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学百科
3798000000011

第11章 环境卫生与自我保健(5)

3.正确对待性生理变化

生殖系统的发育逐渐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对男女青少年在心理、情绪、行为上有较大影响。他们对突然来临的性变化,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往往产生性冲动或性要求。由于好奇和无知,常常会产生一些误解和不必要的紧张、羞涩,甚至恐惧不安。如女青年月经初潮,男青年对首次遗精都会感到惊慌失措,惶恐不安。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性生理知识教育,使其了解这些是每个健康人必须经历的生理现象,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摆脱种种不健全的心理,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

4.正确对待婚恋

青少年随着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性发育完全成熟,女子怀春,男子钟情,相互交异性朋友,进而恋爱,结婚,这是天经地义的。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心理保健主要注意早恋、失恋及婚姻挫折等问题。

(1)早恋,少年早恋,对身心和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少年早恋,一经发现应进行说服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家长学校应提前教育,杜绝早恋,防患于未然。

(2)青年恋爱、结婚,名正言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恋爱心理十分复杂。尤其是在恋爱不顺利或出现波折,甚至失恋、婚姻受到挫折时,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严重者出现精神障碍或精神失常,甚至自寻绝路。因此,要教育青年摆正恋爱和婚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位置,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对待恋爱婚姻上挫折,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再寻佳偶,组成美满家庭。

中年人心理保健

人到中年,身心发育均达到成熟,生理功能进入旺盛、健全的时期,中年人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另一方面身体机能正在由旺盛趋向衰退,精力逐渐减退,体质下降,疾病逐渐增多。

1.心理特点

中年人心理较稳定,主要表现在认识事物的程度、承受压力的程度,以及实现目标的程度较青年时期更深入、稳定。中年人思维发达,善于分析、综合、联想、判断及推理,看问题比较全面、深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情绪稳定,自制力强,遇事冷静,办事稳重,不易冲动。

2.心理保健

中年人处在人生的中间阶段,大多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保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对家庭,对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中年人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中年人大多是单位的主要力量或骨干,工作担子重,晋职、晋级、同事中的竞争;上级的要求、指示、任务需要落实和完成;下级期待和意见需要反映和体现。二是社会压力,中年人交际广,同学、同事、同乡、战友、朋友之间需要联络、交往和应酬;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需要支持和参与;住房、孩子读书、子女就业需要周旋和安排;来自大自然的灾害、事故需要预防和处理。三是家庭压力,中年人大多上有父母需要赡养和尽孝,下有子女需要扶养和教育;夫妻之间感情需要关心,体贴和巩固。婚前那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甜蜜情形减少,甚至消失了,代之以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等家务琐事,甚至有夫妻感情纠纷等。

总之,对中年人来说,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烦恼、矛盾集于一身,身心负担十分繁重,经历各种挫折和坎坷,常常处在心理紧张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因此,中年人特别需要善于调控自己,保持情绪平稳,平衡心态。一是要注意对社会,对他人期待值不要过高。二是对矛盾、挫折或不幸,要乐观豁达,泰然处之。三是对亲情、感情需要坦诚和融洽。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保证身心健康。

(2)劳逸结合,培养兴趣和爱好

中年人身心负担重,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因此,中年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参加适合个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练功、书画、吹、拉、弹、唱、跳舞、打牌、下棋。在劳作之余,轻松自在地进行自己感兴趣和爱好的娱乐活动,可以调整情绪,开阔胸怀,陶冶情操,缓解心身紧张,排除不良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3)运动锻炼,加强身心保健

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刚毅开朗的性格,又可以解除脑力疲劳,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紧张抑郁的情绪。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非常需要的。适合中年人运动锻炼的项目很多,如跑步、打太极拳、练功、游泳、打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有条件的可挤出时间外出旅游,这样既可增强体质,又可调节情绪,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达到身心健康之目的。

