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3819500000025

第25章 唐宋词欣赏举隅(2)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无限江山”,指的是原来属于南唐的土地。昔日南唐无限美好的河山,离开它的时候是那么容易,要再见到却非常困难了。“别时容易见时难”,本是古人诗句常用的诗意,所谓“别时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颜氏家训·风操》)、“才得相逢容易别”(戴叔伦《织女诗》)、“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等便是。李后主这句“别时容易”,意谓丢失得很快。这里面包含了一个阅世很浅的俘虏皇帝的痛苦与悔恨。在他成了被囚的俘虏后,切实体验到囚虏生活的痛苦无极,从而更加怀恋珍惜“无限江山”的时候,却已经再也见不到它了。事后的醒悟追悔,不过更增添内心的痛苦。为了避免这无益的痛苦,所以告诫自己:“独自莫凭阑”。但由此也可知他不知道独自凭栏多少次了。“独自”二字,极富表现力,因为和人一道登楼,还可以说说谈谈,而一个失去自由的人,孤独地凭栏远眺,其痛苦就有增无减了。

词人在发出“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叹息之后,最后以如泣如诉的音调,奏出了悲剧式的尾声:“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过去欢乐的生活就像流水落花一样,一去不可复返,今昔对比,真有天上人间的差别!这结拍两句与开篇“春意阑珊”相呼应,传达出万千身世之感,构成了沉哀高远的意境,余音袅袅,遗恨千古。

这是一首亡国之君的哀歌。全篇充满了作者亡国后的悲哀绝望和他对过去帝王生活的留恋,情调十分低沉。但是由于他的悲哀和悔恨之情,是借助于典型的客观景物和富有诗意的比喻以及天上人间相映照抒写出来的,使这些景物和比喻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所以读者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歌》)这用来说明李煜这首《浪淘沙》词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是宋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身兼四镇统帅(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同时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后又知耀州[今陕西耀县]、庆州[今甘肃庆阳],并以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的资格充当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与韩琦等分管陕西军事),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因此,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他可能是一个慷慨激昂而又一本正经、严肃得令人生畏的人物。其实也不尽然,作为一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所具有的丰富复杂的内心感情。如果说他的《渔家傲》一词表现了慷慨苍凉的英雄气概的话,那么这首《苏幕遮》则表现了他缠绵悱恻的儿女情怀。曾有人读后惊呼:“铁石心肠人亦作如此消魂语。”(许昂霄《词综偶评》)

这首词黄昇《花庵词选》题作“别恨”,写的是思乡怀人之情。

词的上片写秋景。“碧云天,黄叶地”,这是上下的景色,一句写天,一句写地,一开始就创造出一个空阔清寂的境界:清澈碧蓝的天空,飘着几缕如纱似絮的白云,秋风萧瑟,原野上铺满了黄色的落叶。这两句,从大处落笔,不仅写出秋天的景色,交代了季节,同时也暗寓了特定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心情。清人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说景即说情。”美学家罗丹也说过:“一片自然风光,就是一种心情。”另外,还有“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触而莫分”(范晞文《对床夜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都说明在文艺作品中,情和景是不可截然分割的。此词开首二句,写的虽是景,但景中寓情,情因景现,画面开阔鲜明,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咏秋名句。读了这两句词,我们一定会想起元代王实甫写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中“碧云天,黄花地”,就是从这两句化用的。

接下来,“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由前面的抬头望天、低头看地转到了平视,放眼望去,秋景连绵无际,那含蕴着秋意的江水上下起伏荡漾,水面上笼罩着一层带着寒意的烟雾,水天连接,一片沧溟空翠。这样一幅令人悲凉的秋景图,显然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色了。在写景之外,暗示了词人袭上心头的乡思离愁越来越强烈。随着水波的流动,词人把目光移向远处,朝着家乡方向延伸。

“山映斜阳天接水”,乃是极视所见。在这里,近的山和远的斜阳相映照,上边的天和下边的水相连接,是上下远近混合为一了。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暗指作者的家乡,隐喻离情。这是从西汉刘安的《招隐士》赋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出的。后来李商隐也说:“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献河东公启》)。可见,“芳草”远在“斜阳外”,就不单是指自然界中的芳草,而是借芳草来暗示诗人的家乡远在天际,好像越出斜阳之外,比斜阳更远,斜阳尚能看得见,而故乡却望不到。诗人把这归罪于芳草之无情,实际上采用的是拟人化的缘情写景的方法,以芳草之无情,来衬托诗人的多情。这里涉及艺术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相传唐代有一位官员问他的部下说:“是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回答说:“日近长安远。”这位官员听了以后感到不可理解:“怎么长安比太阳还要远呢?”他的部下对他说:“因为太阳我一抬头就看见了,而长安却望不见。”本来故乡比斜阳近,可词人想象故乡比斜阳还远,渴望望见。所以有一种说法:艺术离自然越远越好。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现的,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可见,“更在斜阳外”的“更”字,是加重的说法,把诗人的悲戚情思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出来。

