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密室之不可能犯罪
3783600000021

第21章 第三组被害事件(1)

这里最精通医学的估计只剩下了葛森一行人的指导老师,班主任张萍。自然而然,慕辰汐把被炸弹炸得神志不清的葛森交给德高望重的班主任张萍是非常放心的。张萍老师也是看着这帮孩子长大的,如果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张萍也应该算是葛森的母亲了。葛森这些人还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张萍确实就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虽然现在自己的这些学生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在张萍看来,这些人还是孩子,并且永远都是。

慕辰汐得到了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在客厅的炉火边上整理出一个由地毯、席梦思、被褥等临时拼凑起来的“病床”,让葛森躺在上面,并且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张萍老师照料。慕辰汐坐在客厅的另一个角落,拿出一张纸,用签字笔在上面写下了《无人生还》中间的那段诗《十个小兵人》:

十个小兵人,为了吃饭去奔走;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慕辰汐想了一下,在这句话旁边标注:死者,管家,杨凯峰。

九个小兵人,深夜不寐真困乏;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

同样的,慕辰汐抬起笔,标注:蒋怡萍,同样毒毙身亡。

八个小兵人,德文城里去猎奇;丢下一个命归西,八个只剩七。

慕辰汐撇撇嘴,接着记下:李天翔,钟的线路改装,触电身亡。

七个小兵人,伐树砍枝不顺手;斧劈两半一命休,七个只剩六。

慕辰汐在下面标注:无(可能是凶手来不及准备,或者没有发现尸体,还有可能是凶手打乱行凶顺序)。

六个小兵人,玩弄蜂房惹蜂怒;飞来一蛰命呜呼,六个只剩五。

慕辰汐似乎被什么刺痛了一下,她没法继续拿着笔。慕辰汐是一个外表看起来非常强硬的人,其实内心是柔弱的,而且有些时候是无助的。她要坚强起来。葛森作为这一系列案件的主要调查警官或者说是主角已经倒下了,不知道何时才能醒来。而其他的同事呢?完全没有调查这一类复杂案件的经验。慕辰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了一个转。她趴了一下,不知道是强忍住了泪水,还是在趴下的时候用衣角蹭掉了泪水,再等到她平复了心情的时候,眼角看不到一滴泪水,似乎看不出是刚刚还在想念因公殉职的法医赵熙月。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抬笔写下:死者,法医,赵熙月。死因:不慎触碰凶手事先埋好的毒针,******中毒死亡。她希望自己以后抬起头来,不再让泪水流出眼眶。作为心理学教学和医学临床实践丰富经验的张萍一眼看出了慕辰汐的心情。张萍正准备去找一些备用药品的时候拍了拍慕辰汐的肩膀,微微的一笑。虽然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士并不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老师,没有葛森与张萍之间的师生情谊,但是慕辰汐仍然感到一股暖流。慕辰汐心里暗想,真正的心理学又何必是花里胡哨的手法和夸张浮躁的学术语言,往往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抚摸,就可以看出一位心理专家的水平。因为真情实感是通过最简单的媒介传播的。

慕辰汐和张萍相视一笑。慕辰汐看着张萍略显苍老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走廊的尽头。慕辰汐温馨地一笑,这一笑一点不像眼前这位女强人一贯的风格,更像是一位刚刚得到母亲糖果的小女孩。她继续开始了整理案情的工作:

五个小兵人,惹是生非打官司;官司缠身直到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兵人,结伙出海遭大难;青鱼吞吃血斑斑,四个只剩三。

她在下面标注:覃乐,出逃被炸死。

三个小兵人,动物园里遭祸殃;狗熊突然从天降,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兵人,太阳底下长叹息;晒死烤死悲戚戚,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兵人,归去来兮只一人;悬梁自尽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似乎后面的计划,除了第四个和覃乐的出逃被炸死,葛森被炸伤有关系,其他似乎并没有能力实施。如果说覃乐是凶手,那么为何覃乐反倒被杀。如果覃乐不是凶手,好不容易真正的凶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覃乐的身上,何必炸死覃乐,将证据留在了墙上。乍一看很符合道理,其实既不合逻辑,也不合人情常规。

自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凶手的疏忽,但是这种疏忽未免是太小儿科了。除非这个凶手有一种一直成功的自负感,想一对一地直接与警方单挑。值得肯定的是他一定不是故意炸伤葛森的。葛森也好,乔黛泠、顾以桐、林婧之类,都是变量。只要炸死覃乐一切的一切都达到了。

