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密室之不可能犯罪
3783600000022

第22章 第三组被害事件(2)

慕辰汐当然明白张萍的话是对的。她的话不但有理有据,有很多自己细心的观察,而且语气坦荡,绝对不是携私报复的行为。最为关键的是慕辰汐知道,这么多年,张萍教育学生一直有一个自己的座右铭,叫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荡:清楚,洗涤。坦荡荡:开阔的,没有垃圾的,容忍的,引用为:心胸宽广。戚,仿声词,用斧子砍伐物体的声音。引用为:攻击别人。第二个戚,通“泣”,自艾自怜,怨声载道。慕辰汐自然相信,张萍行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以修身为要,修身是修己,所以张萍绝对不会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所以慕辰汐自然也就相信张萍所说的一切是基于客观的分析。其实,慕辰汐不一定相信张萍,是因为葛森相信张萍,而慕辰汐只是传递了这种力量。无论如何,不管张萍到底有没有嫌疑,慕辰汐都认为这个人身上有着一种特殊的正气,或许这就是圣贤所说的“忠恕之道”吧。

就在这次谈话结束之前,张萍突然问了一句:“你不怀疑我?”

慕辰汐笑着说:“我相信你!”停顿了一秒钟,又道:“不,是葛森相信你,我不过只是传递了这个信念。”

张萍又大笑起来:“葛森相信我,我是很相信的。不过,你应该不相信任何人给我的感觉,当然我的感觉也会有错误。你应该就是江湖上谣传的‘鹰犬之辈’吧。你不过只是看我年过半百,无法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谋杀,不留下任何痕迹,同时计划周密。最为关键的是我不可能谋杀一大群比我年轻二三十岁、年富力强的人,我说的没错吧?”

慕辰汐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只是迷茫地抬起了头……慕辰汐觉得眼前这个人虽然一语不发,但是给人的压迫感是与生俱来的。她虽然非常和蔼,但是给人肃然起敬的感觉。而且她一语中的,让人感觉无言以对。一旦戏被人识破了,没人可以演下去。

张萍没有离开客厅,而是径直往葛森那里走去。葛森此时还没有醒。不过张萍检查过,葛森没有外伤,应该只是轻微的脑震荡导致的昏迷。葛森现在应该已经恢复了,为什么几个小时还没有醒过来,张萍不是专业医生,自然是不知道的了。

葛森此时此刻慢慢醒来,看到了张萍,似乎回到了六年以前。当时,他还是一个迷茫的求学者,一个年轻人,随时随地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他似乎刚刚离开父母的照顾就直接来到师门深造。那个时候,葛森刚刚和徐艺分手,又经历家人的冤狱。在那一段时间,葛森是非常需要别人的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对于一个研究心理的人,此时此刻这样的情况可能完全改变他的人生,甚至让他走火入魔。此时两个人走进葛森的生活。一个是自己的学姐楚汐萤,一个是自己的恩师张萍。楚汐萤和张萍一个从同辈的角度一个从长辈的角度彻底改变了低潮期的葛森。这使得葛森短期内走出了与徐艺反目、和家人进入冤狱的心理漩涡。所以葛森对于自己的老师张萍有着一种特殊的师生情谊,这是在如今这个谁也不相信谁,谁也不敢关心谁的社会环境下一种特殊的依赖。

所以葛森自然是不会怀疑张萍的,其实张萍也是完全没有时间设计这一切的。这一点,慕辰汐也是深信不疑。张萍已经年过半百而且只与葛森和张颖荻二人有联系,这么多年仍然在教育的第一线,为这个国家,这个司法系统和警察队伍源源不断提供犯罪心理学的特殊人才。所以她是没有动机也是没有机会做这一切的。葛森揉了揉眼睛,看到自己换上了干净的衬衫、西裤,还有自己被简单修饰的胡子和头发,这一看就来自张萍的细心照料。葛森起来了,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拿了一件西服外套,然后漫步在二楼略显寒冷的走廊上。葛森似乎察觉了什么,这个走廊比他想象的温度似乎要低一些。人们或许可以发现房间的温度似乎都要高出走廊以及客厅的温度。葛森检查了很多客房似乎都发现了这一点。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毕竟房间温度高一点,让大伙儿睡觉的时候略显舒适,也是一个待客计划周密、细节完善的庄园应该具备的。

所以葛森没有怀疑。葛森和慕辰汐在怀疑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慕辰汐不相信任何人,她目光敏锐,有着野兽一般的直觉。这是她多年来生存和掠食的法宝,她无比相信自己对于人的判断。而葛森则不同,葛森怀疑一切,而葛森依靠的不是敏锐的直觉,而大多数时候是理性的判断。如果说这种天赋是因为葛森的母亲酷爱侦探小说而与生俱来的,那么,对于每个人怀疑的理性依据和判断,那就来自葛森的老师张萍。