词人在上片着意描绘了色彩鲜明而境界阔大的秋色,为下片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如果说在上片中是把诗人的乡思离愁融合于写景中而有些若隐若现的话,那么,下片便是这种感情的尽情抒发了。

“黯乡魂,追旅思”,点明了感情的性质。这两句用的是仄平平、平仄仄调,读来似乎可以感觉到诗人那沉重的叹息。“黯乡魂”,是化用江淹《别赋》“黯然消魂,唯别而已矣”。也就是说,怀念家乡,黯然神伤。这句与下句“追旅思”密切关连。故乡既不可见,于是羁旅愁思追逐而来。“追”,这里是追随缠绕不休的意思。下面便围绕这愁思的“追”字,层层展开: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一层。诗人无法摆脱这愁思的纠缠,只好求取于梦境了。按文意这两句应连读,这里是节拍上的停顿。这一层意思是说,每天夜里,只有做着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安睡。然而,“寻好梦,梦难成”,只好翻起身来,倚楼远眺。但一轮明月,反而引起愁怀,所以觉得还是:

“明月楼高休独倚。”倚是难过,不倚也同样难过。这种“欲倚却休,欲休还倚”,也正是词人无法排遣愁思缠绕的矛盾心情的生动写照。这是第二层。这一层关键是一个“独”字,明月倚楼,固然可以望远,但再望也望不见家乡和所思念的人;何况一个人“独倚”,会更增加惆怅。那么怎么办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曹操《短歌行》)但——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是第三层。这一层是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同义语,但作者没有采用直叙法,而是以新颖的构思、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乡思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显得含蕴更深,愁情更重,更加耐心寻味。

通观全词,我认为这首词突出的艺术特色有两点:

一是组织方式很好。上片写景,由上而下,由近及远,层层有序地把读者引入迷漫着秋天气氛的意境里,而后再由“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一句折进,景中含情,似合似起。下片因景生情,紧扣愁思的“追”字,总写分述,曲折变化而又很有层次,写得回肠荡气。全词意脉相通,情景融合,浑然一体。

二是景丽境远。这首词写乡思离愁,感情缠绵深挚,格调哀怨凄婉,但气象比较开阔,色调比较明丽。如上片开始几句写景,有“碧”、有“黄”、有“翠”,色彩鲜明,而又意境开阔。清人彭孙遹说这首词“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金粟词话》),是中肯的评价。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古今都有人认为这首词有寄托,如张惠言说“此去国之情”(《词选》),黄蓼园则提出以芳草喻小人的说法。今有人说此词是“忠君忧国”,如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这些说法都很牵强。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陕西前线所作,据说他当时曾写了好几首《渔家傲》词,而且都以“塞下秋来”为首句,可惜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却只有这一首词了。

词的上片写边塞秋景,景中有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开首点明地点(塞下)、时令(秋来),风景如何呢?作者没有说好,也没有说坏,只说了个“异”。这个“异”字很有分量,它至少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边塞的景况有别于内地,更不同于词人的家乡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很美的);二是说当“秋来”之后,边塞地区的风景也发生了变异(即与其他季节不同)。这起始一句,仅用七个字,就勾勒出了边塞秋天风景的特殊性,突出一个“异”字,以下四句皆由“异”字生发。

“衡阳雁去无留意”,寓情于物。“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衡阳在今湖南省衡阳市,旧城南有回雁峰,相传大雁飞到这里便不再南飞。《西厢记》中有云:“西风紧,北雁南飞。”出于动物的本能,鸿雁秋去春来,谈不上有意无意。这里把禽鸟写得好像有人性,说它“无留意”,实际是借以渲染边地的荒寒,连大雁都不想在此停留,更何况远离家乡的人呢?