老年人心理保健

1.老年生理、心理特点

60岁以上为老年期,人进入老年后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生理机能逐渐退化。皮肤老化、松弛、粗糙、脱屑,失去光泽,面部皮肤皱纹增多;头发脱落,稀疏、斑白;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灵敏度明显下降,动作缓慢且不灵活;脑功能下降,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心脏功能减弱,血管弹性差,血管可出现硬化,血压增高;肾机能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下降;生殖器官开始退化,性功能逐渐减退;其他各系统也普遍衰老,功能下降。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疾病明显增多。

在心理上,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思维能力减弱,记忆力越来越差,情绪也发生改变,容易发生心理变异。其原因,一是社会交往减少,易产生孤独感。二是离、退休干部、职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过去工作、生活模式发生巨大改变,从而产生失落感。三是子女长大成人另立门户,整天忙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老人产生“人老了,无用了,不能再为子女做什么事,是多余的”,有一种被遗弃感。四是一些人曾经是厂长、经理或党政领导,在一定范围曾经是受人尊重和拥护、举足轻重的人,进入老年后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求助的人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生活改变了,从而感到“人走茶凉”,产生压抑感。五是丧偶老人心理变异更为明显。凡此种种心理障碍导致情绪波动,思想沉闷,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十分小气,固执,孤僻,甚至特别急躁。

2.老年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老年长寿和安度晚年的基础,应针对老年心理特点进行心理保健。

(1)保持平稳的情绪:医学研究证明,乐观的性格,愉快的心境,有利于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延缓重要器官的衰老进程,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要尽量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朗、豁达,克服上述种种心理障碍。应该面对现实,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要斤斤计较,避免抑郁与沉闷。遇到不愉快事情,要尽量泰然处之,学会自我解脱,保持平衡心态。

(2)进行娱乐保健:许多老年人在中年时忙忙碌碌,生活紧张而有规律,从工作岗位上下来以后,空闲时间一下子多起来,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造成生活起居失调。因此,要让老年人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养花、喂鸟、绘画、跳舞、打牌、下棋等。在老年人集中的干休所、敬老院可以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继续发挥余热。这样既能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又能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坚持运动、及时防治疾病:运动可以延缓衰老。因此,老年人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操、练功、钓鱼、打门球等等。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而且可以维持人体机能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疾病明显增多,这是不可回避的自然规律。因此,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不要拖延,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如患了严重疾病或恶性疾病,也不要紧张、恐惧,悲观失望,要以科学的态度去了解疾病,治疗疾病,战胜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一定能够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心理障碍的治疗

心理障碍的治疗以心理疗法为主,虽然人格障碍形成后,不易改变,但进行适应环境能力的训练,帮助择业和指导行为方式,可以使心理矛盾冲突得以化解,人际关系得以调整和改善,个人的优点特长能够发挥,这是心理治疗的基本内容,治疗要时间长,有耐心。

药物治疗:常用镇静剂、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多为临时对症治疗,不宜长期应用,而且应在心理医师指导下用药。

娱乐促进身心健康

娱乐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方式寻求到笑料和欢乐。娱乐保健,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情趣高雅、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来陶冶心灵,培养性情,享受生活。与此同时,锻炼形体,强健筋骨,从而促进心身健康。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说明了内心喜悦和忧愁,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及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心情有助于大脑的有序化程度的提高。从而保证了体内脏器组织的稳定与协调。娱乐能使心情愉快,精神焕发。因此,人们把娱乐视为养生保健的法宝。

娱乐活动的种类很多,形式多样,操作方法各有不同,如琴、棋、书、画、花、鸟、鱼等等。要使娱乐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二是兴趣要广泛,娱乐活动虽能赏心悦目,每项活动锻炼的侧重面不同,长期进行一项活动也未免单调乏味,应学会多种娱乐方式;三是,适可而止,任何一种娱乐活动,一旦沉迷其中,也会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