请他在秦国为相,恐怕会先考虑到齐国的利益,然后才是秦国,大王要三思啊。”昭王认为这人说得很有道理,要是孟尝君为齐国着想,像一个间谍那样,可如何是好。于是就将孟尝君囚禁起来,并准备杀了他。秦昭王这人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反正怎样对自己有利就怎样来,我想正是因为如此,也才让秦国突然强大起来,有时候做大事,就不能太注重一些琐碎的事情。

此时孟尝君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派人找到昭王宠幸的妃子,求她帮忙。孟尝君也没有办法,只好试试看了,但是这个妃子却比较贪财,她要孟尝君的白狐大衣作为交换条件,孟尝君确实有一件狐皮大衣,但是早在入秦的时候就已经送给了昭王。

就在这时,孟尝君门下食客里有一个偷过狗的人主动站出来,对大家说道:“我偷过狗,这白狐大衣我也能偷出来,你们就等我好消息吧!”于是这人在夜里悄悄潜入宫中,果真偷出了大衣,并送给了那个妃子。妃子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白狐大衣,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在昭王面前替孟尝君求情,这忠言比不上枕边风,秦昭王听后就将孟尝君放了,孟尝君不敢多留,乔装打扮一番,带着门客连夜逃走。

秦昭王素有不讲信用之风,他当晚就后悔了,忙派人去追捕孟尝君,他听说孟尝君已经走远,便让人快马加鞭地追,同时派人通知函谷关的守卫。此时孟尝君已经到了函谷关,只见城门紧闭,守城的士兵说天亮才可以放行。

古时以鸡鸣定为天亮,孟尝君十分着急,怕人追上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他的门客里有一个曾学过鸡鸣的门客,这个人在关键时刻还真发挥了他的作用,他学着公鸡打鸣的声音,结果引起附近公鸡齐鸣,守关的士兵认为已经天亮,便打开城门,孟尝君这才得以逃脱。

这一次能够逃过一劫,鸡鸣狗盗的这两人立下了大功,这完全是因为孟尝君不计较来投奔之人的为人和才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这要一个行业做精了,也一样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最怕的就是样样都知晓点,但却都是稀松平常,当然如果你不想以此扬名立万,也不用去追求那些所谓的成功之路。

延伸阅读:少年孟尝君

孟尝君是在五月生的,古时都迷信,认为五月生的小孩,男克父,女克母。他父亲田婴就让田文的母亲将这孩子给除掉。可是母子连心,哪个母亲肯杀掉自己的孩子,田文的母亲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他藏了起来,并将其养大成人。

当田文长大后,他的母亲带着他去见田婴,田婴知道这就是当年五月生的孩子,便对田文的母亲发怒,按理说田文应该躲着点,但他居然对父亲说:“你为什么不要自己的儿子呢?”田婴说五月生的孩子不吉利,田文问了父亲许多话,田婴都答不上来,他说道:“如果人生决定于天,谁也无法改变,如果决定于门户,那么五月生的孩子一定光宗耀祖。”同时他还分析了一些国政上的事情,这让田婴刮目相看,从此,田婴便对他十分器重。

平原君

平原君是赵惠文王的弟弟,也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平原君曾两次出任赵国的国相,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斩姬留士

平原君是赵惠文王的弟弟,也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平原君曾两次出任赵国的国相,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也喜欢养门客,在当时,士很受重视。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总会想到好办法,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那个时候的人好像都有点叛逆的精神,总要为难一下养门客的人,冯谖就是其中一个。而平原君门下也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跛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平原君的一个姬妾看到了,就忍不住大笑起来,让这个跛子十分尴尬。

结果第二天,这个跛子就找到平原君,说道:“我听说平原君爱惜士人,所以才大老远地赶过来,希望您果真如此。我不幸身有疾病,走起路来也不稳当,可是您的姬妾却嘲笑我,这太过分了,我希望您能将她的头砍下来给我!”这人的要求比冯谖狠多了。

