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学百科
3798000000044

第44章 常见疾病的预防(5)

10、胰腺炎

胰腺炎是因胰腺的消化酶对本身器官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在急性期必须禁食,因食物和酸性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以反射地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从而加重胰腺的负担,影响了炎症恢复。对于较轻的水肿型,一般禁食1~3天,等上腹痛、呕吐基本消失后,再逐渐进食少量流食。如胰腺炎是因暴饮暴食;酗酒而引起,病后或恢复期更应该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脂肪类食物应忌食。因肥肉及一些富含脂肪、蛋白质的食品,包括汤圆馅、油炸食物等不容易消化,可能激活胰腺消化酶,从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在胰腺炎发作的时候,生冷的食物如水果、冰淇淋、雪糕、酸梅汤等,以及多纤维食物、产气的食物如韭菜、豆类、薯类应少吃或者不吃。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饮酒过量导致的胰腺炎,因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对腺体进行消化而引起。当患者再次喝酒后,酒精混合液体由胰管、血管、淋巴管等途径刺激胰腺,引起胰管阻塞不通。胰腺分泌亢进,管内压力升高,使胰管上皮破裂,造成十二指肠液、胆汁液在胆管内通流,最终导致胰腺的细胞功能障碍,使本身的炎症充血水肿加重,导致出血坏死,而坏死型胰腺炎常常会危及生命。

因此患胰腺炎的患者要严格遵守医嘱,禁食期间不要乱吃东西,坚决不能喝酒。按中医理论,要避免肥甘厚味和辛温助热之品,不要暴饮暴食,少食生冷,戒酒。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胰腺炎的发生。

11、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发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糖尿病是慢性病,在治疗过程中,合理控制饮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说来,糖尿患者饮食应是低糖、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首先,糖尿病应忌肥甘厚味。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是阴虚燥热所导致,然而肥甘厚味食物都有伤阴助热之弊,因此应忌食。如果长时间地进食肥甘厚味,就会影响脾胃消化,胃中过多的食物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出现消谷易饥等症状,而成消渴。“肥”即高脂肪食品,如肥肉、奶油、蛋黄等;“甘”即含糖量高的食物;“厚味”是指辛辣燥热之品,如烟、酒、干姜、辣椒、花椒、胡核、八角、茵香、桂皮及油炸食品等。

一般来说,脂肪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应该少于1克,过多脂肪会阻止糖的利用,易于引起酮症酸中毒,因此应该少吃或不吃动物油,忌吃动物内脏,如脑、肾、肚、心等高胆固醇食物。同样,有关蛋白质的摄入量亦应酌情而定,如果病情严重,肝肾功能不好,应坚决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前医生一直警告病人要限糖,因为脂肪食物会大大增加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后果比糖尿病本身更加严重。限糖类食物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病人对胰岛素的需要量来增加对糖类代谢的控制能力。但是近年的观察发现,因过分依赖脂肪食物的供应量,致使糖尿病人又被心血管病缠身。据统计,约有70%~80%的糖尿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正是由于这个素因,专家们提出应该减少脂肪类食物。对糖尿病人而言,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应禁食可直接被吸收的葡萄糖和极易消化的蔗糖,以免引起血糖大幅度升高。

目前,国内外都主张给糖尿病患者喝10克~20克蜂蜜,每天1次,作为辅助治疗是可取的。但是,必须参考患者的尿糖和血糖的情况,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吃蜂蜜。因为蜂蜜中含糖类约80%,其中42%是不经消化即可以吸收的葡萄糖,约2%是很易消化吸收的蔗糖,还有35%的果糖,前二者人体吸收快而集中,对血糖波动影响很大。所以,在血糖及尿糖没有控制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吃蜂蜜会使血糖升高,对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如果血糖及尿糖已得到控制,因治疗或其他原因需要服用蜂蜜时,应该同时减少主食的数量。一般吃50克蜂蜜,扣去当天等量的粮食。吃的时间以清晨或两餐之间,且应以蜂蜜稀释后或放入药汁中,以多次少量饮用为佳,避免血糖骤然升高。蜂蜜虽为补品,但因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容易使血糖增高,故糖尿病患者在一般情况下,以不吃蜂蜜或尽量少吃为好,以免影响病情及治疗。其次,糖尿患者应戒饮酒。酒中的酒精能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酒精能释放出7千卡热能,酒会加重病情,故糖尿病患者应坚决限制饮酒。正在服用甲磺丁腺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其要忌酒。因药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而酒精有阻止肝脏内糖升高的作用,如既服药又饮酒,可使血糖聚降,易发生低血糖。

