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红楼智慧
3798800000036

第36章 是考验,还是失败

1.关于企业家的“假语村言”

连日来的担惊受怕和种种纠缠,使贾政董事长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冷冷清清的荣国府已是物是人非,只有几个家庭成员还继续在大厦里或若有所思,或紧锁眉头,或相视叹息。

贾董事长坐在办公室里,觉得周围一片死气沉沉,豪华办公桌上并排放着的七部电话再也奏不出和谐的音乐。他坐立不安,刚坐一会儿,又突然站起来踱来踱去。一会儿,又拿起办公桌上的报纸——他害怕看,却又不得不看。

映入眼帘的,大都是触目惊心的文字和图片。那些望风而动的评论家们,向来都巴不得每天都有像贾氏集团这样的企业出事,他们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一来发发感慨,二来图个出名,三来挣点儿稿费。贾政飞速地浏览一遍,最后眼神定格在一个醒目的标题上——《企业家离政治多近才安全》,文章的作者,正是那个在贾氏集团上空放冷弹的贾化。

“贾氏……”贾政心里咯噔一下,“假话……假语村言!难道会是他?”

想到这儿,贾政急忙又看了标题,心中又多了一点儿肯定,于是耐着性子往下看。

贾氏集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案例,贾政的大名更是榜上有名,而且正是文章讨论的中心人物。

贾化一落笔就将贾政的所有头衔一一列举出来,接着写道:“在贾政董事长的名片上,罗列着一堆政界头衔。从未来的角度看,这对企业肯定是弊大于利的。一个企业家,随着荣誉的增多,地位的提高,很容易会将企业办成为自己捞取荣誉的政治实体。这样的企业不可能不垮。因为他不会以职业家精神来看待自己的事业,而是以一种政治眼光去操纵企业;他追逐的是名利,权变钱,钱变权,企业和企业家都错了位。贾政正是这样一个过分扮演了政治角色的企业家。甚至可以说,他不能算是一个企业家,因为他志不在此,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了政治上。

坐在贾政身边,你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他不是一家经济集团的董事长,而是******总理。过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超越身份、能力的政治谋划热情,已让他沉浸在一种虚幻的政治角色之中,不能自拔。他甚至曾一本正经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扬言要通过贾氏服饰打通中美关系——他的大女儿贾元春就远嫁美国。至于‘为搞活民营经济,振兴社会主义建设’等口号,不仅挂在贾政的口边,而且在荣国府大厦的大厅里,赫然立着写有这条金字标语的牌子。这块牌子与那块历史悠久的‘荣禧堂’的赤金大匾交相辉映,不禁令人在心跳之余产生一种想法——那块牌子,实在应该立在国家某部委的大厅里。”

贾政越看越吃惊,因为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产生这种想法并将它说给他听的人,正是贾雨村。当时贾雨村已是贾氏集团的法律顾问,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经济学家。贾政听到他的这句话后,还很得意地向他大谈特谈了一通政治。没想到,贾雨村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对他这个过分扮演了政治角色的企业家做过“透视”了。可是,不管是在贾氏集团元气大伤的现在站出来指手画脚,还是刚刚过去的那次“冷弹投放”,贾雨村的这一番言辞都有一种落井下石的味道。因为没有贾政和贾氏集团,根本不会有他的今天。

贾政盯着报纸出神,分不清对贾雨村到底有没有政治家那样的敌视,他此刻也不想有,于是继续欣赏这“假语村言”:“不可否认,在中国,不懂政治的企业家是不合格的企业家,不懂政治的企业家是很危险的,摘得越大越危险。企业家的素质里,本身就包含了很重要的政治成分。对于政治问题,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参与政治时也要把握好度。政治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为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和一个企业的发展提供某些社会资源的配置权。而像贾政这样的企业家,充其量也只能成为政治的附庸物。他乃至所有的企业家,都永远也不可能驾驭政治资源,驾双形势的变化。所以,试图利用政治获取某些资源和利益的贾氏集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断送了美好的前程。至于贾氏集团那两位锒铛入狱的董事,也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而已。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荣国府打造国际化名牌的奢望,终归成为了‘红楼一梦’。梦醒后,谁去收拾残局?”

贾政也在问自己。王熙凤已经引咎辞职;而且因为涉嫌经济问题同样被起诉;贾探春一气之下远走海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贾氏家族,还有谁能来收拾残局呢?

