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画像收藏艺术
3800800000006

第6章 从风俗习惯看画像石、画像砖(2)

河南新野樊集出土的画像砖上,高大宽敞的大厅内,主人跪坐于榻上,榻前有二人跪于席上向主人拜谒。下有二人席地对坐,争论十分激烈。堂间是供宾主观赏的乐舞。

河南新野樊集37号墓出土画像砖上有拜别主人(长官),出使远方的图像。帷帐下,主人凭几而坐,面前有五人跪拜,一人躬身垂首。出行的车骑已经准备就绪,将要启程。前是执节跽跪的小吏,后随三足乌和二扛棒骑吏,身侧是前导轺车,二马拉的出使主车在最后,驭手正回头张望,待拜别主人的使者上车后扬鞭上路。这幅图像除可作此解释外,也可解释为远方来访的客人,完成事务后,拜别主人,准备回返。

迎宾主要表现在车骑出行图上,一般是亭长捧盾于亭前或阙下躬迎到来的车骑队伍;如果是到官府,亭长身后还有鼓吏执棰敲鼓,通报有贵宾来到。山东出土画像石上常见这样的图像。迎宾图像中人数最多的是长清孝堂山石祠“大王车”出行图,十人分两列拱手侍立,恭迎浩浩荡荡的大王车队驾到。

根据文献记载,亭长一般是捧盾的,《后汉书·蓬萌传》有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即而掷盾”的叙述。李贤注曰:“亭长主捕盗贼,故执盾也。”实际上,在迎宾的时候,亭长所捧之盾已非防守的兵器,而是一种仪仗,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克尽职守的精神。

河南淅川出土画像砖上,中间是白虎铺首衔环,两侧是形象相同的人物,头戴武冠,身着长袍,腰下佩剑,双手执长柄棨戟端立,表情谦恭而严肃,头顶上方有榜题“门亭长”;淅川高庄出土画像砖上榜题“卒长”的人物,也是手执棨戟。由此可见,汉代的亭长不仅捧盾,也有手执棨戟者。棨戟纯粹是一种仪仗用具,当然不能用来捕盗,只能用于迎宾。虽然图像上没有宾客,但亭长作迎宾的姿势还是很明显的,这表明亭长经常从事迎宾活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站姿。

四、老有所养,幼有所长

自古以来,中国就很讲究尊老爱幼,在以孝治天下的汉代,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汉镜铭文中常有“长宜子孙”、“长生宜子”、“周复始兮八子十二孙”、“长保二亲和孙子”、“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长保二亲乐富昌,子孙备具居中央,女为夫人男为郎”的辞句,可见在家族观念日益增强的汉代,对二亲的健康和子孙的蕃昌非常重视,汉画像石、砖上有关的图像正与此相呼应。

四川彭县出土的画像砖上有养老图。画面上部是大门紧闭的高大仓房,仓房建在台阶之上,以防潮湿。仓前左端一人席地而坐,两手前伸,作指挥状,面前有两件形状、大小不同的量器。右端一老者荷鸠杖跪于地上,仔细查看量器里的粮食,对面一人手执量器把粮食倒进地上的容器内。德阳出土的画像砖上也有一幅类似的养老图。

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画像石墓南耳室南壁中部的画像,报告者定名为收租图,有的学者则考其为养老图:粮仓前,有人正把粮食往口袋里装,准备送给老者。

不仅汉画像石、砖上有养老图,汉代壁画中同样有之。1958年河南荥阳河王村东汉墓出土的彩绘陶楼上就有养老图。该图绘在正面平座上,左侧二着红袍的官吏似在宣读公文,中间一位头裹白巾、穿黑衣、留胡须的老者向其跪拜,其身后站两位布衣装束的人物,居前者双手端斛(hú),居后者双手掂着装粮口袋

《礼记·月令)中说,仲秋之月“养衰老,受几杖,行糜粥饮食”。西汉时创立授王杖制度,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赐予王杖,享受一定的特权,养老送终。《后汉书·礼仪志)和甘肃武威汉简中更明确指出,七十岁以上老者可以享受等同六百石官吏的待遇,出入官府可以免去繁琐礼节。养老活动每年秋季举行,对老者宣读皇帝诏书,送去粮食等养老之物,有的在举行仪式的同时,还赐给鸠杖。

尊老和爱幼是紧密相连的,汉画像石、砖上也有与爱幼相关的图像。

河南南阳阮唐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刻着一家三口,头绾高髻的母亲着广袖长衣,跪地伸左手护住身体单薄的孺子;对面头戴冠、着长衣的父亲手持金吾,准备教训小儿,严父慈母的形象跃然石上。俗语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错”,这位父亲显然是要严训小儿,并且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慈祥的母亲则不赞成他这样做,一边跪求他息怒,一边护住孩子,使其免遭棍棒之苦。

