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红楼智慧
3798800000023

第23章 刘姥姥大话沟通(1)

1.年关之前的插曲

转眼已到了岁末。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因为这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过了这一年,一个新的世纪就开始了。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宁荣双子大厦已经准备了好长时间。王熙凤更是早就计划着,要在新旧交替之际给贾氏集团播种更多富有营养的胡萝卜,让贾氏集团在二十一世纪再创辉煌。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连大观园艺校的经费问题都提上了日程。

这天,王熙凤正在办公室里同史老太说大观园经费的事,秘书平儿打来专线,说刘姥姥要见她。王熙凤脸上露出愠色,让平儿告诉刘姥姥先等着。史老太在一边问:“这刘姥姥是谁?怎么跑到荣国府大厦里来了?”

王熙凤笑着回答着:“乡下的一个老太太,与我们王家有些瓜葛。那年干旱,过不下去了,于是带着个面黄肌瘦的外孙来城里找我。我见她可怜,于是拿了点钱,让她回家和女婿、女儿办个小服装厂,挂在咱们公司的名下。没想到生意还不错,这几年为公司也创造了一点儿利润。不知道这次又有什么事?”

史老太打趣道:“没想到还是一个老当益壮的女强人哪!这我倒想见识见识。你就别让她在外边等着啦!”

王熙凤见史老太来了兴致,于是忙叫平儿将刘姥姥请进来。

不一会,刘姥姥就拎着大包小包进来了。王熙凤和史老太一见她那身打扮,差点儿忍不住笑了出来。刘姥姥一头乌黑的假发,布满皱纹的脸上擦着厚厚一层粉底霜,上身是一件大红羽绒服,下身一条牛仔裤,都是贾氏名牌,脚上还蹬着一双油光可鉴的高跟鞋。

大概是平儿刚才告诉她史老太在这里,刘姥姥放下她的大包小包后,就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地向史老太和王熙凤打招呼,并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去握王熙凤玉葱般的嫩手。

王熙凤握着她的手,礼节性地摇了摇。史老太倒是热情地拉着她为她让座,对她结实的身体羡慕不已。

刘姥姥刚坐下,突然像记起了什么似的重新站起来,说:“这是我代表我们王经理——就是我女婿王成,对王总和大伙儿的一点儿心意,还有一些服装款式,是我们厂子新设计出来的样品,请王总过目。”说着,她先从包里翻出两盒脑白金。

史老太开玩笑地说:“哟!你就不怕有行贿之嫌吗?”

“哪能呢?”刘姥姥边说边拿出了一些土特产,“电视上都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也算是我们拜年的一点儿礼品吧!再说,要是没有王总当年拉我们一把,我们早就喝西北风了,哪儿还能像现在这样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了自己的服装厂呢?我早就想到荣国府来答谢王总的恩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正好厂子今年生意红火,又适逢建厂五周年,所以我就赶来,向王总汇报汇报成绩。哦,差点忘了,我现在是厂子里的后勤主管。这是我的名片。”

刘姥姥说着,摸出一张名片递给王熙凤。

史老太见刘姥姥说话有趣,就说:“既然你来一趟不容易,那就在我们的招待所先住几天。一来你将厂子里的情况向你们王总反映反映,二来咱们两个亲家也多说说话,让我也了解了解乡下的奇闻趣事。”

王熙凤也点头说道:“就这么定啦!我现在就给王成打个电话,让他不要担心。”

刘姥姥也不推辞,给儿子打电话说了一声,就在荣国府招待所住下了。

2.营造融洽气氛的艺术

刘姥姥在荣国府招待所住下的当天晚上,史老太就召集王夫人带上放寒假在家的宝玉、黛玉等,又叫上薛姨妈和宝钗,说是到荣国府招待所的“晓翠堂”聚一聚。原来自从宝玉他们进了大观园后,一家老小很少团聚,这次趁着大家都在,又有诙谐幽默的刘姥姥在场,祖孙三代也联络联络感情,沟通沟通。正好史老太的内侄孙女史湘云也在,于是大家伙儿一起来到晓翠堂。

