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很有才,远在楚国的楚威王也听说了,于是派人去找他。庄子隐居山林,使者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他,此时庄子正在钓鱼,使者说明来意,说了一大通好话,但是庄子却不为所动,仍静静地钓着鱼。使者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也不敢乱说话,这可是楚王钦点的人物。过了半刻,庄子才缓缓说道:“听说楚国庙堂上供奉着一个神龟,你说它是愿意活在大海里呢,还是愿意死着被供奉起来?”使者听得糊涂,说道:“当然是活在大海里了”,庄子笑道:“既然龟都不愿如此,更何况人呢?你回去吧,我是不会担任楚相的。”使者这才反应过来,讨了个没趣,悻悻地离去。可见庄子十分喜爱自由与自然,他这种性格也深深影响了我,我对他非常钦佩,希望自己能够与之相同,不过后来发现,我暂时肯定无法达到他的高度,可能这一辈子,都望尘莫及。
庄子生活贫困,曾向小官吏借过米,身上穿着也是补了又补的衣裳,一双草鞋更是永不离脚,这样的他居然也过得十分快乐。其实有时候快不快乐是由心境来决定而非物质。,庄子似乎在向我们表明,人的快乐不是物质所能衡量的,而在于人的内心。像他这样的性格,只有拥有了绝对的自由和与自然融为一体时,才能感受到快乐。在他妻子死时,他非但没有痛哭流涕,表示哀伤,反而击鼓而歌,见到他这样举动的人都认为他是疯了,可是只有他心里明白,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彻底地融于了自然。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为外物所累,在《逍遥游》里,他塑造了一个大鹏的形象,它高飞九万里之上,缥缈在云层中,很是自由,那些尘世的事物在它眼里不过是浮尘一粒。庄子还提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说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是庄子对神人的构想,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样这也是他的向往,希望自己和自然相处达到一种完美的融合,而远离凡尘俗世。现在也有很多人想要出世,但能做到他这种的,也许只是凤毛麟角。
庄子还继承了老子的一些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竭力反对“有为”,认为人民应该“无为”,返璞归真,回归于自然。他还讲了“混沌开窍”的故事,说混沌本来是没有七窍的,但是人们认为这样不正常,于是就将混沌凿出七窍,结果七窍一出,混沌便立刻死去。他借用这个故事说明,人们不应该去违反自然。有些事确实如此,以人类的角度去看待其他事物,势必会有错误的时候,特别是对待一些自然事物,还有其他种类的动物,有时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不会做错了。
他对于礼法的态度很明确,认为这些都是束缚人们的工具,应该被废除,对此,他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等精辟见解。当然了,他的性格我很赞赏,不过对于这些治国的理念,我就不能赞同了,因为他都是以他自己的角度出发,试问这世上能有几个庄子,如他思想这般高深的人少之又少,都是一些凡夫俗子,没有礼法的约束,社会肯定会乱套的。
可能大家还知道关于庄周梦蝶这个典故,他说自己分不清是蝴蝶梦到了他还是他梦到了蝴蝶,可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这些琐事就不必再追究了。这就是他在认识论上的观点,
在认识论上,庄周不可避免的进入了相对主义,他认为美与丑、好与坏等这些根本没有差别,看似对立的两种关系,却是相同的事情,只是一个事物不同的两面。这就好像是我们常说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只有豁达的人,才能说出如此观点,其实事物之间若没有比较的话,可能也就没有高低之分了,有这些的差别,是因为相互之间进行比较,但参照物却不能始终如一,所以这些也没有一个绝对。
庄子很注重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注重对身体的保护,不过在对待生死上,倒也是阔达,自己的妻子死后他居然能击鼓而歌,并且在将死之时再三告诫自己的弟子,不能厚葬自己,他只喜欢最纯朴的自然。
庄子狂放不羁,面对尘世他表现出一脸的不屑与轻蔑,同时还有满心的激情与超然,清代学者胡文英曾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极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样评价非常中肯。
3无奈的墨家
可以说墨家的发展是很艰难的,想想也知道,大家都打得热火朝天的,就你们一帮人在那边嚷嚷着和平,那些大国的国君自然没有一个可以容忍墨家的学说,很显然,在诸侯国相互吞并的时代,墨家的和平主义是站不住脚的,这些强大的诸侯国君王是不能以和平为主的,他们需要的是吞并和侵占。
墨家一直都不受君王的青睐,但是它的学者却不少,他们自称“贱人”,因为这些人大多数是社会底层的人员,他们十分渴望和平,当然这也是他们的理想。
墨家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当然那些主动攻打其他国家的君王是不会与墨家人员共同谋事的,墨家人士在看透了这种现状后,转而去那些小国家。
虽然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并立,但是其间仍有小诸侯国,像宋、鲁、郑政等国就是属于这个行列的,这些国家根本没有实力出兵攻打别国,能保住自己的领地就算很不错了。
强国不停地扩张,这些弱小的国家也就遭殃了,墨者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这样的小国家,以他们最为擅长的防守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即使在理想碰壁的情况下,墨者依然不见少,孟子曾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就是指的杨朱学派,说起来有点玄学的色彩,近似于道家学说,而“墨”就是指的墨家学说,由此可见当时的墨者还是很多的,甚至超过了儒学人士。不过即使墨者很庞大,但是毕竟不受重用,他们也不可能自己建立一个国家,只能依靠个别小国家来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人多却不能左右国际形势的主要原因。
墨家学派是墨子一手创立起来的,其实相对其他学派,墨家则更加的规范,只要墨子一声令下,墨者就可以赴汤蹈火,并且墨家学派纪律严明,执法如山,更像是一个严密的组织。而墨子就是这个组织的头头,人称钜子。