接下来三句,写听觉、视觉中的具体形象,字面上并无主观情怀的描写,作者的感情是借景物烘托出来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写所闻。“边声”,为塞上所特有的声音。李陵《答苏武书》所说“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正好可以作为注脚。写边声,用“四面”二字加以形容,更显得无所不在,到处可闻。再接以“连角起”,凄凉之外又加上悲壮的气氛。可以想象,那风声、马声、秋声、羌笛声等,伴随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传入耳鼓,自然产生一种悲凉肃重的情思。这一句把前面的“风景异”具体化了,在异乡听到这种声音,使人感到更加寂寞。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所见。每当烽烟直上、黄昏日落之时,坐落在层峦叠嶂怀抱之中的孤城,就紧紧闭上城门,这就在荒寒之外,又显出战事紧张、戒备森严的悲壮气氛。

以上写边塞秋景,抓住“雁去”、“边声连角起”、“长烟”、“孤城闭”等景物,勾画出一幅空旷荒凉而又戒备森严的戍边图景,为下片的将士“出场”安排了特定的环境。

词的下片转写边情,情中有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就是质量不好、浑浊的酒。“万里”点明离家乡之远。“一杯”与“万里”对举,对照强烈,愈见离愁的浓重。因为作者处在这种环境之中,很自然地就会引起怀念家乡的感情,不能不以酒浇愁,而当他举起酒杯的时候,不禁又想起家乡,想到亲人,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既然是“万里”乡愁排遣不了,那么就干脆回去吧,为什么又说“归无计”呢?这是因为“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勒,即刻。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这里的“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敌人没有击退,边境还不安全,又怎能考虑回家的事呢?这一句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语)的气概,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坚持抗敌、保卫边疆的决心,而这种决心是和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阶级出身的边塞将领,范仲淹在思想上有这种矛盾,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他离家久戍,只有杀敌立功之志而毫无思念家乡之情,那倒不符合实际了。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是纪实。“霜满地”取李白《静夜思》的诗意,深化了词的意境。秋天的月夜,边地上铺满了寒霜,耳边不时地传来羌笛那如泣如诉的声音,一声声、一下下,叩着将士们的心扉,更叫人难以入睡了。战士们还时而抹去忧国思乡之泪,这位将军更是百感交集,时时抚摸自己的白发,联想到自己功名未就、尚未完成退敌守边的任务,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他夜不成眠。

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以生动形象的描绘把作者壮志难酬的慨叹和士兵因久戍不归而产生的思乡情绪,表现得十分鲜明、真切而动人。

总的来看,这首词的调子是健康向上的。全词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将士们决心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概,一方面也流露出师老无功、忧国思乡的低回情绪。

在艺术上,这首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情景交融。词的上片重点写景,但景中寓情;下片重点写情,而情中着景。在这首词中写景与抒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其次,在结构上,这首词的景物描写是以时间为序的。上片写的是落日西沉的傍晚,下片写的是浓霜满地的夜晚,前后时间相接,思绪连贯,词人的感情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逐层深化,加上全词所用的都是仄声韵,具有一种凄咽紧促、沉郁顿挫的声调,读来十分感人。

再次,由于作者身为数万甲兵统帅,又有多年边防生活,对边塞的景物人情都有亲身的体验,因而词中所写的都是当时边塞生活的真实反映,富有真情实感。欧阳修说它“穷塞主之词”,这正好从反面说明它已突破词专写男女爱情的传统窠臼,开拓出了全新的境界。

最后,这首词意象开阔,感情深厚,格调悲凉而不悲观,沉郁而不消沉。在晚唐、五代遗风尚未被彻底涤荡的宋初词坛上,范仲淹这首《渔家傲》堪称别开生面之作,对后世豪放词派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不过,词中也潜意识地流露出一种厌战的心理,如“归无计”的叹息。若是比较唐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的舍身忘我、无畏进取的豪迈气概,就更能看出范仲淹此词所透露出的宋人盼和厌战的心理。司马光说庆历间“朝廷亦厌兵”(《涑水纪闻》卷十一),可为印证。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望海潮》相传是柳永作赠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朋友。查《宋史·孙何传》,孙何任两浙转运使是在宋真宗咸平末年,也就是公元1002—1003年,景德初年(1004)即已任满调回京城,不久就去世了。由此可知,这首词当作于景德初年以前,当时柳永才十七八岁,是他早期的作品。

据说,此词在当时就颇负盛名,流传甚广。相传直至百余年之后,金主完颜亮闻此歌曲,还起“投鞭渡江”(南侵)之志。这种说法虽未必可靠,但由此可以想见此词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