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家学派的创始人都创立了各自的学说后,其门徒也越来越多,这就渐渐地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说的人士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各家学说的传承当中,也偶尔会出现一两位有思想有影响的人,其中以儒家的孟子、荀子和道家的庄子以及法家的韩非为代表,当然还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人员和学说,如邹衍的五行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等,都是很有影响力,但是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暂不做介绍。
1 儒家的传承
孟子的理想主义
人物生平
孟子名轲,生卒年在公元前371—前289,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亦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继承人,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在儒学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子,现在很多都将两人并提,也就是我们说的“孔孟之道”。
孟子在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孟子小时候有多动症的嫌疑,喜欢模仿他人。他家有个邻居是屠夫,孟子就天天学杀猪的样子,孟母一看这还了得,立马就搬家了。不过这一次的邻居换成了一个铁匠,孟子又开始学起打铁的样子,在家里叮叮当当地砸东西。孟母一看这样不行,她十分重视教育,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孟母再次搬家,这次她搬到一个学宫旁边,孟子看到这些读书人行言举止都十分优雅,于是试着学习诗书礼仪,孟母看到他这样,才放下心来,这便是很有名的“孟母三迁”。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个伟大的人,和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分不开,从他的受教育问题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母爱的伟大,他的母亲还孤身一人将他抚养成人。
孟子在少年时代读书很勤奋,他的老师就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可以说他是得到了儒学的真传了,子思将孔子的思想都教给了弟子们,孟子很仰慕孔子的学问和为人,对他周游列国很是向往,于是就在心里暗下决定:我将来也要像孔子一样!
孟子认为每过五百年就会出一个圣人,从周文王到他那时正好有五百年,他认为这个大任将要由自己来承担,于是就发奋苦读诗书,一心想继承孔子的衣钵。从他小时候的“三迁”,我们能知道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所以,不久,他就将孔子的理论学得差不多了。
当他学成以后,开始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他先后在齐、魏、宋等国游说,奔波了三十余年,但是他的“仁政”主张却从未得到落实。纷争的战国,只有利益才是国君们想要看到的,很少有国君会想到百姓。不过话说回来,百姓也要依靠国家,如果国家败亡,百姓也是亡国之民,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孟子对于“王道”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告诫统治者要对百姓施行恩惠,以“仁”为本,避免不正义的战争,他先是游说齐威王,但是齐威王对他的理论却丝毫不感兴趣,对他本人也未加重用。随后孟子到处游走,每到一个国家,就将自己的观点说给国君听,国君听他说的是仁政,都不感兴趣,但是也不好当面反驳,表面上点头称是,随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孟子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这样的结果,也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而梁惠王对于他的称呼则更加直接,一声“叟,不远千里而来”让孟子很是难堪,梁惠王既没有像春秋时期尊称他一声先生,更没有像战国时那样礼贤下士的对待他,而是干脆称他一声“叟”,这叟按现在的意思来说就是老头,从这可以看出孟子是多么地被人轻视。
后来孟子又回到齐国,此时的国君已换成了齐宣王,齐宣王致力于稷下学宫的发展,对一切有学之士都会加以礼遇,孟子虽然在稷下学宫吃的好住的好,但是他的政治理念却不能打动这位君王。
之后两人进行了几次辩驳,孟子的辩论每次都让齐宣王无语凝噎,但是战国战国,不战何以成国,君王怎能听他几句话就放弃攻打别国?只能说孟子太过执著,对自己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
这样的分歧一直存在,难免会令两人的交情破裂,终于在公元前312年,燕国发生内乱,孟子与齐宣王因是否进兵燕国而产生了分歧,孟子坚决反对,但是齐宣王怎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孟子不再愿意看到被人当成摆设,断然拒绝了宣王的挽留,离开齐国。
晚年的孟子回到家乡,一边教学,一边同弟子著书,《孟子》一书就是在此时诞生的,它记录了孟子一生的思想和游说状况,公元前289年,孟子以85岁的高龄与世长辞。
孟子的思想
孟子对孔子的“仁”的思想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他把一些相关的思想都用到了政治上,提出“仁政”,并且在君王高高在上的时代,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这让很多诸侯都不能接受。不过在那个时代,孟子却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早已看出,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一个国家里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他还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比喻成父母子女,主张统治者要像父母一样去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也应该像对待父母那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如果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也会很快被推翻。但在君权社会里,说这些显然不可能,西方与东方的分歧,从此时就已经出现了。
孟子提出划分整理界限,实行井田制,就是说君主分给人民土地,让人民自给自足,这有点像现在的资本主义,让人们自由发展,有能力的就活得好,没能力就得饿着,谁让你不劳动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他们才不会作奸犯科,然后再引导人民行善,使亲人之间长幼有序,相互关爱,这样人民之间也会友好交往。其实孟子的提议是好的,不过他太注重儒学的内容,有些地方提得过于理想化,不被君王所重用也是情理之中。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近期才出现的,他当时就想要如此改革,怎能成功嘛!