另外,酒精又是一种药酶,可导致药物加快代谢,半衰期显著缩短,疗效即明显下降。胰岛素能增强酒精的毒性,故糖尿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应该坚决禁忌饮白酒、葡萄酒,啤酒最好也不喝。最后是糖尿患者要戒烟。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能使血糖升高,少量的烟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量的烟碱则会抑制或麻痹中枢神经,对糖尿病患者极其不利,尤其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要戒烟。因为这类患者勿吸烟会使末梢血管待续收缩而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一般吸烟者比不吸烟的患者要多注射15%~20%,而重度吸烟者要多用30%的胰岛素才能有效。因此糖尿患者要想恢复健康,就应尽早戒烟。

糖尿病是因胰腺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缺乏造成的糖代谢紊乱。糖尿病人进食后,特别是吃糖类食品后,血糖明显升高,引起“三多一少”的症状——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西瓜含有大量果糖,进入体内变为葡萄糖,吃西瓜就像喝糖水一样,会使血糖显著升高。这样就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增加尿糖,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故糖尿病人最好不吃西瓜。

12.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包括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和膀脆结石等多种,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并发症,与饮食不当关系密切。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如人体摄入过多的草酸,一旦尿液中的草酸钙处于饱和的状态,草酸钙结晶析出、沉淀,长时间如此,就会逐渐形成结石。因此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如菠菜、茶叶以及柑属水果都是促进尿路结石的因素。其中以菠菜中草酸含量最高,所以一般人不宜多吃,尿路结石者更不应该多吃。当然,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食用过多含草酸高的食物外,还与饮食中的钙量与肠道对草酸盐的吸收能力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尿路结石患者的饮食,应在正常人饮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液体为佳。为预防尿路结石病,应多喝水,稀释尿液,这样可以降低尿中草酸盐的浓度。

13、肾炎

肾炎患者因肾功能减退,每天排出的钠含量减少,一部分钠储留在体内。钠有吸收水分的功能,当体内钠过多时,血中的钠和水的渗透压改变,便渗到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严重水肿会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而导致心力衰竭。因此,肾炎患者应控制钠的摄入量,即少吃咸的食物。有水肿时,应该禁盐,含盐的食物也尽量不吃,同时不宜用有咸味的中药秋石代盐,因秋石中氯化钠的含量在49%以上。另外,因大多数水果营养丰富,甘甜可口,即使食欲不佳也能吃一些。但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食香蕉,因为香蕉中钠盐含量较高。

肾炎有水肿、高血压者,必须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饮食应以低盐或无盐为佳。如果大量的吃香蕉,就等于少量的吃盐,会使血中钠含量增高,加重肾脏的负担,使浮肿、高血压等症状加重。再则,香蕉有滑肠致泻的作用,对消化不良者尤为不利。故肾炎不应吃香蕉。肾炎患者还应禁忌高蛋白食物,进食多量蛋白质,有害无益。因蛋白质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氨基酸,最后转变成肌醇、肌醉、尿素等代谢产物,如肾功能不好可发生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肾脏病还要控制高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因慢性肾炎患者血清胆固醇较高,为阻止高胆固醇血症,动物脑髓、鱼籽、虾籽、蟹黄、蛋黄和动物内脏最好不吃。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调味品如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尽量不吃。由此可见肾脏病的饮食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是否得当,对疾病的恢复有很重要的关系。如饮食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总之,肾脏患者首先是要低盐饮食,而且不要吃香蕉,也不能吃高蛋白饮食,应控制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

肾病病人在肾功能不良、有明显浮肿时,需要禁盐。而香蕉中的钠盐也较多,如大量吃香蕉,则会使得病人血中钠滞留,加重浮肿,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使病情恶化。有些肾炎病人有腹泻,而香蕉有滑肠作用,吃了香蕉就会使腹泻加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称小猝中,是短暂的、局部的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其相应的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反复发作,但不超过24小时,无任何神经功能缺失。

本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多数认为是微栓塞所致。另外脑血管狭窄,血液动力学改变,颈动脉受压,血液高凝状态均可导致本病。