慕辰汐深吸一口气,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覃乐肯定是凶手吗?这个不肯定,我们至少肯定的是覃乐是通缉多年漏网的高智商犯罪组织抢劫犯头目,代号“白鲸”。这一系列连环谋杀是否与他有关,目前只能基于慕辰汐是查办这个案件的人,是慕辰汐和葛森的重案组使得覃乐计划失败。这很有可能是一个主要的保护手段。但这次是杨晓雯亲自邀请的慕辰汐和其他同事。这是否是覃乐的主意还是覃乐的设计,这都不能说明什么,毕竟缺乏证据。因为覃乐已经死了,死无对证,而且也缺乏客观的物证。

贾一宁会是凶手吗?当然有可能是的。德麟集团,这个昔日自以为是、怀才不遇的偶像作家的一个赞助和主要资金来源,说白了就是摇钱树,如今摇钱树拒绝施舍。贾一宁恐怕入不敷出,甚至有破产的危险。这对于一个习惯了偶像作家称号的帅哥文学家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你告诉我他会藏起来,甚至使用连环谋杀的手段达到报复的目的我都会相信。自然,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葛森和慕辰汐几次组织对整个房间进行全面的搜索,为什么却找不到这个人?一个人可以把自己藏在一个结构简单的别墅里面吗?慕辰汐自然觉得这是并不现实的。

慕辰汐就此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她自然希望能够从所有嫌疑人中间逐一排除。可惜葛森一直昏迷不醒,现在慕辰汐做这样的事情,第一,不对专业。第二,嫌疑人数太多,她也是力不从心。

但是慕辰汐感觉此事事不宜迟,必须马上行动起来。慕辰汐决定由自己和顾以桐开始审讯,直接在客厅开始,就不避开年过半百的张萍老师和昏迷不醒的葛森了。其他的嫌疑人集中在陈列室,并由乔黛泠等警员看管,不许串供和交头接耳。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一个年过半百、身体柔弱的文科教师去连环谋杀一群年富力强、孔武有力的青年,还制作炸弹和持枪射击,这些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师来说简直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慕辰汐基本上排出了张萍的嫌疑。而且,张萍是葛森的心理学班主任,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家在旁边,也对侦破这个大案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慕辰汐基本的询问顺序是:张萍老师、杨晓雯、余晨新、杨晓冉、余晨轩、张颖荻、毛瑞琪、林艺迪、谷嘉华。虽然凶手经过了两轮残忍疯狂的凶杀,严格来说,嫌疑人还是有九人。这相比普通案件来说,嫌疑人的相互熟悉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混乱的时间、不在场证明,还有很难确定受害者和凶手是本案的几大变量,而这些变量正使得侦破此案变得难上加难。

在审讯之前,慕辰汐很快就按照时间顺序想好了审讯的问题,希望这一次可以找到凶手是谁。如果找不出来,还有五个人要死,也有可能是四个人,说不定贾一宁也是“十个小兵人”的死法之一。而且已经死了五个,失踪了一个,说是失踪,其实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连环谋杀,分别单独谋杀一人,连环谋杀十人,这在慕辰汐和绝大多数一线警务人员来说都是第一次,是非常困难的挑战。

因为考虑到张萍老师要留在客厅照看已经神志不清的葛森,所以为了张萍老师早日避免怀疑和避免反复劳累被排在了询问的第一个。

慕辰汐这个人不喜欢问问题。这一点与很多警探不同。问问题的是顾以桐。张萍老师走过来,和蔼地笑一笑。慕辰汐和顾以桐作为晚辈,尤其是顾以桐,这是自己老师的导师,说是自己的祖师一点都不为过。两人都站起来迎接:“请坐,张老师。”

慕辰汐只是作为警方在这里的负责人简单地应付了一下场面,话并不太多:“张老师,您是前辈。又与葛森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但是,现在我们要怀着对死者负责,对受害者家属和法律公正负责的原则,对每个人都是同等的正常怀疑,不予偏私。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线索。如有冒犯,还希望您能见谅。晚辈提前在这里说明一下。”

张萍和蔼地笑了:“这个我明白。这也是你们的工作。你们的工作是为了替死者说话,找到真正的公正。我会尽量配合你们,以诚实的语言回答你们所有的问题。”

慕辰汐点点头:“很好。”然后示意顾以桐提问。顾以桐笑着说:“您是接到谁的邀请来到这个岛上参加学生们的聚会以及其附属的酒会和舞会的?”

张萍从手包里拿出IPHone4S手机,点开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我是在11月21日收到葛森的邮件,是葛森邀请的我,以张颖荻和葛森的名义。你们知道的,张颖荻是现在亚洲屈指可数的明星,很多抛头露面的事情,让葛森这个高级警官处理要方便得多。我想这自然是他俩商量过的。”

顾以桐点点头,看了看慕辰汐,见慕辰汐没有异议,就问了下一个问题:“现在这么多学生,你与他们都有联系吗?有多少人在这次聚会前有联系,有多少人这次聚会之前已经没有了联系?”