2.贾宝玉的选择

贾氏集团遭变故之后不久,大观园艺术学院也关门了。不说没有了荣国府的赞助,想那些学生们本来就是荣国府职员们的子弟,如今荣国府散了伙,他们也就跟着离开了大观园。往日热闹非凡的校园,顿时变得冷冷清清,只是偶尔有一两个怀旧的学生带着伤感的心情游走其间。

贾宝玉自从毕业之后,很少去大观园,这几天却经常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呆在校园里。此刻,他就坐在“潇湘馆”外的长椅上,心里想着发生在这里的一切,还有他和黛玉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曾是那样的深爱着对方,却又矜持地将那份爱藏在心里,到最后也没有表白。黛玉毕业后只身去了美国,从此这份爱便远隔重洋,折磨着两个人的心。

宝玉叹了口气,回想黛玉曾在这里走过、笑过、哭过、闹过,心里便升起一股莫名的惆怅。而家族的突然变故,更让他感到人生的迷茫。此时此刻,他甚至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这个念头吓了他一大跳,因为在荣国府遭遇变故的时候离家出去,不仅是在逃避现实,而且会让已经备受打击的贾政夫妇心力交瘁。宝玉心里七上八下,最后带着心事离开了大观园。

回到家里时,天已经晚了。宝玉随便吃了点儿东西,就钻进自己的房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早出晚归”的生活。可是,今天晚上他却难以入眠。

他的脑子中又冒出了那个令自己害怕的念头。人就是这样,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不顾一切地为自己寻找理由,去想,去做。宝玉此刻就能为自己找到一千个离家出走的理由。

第一,他已经长大了,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二,他的理想与他的家庭格格不入;

第三,他想起了不止一次听到的那个故事:有一个青年在乡间迷了路,他发现一位老农夫,便停下来问:“先生,您能告诉我这条路通往何处吗?”老农夫不假思索地回答:“孩子,如果你照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话,这条路将通往世界上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

宝玉第二天就失踪了!他未与任何人道别,只是留下了一封长信。

3.“失败”只是一个过程

宝玉的失踪,王夫人是第一个察觉的,信也是她第一个发现的。王夫人当时就因悲伤过度昏了过去,不久后,闻讯赶来的贾政一声大喊惊醒了她。

贾政声色俱厉地喝斥了王夫人一顿,然后在她的抽泣声中读完了宝玉留下的信。王夫人不知道信中写的是什么,所以一边抹眼泪,一边留神看丈夫的脸色。只见贾政看着看着脸上的愁容渐渐消失了,最后竟长叹一声:“唉!这孩子这么聪明,可惜偏偏错生在了我们贾家啊!”

说完,他指着信上的一段话对妻子读道:“在我的理解中,失败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现在所谓的失败,并非彻底的、永远的失败,只是一时没有经受住考验。贾氏集团也是如此。人跌倒了可以爬起来,贾氏集团也是,至少它还没有真正崩溃。”

贾政读到这儿,不禁有些动容,对妻子说:“其实,在这几个孩子中,宝玉是最有悟性的一个。他平时不上进,但只要一用心,就超过了别人。难怪他能说出这些话来。”

一句话说得王夫人又伤心起来,哽咽着说:“可他偏偏就不能把心思用在正道上。要是他能成为你的帮手,贾氏集团就后继有人了。”

贾政摇了摇头,让她听宝玉下面的话:“爸爸、妈妈,我一直在属于自己的路上行走,因为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妈妈就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在乡间迷了路,他发现一位老农夫,于是过去问:‘先生,您能告诉我,这条路通往何处吗?’老农夫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您照正确的方向走的话,这条路将通往世界上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我现在选择的,就是我所认为的正确的方向,我要沿着它一直走下去。贾氏集团或许也是如此,它只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样也能走出失败的阴影。”

王夫人一听到宝玉提起小时候听她讲的故事,忍不住又哭了起来。贾政这时候倒是已经想开了,开导妻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离不开父母的孩子永远长不大”,说宝玉这样做是有出息的。王夫人便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经此一波之后,贾政反倒像了却了一桩心事。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和他的贾氏集团似乎从公众的视野中消逝了。

可是,望风而动的媒体没有忘记这条昔日的巨龙。一年后的某一天,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篇新闻专访,题为《南京街头雄心勃勃的神秘客》,访问的对象竟然是“失踪”多时的贾政。他像出土文物一样被挖掘了出来。此后,他又几度走进南京电视台的演播室接受访问,畅谈人生。

与此同时,荣国府大厦也在沉寂了多时之后,重新热闹起来。一位名叫贾兰的商界新秀当起了这座依然雄姿健在的“红楼”的主人,从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不久之后,一本与荣国府大厦“同名”的小说《红楼梦》横空出世般地在全中国的书市上热销起来,以它委婉动人的故事震撼了无数男男女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