王熙凤早就让招待所预备好了酒菜,只等大家到齐后,围着一张大圆桌按顺序就座。刘姥姥远来是客,她又不讲究什么餐桌礼仪,随便夹在几个年轻人中间就坐下了。

宝玉今天格外高兴。他本来就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今天又没有父亲在身边时如坐针毡的拘束,所以一个劲儿地缠着刘姥姥问乡下的趣事。刘姥姥正在聚精会神地吃着手中的基尾虾,便随口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若无其事地继续吃她的基尾虾。

众人先是一愣,之后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满嘴饭喷了出去;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哎哟”直叫;宝玉躺到史老太怀里,史老太笑得搂着宝玉直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刘姥姥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扣在了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拉着一边的服务员直叫她帮忙揉揉肠子;王熙凤笑得连嘴也捂不住了。

直到大伙儿停了下来,刘姥姥的基尾虾才吃完。她用餐巾纸擦了擦嘴上的油,这才说道:“有句俗话,叫‘笑一笑,十年少’。你们看我七十多岁了还健壮如牛,这就是平时老是笑的缘故,要不我脸上的皱纹怎么这么多呢?这一家人在一起呀,就得和和睦睦的,就得找一个能逗乐的话题,否则就生疏了。老亲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史老太见她说得诚恳,忙点头说:“谁说不是?像我们这一大家子,一年能有这么几次机会聚在一起?平日里大家都各顾各的,老的小的连个说贴心话的机会都没有。倒不如你们乡下人家,虽然有时候忙点累点,但每天早晚总能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多好!”

刘姥姥自豪地说。“我这个人哪,没有别的长处,就是走哪儿都能给人带去乐趣。”

“这倒有点像我们的‘凤辣子’,”史老太指着王熙凤,笑道:“她就是个幽默专家,专会营造欢乐气氛。”

王熙凤说:“能营造欢乐气氛,还得要有捧场的人。要是没有一个感兴趣的事儿,那也乐不起来。”

史老太见大家这么高兴,干脆提议每人讲一个笑话。于是大家抛开了平日的矜持,三代人外加刘姥姥,雅俗不分,拣最能逗乐的笑话往外抬。大家尽情欢笑,直闹到半夜方才回房休息。

3.处理问题的10大“土方”

刘姥姥的到来,给百忙中的王熙凤带来了欢乐。更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她发现刘姥姥的服装厂几乎是贾氏集团遭遇瓶颈时惟一一家正常生产和赢利的厂子。她百思不得其解,决定找这位大大咧咧的老太太问个究竟。

当刘姥姥在平儿的带领下来到荣国府的高级餐厅时,精于世故的她立刻明白了自己今天的身份是一个下属。所以,她一改昨天的粗俗仪态,准备小心谨慎地应付顶头上司的“训话”。

“其实,公司出事的那段时间,电视上天天讲,厂子里的职工也受到了影响,私下里议论纷纷。”刘姥姥如实向王熙凤反映当时的情况,“正好那段时间厂子拖欠了职工的三个月工资,他们时不时就闹出点儿事来,甚至有几个年轻的教唆职工们罢工停产。王成当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王熙凤叹息道:“也真难为你们了!当时荣国府大厦也像一团乱麻,我根本没时间去管下面的事。那后来你们是怎么平息职工闹事的事的?”

“嘿!”刘姥姥苦笑道,“还不是我撇开老脸,磨破嘴皮子去跟那群小伙子、小丫头们一个劲儿地说好话,讲道理,发挥了作用。王成那不……”她差点又把持不住大骂一通。

王熙凤见怪不怪地笑着说:“没事!说说人是怎么处理的。”

刘姥姥嘿嘿两声,接着说:“我记得当年带头学《毛主席语录》时,有句话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席的话说得太好了,我当时就是这么处理的。”

“那你们到底是怎么具体处理的呢?”王熙凤感觉这个老太太真有点意思。

刘姥姥回答:“我也学了学你们文化人,总结了几条经验。”

王熙凤习惯性地拿出笔记本,根据刘姥姥的口述总结出了10条处理问题的“土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