本病多在50~70岁发病,男多于女。主要特点为: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暂,常为数分钟至数小时左右,不超过24小时,恢复后无神经功能缺失,常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决定于累及的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TIA,主要表现为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全偏瘫,对侧感觉障碍,失语,一次性黑朦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眩晕症状最为常见,也可同时出现复视、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是脑干受损的特征性症状,少数病人出现跌倒发作,即突然双下肢无力,跌倒于地,不待意识丧失,又自行站起。此为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

边缘叶受累,可出现短暂的全面遗忘症,数小时后恢复。

偏头痛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女性多于男性,半数病例有家族史。

典型患者发作时有明显的先兆症状,最常见为视觉障碍,如闪光、暗点、偏盲等,持续约10~30分钟不等,随之是剧痛,眼痛或刺痛,多伴有恶心、呕吐,患者面色苍白、畏光、喜静,持续数小时后缓解,次日完全恢复正常。

多数患者无明显先兆症状,头痛时间持续近数日,称为普通偏头痛。少数患者头痛缓解后可出现同侧眼肌麻痹,数日后恢复正常。有的以偏侧轻瘫、麻木为先兆,头痛缓解后恢复正常。极少数人有头痛伴眩晕、共济失调,数小时后恢复,提示基底动脉痉挛。

轻、中度偏头痛可用镇静剂和止痛药物可缓解,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尽量避免劳累、情绪紧张、睡眠不足等诱发因素。

支气管哮喘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哮喘常于幼年发病,具有明显的对多种过敏原的变态反应史。内源性哮喘常见于成人,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及其他生物、理化或运动、精神神经等非抗原性因素刺激引起。

1.外源性哮喘:多数病人有明显过敏原接触史,发作时多有鼻、眼睑发痒,喷嚏,流涕或干咳等粘膜过敏先兆,继之出现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被迫采取坐位,严重时出现紫绀。

2.内源性哮喘:可由多种非过敏因素诱发。常见有感染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职业性哮喘、运动性哮喘及神经精神性哮喘等。

3.混合性哮喘: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使症状不典型或混合存在,症状表现复杂,可长年发作,无明显缓解季节。

4.哮喘持续状态:严重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发作时张口呼吸和大量出汗,多发绀明显,端坐呼吸,如病情不能控制,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支气管哮喘的一般护理方法有:

1.心理护理:哮喘发作时病人常有焦虑、恐惧心理,要关心体贴病人,给予心理护理及精神支持,使病人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密切配合各项治疗。

2.应防止尘土飞扬,以免病人吸入而诱发或加重哮喘。严重哮喘致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做好基础护理和各种生活护理。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以便及时给予治疗,制止发作。哮喘常于夜间发作,夜间应留意。对有明显呼吸困难者,应吸氧,给氧一般应低浓度,注意呼吸道的湿化,保温及通畅。

对痰粘不易咳出者,采取如翻身、拍背、雾化湿化气道、吸痰、点滴输液以纠正失水等。

4.康复指导:对病人进行保健教育,普及哮喘的防治知识,嘱其避免接触过敏源,吸烟者劝其戒烟,平时注意预防感冒。进行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变成正压,压缩肺脏,产生不同程度肺心功能障碍。见于外伤引起,基础肺部病变引起,也见于人工气胸。临床分三型:闭合性(单纯性)气胸,张力性(高压性)气胸及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患者常有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亦有睡眠中发生。患者突感一侧胸痛、气急、憋气,可有咳嗽、痰少。张力性气胸时,由于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膈移位,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病人表情紧张,气闷,常挣扎坐起,烦躁不安,有紫绀、冷汗、脉快、虚脱,甚至呼吸衰竭,意识不清。

患者应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运动,缺氧时予以吸氧。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及湿度适宜,限制活动,避免过多搬动。饮食应多含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时用力造成胸膜腔压力升高,延迟胸膜裂口愈合。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加重、紫绀、大汗、四肢厥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立即救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激动起源异常或传导障碍导致的一组症群,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引起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症状,重者可造成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1.窦性心律失常,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冲动引起的心律称窦性心律。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者频率超过100次/分,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心力衰竭等。

(2)窦性心动过缓:频率小于60次/分,常见于运动员、老年人,服用洋地黄、心得安等药物、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轻者无明显症状,如心律过缓,可有胸闷、心悸,甚至晕厥等症状。

(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多无症状。

(4)窦性停搏: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可引起停搏。停搏时间过长,则可发生眩晕、晕厥以至抽搐。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即多种心律失常及症状的综合征,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先心病等,其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晕、乏力,重者出现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