孩子长大以后,一般要送出去随师学习或请师入门教导。汉代,儒学昌盛,升官方式中专有明经一项,因此,学经成为时尚,有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之说。汉代在京师设有太学,郡县立有学校,设置经师,讲授“五经”,民间还另有私学。

汉画像石上学子随师学经的图像在山东、河南等地都有发现。河南南阳市东关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刻着讲经图。老经师扶台高坐,正口若悬河地讲解儒家经典;身旁的助教一手握扇子给经师扇风,一手持(chuí,鞭子)威慑学子,有犯学规者将遭其惩罚;七位学子皆戴冠着袍跪在经师面前,捧牍听经师教诲。

孩子长大成人,学有所成,升官加冠后,要回报父母,以表孝心。《后汉书·礼仪志》载:“正月甲子若丙子为吉日,可加元服,仪从冠礼”。刘昭注引《献帝起居注》云:“建安十八年正月壬子,济北王加冠户外,以见父母。”河南邓州市长店汉墓画像石上有一青年头戴三梁进贤冠,跪于头戴三梁进贤冠的老父面前,拱手施礼,父请安,门外拴有一马。这幅图像表现的应当是官宦子弟在外升官加冠后,骑马归来叩见父母的情景。

老有所养,幼有所长,是和平安宁的社会才能有的事,也是古老中国的优良传统,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扬。

五、丧车出殡,祭祀祖先

早在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埋葬死人,以寄托生者的哀思,丧葬习俗也由此产生。经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发展演变,丧葬习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复杂。到了汉代,周代那套礼制逐渐废止不用,代之而起的汉代新的丧葬礼俗迅速发展起来。汉代新的丧葬礼俗的主要变化有:墓室建造规模越来越大,像汉武帝茂陵那样的棱墓是先秦王陵不可企及的;在墓室建筑形式上,一改以前土坑竖穴为主的结构,出现了以小砖墓为主的墓室建筑形式,画像石室墓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随葬品方面,先秦所谓的“礼器”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渐消失,模型冥器如仓、楼、灶、井、碓、鸡、鸭、狗、猪等大量出现,用货币和铜镜随葬的习俗也十分盛行,不仅随葬品的种类大增,每一类的数量也较以前增多。以上这些都说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兴起的厚葬之风,到汉代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恶劣现象。

汉画像石、砖不仅以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反映了汉代的丧葬习俗,而且把当时一些丧葬习俗刻在了石、砖上,使我们今天能看到当时人们举行丧葬活动的一些具体情形。

汉代,凡遇丧事,亲戚故友都要以财物送丧家,谓之赙(fù)礼,还要亲往或派下属前往吊丧。《后汉书·张禹传》载,禹父张歆“仕为淮阳相,终于汲令。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前室东、南、西三壁门楣上的吊唁图,详细描绘了人们吊丧的情景。画面上,丧家派拥彗门吏和家臣在门前迎接前来吊唁的人。吊唁者或跪伏在地,或低头躬身,一副恭谨虔诚的样子,其中不少人用食盒、食奁、酒壶等送来了赙礼,还有一家送了一个小祠堂。从画面上刻的车马看,身份较高者是乘车骑马而来的。来吊者达四十六位之多,场面甚是悲壮,可见死者绝非等闲之辈,不是高官,就是地方上极有势力的豪强地主。

人死若干天之后即要出殡,山东微山县沟南村有一块画像石上刻有出殡图。该画像石为石椁侧板,画面分左、中、右三格。左格刻孔子见老子。中格刻出殡图:八人用绳牵引着灵车(车而)车,一人右手举功布,孝子手执哭丧棒(哀杖)在车前向车伏地跪拜。灵车之后是八位死者家属分两列戴孝送葬,他们头上都有用长带结成的“首绖(dié)”,孝子和车后的四位男子腰间还有用长带结成的“腰纟至”。右格上层是山林,共刻了三个山头,山间树木茂密;下层,在山脚下刻有带边框的长方形坑,当是为死者准备的墓穴,墓穴左右有人物若干位,当是挖墓穴的僮仆和死者家属,他们在此等灵车到来后给死者下葬。

出殡(山东微山)

从古到今,人们都不是把死者一埋了事,而是时时到墓地或祠堂去祭奠亡人,以示对他们的怀念,同时也彰明活人的一片孝心。在儒家思想独尊的汉代,对此犹为重视,山东、苏北、皖北现存的祠堂和出土的祠堂画像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中室南门楣西段上还刻着场面宏大的祭祀图。画面左侧是有两进院落,前立双阙的祠堂,阙下躬立一位捧盾卫士。祠堂前院有水井,后院有供案、盛放供品的食奁和酒壶。阙外有九人装束整齐,分三列执板向外躬身而立,在他们前面有三人匍匐在地,面前有供案,这十二人显然是在迎接前来吊祭的人们。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在迎接墓主人夫妇的灵魂从棺室中前来享祭。后室门楣正面(中室北门楣)上刻着男、女墓主车出行图,其方向正是通过西门楣(其上也是出行图)向祠堂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