平原君也不想就这样得罪一个士人,表面上答应下来,不过等那人走后,他就独自笑起来,“因为笑一下就要杀了我的爱妾,这也太过分了!”平原君说的也没错,大丈夫不应该为外物所困,身有疾病,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人家嘲笑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坦然面对,即使被伤到了自尊,也不能因此就杀了那人吧,。可见这人的心理十分阴暗。

这在当时也挺正常的,那个时期的士都十分高傲,各国都想留住这些有才能的人,发展国力,可是有很多人就趁机浑水摸鱼,没有多大的才能,也摆谱,让这些有权势的人把自己供起来。这个时候的士都是“合则留,不合则去”,所以来滥竽充数的门客有很多,当然有才能的人也就越多。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年底,平原君的门客居然只剩下了一半,这让他感到十分奇怪,他平常大鱼大肉的给这些人吃,可怎么还是留不下他们?他不解地问留下来的门客:“我如此礼遇他们,他们为何还要走呢?”

这时有一个门客就说:“您记得有一个跛脚的人么,因为您不愿杀死嘲笑他的姬妾,大家都以为您重色轻士,所以很多人都走了。”平原君没想到这么一个鸡毛蒜皮的事儿就让这些士人都走了,他很无奈,除了忍痛将那个姬妾杀了别无他法。于是他下了狠心将爱妾杀死,并亲自找到那个跛子赔罪,那些离去的人听说后,便又悄悄的回来。外面的人听说平原如此杀妻留士,也都纷纷而来,门客最多的时候竟超过了一千人。

看看那时的女人地位多么低下,平原君杀妻留士、吴起杀妻求将,还有孙武将阖闾的妻子杀掉,当然还是有很大差别。孙武是将军,如果士兵不听将军的命令,那在战场上岂不会成了一盘散沙,作战可不是儿戏。而平原君这种方式却不值得借鉴,那个跛子的气量也太小了些,这样的人,也能称为士?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才华敢如此口出狂言。不过这事平原君确实迫不得已,作秀就要作的彻底些,不然这些士人可就都跑了。

毛遂自荐

长平之战令赵国感到悲痛,在这以后,赵国岌岌可危,秦国又派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大有一举灭掉赵国的架势。赵国不想就这样断送祖宗留下来的产业,于是赵王便派平原君去向外搬救兵。平原君接到命令后,准备从门客中找出二十名有勇有谋的人随同,目的地就是楚国。可是找来找去,只有十九人,剩下的一人再也找不出来了。

这时,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毛遂的人就自告奋勇了,他对平原君说道:“我听说您要带二十人去楚国,可是现在却少一人,就让我也一起去吧!”平原君以前从没见过他,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毛头小子,他吃惊地问道:“先生在我门下有几年了?”毛遂淡然道:“三年。”

平原君上下打量着他,说道:“在这个时代,人人都人就好比是囊中的针尖一样锋芒毕露,但你在我门下待了三年,我却却从未听说过你,不知道你有什么才能呢不知道你到底有什么才能?”这显然是看不上毛遂,毛遂微微一笑,从容地说道:“那是因为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如果我在囊中,早就脱颖而出了,我有什么才能,要放进囊中才知道。”毛遂的意思就是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希望平原君给他一次,平原君见身边再没有能重用的人了,便勉强答应了他一同前往楚国,他也要看看毛遂这个人究竟有何能耐。。

同去的门客都有点瞧不起毛遂,不过在去的路上与毛遂交谈后,都被其所折服,平原君此时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了。

转眼这一行人便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了很久,都没有说服楚王答应出兵,这时那些门客就让毛遂上去谈。毛遂佩剑而上,对平原君说道:“合纵的利害厉害,几句话就能说明白,你们怎么谈了这么久!难道是谈家常?”楚王见他佩剑而上,有些担忧,忙问平原君:“他是谁?”平原君答道:“他是我的一个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