其弟子都叫门徒,有自己的一套规定,有点像有组织有纪律的黑社会,当然所做的事截然不同。领导人叫钜子,不过自从墨子死后,墨家就分了许多门派,都是自己是嫡系,之间也相互的进行语言攻击,而墨者也自称“贱人”,意思就是身份卑微,他们不以为耻,却以为荣,这事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可耻的。
在墨子死后,墨家的这些传统都被后人继承下来,但是有关钜子的情况,却鲜为人知,他们不像孟子等人宣传了自己理念的同时也把自己给推广了,反而很低调,再加上他们恪守墨子制定的法令,坚持墨子的原则,没有加以创新,不被为君王所重用,所以墨家学派除了墨子一人,几乎没有听过有影响力的人。
不过墨家学说毕竟是显学之一,为什么后来就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呢?我史学家们猜测可能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将那些反对自己的墨者抓起来,并将他们的书籍资料全部烧毁。但是秦始皇再神通广大也不能将墨者一网打尽,不过这也让墨家学派奄奄一息,在秦朝的统治下,得不到发展,只能秘密行事。而后刘邦建立的汉朝,虽然将秦朝推翻,不过却延用了秦朝的法令,以法治国,墨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悄然隐没,逐渐消亡,这也是能理解的。
4受君王青睐的法家
法家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是很受君王们所青睐的,他既不像儒学和墨学那样整天就出来劝架,也不像道家的飘然出世,对于国家短期内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的商鞅、慎到、申不害和韩非是最有力的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和慎到分别看重法、术、势,而韩非则将这些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家学说。
商鞅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之一,对法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前头我们也知道,也正是因为他的变法,秦国才真正强大起来。
商鞅这个人十分重视“法”,在他眼里,法是至高无上的,即使天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我们记得太子犯法,他虽然不敢惩治太子,却将太子老师的鼻子割下来,以示惩戒。
太子都如此,下面士兵百姓的又有谁敢犯法,商鞅制定的法令,是没人敢违背的,加上他对犯轻微法律的人也严重地惩罚,那真是人见人怕,谁都不敢触犯法律。
也正是由于这样,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人民才不会作乱,士兵作战骁勇,人民也都听从领导的安排。不过商鞅却没有受到百姓的爱戴,究其原因还是他执法太过严格,少了几分仁德。
申不害也是法家的一员,不过从小学习的是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的学说,后来演变成法学,他十分重视“术”,他认为“术”是君王的专有物,是控制臣下的手段,他认为君王有了势,定了法,但是其地位还不是很稳固,所以必须要有两面之术,不然势与法就会变得威严而不受用,刻板而不通达。
如果以术来联通势与法,就能如虎添翼,无论动静,都会使臣下慑服。他的术分两类,一类是控制术,也就是监督管理就是讲规定职责,考校监督等事,属于领导管理方法。另一类就是搞阴谋,耍手腕,弄权术,说白了,就是整人的招。
而慎到则更重“势”,他年轻时也曾学过黄老之术,后来转向法学,司马迁等人认为慎到是属于道家学派的,不应该归在法学里,但是他又讲了许多法律权术,可以说他是两者兼而有之。他讲的这个“势”是要君王有绝对的权势,可以保证法令的执行,就是说君王要有至高无上的威严,说一不二。他的思想中不免存有道家的哲学思想,即“君王应无为而治”,在“势”的基础上,君王要利用权力,让下面的臣子做事,不必亲力亲为等。
这些人都是法家学说的发展继承人,但是真正集大成于一身的却是韩非,他将上面三人的侧重点里好的方面都放到了一块,提出了自己的新学说。
韩非本是韩国人,他有些口吃,说话虽然不伶俐,但是思维却相当灵活,他看到韩国逐渐被秦国吞食,就上书给韩王,希望他能做出改变,将国力提升上去。但是他的观点却不被韩王采纳,这也让他感到非常郁闷。
后来这些书信内容被秦王看到,秦王倒很赏识他,说道:“我真痛恨没有与他生在同一时期,如果他还活着,我真想见一见啊!”对于先人,我们总是会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景仰,秦国的大臣们听到秦王这么一说,就说韩非还活着,并且人还在韩国。这是好消息,也是个致命的消息。
秦王听说韩非还没挂掉,就威逼韩王将韩非交出来,韩王迫于无奈,只好将韩非送到秦国,秦王看到韩非后,可能因为人家口吃的缘故,并没有像先前那样景仰,不过还是重用了他,对于他说的法令,秦王也积极施行,秦国也有更上一层楼的势头。
李斯是秦王身边的红人,他与韩非是同学,两人同学于荀子,他对韩非十分嫉妒,怕他抢了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就对秦王说道:“韩非是韩国人,他未必会对秦国尽心尽力,我们应该趁他还在秦国,将他关押起来,以免对秦国不利!”
秦王对韩非的景仰之情早跑的无影无踪,他想了想,认为李斯说的有道理,就将韩非关押起来,没过多久,韩非就在狱中被李斯送来的毒药给毒杀了。当然秦王还蒙在鼓里,当他认为韩非是个能人,就想再次启用韩非,但韩非却已经死了,他虽然有些后悔,可毕竟还有李斯,没多久就将这事忘了。
韩非虽死,但是他的思想却受秦王所用,纵观他的思想,是融合了儒、道、墨三家的学说,并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将法、术、势紧密结合起来。
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不过却认为他们两人没有将法与术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说:“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对两人的法与术进行了改革。他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还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的思想。
同时他还认为光有法和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势”做保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韩非的思想结晶集中在《韩非子》一书当中,里面记录了很多典故,像智子疑邻、三人成虎、自相矛盾等广为人知的典故都出自其中,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韩非十分善用事例来说理,这往往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