葛森在走廊里踱步,他不希望自己影响了整个案件的判断。毕竟葛森离这个案子的每一个关系人都太近了。按照原则,他应该完全回避这个案子。如果不是这个案子发生在孤岛上,他应该交出警官证和自己的手枪,拒绝调查这个案子,并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放假,也就是普通人说的软禁。其实也就是比软禁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可以见一些警方允许的与本案无关的人,也可以吃喝玩乐。但是现在,所有人被困在一个被连环杀手不断追杀的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小岛上,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容忽视,需要葛森跳出自己的人际交往,完全隔绝在关系以外去看待这个不同寻常的连环谋杀。凶手动作之快,涉及人数之多,案子设计之周密都是所有警官闻所未闻的,甚至可以堪比《七宗罪》或者《沉默的羔羊》里面的汉尼拔博士。

葛森在楼梯间踱步是想揣测凶手的心态。说真的,凶手为什么要做这一切,真的是单纯的心理变态?真的是单纯的利益纠葛?没有必要大打出手,利益集团的核心是杨晓雯,其实如果他是凶手直接对杨晓雯动手就行了,何必一边恐吓张颖荻,一边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如果说谋杀法医是为了阻止警方的案件调查,那谋杀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管家目的是什么?这才是值得推敲的。最值得怀疑的还是老问题,如何对随意拿取的鸡尾酒酒杯下毒?凶手如果有目的,如何做到自己提前知道顺序?鸡尾酒酒杯都是一模一样的,洗得也是干干净净,没有看到任何记号和痕迹。可是,很多人打扑克牌或者麻将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记清每一次每个人是什么牌,这种技术被称为暗记术,是极强记忆力的表现。葛森父亲的大学同学就曾经清楚地记得所有的事情,这种超强记忆如果运用到酒杯上其实也是一样,就和打麻将记牌是一样的。但是比打麻将要简单,因为麻将的牌数远远要数倍于当晚酒杯的数目。如果一个令人费解匪夷所思的问题瞬间变成了数学问题,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现在只要找到谁擅长数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擅长数学或者擅长记忆的人毋庸置疑是毛瑞琪,作为一个有三个博士学位和一个学士学位的神秘人物,这个人的记忆力和数学能力都是超长的。如果葛森告诉大家他曾经是高等数学博士的话,他一定有这个计算能力。葛森暗自庆幸,自己其实已经掌握了这个简单的手法。这其实是一个无比简单的手法,唯一改变的是把一个逻辑问题变为了一个玄幻的问题,把大家一下子打懵了,陷入了迷局。其目的是让人们认为这是一个类似于汉尼拔博士的神经病,一个疯狂、危险的犯人犯下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甚至是随意地谋杀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而这其实一点都不正确,并没有这么邪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犯罪心理鼻祖,首席犯罪心理专家罗伯特·K.雷斯勒曾经在自己的学术回忆录,犯罪心理专着《FBI心理分析术:我在FBI的20年》(WhoeverFightsMonsters:MyTwentyTrackingSerialKillersfortheFBI,罗伯特·K.雷斯勒是FBI行为科学调查组创始人,供职于FBI特别检察机构以及美国军队的犯罪调查中心。)写下:“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案件的调查有的时候不要总是像套公式一样套取犯罪心理学的‘公式’,因为凶手往往也是可能利用这些‘公式’反制调查人员和警方,把简单的动机和理性的手法归于无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妖魔化’。”参透了这一层,葛森也就松了一口气。因为葛森知道,这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葛森慢慢走下楼去,准备去看一下客厅里的审讯情况。

葛森想起了很多学生时代的事情。他不愿意看到自己曾经身边的人,今天就消失在自己眼前。看到他们的消失,葛森有一种滑向深渊的无力感。葛森小心翼翼地来到客厅,尽量不要打扰到里面正在审讯的人。基本的询问顺序是:张萍老师、杨晓雯、余晨新、杨晓冉、余晨轩、张颖荻、毛瑞琪、林艺迪、谷嘉华。第二个是杨晓雯,杨晓雯的审讯过程是寻常的。

葛森悄悄地在客厅的一角双手合十,半闭着眼睛,听着杨晓雯和慕辰汐的对话。慕辰汐问:“姓名?”

杨晓雯很淑女地坐在一旁,让葛森想起了形容女子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文言文《硕人》中的描述: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杨晓雯静静地回答,在偌大的客厅的回声就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杨晓雯,C国汉都人。父亲是杨德麟,母亲是卓依程。父亲就是C国私营第一银行——德麟金融集团的合法继承人。目前本人担任德麟金融集团的行政董事,分管公司银行业务和金融债券以及期货业务。”

慕辰汐微微点头:“说得很详细。那么,今天所有的来宾都是你邀请的吗?”

杨晓雯微微地摇摇头:“不,不是!我只是组织委员之一,主要的邀请人是葛森和张颖荻。你知道的,葛森是一个警探,想要找到失散多年的同学基本上还是容易点的。另外呢,张颖荻是一位现在亚洲数一数二的当红的影视圈的大明星,影响力自然是巨大的。他们二人一起担任组织工作,定是相互配合的天衣无缝,取其所长补其所短。我吗,只是提供经费和地盘。”

慕辰汐笑了一笑:“看来你是一个善于管理和合理运用周围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啊!”

