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3783700000052

第52章 高原之春(9)

布德毫不屈服:“我当然跟着******走!糌粑、大米我全吃!我倒要问你:汉人究竟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反对汉人?”基索狂叫:“给我狠狠地打!看他跟******走,看他吃大米去!”布德被打得皮开肉绽,失去知觉。匪徒更加歇斯底里:“不能让他这么便宜地死,让他慢慢死!”基索接着命令:“先挖他的眼珠!”叛匪把布德放下来,解开绳子按倒在地,将一块凹形圆石重重地扣在布德头顶上,并重重地敲打石头,布德的两只眼珠被压挤出来。基索残忍地用铜匙扎进布德眼眶,恶狠狠地挖出眼球,抽出小刀将眼眶和眼珠间的筋肉割断,又将烧得滚烫的酥油浇进布德的眼眶里。布德晕死过去,匪徒们仍凶恶地朝他的头踢来踢去,狞笑着吼叫:“看你嘴还硬不硬?”布德被踢醒,恍惚中听他们说:“明天剁他一个手指,后天再剁一个,十天剁他十个,叫他慢慢死!”而此时的布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金珠玛米一定会来救我,一定会消灭这帮匪徒!一定要坚持住,活下去!”

这时,军区已获悉林场被敌人围困的消息,派出部队火速增援索县绒布区,打跑了叛匪,解救了林场。

战后,索县公路养路段段长崔鸣琴派人寻找送信未归的布德,他们在哲热塘官寨的大门口发现了他。三天三夜没吃没喝的布德已奄奄一息。部队立刻将他送往那曲医院抢救。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布德虽然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双目已永远无法重见光明了。布德紧紧地抱着解放军说:“敌人挖掉了我的眼睛,但我还有耳朵听党的话,还有手干革命,还有腿走社会主义道路!”

后来,布德被选为拉西乡乡长。1960年,布德在北京曾受到******总理的接见。196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乡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5年9月13日,布德在西藏巴青县逝世,享年73岁。

1926年,次仁拉姆出生在山南隆子县桑昂曲林一个破牛棚里。很小的时候开始阿妈就背着她给农奴主干活。次仁拉姆6岁开始给农奴主看孩子,8岁上山打柴,但凡不合农奴主的意,就会被鞭子抽得身上道道血痕。隆子县的冬天特别寒冷,没有铺盖,依偎着阿妈取暖,阿妈紧紧地搂着她,泪水“嗒嗒”地落在脸上。次仁拉姆12岁那年,她和阿爸阿妈分别被卖给两家农奴主。和阿妈分手时,阿妈看小拉姆身上只披着件破毡片,哭着脱下仅有的旧氆氇披在女儿身上;次仁拉姆大哭着死命抱住阿妈的腿,不肯分开,却硬被拖走,来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乃东宗结巴乡。她没有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阿爸阿妈了。

“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占有。”

次仁拉姆二十多岁了,她爱上了一个朗生,怀上了他的孩子。领主发现后,大骂并赶走了她的爱人。孩子生在牛圈里,这孩子和次仁拉姆是一样的命运。孩子缺奶,总是啼哭,领主讨厌小孩哭,就用鞭子抽,大人小孩一齐打。一次孩子哭,领主硬把烂鞋子塞进孩子嘴里,次仁拉姆很伤心,但她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

1959年,解放军平息叛乱的过程中,开始了民主改革,解放军和工作组到来了。次仁拉姆悄悄地观察了他们好多天,他们衣着朴素整洁,说话和气,哪里像谣传中的那种坏人?那天晚上,她生平第一次吃上工作组带来的白米饭,第一次听到了“平等,自由,当家做主”,好像一股甘甜的清溪流人心田。

“****双减”结束,开始土改,次仁拉姆分到三只绵羊、一头奶牛、一间房子、一个水磨和六亩地。她的泪水止不住地流,这是幸福的泪水。“活菩萨啊!”次仁拉姆找到工作组说,“我想加入你们的组织。”