张萍不假思索地回答:“在这次聚会之前,有联系的只有张颖荻、葛森二人。你知道的,很多人都很忙,有些学生仍然身在海外。所以,基本上都没有联系了。”

慕辰汐点点头。还没有等顾以桐问问题,慕辰汐就直接切到了一个比较靠后的问题。看到慕辰汐打乱了问问题的顺序,顾以桐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还有很多客观问题,直接跳到了主观问题,却是有些违反警方一般询问的常规。

慕辰汐直接问:“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是凶手?这里的大多数人是你的学生,不一定站得高才能看得见,站得近,可以看得清啊。”

顾以桐虽然吃惊,很快明白了慕辰汐这样问的原因。张萍也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明显有点没有准备,显得面色有点不知所措。张萍的回答和慕辰汐的提问隔了几秒:“我不怀疑任何人。因为我没有证据,而且这么多年与这些学生失去了联系。况且我怎么知道,这个凶手是不是掩藏在这个别墅的佣人和你们这些警察中间。范围太大,我不清楚。”

慕辰汐干笑了一声:“如果硬是让你怀疑一个呢?”

张萍笑了一下:“你这是一个霸王条款。非要让我怀疑一个。换在我以前,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不过看在对死者负责的分上,我可以帮你分析一下。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我一直把他们每一个都看做我的孩子。我不希望任何人出事儿。但是现在既然事情已经变成这样,我自然也要帮助分析一下。首先,我认为毒死管家的事情是一个意外。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如果管家看到了什么,我觉得一定会告诉杨晓雯和杨晓冉。在我还是杨晓雯和杨晓冉的老师的时候,我就发现,杨凯峰的忠诚程度非同一般。有一次,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迎面而来的汽车,保护了杨晓雯和杨晓冉不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所以,如果有任何事情不利于这场派对或者杨家的社会影响以及小姐的人身安全,杨凯峰会不遗余力,不管是不是年过花甲,都会舍己相救或者牺牲自己。他绝对不会哑口无言,等待别人毒毙。第二,要想在随机拿去的酒水中下毒简直是不可能的。据我所知,酒杯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下毒,更别说准确地毒倒自己要下毒的人。这还不如直接找机会杀管家来的容易。相比而言,直接谋杀年过花甲的老管家要比颇费周章、绞尽脑汁的谋杀方法要简单的多。所以,我认为这个人是没有理由的杀人,目的肯定是仇视这次聚会的人。这样一来,大家所有的视线和怀疑都会集中到贾一宁的身上。贾一宁神秘失踪,在神秘失踪前阅读过那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无人生还》,这也就是《十个小兵人》这个童谣的出处。同时,贾一宁在神秘失踪之前,与太太蒋怡萍和自己小说的赞助人杨晓雯都发生了矛盾,并且还喝得伶仃大醉以后将每个人这么多年相互勾结的证据和来到这个聚会的目的全部抖出。自然而然,贾一宁成为了大家人见人憎的怀疑目标。但是贾一宁憎恨这里的人,因为自己在圈子里失去了地位,失去了赞助,同时与赞助人和自己的太太反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看过阿加莎·克里蒂斯的《无人生还》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还有可能有人也做过这两件事情而我们不知道。例如,我在刚刚到达的时候,在余晨新和余晨轩的房间,我就看到过一本1958年原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那还是香港翻译和印刷的。我记得香港的译名是《童谣谋杀案》。因为是珍藏版,所以我刻意留意旅行箱上放着的那本书,自然有所印象。”

慕辰汐点点头:“自然我们知道余晨轩有一把袖珍的手枪。那么你的意思是说凶手是余晨新或者余晨轩,或者是他们两个一起作案?当然我知道,这只是怀疑。”

张萍笑着摇摇头:“显然不是。”

慕辰汐看着眼前这位心理学家,显然有些不解:“什么意思?你的意思不是怀疑他们两个吗?”

张萍笑着说:“我的意思只是说,不止贾一宁一人在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无人生还》,也不只是他一人对这里的某些同学不满。”

慕辰汐接着追问:“为什么不是他们?”

张萍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因为缺乏动机。作为警探,难道不知道动机是什么吗?余晨新和余晨轩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余晨新是首席法律顾问,也是所有杨氏家族的私人律师代表。这样的地位估计是所有C国的律师争先恐后希望得到的,也是大家仰视的。他何必要多此一举,去杀人?再加上去年房价大涨,余晨新跟着杨晓雯、杨晓冉和张颖荻他们炒楼,都赚了好几个亿。他好日子还没过够,何必要杀人呢?余晨轩也是如此,余晨轩是德麟集团进入影视圈的‘摇钱树’。现在余晨轩正是事业上升期,人也刚满三十岁,正值壮年,自己天王的地位可以保持十数年而未可得知。他更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仅凭他们房间里有一本珍藏本的《无人生还》和一把意大利的袖珍手枪就匆匆定案,未免也太令人无言以对了吧。”