杨晓雯笑了笑:“过奖!”

慕辰汐眼睛看向了眼前这位聪明伶俐,巧舌如簧的漂亮女人,这个人将会是整个C国最大的一桩继承案例。恐怕就像是古时候君王更替一样惹人注目。无论是网络电视媒体还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都会不遗余力的头版关注。而这位让所有C国男子魂牵梦萦的最漂亮的最有钱的女人文质彬彬,一点没有现在有钱人家和士绅人家的小姐身上的“公主病”,反倒是显得是现在知识型、学识型的新女性。

慕辰汐笑了笑:“那你知不知道有谁会来?葛森和张颖荻和你打了招呼吗?”

杨晓雯笑着说:“这是自然的。他们最后确定了的名单确实给了我一份,自然也有我们的导师张萍。不过我的这一份有联系电话,张萍那一份没有号码的。因为张萍作为老师,比较忙碌,所以没有时间参与组织。我们只是把参与人员的名字用电子邮件告知了张萍,张萍没有办法联系并组织这一切。”

慕辰汐笑着问:“那也就是说,能够提前知道有谁来并且获得联系的就只有葛森、张颖荻和你对嘛?”

杨晓雯搓了搓手:“不不不不,还有我的姐姐杨晓冉。杨晓冉分管的是证劵以及公司的总务。所以这一类事情,例如德麟集团待客的汽车、直升机,以及庄园的管理人员、杂役还有仆人的调动,都划归总务处分管。所以我的堂姐杨晓冉也是知晓的。最后直升机的起飞时间,大家到达R共和国的机票、车辆和时间,都是她负责登记并安排的。例如你们几位到达R共和国的时间,还有管家杨凯峰和直升机到达的时间,这都是杨晓冉安排的。这也是堂姐在德麟集团的分内之事。”

慕辰汐点点头:“我明白了。”

葛森这个时候从遥远的沙发放下合十的双手,慢慢走向了简单的审讯桌:“我想知道,我们没有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毕竟在我们来之前我们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杨晓雯笑了笑:“让我想想……”

杨晓雯顿了顿:“12月23日,也就是德麟银行汉都分行营业部抢劫案侦破的那天,我回到你们警署录完了口供,拿回被抢劫的银行存款。那天,我给了你们请柬,然后就直飞这个孤岛了,所乘坐的就是你们那天乘坐的德麟2号直升机。同飞的还有杨晓冉,还有就是贾一宁和蒋怡萍二人。还有手不方便的毛瑞琪。毛瑞琪手不方便,所以我们就先一道儿把他带过来了。还有覃乐、谷嘉华、林艺迪几人。其他的人除了你们几位都是第二批来的。所以一共是三批人,你们是最后一批。”

葛森和慕辰汐都点点头:“这个顺序我们了解了。那一天有什么特别的吗?”

杨晓雯说:“那天夜里倒是稀松平常,没有闹鬼,也没有异动。”

葛森突然插了一句:“那天晚上,贾一宁和蒋怡萍发生争吵了吗?”

对于突然插进来的一句话,慕辰汐和杨晓雯都显得莫名其妙。不过慕辰汐和杨晓雯都应该明白这一句插话的深刻含义。葛森这个人话很多,但是毒得很。很多不起眼的话,看起来是废话,实质深刻的用意是难以想象的。

杨晓雯说:“没有。”

葛森突然眉毛皱成一团:“你确定?”

杨晓雯点点头:“是的!因为那天贾一宁向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东西,蒋怡萍和我都觉得非常好玩儿,更不可能发生冲突。大家都有说有笑的!”

葛森喝了一口茶:“你说的是什么东西?”

杨晓雯说:“怎么,你们没见?就是一个最新的鼠标。这个鼠标最大的特点是,鼠标线的长度可以随意搜索拉开,犹如我们小时候玩儿的溜溜球之类的玩具。我们那时都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在那天晚上他们俩不可能吵架。”

葛森摸摸下巴:“那就奇怪了……”

慕辰汐会心一笑,她已经知道了这次谈话中葛森这个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插话其中的深意了。第三个是余晨新,余晨新的审讯过程是轻松的,也是真假莫辨的。因为余晨新的智商高过很多同门同学,余晨新过目不忘。其实要说慕辰汐第一个怀疑的人是谁,有能力做这一切的一定是余晨新和毛瑞琪。其实葛森第一个怀疑的也是这两个人。如果说慕辰汐怀疑这些人是靠直觉,那么葛森怀疑此二人是因为只有这两个人有能力干出这样的事情。过人的判断力,心理学大师级的水平,尤其是一个是犯罪心理学博士,一个是大律师,对于警方的办案手法和基本的审讯手段简直是了如指掌。这样的两个人绝对是这桩计划周密,计算精准,对于警方可能的调查审讯行动,以及法医的检查手法,鉴证人员的现场痕迹判定了如指掌的大案子最有可能的凶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