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3910000000074

第74章 明文(4)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11}。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注释】

①窃符: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纾(shū):解除。

③诛:指责,责备。

④婚姻: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因信陵君的姐姐嫁于平原君,故谓。激:斥责。

⑤自为计:为自己考虑。激谏:激烈率直地诤谏。

⑥背公死党:违背国家利益而为朋党效死尽力。

⑦重(zhòng)相:指有崇高声望的大臣。威君:有显赫声威的君主。

⑧赘旒(zhuì liú):连缀于旌旗上的飘带,比喻实权旁落的君主。

⑨衔恩:接受恩惠。

⑩履霜之渐:原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此处犹言事态产生严重的后果,是一步步发展来的。

{11}葬原仲:详见《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非礼也。”翚(huī)帅师:翚,鲁国公子,字羽父。事详见《春秋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伐郑,宋公派人到鲁国借兵,鲁公拒绝,羽父固请而行。”这是强臣无视君主的行为。帅,同“率”。

【鉴赏】

明正德年间,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专权,达到了高峰。明世宗即位后,曾着手对宦官势力进行打击和限制,暂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不久便沉心道教,妄求长生,不理朝政,中外大权,一揽于严嵩之手。有识之士,莫不恶之。作者唐顺之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借信陵君窃符救赵为论题,对其功过得失进行辩证分析而写作的一篇议论文,强调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抨击了目无君主的擅权行为。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客观效果的角度,肯定了信陵君的窃符救赵。第二部分则指出其窃符的思想出发点是错误的。第三部分从主观角度出发,说明面对赵国求救,自己认为应该怎样去做。文章前面指出不该怎么做,此处说明应该怎么做,一反一正,相得益彰,使论点更明确。接着又用“何为计不出此”设问,再次强调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并列举穰侯、虞卿为例,揭示利害关系,表明如此发展下去,君主就会变为“赘旒”,成为无用的装饰物。这种比喻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足以震骇惊醒任大权旁落的君主,文章亦由此达到了高潮。最后部分对魏王、信陵君、如姬等人都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引《春秋》作陪,指出那些无礼于君王的人臣、任权失落的君主,皆应引此为戒。

本篇立足于社稷,义正词严,欲抑先扬,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如对席论辩,一气呵成而结构谨严。内容丰富,文辞朴实。

■ 妙评

诛信陵之心,暴信陵之罪,一层深一层,一节深一节,愈驳愈醒,愈转愈刻。词严义正,直使千载杨诩之案,一笔抹杀。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

此篇以窃符罪信陵,此俗解也。先生劈首驳去,直揭其无王之心畅发,而并罪及赵王、平原、侯生、如姬、魏王,无义不到,无笔不深。以此为时文,全陈当避席矣,吾于此文真无遗憾。

——清·李扶九原编、黄仁黼重订《古文笔法百篇》卷五

宗 臣

作者名片

宗臣(1525—1560)

字号:字子相,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个人简介:明代著名散文家,为“后七子”之一,是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任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因为得罪严嵩,被贬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后因防御倭寇有功,迁提学副使。

其文风格泼辣洒脱。其诗始学李白,颇以歌行跌宕自喜,但缺乏李白诗特有的豪迈气势和充沛感情,故作品给人以拉杂叫嚣之感,无佳作;律诗常有隽句而无完篇,绝句较有神韵,格调清新,娟秀优美。撰有《宗子相集》15卷。

■ 报刘一丈书(宗臣) ■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①。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②。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③。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④。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⑤。”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推门⑥。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⑦。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⑧。”且虚言状⑨。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⑩。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11}。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12}。”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13}?

【注释】

①刘一丈:字墀石,排行第一,是作者父亲的朋友。

②上下相孚,才德称位:上下级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自己的职位相称。孚,信任。

③作妇人状:谓故意扭捏作态。

④刺:明代官场谒见,用红纸写官职、姓名以投递通报。相当于今之名片。

⑤相公:唐宋以后对宰相的尊称。

⑥盥栉(guàn zhì):洗脸梳头。

⑦寿金:祝寿礼金。此实为贿赂。

⑧厚我:很看重我。

⑨虚言状:虚假地描述相公厚待他的情形。

⑩心计:心中考虑。交赞:一齐赞扬。

{11}褊(biǎn)衷:狭隘的心胸。

{12}大言:犹扬言,此含有自嘲之意。

{13}得无:能不,表推测。

【鉴赏】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书信体散文。作者在给其父好友刘一丈的回信中,就其在来信中所提出的“上下相孚,才德称位”的劝告,顺势抒发内心的积愤,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讽刺鞭挞了在上者恃权收贿,在下者趋炎巴结的丑恶行径,公开表明自己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品质。

文中重点描摹了奔走权门的无耻之徒的种种丑态,对他们夤缘钻营、甘言媚词、逢迎拍马的细节,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语言生动俏皮,讽刺意味浓厚。文章以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为脉络,画出了一组惟妙惟肖的系列漫画,写出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讽刺小品。虽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面对如此腐败的社会,采取的只是“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的处世哲学,因而削弱了文章的批判和斗争的力量,却为我们留下了认识封建社会官场丑恶本质的形象材料,引人深思,促人警醒。

■ 妙评

描写逢迎之状态如画。

——清·黄宗羲《明文授读》卷十九

是时严介溪揽权,俱是乞哀昏暮、骄人白日一辈人,摹写其丑行恶态,可为尽情。末说出自己之气骨,两两相较,薰莸不同,清浊异质。有关世教之文。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

写伺候之苦,献媚之劳,得意之状,字字写照传神,直令人不忍见并不忍闻,看此辈何处生活?

