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度有心人
3909300000009

第9章 平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4)

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

一位悟道的禅师,不断地去走访遥远山区的一些寺庙,并与那些当地僧人交流悟道心得。由于禅师的禅道高明而且平易近人,使得他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有一天,当他结束在山区某寺庙的拜访行程,而正想赶往其他寺庙时,许多小和尚都对他恋恋不舍,这位禅师不免为之所动,当下答应小和尚,下次再来时,只要谁能将自己的禅房收拾整洁,他将送给该和尚一件神秘的礼物。

在禅师离去后,每到阴历初五,所有的小僧人一定将自己的禅房收拾干净,因为初五是每年高僧例行会前来云游的日子,只是谁都不确定禅师会在哪一个初五来到。

其中有一个小和尚的想法和其他师兄弟不一样,他一心想得到禅师的礼物留作纪念,生怕禅师会临时在初五以外的日子突然带着神秘礼物到来,于是他每天早上起来,都将自己的禅房收拾整齐而又干净。

但往往上午收拾整洁的禅房,到了下午又是一片凌乱,这个小和尚又担心禅师会在下午来到,于是在下午又收拾了一次。想想又觉得不安,如果禅师在一个小时后出现在禅房,仍会看到他的禅房凌乱不堪,便决定每个小时收拾一次。

到最后,他想到,若是禅师随时会到来,仍有可能看到他的禅房不整洁,终于小和尚想清楚了,他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禅房的整洁,随时欢迎禅师的光临。

禅师虽然并未带着神秘礼物出现,但这个小和尚已经得到了另一份奇特的礼物。

只有用超脱的心态,才能不错过任何机缘。当世事缠绕着我们时,当我们愁肠百结无所适从时,这时如果能有一份对世事泰然处之的超然态度,能心平气和认真地去寻思问题的解决方法,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切随缘,也皆随喜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儿草种吧!好难看呐!”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别把生活定格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永远别去计较生活的不快,在坚强中随遇而安,在平凡中感悟快乐,我们就会本能地收获幸福和喜悦。

活在当下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应认真地活在当下。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明天的烦恼明天受

智闲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而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院子树叶,这让智闲头疼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了。”

智闲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翌日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

第二天,智闲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住持走了过来,对智闲说:“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功,明天,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

智闲终于明白:世上有好多事是无法提前的。

佛家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人生无常,该来的还是会来,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与其徒劳地努力,不如顺其自然。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要知道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做,认真过好今天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你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现在。

不要等到过后补偿

老禅师带着年轻的徒儿下山化缘,归途中遇见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年迈老妪。老禅师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妪,徒儿有些不情愿。老禅师开导他说:“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这些银两和食物对我们来说只是暂时能维持生计罢了,可对老施主却是救命之物啊。”

徒儿似懂非懂地说道:“师父的教诲弟子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当弟子财粮广积时,定要救助穷苦百姓。”

老禅师听了却轻叹着摇了摇头。几年后,老禅师油尽灯枯,圆寂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翕动着嘴唇来不及说出最后一句话。

年轻的徒儿继承禅位后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到寺庙扩建完毕,我一定谨遵师父的教诲去广济百姓。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时光荏苒,当年的徒儿年至耄耋时,寺庙已是殿壁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却忙于修庙,疏于善事,始终没有做过一件功德百姓的事。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于是翻看起来,当翻至最后一页时,才发现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很多事情,如果非是等到明天再做,如果非要等到条件完全成熟后再去做,那么肯定会无法成事。对于草根来说,职场也好,机关也罢。老板、上司都不可能等待我们太久,我们需要做出结果来证明自己。能否做出成绩,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

做什么?不重要,只要是应该做的就可以了。怎么做?很简单,从今天开始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把握不住今天,也肯定把握不住明天。

活在现在

有一天,无德禅师来到佛光禅师住处,佛光禅师对他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可惜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说:“究竟哪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惋惜地说:“您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但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却说:“我骑了30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了下来。”

无德禅师在佛光禅师处住了下来。一天,有一学僧问他:“我想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说:“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

无德禅师说:“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怎样呢?”

无德禅师回答:“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问:“什么是您禅师的家风啊?”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地回答:“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地问:“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打坐!”

学僧顶撞地问:“街上的乞丐不都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这时,学僧终于有所省悟了。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时说:“当出行的时候出行,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经找到隐居的地方了!”

自古以来的禅僧,有的长期出行,有的长期隐居,有的为了躲避盛名之累,进入深山之中。究竟怎么做才是禅僧真正的生活标准呢?正如无德禅师说:“当出行的时候出行,当隐藏的时候隐藏。”这也就是说,凡事应该因时而异,因时制宜;宜做什么事情时就做什么,也就是活在“现在进行时”。

人生单行道

亲鸾上人9岁时,就已下定决心要出家。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啊?”

亲鸾回答:“我虽然只有9岁,但父母已经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因此,为了探索这个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欣赏亲鸾的志愿,于是说:“好吧!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等明天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但是,亲鸾听了禅师的话后,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毕竟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能不能持续到明天啊。况且,你那么大的年纪,也不能保证你明早起床时还是活着的。”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拍手叫好,并十分喜悦地说:“对啊!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的。那我现在马上就为你剃度!”

人生是条单行道,没有人能事事如愿。从生命的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现在,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让每一天过得充满热情,充满乐趣。珍惜现在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更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修行和功课。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假如我明天死去……

崭新的人

有一次,有一个人去侮辱佛陀,他朝佛陀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佛陀擦了擦脸,然后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好像他说过什么似的。

这个人突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他从来没有料到会有这种回答,他走了。可他彻夜不能入眠,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做了错事,心里有罪恶感。

第二天早上,他来了,跪在佛陀脚下说:“饶恕我吧!”

佛陀说:“现在谁来饶恕你?你对着吐唾沫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吐唾沫的那个人也不在了。所以,谁将饶恕谁?忘了它吧,现在,什么事都无法做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因为没有人了,昨天的两个人都已经死了,还能做什么呢?今天你是一个崭新的人,我也是一个崭新的人。”

过去的就应该让它成为过去。我们怎样去对待生活,生活也就怎样对待我们。虽然我们大家在生活中难免总有一些不快和忧愁。当新的一天降临时,我们都是一个崭新的人,而昨天已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忘记过去,好好把握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