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3785200000043

第43章 《玩偶之家》与《少奶奶的扇子》

有两部“五四”时期最流行的新剧,《玩偶之家》出自挪威作家易卜生,《少奶奶的扇子》则是英国人王尔德的大作。两者的女主人公都有一个看起来美满的家,但是《玩偶之家》里的娜拉有个把她当玩偶的丈夫,她发现后“砰”的一声摔门离家出走;而《少奶奶的扇子》里的爱格却有个把她当心肝的丈夫,她因为一点误会也出走了,但在曾经犯过同样错误的母亲的帮助下又回来了。这样看起来意旨完全不同的戏剧能够同时受到“五四”青年的欢迎,多少有点蹊跷,且不说两位作者一个被国人封为社会问题解剖刀,专找体面人的毛病,一个则是所谓的唯美主义大师,只对美的意向感兴趣,两剧所表达的思想也是满拧。我所能想出来的解释大概应该是这样的,那时的娜拉是作为女性解放乃至个性解放的象征流行的,然而易卜生让娜拉出走,“砰”的一声门响就算完事,出去以后怎么样了,一个字没提,大家未免心里惴惴的,鲁迅还为此做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而《少奶奶的扇子》恰好给出了另外一种关于家的结局,不尊重女性的娜拉丈夫换成了相反的爱格丈夫,走的人又回来了,小家庭甜甜蜜蜜又过下去了。大家向往解放,但勇气和底气都有所不足,号称旗手的胡适、鲁迅们虽说极口称颂娜拉,但却连娜拉那样摔门而出都做不到,所以还是演演少奶奶让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