——清·过珙《古文评注》卷十

归有光

作者名片

归有光 (1506—1571)

字号: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籍贯:江苏昆山人

作品风格: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感情真挚。

个人简介:明代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少年时十分好学,9岁能文,20岁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乡试中举,以后参加了八次会试,皆未中,便退居安亭江边,著书讲学二十多年。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任长兴(今浙江长兴)知县,后调任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最终积劳成疾,卒于南京。

文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内容涉及家庭琐事,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扩大了散文的表现范围。其作品朴素简洁,善于叙事,尤擅长用疏淡的笔墨描写一些日常小事,恬静旨远,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黄宗羲推他为明文第一人。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文集》等。

■ 《吴山图》记(归有光) ■

吴、长洲二县,有郡治所,分境而治①。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②。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③。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④。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⑤?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⑥。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⑦。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注释】

①分境:划分地界。

②同年友:又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为同年。

③增重(zhòng):此言有所发展、加强。

④尸祝:祭祀。浮屠:佛教徒称释迦牟尼。老子:春秋时人,道教尊为祖。浮屠、老子之宫:代指称佛庙和道观。固宜:原本就是应该的。

⑤惓惓: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⑥此三句谓:因此知道贤良的人对自己到过的地方,不仅使那里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他也不会忘记那里的人民。

⑦内庭:宫禁以内。展玩:欣赏玩味。太息:大声叹息。

【鉴赏】

本文是作者为《吴山图》所写的题记,以简洁的笔墨,既写出了吴地的山光水色、风物名胜,同时还刻画出了一位与人民有深厚感情的贤良之官的生动形象。风格清新淡雅,语言简洁明畅。

因为是为《吴山图》作题记,自然是从吴县内的山落笔。仅用“郡西诸山,皆在吴县”,来表现吴县乃群山攒聚之地,虽是寥寥八字,却在读者的眼前描绘了数峰绵延的远景画面,令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的妙笔。紧接着举出五座高峰为例,说明这里既有群山,又有高峰。而把灵岩山单提另说,用世人皆知的历史典故给此地之山画上一道瑰丽的光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后又把笔从山峰调转到了太湖,以两组数字,有力地证明了太湖是“海内之奇观”。

文章第二部分推出了主角,但没有把吴用晦的政绩一一道来,只选用了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情节:“百姓扳留之而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这种融洽的官民关系,就是其优秀政绩的体现,至于他具体如何为政的,读者则可驰骋自己的想象了。

第三部分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感慨,由统言好官对人民的重要性,到吴君受到人民的拥戴。接着以一个反问句引出宋代名臣韩琦之事作陪,安排巧妙,转换自然,衔接紧密。“已三年矣”,吴君依然“惓惓于吴民”,足见其对吴感情之深厚。最后以一反问句作结,令人回味,引人深思,余韵无穷。

全篇语言简练,剪裁得当,无一冗字,有情有景,真挚感人。

■ 妙评

因令赠图,因图作记,因赠图而知令之不能忘情于民,因记图而知民之不能忘情于令,婉转情深,笔墨在山水之外。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

不作赞颂语,而令之与民两不能忘,其贤可知。写来自淡宕有致。

——清·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八

■ 沧浪亭记(归有光) ■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①。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②:“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③。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馀,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④。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⑥。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释】

①沧浪亭:在江苏苏州市城南,是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五代末年此处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北宋诗人苏舜钦买此地临水筑亭,因有感于渔父“沧浪之水”而命名,历代屡有兴废。元代园废,改为寺庵。明代复建沧浪亭。后又几经修缮,保存至今。苏子美:即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字子美。

②亟:屡次。

③淮南纳土:谓降归宋朝。纳土,献上土地。

④朝(cháo)市:人世,尘世。

⑤奢僭:奢侈豪华过度而不合礼制法度。

⑥澌然俱尽:犹一同消亡。有在:就在这个地方。

【鉴赏】

本文是作者应佛徒文瑛的请求而写的一篇记。全文以不到300字的篇幅,记述了沧浪亭的历史变迁,并通过古今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感慨,表现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胸怀,颇具感染力。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主要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首句即点明文瑛所居之地乃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昔日所建沧浪亭的旧址。这是全文的一根主线,后文记述历史、抒发感慨,都是紧紧围绕者这根主线的。

文章的第二段主要记述沧浪亭多次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作者抓住了由“园”到“亭”、由“亭”到“庵”、再由“庵”到“亭”的变化,不到一百字的篇幅,表现了长达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足见作者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广博的学识。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在抒发自己因园亭的变化而产生的感慨之同时,强调了“士之欲垂名于千载”“则有在矣”的道理,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的胸怀。透过这重重感慨,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那种欲超脱于尘事羁绊的淡然。后又将笔一宕,落在沧浪亭上,通过对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一篇曲折文字,主意只在此一句。作者不再言明而令人尽可意会,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 妙评

忽为大云庵,忽为沧浪亭,时时变易,已足唤醒世人。中间一段点缀,凭吊之感,黯然动色。至末一转,言士之垂名不朽者,固自有在,而不在乎亭之犹存,此意开人知识不浅。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

俯昂凭吊,慷慨无穷,大有卢陵笔意。今中丞宋抚军捐俸重修此亭,其旁踵事增华,益加壮丽,吴之名流咸觞咏于此焉。风流相赏,千载感召,有以哉!

——清·程润德等《古文集解》卷八

茅 坤

作者名片

茅坤 (1512—1601)

字号:字顺甫,号鹿门

籍贯:归安(今浙江吴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