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3785200000042

第42章 褡裢和旗袍

这两张老照片,是我今年9月去山西开会时,在太原古旧市场上淘来的。具体年代和地点人物均无考,不过估计是民国初年的东西。地点吗,在山西购买,而且穿着那么厚的棉袍,估计人是山西的,至少也脱不了北方。可巧,写到这儿,忽然发现那张大一点的照片底下有一行小字:归化锦昌照相馆。哦,原来是内蒙的。民初,归化(即今********)系绥远省会,归山西节制,我还真没猜错。

这两张照片上的人物都很漂亮,用今天的话真可以说是“帅呆”了。它们吸引我掏腰包,十有八九是因为上面的人物好看,尤其是那四个小伙子,个顶个地透着精神、帅气、自信,像是刚刚发了笔大财又接着娶了个漂亮媳妇。四个器宇轩昂的年轻人估计都是商人,崭新而笔挺的马褂和袍子,象征着他们家境的富足,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每人胳臂上搭的褡裢,这种东西无疑是传统商人的某种象征,但是将它们作为照相时的“道具”特意展示出来,不能说不有点耐人寻味,至少,说明在这个曾经轻商的国度,商人的身份在此时已经成为某种值得炫耀的东西了。

我们再看那两位漂亮的女子,身上都穿着时髦的旗袍,贴身束腰,旗袍均为上好的面料,做工考究,质地优良。头上梳的也均是当时流行的发式,细细的刘海,衬托得两位美人面如皎月,目若秋水,搁在上海滩上也决不逊色,但是,这两位追求时髦的女子,却都是纤足,一双三寸金莲,使得她们没有办法再登上足显身段的高跟鞋。时代,无可奈何地在她们的照片上,留下了新旧交替的印痕。

最后,两张照片的背景都是洋房,显然,那不是真实的洋房,而是照相馆的布景,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习尚,人们在拍照的时候,都喜欢用洋布景,甚至京剧演员拍的古装剧照,也有背后突兀着一座巴黎圣母院的。

中国人喜欢洋玩意,历史其实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