1960年,次仁拉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她被选为结巴乡党支部委员。那时,乡长宣布可以自由组合农业互助组,忙乎了一天,最后剩下了十一户最穷的人家,没人愿意和他们一起干。包括次仁拉姆在内的这十一户都是原来的朗生。有人难过极了,说:“能飞的都组织起来了,剩下的都是过去住马厩的。”这十一户分到的所有东西加起来还不如两户中等翻身农奴的多。奴隶在农奴主家做杂役,没有农业耕作经验,难怪别人不找他们。晚上,大家都聚在次仁拉姆家里:“维啦(大姐),怎么办呢?”次仁拉姆说:“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羊毛也能捆住狮子,不要看兔子腿短,一样可以翻越高山。”大伙说,旧社会没有饿死我们,困难再大也比旧社会强。

十一户奴隶联合起来办“穷棒子互助组”,引起巨大震动。有人讥笑说:“小鸟再欢,身上不过二两肉;轻飘的炊烟经不住风吹;一人穷,十个捆在一块更穷!”次仁拉姆不在意人们的议论,他们咬紧牙关干自己的事。关键时刻,乃东县委和县政府给予他们支持和物质帮助,大伙的劲头更大了。他们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翻地、施肥、撒种、除草。这是奴隶们第一次当家做主人啊!

“古绒”是专供****喇嘛吃的一种白颜色的优质青稞。过去,领主放言说,普通人不能随便种植、更不能享用这优质青稞,否则就要“灾祸上身”。次仁拉姆不信邪,当年试种当年获得丰收,被誉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第二年扩种,每亩产量七百多斤,超过普通青稞一两倍。第三年春播时,这种良种青稞便在全乡和全区推广开了。“朗生互助组”的名声越来越大。1963年,次仁拉姆被推荐为国庆参观团代表,到北京观礼,受到******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后来,次仁拉姆成为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劳动模范,先后担任过结巴乡党支部书记、乃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60年初夏,新华社记者林田再次来到美丽的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及其南岸支流温暖的河谷平原上油菜花盛开,青稞开始抽穗。碧绿如绒毯般的田野上,一群群翻了身的藏族妇女忙着除草、灌水,不时传出嘹亮悠扬的歌声。

山南的农奴翻身了,第一次过上和平自由的生活。历史上曾经是西藏政治、文化中心的泽当古城所在的乃东县,大片肥美的土地都是参加叛乱的大农奴主的庄园。自从山南军管会宣布,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今年实行“谁种谁收”(秋后再分土地)以来,群众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世代在庄园主的土地上作奴隶、服劳役的男男女女自动组成了生产小组,共同耕作,锄草放水。他们说:“像是摘掉了生牛皮帽子①。”

泽当附近有上万亩土地靠一条大渠灌溉。这条渠因年久失修,每到雨季总要淹没一些土地,雨少时水量不足又闹旱灾。那时给农奴主耕种差地的农奴们想修,但因差役太重无力修。平叛后,农民协会一号召,翻身农奴自动集合起来,举着红旗,来到了渠上。他们和驻地解放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组成了数百人的修渠队伍,从几里路以外的山上背来石块、石板,把堤岸和渠底铺好打实,运石的长蛇阵中欢乐的歌声此起彼伏。泽当镇农协主任坚赞说:“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快活地劳动过。因为小孩子也明白,今天我们劳动是为自己了!”只用了六天,大家就把这条百里大渠中破坏最严重的一段彻底修好了。

乃东区正开展“****双减”运动,农民协会发现田里草多了,就组织起许多拔草队。解放了的奴隶安了家,也来参加打草,四五天内就把三千亩青稞田里的杂草拔得干干净净。祖祖辈辈做奴隶的次丹拉姆告诉林田:我们打的这些草,晒干贮存起来,明春喂庄园耕牛,这些牛很快就是我们的了。

民主改革中欢欣鼓舞的翻身农奴,开始自由地建设新生活。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社会变革。它摧毁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农奴制,使占西藏绝大多数人口,长期受压迫、被奴役、毫无人权的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为世界的人权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而这一伟大的事业,正是故事中的那群人一步一■步走来,一点一点付出而铸就的。

他们在我的心里,就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