孟子还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将其概括为:仁、义、礼、信。当中的仁义最为重要,把“仁”当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统治者要实行“仁政”,人们之间要相互关爱,这样战争也就会相对减少。
说到这里,不免要说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都是一样的,都有着善心,在他看来,“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是本来人人都有的,这是天生的仁义基础,人们的口耳鼻目等感官反应也都是相同的,因此人们的内心也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会有人不善呢?他认为这是外界的因素造成的,而人们也没有陷溺于外物而没有对原来的本性加以培养,就会导致不善,为了避免外界事物的引诱,他又提出了“寡欲”,少接触那些不好的事物,就可以回归本性了扶植培养仁心的苗子,然后“养浩然之气”,便可以回复和扩充人们本来的善性了。不过这些我却不敢苟同,人性可能本善,但欲望却总是存在的。
孟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的影响不大,但是对后世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在21世纪的今天,更有着其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虽然有人反对孟子,不过,这一些反对者,不知不觉中,自己生活的轨迹也是深受孟子的影响。因为他的言语之中还带有一些哲理性,比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做大事的人就先要磨练自己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荀子的实用主义
人物生平
作为混乱时代最后的一个儒家代表,荀子对儒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尽管后来韩愈等人极力将他排除在儒学之外,但也丝毫不影响他在儒学上的地位。
荀子名况、字卿,生卒年大概在公元前325至公元前235年,汉朝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于是被称为孙卿。他本是赵国人,在15岁的时候开始游学,当他学成以后,首先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
此时齐国的国君正是刚愎自用的齐湣王,荀子看到齐国四面树敌,希望齐湣王能有所收敛,但是齐湣王骄傲自大,怎能听进去他的话,荀子在劝谏不从的情况毅然决然地离开齐国,前往楚国。
他这一次到楚国没有什么作为,也没有被重用,想必他还是希望在齐国的,在齐襄王即位后,他又回到了齐国,在稷下学宫讲学,并三次被推为祭酒。
而后在范雎任相期间,他又迈出了儒家开创性的一步——入秦,他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传统,亲自去秦国考察,他认为“殆无儒”是“秦之所短”,不过秦昭王还是认为“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明白这里是法家的天下后,挥手摇头,不甘的离去。
后来他又来到了楚国,被任为兰陵县令,但是有人认为他在楚国是一个危险,就去进谗言,荀子无奈去了赵国,不久又被春申君请回来,复任兰陵令,在春申君死后,他便悄然隐退。
荀子的思想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但是其中的思想有很多都与孔孟有偏差,他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儒家关于“王道”和“礼治”的思想,又对法家推行的霸道加以批判和吸取,他提出了礼法的重要性,认为“国之命在礼”,统治者要“以礼治国”,这也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法治,这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在他之前的儒者没有人提到过法治,可能这也为他的学生韩非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想。荀子认为法治就要使执法者正,不能因私影响到公事,否则法治就会执行不下去。
在政权上,他既没有提出“仁政”,也没有坚持“王政”,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将王霸合二为一,他认为单纯的“王”、“霸”都各有长处,但是都显有不足之处,单纯的“王”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但是却不能够向外扩张领土;单纯的“霸”可以兼并其他国家的领土,但是不能得到百姓的心,反而会导致民心溃散。兼并“王”与“霸”就是要取两者之长,以弥补其各自的不足,在保持孔孟的“王道”的基础上采用“霸道”,国内国外兼顾。
可以说,荀子的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实用的,所以才会三次被推为祭酒,楚国和赵国也都抢着重用他,这也同孟子的境遇大有不同。如果这些思想不能够起到实用的效果,那都将会是空泛之谈。
在人性的起源上,荀子与孟子的观点截然想反,孟子坚持“性本善”,而荀子则坚持“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下来本性就是“恶”的,凡是善都是后来伪装的,同时他也认为人天生下来就有自然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恶”的,怎么才能不让这些欲望任其发展呢,那就要用“礼义”等来矫正,需要“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义之人,重刑罚以禁之。”可以说荀子的性恶论也是他“礼治”主张的理论依据。其实我比较同意他的这个观点,每个人或多或多都是有欲望的,当然欲望都不相同,比如****、控制欲,还有贪念、享受的欲望等等,这些在正常条件下达不到的情况时,就会犯罪,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所以就要用法律和礼仪来约束。
然而这些理论都让他被扣上了“叛徒”的帽子,因为他主张性恶,率先入秦,并且又强调了法,试图让儒家与****统治结为连理,而且他还有两个“背叛”师门的徒弟,一个就是集法家于大成的韩非,还有一个就是让儒家在“焚书坑儒”的暴行中差点灭绝的李斯,似乎以上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让儒家的人对他咬牙切齿地痛骂一番,而不承认他在儒家的地位。
不过他毕竟为儒家开创了******,让儒家适应时代的需求,使得儒学在战国中后期仍为显学,他的这一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2狂放不羁的庄子
庄子在先秦人士当中,无疑是很独特的一位,他为人狂放不羁,在众人都积极入仕的时候,他却独树一帜,回归于自然之中,不问世事。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卒年约在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是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
相传他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老子的学说,在他年轻时,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他与另一位思想家惠施是朋友,两人之间的关系很好,不过两人对仕途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惠施担任魏相,而庄子却对官位不屑一顾不肯出任官吏,当庄子入魏的时候,惠施反而害怕他抢了自己的位子,到处搜捕庄子。可是庄子却穿着一双草鞋,就来到了惠施面前,惠施此时才明白,庄子是不会抢自己相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